愛爾蘭的民族主義者為了抗議英國的統治,1920年8月28日晚上在貝爾發斯特的街頭上發起激烈戰鬥,造成13人死亡、40多人受傷。這是自從英國下議院在8月較早時,通過愛爾蘭高壓法案,對愛爾蘭實施戒嚴令以來,愛爾蘭所發生的最嚴重一次暴動。
新芬黨把戰鬥引到貝爾發斯特的統一黨人地區。暴動者的呐喊聲、婦女的尖叫聲及傷者的呻吟聲在整個戰鬥過程中不絕於耳。除了槍械以外,到處有人蓄意縱火。警方以警棍驅散群眾,但隻等到乘著裝甲車的部隊出動後,秩序才告恢複。
愛爾蘭會議批準與英國簽訂建立愛爾蘭自由邦條約。1921年12月6日,在倫敦和平會議上,經過長達數周的討價還價,才使愛爾蘭問題得以解決。會中決議南愛爾蘭成為英國自治領之一,其地位將與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南非自治領一樣。都柏林政府及議會擁有自治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南愛爾蘭改稱為“愛爾蘭自由邦”。英國允許愛爾蘭可有本身的武裝力量,但愛爾蘭國防仍掌握在英國手中。愛爾蘭獨立運動領袖伊蒙·迪·華勒拉在愛爾蘭議會要求廢除條約。12月29日,議會秘密批準和平協議,正式承認愛爾蘭歸屬英國。
1921年2月18日,愛爾蘭獨立運動領袖,埃蒙·德·瓦萊拉煽起一場凶猛叛亂,反對駐紮在其國家的英國軍隊。他譴責英國議會允許這些軍隊占領都柏林,虐待犯人,殺害兒童,強奸婦女。
當時,愛爾蘭人民實際上是生活在恐怖統治之下,整個國家都處在反對英國統治的全麵戰爭狀態中。但愛爾蘭的最近的幾個鄰國對這種事實完全漠不關心。兩年前的2月,德·瓦萊拉從監獄逃出之後,被愛爾蘭眾議院議會選為愛爾蘭總統,宣布愛爾蘭獨立。
愛爾蘭共和國臨時政府領袖——國家軍隊司令邁克·科林斯,1922年8月22日在科克郡遭伏擊被暗殺。科林斯是愛爾蘭爭取獨立的英雄,1906年起在倫敦任文官,1916年返國,曾參加複活節起義,被捕後囚於弗朗哥奇,1916年12月獲釋。1918年12月以新芬黨員身份,出席在都柏林召開的宣布成立共和國的愛爾蘭議會。他是第一任內政部長,後改任財政部長。由於他是愛爾蘭革命運動的策劃者,英國當局懸賞1萬英鎊通緝他。去年7月停戰之後,被選派倫敦擔任和談的主要代表,12月6日簽訂條約。臨時政府成立後,格裏菲斯任總統,他任議長。12日,格裏菲斯因心髒病去世,由他繼任政府首腦。10天後卻在視察防務途中,遭伏擊身亡,享年3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