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戰略轉折階段,蘇聯紅軍大規模西進。在西歐戰場,盟軍控製了地中海,德國本土正遭到空襲;在中國,解放區軍民勝利粉碎了東條推行的“治安強化運動”;在太平洋戰場,自中途島戰役之後,日軍轉攻為守,盟軍開始了局部反攻,上述形勢已經預示著法西斯末日即將到來。但東條英機困獸猶鬥,他要重新規劃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戰略行動,他要拚力挽救即將傾覆的帝國大廈。
1943年9月30日,東條英機在禦前會議上宣讀了他的戰略計劃:“為了完成帝國的戰爭,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麵,包括千島群島、小笠原群島……緬甸這一圈子,應該為絕對確保的重要地區。”“從戰爭開始到結束,要確保國內的海上交通。”
東條十分清楚,海上通道一旦被掐斷,就等於人被扼住了氣管和食道,日本這個島國就將因為資源匱乏而經濟解體。因此,他命令不惜一切代價要保證海上交通順暢。
與此相對立,美國也在尋求打敗日本的途徑。美國認為,打敗日本的關鍵,就是“通過太平洋全麵作戰,南北兩翼進行支援”。按著這一方案,美軍接二連三地攻占了日軍占領的馬紹爾等島嶼,嚴重打擊了日本海軍、陸軍軍事力量。
日本在太平洋上相繼失落一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島嶼和港口,這使東條英機十分震驚。東京電台驚呼:“戰局變得如此嚴重,而且空前激烈。敵人作戰的速度表明,進攻的力量已經威脅到我們頭上來了。”
東條英機決心扭轉危局。他認為,日本海軍戰鬥力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製止盟軍進攻和一舉改變局勢的唯一辦法,就是進行決戰,在決戰中消滅對方。於是,他指示海軍省和陸軍省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但是,日本海、陸兩軍在形勢日緊的情況下,內部矛盾日益尖銳起來,互相之間拚命爭奪戰爭經費和戰略物資,尤其是都想多得到一些飛機。雙方的激烈爭執使東條大傷腦筋。而此時美軍的攻勢更為咄咄逼人。
在東條百思不得良策之際,其顧問官左藤建議將日本的戰線收縮,將軍隊撤到菲律賓,在那裏設下最後的戰場,與美軍決一雌雄。這種大規模撤退,東條認為參謀本部會反對,因而沒有采納左藤的意見。但是受這件事情啟發,東條產生了一個新的念頭:如果自己接管了參謀部,那麽今後推行軍事決策不是就沒有阻力了嗎!他決定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以便獨斷獨行。
於是他召來參謀總長杉山,建議他辭職。並且解釋說:在此非常時期,最好由他本人兼陸相和參謀總長。
杉山抗議道:“這是違反我國長期以來的傳統的,不應一個人既作出政治決定又作出軍事決定。斯大林格勒的災難就是希特勒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結果。”
東條駁斥道:“希特勒元首是兵卒出身,我是大將。”他要杉山放心,他對於軍務和政務會給予同等注意。
杉山仍不退讓,他堅持說:“說起來容易,但是,如果一個人負責兩項工作,在兩者利益發生衝突時,試問,你將重視哪項?另外,這也會給將來立下一個危險的先例。”
東條英機強硬地說:“在這樣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中,必須采取一切措施,即使打破先例也要采取。”
杉山控製不住了,大聲說:“如果你這樣幹,陸軍內部的秩序就無法維持!”然而東條一意孤行,他蠻橫地說:“如果誰反對,我就立即撤換他!”
第二天,東條解除了杉山參謀總長的職務,自己取而代之。他把首相、內相、陸相、參謀總長4個要職集於一身。
東條英機大權獨攬的專斷行為,引起了日本統治集團的嚴重不安。在一些上層“重臣”看來,日本的困境完全是東條領導不力的結果。因此,許多人主張解除東條的首相職務。他們認為,必須起用一位能與盟國進行和談的人接替東條。這時軍隊裏也有人暗中為謀求和談而活動。有的人甚至認為,隻有把東條殺掉,趕快同交戰國和談,才能使日本生存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艦隊和商船被美軍擊沉的日漸增多,特別是馬裏亞那之戰,美國以較小的損失,擊沉了日本3艘大型航空母艦,重創4艘航空母艦,擊毀飛機近500架。最後被視為日本本土屏障的馬裏亞那群島完全落入盟軍之手。美軍突破這道“防護堤”之後就可隨時直接襲擊日本列島。這下子,日本朝野驚恐萬狀,東條內閣遭到更猛烈的抨擊。
東條政府為了擺脫太平洋戰場上的困境,決定在中國大陸上找出路,即讓平漢、粵漢及湘桂鐵路恢複通車,經由印度支那保持日本與南洋地區的交通線。東條命令這個行動定名為“一號作戰”,4月下旬從黃河兩岸發動攻勢,到9月份實現戰略計劃。這是東條在中國大陸上發動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所以稱為“最後一戰”。
東條英機(左)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當下在由北至南數千公裏的戰線上,日寇出動兵員50萬,戰馬10萬匹,汽車萬餘輛,大炮1000餘門,飛機200多架。從1944年4月中旬到12月初,日寇擊潰了國民黨部隊五、六十萬人,奪取了平漢、粵漢、湘桂3條幹線,占領150來個大中城市,從而打通了中國大陸交通線。但是,這並未能挽救日本法西斯滅亡的命運。事實上,日本占領的地方越多,背的包袱就越沉重,越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日軍雖然在國民黨戰場上得以順利推進,但在解放區戰場上卻一個又一個失利。僅在山東解放區,1944年間,八路軍就殲滅日偽軍36000多人。對東條英機來說,這不僅是軍事上的敗北,也是政治上的失敗。隨著戰爭形勢的惡化,他日益成為日本朝野上下攻擊的目標。有人稱他為“東條天皇”,有人公開宣稱:“殺死東條!”
在現代日本領導人中,還從未有過像東條這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人。從表麵看來,東條的地位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實際上他的統治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自中途島戰役以來,日本的軍艦損失不斷增加,太平洋上的失地也日漸增多,在日本本國內,生產水平迅速下降,各種日用品大大減少,日本人民生活已經變得十分艱難……嚴重的形勢助長了憂鬱不安的情緒,憤恨、不滿自然集中在頭號戰犯東條英機身上。一些人開始籌劃暗殺東條。陸軍反對派中的一夥人甚至議定了暗殺的時間和方式:在7月的第三個星期,在皇宮附近趁東條的汽車轉彎放慢速度時,向他扔了一枚特製的氫氰酸炸彈。
東條在民怨沸騰的形勢下,隻好去找推薦他上台的宮內大臣本戶求助。但是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木戶對東條大權獨攬的做法提出批評,並說:“天皇本人也極為生氣。”這使東條萬分懊喪。他對自己的顧問左藤說:“天皇對我已經失去信任,我隻有辭職了。”
1944年7月18日,東條在內閣會議上用沮喪的語調說,他決定辭職。接著,他又狠狠地說,日本戰敗的責任必須由重臣和其他迫使他辭職的人來負。他憤憤地對閣僚們說:“我必須要求你們全體辭職。”
剛好是4年前這一天,東條當上陸相,不久以後又竊取了首相高位。那時,他曾向天皇發誓,要用東洋人的刺刀來征服中國,征服印度支那,征服東南亞,乃至征服全世界,好與盟友希特勒平分秋色。正是在這種野心驅使下,他當上首相50天後就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一鼓作氣侵占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當時的東條是何等榮耀和不可一世!而今,落花流水春光去,“宏大”的抱負成了一場黃粱美夢,自己馬上就要下台,這怎能不使他又羞又惱又氣又恨呢?
東條遞上辭呈,最後一次以首相的身份拜謁了天皇,無精打采地轉回家中。隨著東條的下台,一些準備暗殺他的計劃也就自消自滅了。
東條英機辭職以後,日本先後由小礬國昭、鈴木、東久進親王等人組閣。東條英機依然作為重臣,參與重要國事的商定。由於他的業績和地位,雖然退出了軍政要職,然而對於日本政局依然具有重要的影響。東條英機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他絕不會就此退出曆史舞台,不論遇到什麽事情,總是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資曆,出來興風作浪,幹預政事。1945年初,小礬國昭內閣同樣在嚴重的國際國內局勢麵前發生危機,宮內大臣木戶依照天皇意願挑選新人選,東條居然代表陸軍表示反對,結果遭到重臣們的一致抗議。鈴木貫太郎組閣以後,日本軍國主義已經麵臨土崩瓦解之勢,東條依然竭其所能,影響陸軍中青年軍官,煽動“寧為玉碎”,抵抗到底。他甚至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還縱容下屬煙中少佐、阿南的妻舅竹下中佐和女婿古賀少住發動政變,企圖阻止發布投降公告書,重新掀起戰爭狂潮。
東條的一切努力無疑於螳臂擋車,絲毫阻擋不了曆史前進的步伐。1945年1月,日軍在萊特戰役中損失7萬人。3月,美軍占領硫磺島。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6月21日,美軍占領衝繩島,日本10萬守軍全軍覆亡。7月26日,波茨坦會議發表宣言,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8月9日,蘇聯百萬紅軍向日軍全線出擊,中國共產黨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的聲明。8月15日,如甕中之鱉、驚弓之鳥的日本政府促使天皇發表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後,東條英機成為遠東國際法庭的頭號甲級戰犯。9月8日,盟軍統帥麥克阿瑟下令逮捕首批被指控的40名戰犯。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東條英機曾於8月12日偷偷與阿南和煙俊六串連,證明日本侵略是“自衛戰爭”。
9月12日,逮捕行動開始了。這位頭號戰犯依然假裝從容,鎮靜地坐在椅子上。牆上掛著他的大幅禮服照片和一張馬來西亞虎皮。下午3點左右,記者們擁進花園,東條夫人帶著侍女離開家門。因為怕東條自殺,她向他深鞠一躬,充滿感情地請求“多多關照自己”。
東條夫人繞到對麵房子花園裏,看到自己家已經被軍警、警察和新聞記者圍得水泄不通。一位美國軍官高喊:“告訴這個狗雜種,我們等的時間夠長了!”這時,屋子裏傳出一聲沉悶的槍響。隨後,人們破門而入。
隻見東條沒穿外衣,搖搖晃晃地站在一張安樂椅旁,鮮血染紅襯衣。人們給他倒了杯水喝。“要這麽長時間才死,我真遺憾。”東條英機喃喃地對兩名日本翻譯說,“大東亞戰爭是正當的、正義的,我等待著曆史的公正裁決。”東條英機早就做好了自殺的準備,他讓醫生鈴木在胸部標出心髒的位置,準確地扣動扳機,可是沒打中心髒。
正義之神已經安排他接受人民的審判。
1946年5月3日,由陸軍省辦公樓改裝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東條英機兩頰幹癟,雙目無神地站在被告席上,身後是威嚴的刑警。
“你是否承認犯有發動戰爭罪?”
“這次戰爭實在是日本的自衛戰爭。”
“在中國的土地上殺害中國人也是自衛?”
“日本如同一個18歲的青年,穿的是10歲孩子的衣服,太小了,要擴大……”
人們暴怒了,紛紛高喊:“殺死他!”
1948年12月22日午夜,東條英機在東京巢鴨監獄被處以絞刑。這是一個戰爭罪人應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