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法西斯黨魁墨索裏尼意大利東北部素以鐵拳和美酒聞名於世。1883年7月29日,本托·墨索裏尼出生在艾米—羅馬涅區的弗利省達維亞村。母親是鄉村小學教師。
由於家境貧寒,地位卑賤,墨索裏尼多次遭到富人貴族子弟的岐視、欺辱,致使他從小就痛恨那些養尊處優、花天酒地的富人。而且這種憤怒後麵隱藏著深深的嫉妒,他曾經對母親發誓說:“總有一天,我會讓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給我本托·墨索裏尼讓出一塊空地。”
當墨索裏尼的夢想變成現實時,他冷峻地回憶說:“饑餓是一位良師益友,它的作用不亞於監獄和敵人。”
墨索裏尼從小性格固執好鬥,報複心強,野心勃勃,而且身強力壯,聰明過人,很早就成了村裏一撥野小子的“孩子王”。
休息日的早晨,村裏許多人都到教堂去了,墨索裏尼卻獨自爬上普雷達皮奧山。背靠著古羅馬時代留下的殘壁,思想卻穿越時空,飛向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年月——富麗威嚴的城堡和裏麵不可一世的主人,他發誓要成為一個像愷撒那樣的偉人。
村裏有個巫婆,非常精明,據說她能看透人的心事。有一次,老巫婆對墨索裏尼說:
“親愛的孩子,透過那變幻的天宇,我看到了你端坐在皇宮裏的威儀。連國王也對你俯首貼耳,因為隻要你一跺腳,整個世界都會顫抖。”
隨後,老巫婆用尖利的聲音警告墨索裏尼說:“你要小心,內外的危險重重地包圍著你。誰的話都不要相信——你隻能相信自己的直覺!”
1890年,墨索裏尼到鄰村去上學,他在這個學校蠻性未改,行為乖戾,不聽教誨,經常和同學們打架。被處罰了幾次,還是無效。過了兩年,學校索性把他開除了。
後來,他的父母隻好把他又送進另一所學校。然而,胡鬧的脾氣依然如故。不過,他的聰明的確是出眾的。教師們都誇獎他是“棟梁之材”,這更助長了他的狂妄。一天,市政府開音樂會,因為不讓他進入,他便翻窗而入,搶占了一個座位。
後來,在老師們的幫助下,他漸漸知道用功,功課確實也很好,不過還是經常違犯校規。有一次口試,他一口氣說了半小時,教員給了他一個零分,但是稱讚他的口才真好。
放假的時候,他總是練習演說的姿勢。母親問他幹什麽,他說:“長大以後,我一定要讓意大利聽我的指揮。”
到了十三四歲,墨索裏尼的父母要他將來做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決定送他到福林波波利的師範學校去學習。這是一座很有名的培養教師的學校,學製6年。
這對墨索裏尼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他在學校仍不甚用功,經常違犯紀律。但終於熬過了6年,取得了畢業文憑,在哥爾替瑞地方謀到了一個鄉村小學校長的位子。
然而,這個野心勃勃的家夥隻教了一年書,就再也呆不下去了。他幻想有個“光輝燦爛”的前程,決心到社會上去闖,去飛騰。
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臨行前墨索裏尼寫了一篇題為《堅強的意誌乃是成功之母》的文章。從此結束了短暫的教師生涯,開始闖“江湖”去了。
1902年某一天,墨索裏尼卷起行李,離開了學校,懷著要做一番事業的野心去周遊四方,考察世界,但並無具體的目標。他走到基亞索,乘車到瑞士西部去。
在瑞士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他做過泥瓦匠、腳夫、縫工、幫廚等,但都不能持久。墨索裏尼對於搞建築有著異常的興趣,有時他也將意大利語翻成法語,或將法語翻成意大利語。總之,能找著什麽事就做什麽事。
後來,墨索裏尼說:“那時我知道饑餓是什麽滋味,但我既不借債,也不乞求於他人,而是靠自己的勞動維持最低標準的生活。由於受父親的影響,我集中精力研究社會科學。”
閑暇時,他經常到洛桑大學旁聽政治經濟學和哲學課,借以提高自己分析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墨索裏尼還經常參加當地的群眾集會,有時也在公眾場合發表演說。有一次說話不小心,得罪了瑞士當局,被驅逐出境。
他回到意大利,正趕上征兵,隨即在曆史名城維羅納參加了巴薩列裏奧的聯隊。這個聯隊以善於快步訓練而出名,士兵們的帽子上都飾有綠彩羽毛,借以與其他部隊區別。
正當他對這種緊張的“丘八”生活稍為習慣的時候,長官突然通知他:家裏來了電報,母親病危!這對墨索裏尼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他急忙趕頭班車走了。回家之後,母親已經神誌不清,不久就死去了。
墨索裏尼對此十分悲傷,但他還能克製自己,他在寫給軍中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我代表我家裏的人,謝謝你的好意。我現在隻有一件事可做,就是照你所說的,我應當服從先母的教訓,好好當兵,好好做人,女子可以哭哭啼啼,男子要能吃苦,不怕死,才可以救國,才可以繼承先烈的遺誌啊!”
墨索裏尼在部隊服役期滿後,仍舊回到瑞士。在這期間,還經常為意大利和瑞士報紙撰寫文章,並不時在大庭廣眾之下演說社會主義和國際政治,受到不少人的擁護。當然,瑞士政府很注意他的行動。
由於受雷托思想的影響,墨索裏尼反對全民政治。他說:“平等與民治是人類錯誤的觀念。實行起來,個性的發展就會受到限製。”
此外,他還研究尼采和索雷爾的哲學,這對他後來的思想影響很大。
有一次,法國的社會主義者紹雷斯到日內瓦做有關基督主義的演說。墨索裏尼前去聽講,站在工人群中,衣衫不整。旁人都以為他是無政府黨人。
紹雷斯演說不久,墨索裏尼便舉手表示反對,並且出言不遜,激起群眾的公憤,大家認為這是一個故意搗亂的敵對分子,便要動手打他。多虧紹雷斯及時治止。正要打他,紹雷斯叫大家安靜,等他自己演說完畢之後,讓這個反對派申說一番。
在大庭廣眾之下,墨索裏尼大講教會對於羅馬帝國之罪惡。他演說時,口若懸河,引經據典,條理分明,贏得了聽眾熱烈的掌聲。
但是,瑞士警察局認為他的主張太激烈,他的言論妨礙治安,第二次對他下了驅逐令。
1908年,墨索裏尼被迫移居到奧地利。最初任《特倫托新聞報》編輯,後來又在《人民報》做助理編輯。《人民報》是巴蒂斯蒂創辦的,他想借此鼓動特倫托地方人民脫離奧地利的管轄。
巴蒂斯蒂是意大利統一時代的最後一個殉難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替意大利打奧地利,後來被奧國絞死。
墨索裏尼第一次見巴蒂斯蒂,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利用報紙猛烈攻擊奧地利的宗教勢力,並力主恢複意大利已失去的土地。不久,他便因此被捕入獄,最後被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