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20日德軍裝甲部隊的前鋒部隊進抵距莫斯科40英裏的地方。希特勒為時過早地向德國人民宣布:“東方的敵人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來了……在我們部隊的後邊,已經有了相當於我在1933年執政時德意誌國家幅員兩倍的土地。”然而好景不長,實際上從7月份起,德軍就開始遇到日益頑強的蘇軍的反抗。戰幕剛一拉開,希特勒就來到離荒涼的東普魯士小城拉斯騰堡8公裏之遙的新元首總部,這就是著名的被稱為“狼穴”的大本營。他在這裏親自督戰。最近幾周,德國順利推進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希特勒情緒飽滿,不時地同周圍的人談些輕鬆愉快的話題。在一次臨時戰局匯報會上,他站在一幅歐洲大地圖前指著莫斯科說:“四周內我們將到達這裏,莫斯科將被夷為平地。”
這一次,希特勒的牛皮吹得太早了。
德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瘋狂的突擊,仍不能邁入莫斯科市區一步。
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紅軍閱兵式上,蘇聯領袖、蘇軍最高統帥斯大林顯出了少見的慷慨激昂的表情,他在演說快要結束時驟然提高了聲調:“紅軍戰士、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男女遊擊隊員同誌們!全世界都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能夠消滅德國侵略者匪軍的力量……偉大的解放使命已經落在你們的肩上。你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你們進行的戰爭是解放戰爭,正義戰爭……讓偉大的列寧的勝利旗幟引導你們!”
演說以後,數十萬紅軍將士列隊通過紅場列寧墓,接受斯大林的檢閱後直接開往前線,與德國法西斯軍隊浴血奮戰。
這時候,蘇軍專為在嚴寒條件下作戰而製造的T34重型坦克發揮了巨大威力,橫掃西歐、素有德國“鐵軍”之稱的古德裏安裝甲部隊,自波蘭戰役以來第一次被迫後撤。這位所向無敵的名將在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故居中萬分沮喪地寫道:“對莫斯科的進攻已告失敗。我們已遭敗北。”德軍的處境同當年拿破侖在俄羅斯暴風雪中的命運幾乎完全一樣,德軍元氣已傷,嗚咽嚎叫的士兵就在莫斯科大門口的冰天雪地中流血、凍僵,當氣溫直線下降到零下52℃的時候,他們再也不能作戰了。
12月19日因侵蘇戰爭進展受挫,希特勒解除了馮·勃蘇希契元帥的陸軍總司令的職務,並親自兼任這一職務。
列寧格勒戰役打亂了希特勒的如意算盤。他原來妄圖攻陷列寧格勒之後,以其全部兵力從東北迂回,對莫斯科進行攻擊。這樣希特勒不得不暫時放棄攻占列寧格勒的計劃,轉向對莫斯科的進攻,希特勒決定用重兵盡快奪下莫斯科,他向柏林自詡說,進入莫斯科的儀式已經準備好了,那時他要騎一匹白馬從波克隆山方向進入莫斯科,而事實是對他行為的巨大嘲諷。
在保衛莫斯科的戰鬥中,蘇聯人民氣壯山河、臨危不懼,誓死保國。希特勒向莫斯科發動的“台風”攻擊遭到了可恥的失敗。1941年12月6日,蘇聯紅軍發動了攻勢,德軍遭到永遠不能恢複過來的損失。德軍的防線接連淪陷,這一天就成了第三帝國短暫曆史的一個轉折點。希特勒的力量已到了頂峰,從此以後就要走下坡路了。希特勒的“閃電戰”在英雄的蘇聯軍民麵前徹底破產了,在蘇聯紅軍強大的反攻之下,他們開始狼狽地後撤!
希特勒這頭野獸,如今已深陷在虎穴龍潭之中不能自拔了。他不得不承認他攻占莫斯科的計劃已被打得粉碎。
就在蘇軍開始轉入反攻的時候,1941年12月7日,在地球的另一邊,發生了一件舉世震驚的大事,希特勒輕率挑起的歐洲戰爭變成了一場名副其實的世界大戰。這天,日本轟炸機偷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第二天,希特勒趕忙從“狼穴”乘火車返回柏林,一路他仿佛擺 脫了一場夢魘似地說道:“我們現在有了一個3,000年來從未戰敗過的盟友了。”他顯然對日本人的“漂亮”襲擊感到激動,他曾經對日本莊嚴地許下秘密諾言,他現在需要履行這個諾言,那就是向美國宣戰。
12月11日,希特勒又一次站在擴音器旁宣告這個曆史性時刻的到來,針對美英兩國已於8日向日本宣戰,希特勒在對羅斯福總統進行了喋喋不休的攻擊和辱罵後說:“我十分清楚,羅斯福的思想和我的思想有著天壤之別。羅斯福出身富家,他所屬的那個階級在民主國家中有一帆風順的坦途,我隻是一個下層窮苦人家的子弟,不得不靠勞動和勤奮來打開一條出路……我和千百萬的人共命運,而富蘭克林·羅斯富則是和所謂的上層的一萬家人共命運。”演說結尾的時候,希特勒宣布: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已經締結了一項新的協定,“在對美英聯合作戰未取得勝利以前,絕不放下武器;在未經相互同意的情況下,不同美國或英國單獨停戰或媾和”。希特勒氣焰雖盛,但德軍的攻擊勢頭已經衰減,猶如強弩之末。
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主力士氣低落,成了疲憊之師,陷入進退維穀的困境。在包圍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外麵,蘇軍經過周密部署,形成了反包圍。
希特勒聞訊以後,氣急敗壞、不容分說地否定了德軍高級將領提出的撤退方案。他衝將軍們吼道:“我決不離開斯大林格勒!我決不從斯大林格勒後退!”一個發瘋時作出的災難性的決定就這樣產生了。
1943年1月初,在斯大林格勒的冰天雪地中,被圍德軍遭到毀滅性打擊,殘存的9萬人,包括在最後關頭被希特勒封為元帥的保盧斯及23名將軍,都成了蘇軍的俘虜。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兵員損失約達150萬人。
曆時18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震驚了全世界。這次大戰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並且同英軍在北非阿拉曼戰役的勝利一道,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軍和美、英軍隊已在各主要戰場上開始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1943年到來之際,對希特勒來說真是禍不單行,先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敗局已定,接著又傳來羅斯福總統和丘吉爾首相在摩洛哥的薩布蘭卡港舉行了會議的消息,會議要求德國“無條件投降”。連墨索裏尼也感到形勢不妙,向希特勒吹風,讓他同斯大林講和,結束戰爭。
希特勒回絕了墨索裏尼的建議,他表示依然想打敗蘇聯,以爭取同英國和解。其實,他很清楚,根本不存在同斯大林和解的可能性。有一次吃飯的時候,他呆滯地對周圍的人說:“真遺憾,由於遇上了丘吉爾這個醉鬼,弄得非打仗不可。”
周圍的人無言以對。
希特勒又神色茫然地自語道:“我這個人始終隻知道戰爭,因而也始終隻知道一條原則:打,打,再打!我是一個根本不去想‘投降’這個字眼的人!”話雖這麽說,他內心已經想到失敗的命運。他不止一次地對人講:“我們所有的敵人都可以相信這一點:一旦德國在12時3刻放下武器,我一定在12時50分就停止生命!”甚至在公開場合,希特勒也這樣講過。
如今對第三帝國來說,似乎已不存在“勝利”的前景了。既然希特勒本人都有了自殺的念頭,那還有什麽勝利可言?他給德國士兵和德國人民指點的道路是:走向死亡。從此,希特勒一蹶不振,他的人生也開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