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英美聯合轟炸德國

  1943年是美英戰略航空兵從協同作戰走向聯合作戰的一年,也是聯合轟炸進攻作戰初試鋒芒的一年。

  1943年1月,英軍共有各型轟炸機近840架,其中“蘭開斯特”式四發重型轟炸機隻有270多架,而對戰略空中進攻來說幾乎沒有什麽價值的“波士頓”和“冒險”式轟炸機卻占1/3,還有老式的“惠靈頓”和“斯特林”式轟炸機也占了1/3.加上美軍第8航空隊和第15航空隊的150餘架轟炸機,盟軍用於進攻德國的轟炸機總數不超過千架。而一年以後的1944年1月,美英戰略航空兵已擁有轟炸機2893架,其中英軍的“蘭開斯特”式四發重型轟炸機有594架,占英軍轟炸機總數的一半;第一線部隊中已不再有“惠靈頓”一類的老式轟炸機。美軍戰略航空兵則全部裝備B-17型“空中堡壘”式和B-24型“解放者”式重型轟炸機。經過一年多的作戰,美英戰略空中力量得到壯大。

  對美英戰略空中力量來說,更重要的是,這一年它們終於實現了對德國的聯合戰略空中進攻。盡管其中有矛盾、有分歧、有成功、有挫折,但它們畢竟形成了一支統一的戰略空中力量。而規定這兩支戰略空中力量共同作戰的綱領性文件是卡薩布蘭卡訓令。

  美英對德國的聯合轟炸進攻的真正開始時間為1943年6月10日。這一天,美英聯合參謀部批準了代號為“直射”的美英戰略航空兵聯合轟炸進攻的作戰計劃。

  隨著“直射計劃”出台日期的臨近,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日益突出,這就是德軍戰鬥機的威脅。1943年4月17日,美軍第8航空隊出動115架轟炸機,在140架P-47戰鬥機的護航下,突擊了德國不萊梅的福克—沃爾福飛機工廠。不萊梅在德國北部,瀕臨北海。雖然這是一次對德國本土淺近目標的突擊,但美軍仍有16架B-17型“空中堡壘”式重轟炸機被擊落,戰損率高達13.9%,另有39架轟炸機被擊傷。美軍被擊落和擊傷的飛機總數已接近出動飛機總數的一半。這一結果使美英戰略航空兵認識到,對聯合轟炸行動的首要威脅是德國空軍的戰鬥機部隊。

  無論是對美國第8航空隊晝間精確轟炸,還是對英國轟炸航空兵的夜間麵積轟炸,德軍戰鬥機力量的增長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盟軍的戰略轟炸需要首先取得空中優勢。基於這樣的認識,在“直射計劃”的突擊目標序列表中,德國航空工業上升到頭等重要的位置。為此,“直射計劃”規定,“在這樣的環境下,阻止這種增長,削弱敵人在這個戰場上能夠對付我們的晝間和夜間戰鬥機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聯合參謀長會議決定,美英在英國本土的轟炸機部隊最優先的作戰目標,是德國的戰鬥機部隊和它們所依賴的航空工業”。1943年6月13日,美軍第8航空隊在“直射計劃”開始後的第一次深入德國本土作戰中,第4轟炸機聯隊出動76架B一17型轟炸機,結果被擊落22架,擊傷23架。戰損率高達28.95%,總損傷率為59.21%。這表明“直射計劃”對德國空軍威脅的估計還是正確的。

  “直射計劃”將摧毀德國航空工業作為首要任務的另一個動因,是“霸王作戰”日益臨近。“霸王作戰”是1944年盟軍的頭等重要的作戰行動。鑒於削弱德國空軍的作戰能力對“霸王作戰”的勝利有著重要意義,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也積極支持將德國飛機工業列為美英戰略航空兵的頭等重要的突擊目標。

  1943年6月10日,隨著“直射計劃”的下達,美英戰略航空兵的聯合轟炸進攻正式開始。目標首先指向德國的航空工業。然而,1943年下半年,美英戰略航空兵對德國飛機工廠隻進行了14次突擊,共投彈4000噸,平均每月投彈不到670噸,僅占這一時期美軍戰略航空兵投彈總量的2%。德國航空工業沒有遭到應有打擊的主要原因是,德國已將飛機工廠進行了廣泛的疏散,而美英戰略航空兵當時的兵力又相當有限,不足以突擊疏散後的眾多飛機工廠。於是,美英戰略航空兵便在一個統一的總原則之下,按照各自的既定方針展開了作戰行動。

  在美英戰略航空兵對德國飛機工廠突擊的同時,美軍又選中德國的軸承工廠作為主要突擊目標。軸承是製造飛機、坦克、軍車、潛艇、精密儀器等武器裝備所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對軸承工廠的打擊會對德國的軍工生產部門造成嚴重影響。這與美軍通過摧毀德國工業係統中的關鍵部門,來癱瘓德國整個軍工生產能力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美軍之所以選擇德國的軸承工廠作為主要打擊目標,還在於德國軸承工廠主要集中在德國的3個大城市,其中尤為吸引美軍的是施魏因富特。因為在這個城市中共有3個軸承工廠,生產能力占德國整個軸承生產能力的52%。為此,美軍第8航空隊在對德國飛機工業的作戰效果不理想時,便將施魏因富特的軸承工廠作為主要打擊目標。1943年8月和10月,美軍第8航空隊先後兩次對這個城市的3個軸承工廠進行大規模突擊,一度給德國軸承供應造成一定困難。

  8月17日,轟炸德國施魏因富特軸承工廠的美軍第1轟炸師在第3轟炸師後麵起飛,共出動B-17型重轟炸機230架。主要突擊目標是施魏因富特的軸承工廠,備份目標是德國法蘭克福的通用工程設備廠、亞深的鐵路調車場和波恩的儀器廠。

  威廉斯率領的第1轟炸師於17日13時47分通過法國海岸進入歐洲大陸,爾後便不斷遭到德軍戰鬥機的攻擊。由於英吉利海峽上空的天氣不好,第1轟炸師的起飛時間一再推遲,結果德軍的戰鬥機在上午攻擊第3轟炸師後,有充分時間做好準備對付第二轟炸師。而負責掩護第1轟炸師第一梯隊的P-47戰鬥機起飛又晚了9分鍾,沒能按預定時間與第1轟炸師的轟炸機編隊會合,由此導致第1轟炸師的第一梯隊隻能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孤軍奮戰,還未飛抵施魏因富特就被擊落15架轟炸機。後麵的P-47戰鬥機按時起飛,為第二、三梯隊提供了戰鬥機作戰半徑內的有限護航。

  第1轟炸師在威廉斯的率領下,有188架轟炸機到達施魏因富特上空。14時59分開始投彈。美軍在12分鍾內共投下250磅燃燒彈1017枚,500磅普通炸彈719枚,1000磅普通炸彈235枚。屈格爾—菲舍爾軸承工廠的電站、平房車間、樓房車間、辦公樓和倉庫都被擊中。菲希特爾—薩克斯軸承工廠的1個平房車間被2枚炸彈直接命中,還有三、四枚炸彈命中附近的建築物。3個軸承工廠都遭到嚴重破壞。

  15時11分,美軍第1轟炸師投彈完畢,退出攻擊。在返航的路上,第1轟炸師又遭到德軍戰鬥機的猛烈攻擊。據美軍報告,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先後有300餘架次德軍飛機對第1轟炸師進行了攻擊,美軍共有36架B-17型重轟炸機被擊落,367名機組成員在作戰中傷亡或失蹤。

  盡管盟軍對施魏因富特軸承工廠的轟炸效果非常滿意,但美軍的損失也非常慘重,戰損率約達15%,已遠遠超出所能承受的限度。美軍不得不暫時中止深入德國縱深地區的作戰活動。

  1943年10月14日,美軍經過精心準備,再次突擊施魏因富特的軸承工廠。這一次共出動291架B-17型重轟炸機,分成兩個突擊隊。第一突擊隊由第1轟炸師的149架B-17型轟炸機組成,第二突擊隊由第3轟炸師的142架B-17型轟炸機組成。此外,第2轟炸師還出動一部分B-24型轟炸機進行牽製性作戰。

  鑒於上次突擊的教訓,美英戰略航空兵此次加強了戰鬥機護航。每個突擊隊固定由1個P-47戰鬥機大隊負責護航。此外,在轟炸機撤出戰鬥返航時,再派出1個P-47戰鬥機大隊前往歐洲大陸接應,負責在歐洲大陸內95公裏處為返航的轟炸機編隊提供支援,並一直護送轟炸機編隊飛過英吉利海峽。除P-47戰鬥機外,美軍還安排新到的英國P-38戰鬥機為轟炸機編隊開辟空中通道。英軍的2個噴火Ⅳ型戰鬥機中隊被安排掃尾,負責在最後一批轟炸機編隊脫離德軍戰鬥機截擊後,繼續在空中巡邏5分鍾,以保護掉隊的轟炸機。

  美軍第1轟炸師的第40作戰聯隊飛在整個編隊的最前麵,首先遭到德軍戰鬥機的集中攻擊,損失慘重,在到達目標前,已經損失7架轟炸機,還有很多飛機被擊傷。第1和第3轟炸師的飛機在到達目標前,共損失28架轟炸機。盡管美軍轟炸機編隊遭到較大損失,但對施魏因富特的軸承工廠的轟炸還是很成功的。美軍第1轟炸師有101架轟炸機到達目標上空,14時39分,當第1轟炸師的轟炸機進入轟炸航路起始點時,德軍的空中攻擊反而減弱了。目標上空的能見度很好,突擊編隊按預定計劃進入攻擊。飛在最前麵的第40作戰聯隊首先投彈,將53%的炸彈投到距瞄準點33米以內。14時51分,第3轟炸師開始投彈時,第1轟炸師轟炸掀起的煙塵給他們的瞄準造成一定困難。

  美軍此次對施魏因富特的作戰,共有209架B-17型轟炸機到達目標上空,並投下1122枚共395噸高爆炸彈;另外還投下88噸燃燒彈。1122枚高爆炸彈中有88枚直接命中工廠建築物。但也損失了60架轟炸機及其機組人員,戰損率高達20.62%。空戰中,美軍共擊落186架德軍戰鬥機。

  1943年10月,美英第二次突擊施魏因富特的軸承工廠後,德國整個軸承工業生產能力與未受轟炸影響的7月相比,下降了32%,施魏因富特的軸承生產能力下降了60%。德國軍工生產部長施佩爾戰後供認:如果集中力量轟炸滾珠軸承工廠,“兩個月後,將從根本上削弱軍工生產。大約4個月後,軍工生產將完全停頓”。但美軍第8航空隊沒有遠程戰鬥機全程護航,致使轟炸機損失慘重,不得不中止深入德國縱深地區的作戰行動。德國的軸承工業得到喘息,並很快恢複了生產。

  早在“直射計劃”尚處於醞釀階段時,哈裏斯便已率領英國的戰略航空兵發動了直指德國本土的魯爾轟炸戰役。魯爾區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空襲該地區對破壞德國的軍工生產可產生重要影響。戰役開始於1943年3月5日,當夜,英國轟炸航空兵共出動442架飛機轟炸了魯爾區內的埃森。這裏是德國最大的軍工生產企業克虜伯的所在地。

  在茫茫夜色之中深入德國本土作戰,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準確找到預定突擊目標。為此,英軍在1942年的作戰中,始終致力於改進導航技術,經過一年多的研製,終於將更為先進的“歐波”導航技術用於對德國的夜間轟炸作戰。5日夜,英國本土的氣象條件並不好,濃霧迷漫著英倫三島並一直延伸到英吉利海峽上空。這對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的“歐波”導航係統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計劃規定,進攻開始時間為3月5日21時。飛在最前邊的是8架裝有“歐波”導航係統的“蚊”式飛機,它們以克虜伯的工廠為瞄準點,首先投下紅色標誌彈,為後麵的目標指示飛機和主力飛機指示地麵目標,提供瞄準點。第二批引導飛機應在第一批飛機之後3分鍾到達目標上空,第三批引導飛機則在進攻開始後7分鍾到達目標上空。最後一批負責投擲紅色標誌彈的“蚊”式飛機到達目標上空的時間為21時33分。作戰計劃規定所有投擲紅色標誌彈的機組無需搜尋地麵目標,隻需根據“歐波”導航係統指示器的指示將紅色標誌彈盲投下去。為了加強對地麵目標的標識,英軍又專門抽出22架重轟炸機擔任目標指示飛機,負責投擲綠色標誌彈。這些目標指示飛機沒有裝備“歐波”導航設備,因而以紅色標誌彈為瞄準點,目視瞄準,投下綠色標誌彈。

  擔負主攻任務的轟炸機部隊被分為相互銜接的3個波次。第一波由“哈裏法克斯”式轟炸機組成,進攻開始後2~20分鍾內進行突擊;第二波由“惠靈頓”式和“斯特林”式轟炸機組成,進攻開始後15~25分鍾內進行突擊;第三波由“蘭開斯特”式轟炸機組成,進攻開始後20~40分鍾內進行突擊。根據作戰計劃的要求,主攻部隊以紅色標誌彈為主要瞄準點進行瞄準轟炸,在無法看到紅色標誌彈的情況下,可根據綠色標誌彈瞄準轟炸。

  3月5日傍晚,422架飛機按照任務區分,分別從英國不同的機場陸續起飛。因機械故障、操縱失誤等原因,有56架轟炸機在到達目標前被迫返航。

  轟炸德國——圖為皇家空軍在裝彈20時58分,英軍第一架裝有“歐波”導航裝置的“蚊”式飛機投下了第一批紅色標誌彈。21時03分,第一架負責投擲綠色標誌彈的目標指示飛機也開始投彈。爾後,擔負轟炸任務的主攻部隊開始陸續進入攻擊。由75架“哈裏法克斯”式轟炸機組成的第一攻擊波,除5架轟炸機提前或推遲進行攻擊外,其餘70架轟炸機都在預定時間內實施了轟炸。由141架“惠靈頓”式轟炸機和“斯特林”式轟炸機組成的第二攻擊波中,有106架轟炸機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了轟炸。第三波次是由121架“蘭開斯特”式重轟炸機組成,其中86架轟炸機按預定計劃實施了投彈。破壞區處於市中心,這裏約有160英畝的區域被夷為廢墟。克虜伯的工廠也遭到嚴重破壞,其中I3幢克虜伯工廠的最主要建築物被摧毀或嚴重破壞,至少有53個車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英軍轟炸航空兵在這次作戰中共損失飛機14架,另有38架飛機受傷。

  在整個魯爾轟炸戰役期間,英軍曾多次空襲埃森,在5次主要突擊中,英軍出動了2070架次。此外,英軍還突擊了魯爾區內的杜伊斯堡、科隆、杜塞爾多夫、多特蒙德和波鴻。在對魯爾區這幾座城市的16次最主要的突擊中,英軍出動了7911架次。這次空中進攻戰役的作戰範圍實際上並不局限於魯爾區,英軍還先後突擊了德國的柏林、慕尼黑、斯圖加特、紐倫堡,法國的洛裏昂,意大利的都靈、拉斯佩齊亞,波蘭的斯德丁,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比爾森等城市。在整個魯爾轟炸戰役期間,英軍共出動飛機1.8萬餘架次,共損失飛機872架。

  哈裏斯希望通過摧毀德國最重要的城市來打擊德國人的抵抗意誌,從而使戰爭盡早結束。為了實現這一既定目標,在“直射計劃”開始後,他首先選定了漢堡。

  漢堡是德國第二大都市,也是整個歐洲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當時人口175萬。漢堡有生產飛機零部件的工廠、生產各種發動機的工廠以及煉油廠。此外,這裏還是德國最大的潛艇生產基地。

  哈裏斯選擇漢堡作為第一個打擊目標的另一原因是,漢堡的地形比較適合英軍轟炸機新裝備的機載HZS雷達領航裝置對目標進行識別。漢堡在德國最北端,是距離英國較近的一個重要城市。易北河從漢堡城內貫穿,將城區一分為二。漢堡所有的潛艇工廠、飛機零部件工廠、煉油廠和大多數發動機工廠,以及儲存軍用物資的碼頭倉庫都集中在易北河南岸。漢堡城的政治、經濟和生活區都座落在易北河北岸。這個城市橫跨河流並靠近海岸,易於從空中識別,或從HZS雷達屏幕上分辨。

  在漢堡戰役之前,英軍轟炸航空兵已對漢堡進行過98次突擊。早在1942年5月,哈裏斯策劃第一次“千機轟炸”時,首選目標就是漢堡。英軍為此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當時科隆隻是備份目標。然而,到1942年5月底,漢堡地區一直濃雲密布,哈裏斯被迫改而決定突擊科隆。

  德國人一直未放鬆對漢堡防空力量的建設,在距市中心半徑32公裏的區域內,建立起嚴密的對空防禦火力網。1943年7月,在漢堡及其周圍地區,德軍共部署了54個重型高炮連、24個探照燈連和3個發煙隊。

  7月24日夜,英軍共起飛轟炸機791架,直飛漢堡。所有突擊飛機在進入德國海域後,以每分鍾一捆的速度投放幹擾德軍雷達的錫箔條。這是人類戰爭史上首次使用電子幹擾裝置,其代號為“窗口”。25日零時57分,英軍轟炸機飛抵漢堡上空,對漢堡的轟炸正式開始。英軍8架目標指示飛機對準漢堡的瞄準點投下紅色標誌彈。標誌彈的落點在瞄準點附近形成4個相對集中區。圍繞這4個紅色標誌彈集中落點區,700餘架主攻飛機很快建立起4個集中轟炸區,半小時後,沿著轟炸航路,出現了一個10多公裏長的燃燒區,參加作戰的機組中有728個機組報告說對目標進行了突擊,但夜間照相偵察的結果表明,隻有306個機組將炸彈投在距瞄準點5公裏範圍內。

  在作戰中,英軍有12架轟炸機沒有返回,戰損率僅1.5%,此外,還有31架轟炸機受傷。由於首次使用“窗口”電子幹擾裝置,德軍空地間的無線電聯絡被英軍飛機投下的錫箔條嚴重幹擾,德軍夜間戰鬥機地麵控製員無法指揮空中的飛行員進行有效的截擊作戰。德軍的探照燈也漫無目的地在天空亂掃,高炮也因失去雷達指示目標而隻能盲目射擊。

  對漢堡的第一次大空襲使這個港口城市受到廣泛和嚴重的破壞,漢堡市有1500人在空襲中被炸死。英軍的轟炸機還炸毀了漢堡市的自來水供應係統,由此造成在其後的幾天空襲當中,漢堡市內的大火因缺水而無法撲滅,加重了損失。但這次突擊直接造成的破壞,遠小於先前魯爾轟炸戰役中對魯爾區內城市的破壞程度。

  25日和26日的白天,美國第8航空隊參加了空襲。在這兩次空襲中,美軍第8航空隊司令埃克將軍派出了B-17型重轟炸機365架次,共投彈456噸,損失轟炸機33架。每次美軍晝間攻擊過後,英國轟炸航空兵都要出動幾架“蚊”式轟炸機在其後的夜間進行補充性騷擾轟炸,以便使漢堡得不到喘息之機。

  27日夜間,英軍對漢堡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空襲,出動787架轟炸機。零時55分,25架裝有HZS的飛機將黃色標誌彈按照HZS的指示投下。主攻部隊緊隨其後,圍繞這些黃色標誌彈指示的目標,迅速建立起大火集中區。盡管有722個參戰機組宣稱擊中了目標,但夜間照相偵察的結果表明,隻有325個機組將炸彈投在距瞄準點5公裏範圍內。德軍在第一次遭到“窗口”的幹擾後,開始采取措施,調整德軍戰鬥機戰術以對付英軍“窗口”裝置的幹擾。這一次有17架英軍轟炸機沒有返回,戰損率上升至2.16%,還有49架轟炸機受傷。

  7月29日夜,英軍進行了漢堡之戰的第三次大規模空襲。這一次,英軍出動了777架轟炸機。轟炸發起後24分鍾,漢堡城區內有62平方公裏的區域遭到燃燒彈的突擊。在目標上空投彈的699個機組中,隻有238個機組將炸彈投到距瞄準點5公裏以內。

  這一次,英軍轟炸機的戰損率明顯上升。這說明“窗口”電子幹擾裝置的效果明顯下降。德軍采用了代號為“實況轉播”的戰術,即德軍地麵指揮官適當放鬆對戰鬥機飛行員的控製,使戰鬥機飛行員在空中更自主地進行空戰。這是英軍飛機將鋁箔條撒散開時,德國所能采取的最佳對付辦法。德軍的戰鬥機在這次作戰中,進行了近100次截擊。英軍有30架轟炸機沒有返回,戰損率為3.86%,另有43架轟炸機受傷。

  1943年8月2日夜間,英軍出動740架轟炸機,進行最後一次突擊。英軍轟炸機飛越北海時,因天氣惡劣而不得不闖入積雨雲中。沒有月光,能見度為零,地麵上落下瓢潑大雨。裝有HZS雷達領航裝置的飛機所投下的目標指示彈隻能偶爾為主力轟炸機所看到,有將近一半的機組回來報告說根本未找到目標。在這一夜的突擊作戰中,有30架英軍轟炸機沒有返回,51架轟炸機帶傷而歸。

  在整個漢堡戰役中,哈裏斯共出動轟炸機3095架次,投彈近9000噸,約一半是燃燒彈。損失86架轟炸機,約占總出動架次的2.8%,174架轟炸機戰傷,約占5.6%,總損傷率為8.4%。盟軍對漢堡的空襲使漢堡市27.7萬餘間住宅被完全摧毀,占漢堡市住宅總數的49.2%,還有29.4%的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英軍的空襲還摧毀了漢堡市內很多工廠、辦公樓、公共服務設施、醫院、學校、教堂、文化娛樂中心、銀行金融機構、郵政設施、鐵路中心、橋梁等,使漢堡陷入全麵癱瘓。

  在漢堡之戰進行的同時,英軍還於1943年7月25日夜和30日夜,兩次對德國的埃森和雷姆沙伊德進行了空中突擊。

  25日夜,對埃森的突擊開始時,11架裝有“歐波”導航係統的“蚊”式飛機準確投下指示目標的標誌彈,604架轟炸機緊隨其後投彈。夜間照相偵察結果表明,368架飛機將炸彈投到瞄準點5公裏之內。190個克虜伯的工廠中有110個工廠遭到攻擊。埃森城中很多建築物的大火持續燃燒2天。作戰中,23架英軍轟炸機沒有返回,67架戰傷。

  對雷姆沙伊德的攻擊規模不大,但非常成功。9架裝有“歐波”導航係統的“蚊”式飛機飛在最前麵,為273架轟炸機帶路。最終有228架轟炸機到達目標上空投彈,其中有不少於191架飛機將炸彈投到瞄準點5公裏範圍內。從偵察照片上看,市中心幾乎完全被摧毀,大火第二天仍在燃燒。英軍有15架轟炸機沒有返回,受傷的飛機不少於12架。

  1943年8月17日夜,英軍又對德國皮尼曼德導彈試驗研究所進行了空中突擊。在以往的夜間作戰中,英軍都是對城市進行麵積轟炸,這一次是夜間對點狀目標進行精確轟炸。英國轟炸航空兵出動了597架四發重型轟炸機,結合使用幾種夜間精確轟炸技術。轟炸非常成功,但代價也最高。英軍共有40架轟炸機沒有返回,32架轟炸機戰傷。

  漢堡戰役之後,哈裏斯開始策劃下一個打擊目標。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是第三帝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軍事指揮中心。納粹曾聲稱德國首都不可侵犯。為此,哈裏斯認為,摧毀柏林比摧毀漢堡更能對德國人產生更大的震撼力。

  1943年11月18至19日夜間,哈裏斯經過充分準備,開始對柏林進行曆時3個半月的大規模轟炸。

  英國轟炸航空兵司令部很清楚,摧毀柏林將是一個極為困難和代價巨大的任務。因為他們的作戰目標是德國的首都,城市麵積近750平方公裏,距英國海岸850多公裏,盟軍的轟炸機編隊在歐洲大陸內近600公裏的飛行過程中將不斷遭到德軍夜間戰鬥機的猛烈攻擊。在柏林地區,德軍還集中了很多高射炮,從而使柏林成為德國防空力量最強、火力密度最大的地區。

  英軍所選擇的轟炸目標是柏林市中心的政府大樓和行政區,這個區也是人口和工廠最密集的地區,約有103座軍工廠,主要是發動機工廠和被電力專家列為頭等重要目標的電力設備工廠。

  在11月18日夜間進行的第一次攻擊中,英軍共出動450架重轟炸機,其中402架轟炸機成功地到達目標,在政府所在的市中心區投下1593噸高爆炸彈。英軍在作戰中損失9架轟炸機。同日,為了配合對柏林的突擊,吸引德軍的夜間戰鬥機,英軍轟炸航空兵在對柏林空襲的同時,還對德國的路德維希港進行了攻擊。

  爾後的兩次規模較大的攻擊於11月22~23日夜間和23~24日夜間實施。這兩次突擊仍然以重型轟炸機為主。在這兩次作戰中,柏林市內共死傷1200人,轟炸使柏林城內燃起大火。

  英軍11月的作戰造成柏林2966人死亡,5837人重傷,6533人輕傷,6.8萬餘幢房屋被毀。為了減少損失,柏林當局采取措施阻止已撤離的人們返回市內,學校一直關閉。

  12月的最大一次空襲是在2~3日夜間進行的。整個轟炸隻持續了40分鍾,650架轟炸機參戰,458架抵達目標上空投彈。

  1944年1月英軍共進行了6次轟炸,平均每次投彈1500噸,其中22~23日和27~28日的兩次夜間轟炸規模比較大,每次都出動400多架重轟炸機。

  2月規模最大的一次空襲發生在15~16日夜,891架轟炸機參加空襲,806架到達目標上空。空襲持續38分鍾,共投彈2642噸,主要目標是柏林的工業區。

  1944年3月2日,柏林轟炸戰役暫告一段落。在柏林之戰中,英軍共進行了16次大規模空襲,出動轟炸機9000餘架次,絕大多數是由四發重型轟炸機進行的,其中“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出動7000多架次。英軍在作戰中損失537架轟炸機和4000名空勤人員。柏林在空襲中有6166人死亡,18431人受重傷,市中心有近10平方公裏建築區被夷為廢墟,103家最重要的軍工廠中有43家工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此外,還有282個普通工廠遭到嚴重破壞,交通係統、公共服務設施和行政中心的秩序被嚴重打亂。

  為了配合轟炸柏林,打亂德軍的防禦,在對柏林空襲的同時,英軍轟炸航空兵還對其他目標進行了19次大規模轟炸,這些目標包括:路德維希港、萊沃庫森、法蘭克福、斯圖加特、萊比錫、斯德丁、不倫瑞克、馬格德堡、施魏因富特、奧格斯堡、埃森、紐倫堡等城市。在這些協同攻擊中,英軍共出動飛機1.1萬架次,其中7000架次是“蘭開斯特”式轟炸機。

  美軍戰略航空兵自1943年10月14日第二次轟炸施魏因富特的軸承工廠後,由於不堪承受巨大損失,在其後很長時間裏,既無法像英軍戰略航空兵那樣利用夜間的掩護,深入德國縱深地區作戰,也不敢在沒有戰鬥機全程護航的情況下貿然在晝間深入德國縱深作戰。1943年12月5日,美軍出動36架剛剛研製的P一51型野馬式遠程戰鬥機首次為美軍的轟炸機提供全程護航。此後,美軍第8航空隊才逐步深入德國縱深地區作戰。

  1944年3月4日,美軍戰略航空兵在晝間對柏林進行實驗性空襲。是日,美軍第8航空隊共派出502架重轟炸機,在770架戰鬥機的掩護下深入德國縱深作戰。其中第3轟炸師派出238架B-17型“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前往柏林進行空襲。在對柏林的轟炸中,美軍轟炸機共投下42.8噸高爆炸彈和24.6噸燃燒彈。爾後,美軍便加入到對柏林的大規模空襲作戰。

  3月6日,美軍戰略航空兵對柏林實施第一次晝間大規模空襲。美軍第8航空隊的第1轟炸師出動262架B-17型“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第2轟炸師出動了226架B-24型“解放者”式轟炸機,在801架戰鬥機的護航下空襲柏林,其中100架P-51型“野馬”式戰鬥機為這些轟炸機提供全程護航,共有446架轟炸機到達柏林上空,並對柏林的工業區投下1600噸高爆炸彈。在整個作戰過程中,隻有200架德軍戰鬥機升空與美軍的轟炸機編隊和護航戰鬥機進行空戰。美軍在作戰中損失B-17型重轟炸機34架、P-51型戰鬥機5架。

  3月8日和9日,美軍第8航空隊再度出動984架次重轟炸機,投彈1855噸。此後,由於美英戰略航空兵受命支援即將開始的“霸王”作戰,對柏林的空襲暫告結束。

  §§第四章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廣泛合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