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上半年,是英國處境艱難的時刻。它不僅遭到新加坡淪陷和緬甸失守的打擊,而且麵臨軸心國東從高加索、南從北非的兩麵夾擊的危險,而最沉重的打擊是北非圖卜魯克失守。隆美爾軍隊在拔掉這個釘子之後,就可以長驅直入埃及亞曆山大港、開羅,直至蘇伊士運河。德、日會師中東將可能成為現實。
這種嚴峻的局麵,尤其是來自北非的威脅,導致丘吉爾在國內的政治處境極為困難——“隻有戰場上的勝利才能挽救他的首相地位”。而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便是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這種思想也符合英國一貫主張的地中海戰略。英國帝國總參謀長艾思賽德將軍在1939年曾斷言,地中海戰區是英國可以打贏或輸掉一場戰爭的最重要的戰區,也是英國可以發動地麵攻勢的唯一戰場;德國隻要占領埃及和蘇伊士運河,就可望贏得一場短期戰爭。丘吉爾在1941年4月寫道,失去中東,“對大不列顛是一個頭等的重大災難”。
對於英國來說,中東地區具有極端重要的戰略意義,保衛中東僅次於保衛英國本土。它是支援土耳其、蘇聯和地中海作戰的基地,是通向印度、意大利的跳板。特別是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更是英國的生命線,沒有它,英國的陸、海、空三軍就會癱瘓。為了保衛中東,從1941年夏季起,英國就一直在準備登陸西北非的“體育家”計劃,並竭力說服美國同意這一計劃。
雲集北非港口,即將向沙漠進軍的美軍士兵在1941年12月,美英舉行的第一次華盛頓會議上(代號“阿卡迪亞”),丘吉爾以備忘錄的形式表明了英國的這一戰略企圖。丘吉爾寫道,他認識到俄國的戰事發展十分重要,但目前除了向俄國人提供物資外,別無他法。丘吉爾相信,英美聯合在西北非采取登陸作戰行動,就能減輕蘇聯的壓力。這一兩棲進攻戰在英國發動的利比亞攻勢的配合下,將在1942年底肅清北非之敵,使盟國地中海海運暢通無阻,這比繞道好望角能節省大量的載重噸位。控製了這個關鍵的海上環節,美英兩國就可以把全部注意力轉向歐洲大陸,徹底擊敗希特勒德國。
丘吉爾的建議得到羅斯福總統的讚同。“阿卡迪亞”會議最後排除了1942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可能性,確認美英聯軍占領法屬北非的戰略重要性,並定於1942年5月實施。後來由於太平洋戰區緊張,北非英軍在昔蘭尼加受挫,以及美國軍方傾向於在歐洲登陸開辟第二戰場,“體育家”計劃因此被擱置下來。
1942年7月初,北非戰線在埃及穩定下來,英國再次提出“體育家”計劃,力主在非洲西北海岸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這樣既可以威脅隆美爾的後方,解埃及之圍,又可以把德、意軍趕出北非,確保直布羅陀的安全,進而北上意大利、巴爾幹,進取東南歐。7月7日,英國戰時內閣舉行會議得出結論:由於實施“痛擊”戰役(1942年跨越英吉利海峽的有限突擊行動)的可能性不大,必須說服美國政府回到“體育家”戰役計劃上來。第二天,丘吉爾致信羅斯福:“英國陸軍、海軍或空軍的負責將領均不準備推薦‘痛擊’計劃為1942年可能實行的作戰行動,在1942年組織並未成熟的戰役,隻會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會決定性地破壞1943年大規模戰役的前景。”
接著,丘吉爾明確提出英美軍隊1942年在北非登陸的問題,他寫道:
“我自己確信,‘體育家’計劃是在1942年使俄國戰線獲得緩和的最好機會。這個計劃一直是同您的意見相符合的。事實上,它是您的主導思想。這是1942年的真正的第二戰場。我已與內閣和國防委員會商量過此事,大家看法一致。這是今年秋季可能實行的最可靠的、最有成果的攻擊。”7月14日,丘吉爾再次致信羅斯福催促道:“我盼望您了解我現在的處境。我已發現,沒有人認為‘痛擊’計劃是可行的。我很希望您盡快實行‘體育家’計劃……”
7月15日晚,羅斯福總統在同他的私人顧問霍普金斯的談話中,對於英國不熱心於“痛擊”行動表示不安。同時指出,美國不能等到1943年才打德國,“如果我們不能夠在‘痛擊’行動中發動進攻,我們就應當采取第二個最好的行動——而這不是太平洋”。他表示,要對美軍在1942年對德地麵作戰的戰區作出明確而具體的決定,“考慮中的戰區就是北非和中東”。盡管軍方反對在北非作戰,而主張在歐洲或太平洋展開對軸心國的作戰,但羅斯福堅持他的想法。他認為,“體育家”作戰行動的一大好處在於它純粹是美國人的創舉,它將奪取西非,使敵人無法使用那裏的港口,為最終控製地中海開一個頭。另一個戰區是中東。這方麵美國可能不會遇到什麽抵抗,它可以使用在埃及的部隊,或從波斯灣北端調遣部隊。更重要的是,美國隻有盡快參加對德作戰,才能和其他主要同盟國家一樣有權決定進行戰爭的全部問題。
為此,羅斯福於7月16日派遣美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哈裏·霍普金斯以及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金海軍上將再次飛赴倫敦,與英國領導人商談聯合作戰計劃,並對這次倫敦會議作了指示。其中一條指示便是盡力守住中東,因為失去中東就意味著一連串的損失:(1)丟掉埃及和蘇伊士運河;(2)丟掉敘利亞;(3)丟掉摩蘇爾油井;(4)由於敵人從北麵和西麵夾擊而失去波斯灣,同時得不到波斯灣的石油;(5)德國同日本會師,很可能丟失印度洋;(6)德軍十分可能占領突尼斯、阿爾及爾、摩洛哥、達喀爾,並切斷通過弗裏敦和利比裏亞的渡海路線;(7)嚴重地危及南大西洋的一切航運,也嚴重地危及巴西以及整個南美洲的東海岸。
同時,羅斯福也要求他們“必須細心地研究執行‘痛擊’的可能性。這樣的作戰行動,今年肯定會給俄國很大的支持,它可成為今年解救俄國的轉折點”。根據指示,在未能達成關於實施“痛擊”戰役的協議的情況下,美國代表應將情況通知總統,並在仔細研究國際形勢後,另行確定“美軍於1942年作戰的其他地點”。最後,指示強調,當前的目標就是:“美國地麵部隊必須在1942年對德軍作戰”。
7月20日,英美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馬歇爾反對在西北非卡薩布蘭卡附近登陸的建議,認為這對於局勢嚴峻的東線戰事無濟於事,不會減輕蘇聯的壓力。此外,如果把兵力都投入到不起多大作用的“體育家”行動中,會無端地消耗兵力。與其這樣,不如將這些寶貴的作戰力量用於1943年有可能實施的“圍殲”作戰(對德占歐洲發動跨越英吉利海峽的大規模聯合作戰行動)中。金海軍上將則更傾向於將兵力投入太平洋,對付日本的擴張。
丘吉爾對1943年實施“圍殲”戰役表示讚同,但堅決反對1942年在北非以外的戰場采取大規模地麵作戰。他首先指出,以盟軍現有的船隻和兵力兵器,肯定無法在1942年實施“痛擊”計劃。該計劃不僅麵臨失敗的可能,而且會吞掉進行更大規模軍事行動所必需的“全部資源”。他繼而強調,既然登陸法國的計劃不可能實施,那麽就應該考慮登陸北非的“體育家”計劃。英方認為,“體育家”計劃規模稍小,所需要的兵力、裝備、物資等均比登陸歐洲的行動要少,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而且,如實施順利,有可能在地中海以及中東成為決定性的轉折點,同時也能減輕蘇聯南部戰場的壓力,起到第二戰場的作用。
隨後,兩國參謀長就該問題進行過3次會議,均未能達成協議,羅斯福獲悉此訊,拍電報給在倫敦的美方人員,重申他們離開華盛頓前他下達的指示——必須製定在1942年發動有美國地麵部隊參加的對德作戰的其他計劃。羅斯福總統提出5個戰役方案,並要求軍方優先考慮在北非登陸。它們依次是:(1)以阿爾及爾或摩洛哥或該兩地為目標的一種新攻勢;(2)原有的北非作戰行動(“體育家”)的開始階段完全由美軍負責執行;(3)進攻挪威北部的作戰行動;(4)美軍增援埃及的英軍,以便在那裏發動一個攻勢;(5)美軍經由伊朗一直打進高加索地區。羅斯福最後敦促美方代表盡快同“我們的朋友”作出一個決定。
根據羅斯福的指示,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於7月24日召開,就同盟國在1942~1943年實施戰役的問題迅速達成協議並通過備忘錄。內容如下:
考慮到“痛擊”戰役不再作為計劃之內的戰役這一決定,我們提出了1942~1943年的下列作戰計劃:
(1)隻要在1943年7月以前存在順利實施“圍殲”戰役的可能性,就不能放慢這一戰役的準備工作。
(2)假如在9月15日以前出現了俄國人在東線抵抗停止或急劇削弱的征兆,而使順利實施“圍殲”戰役的希望變得渺茫,那麽,就應當定下決心,在1942年12月以前的短期內共同實施在西北非沿岸登陸的戰役。因此,必須立即製定這種非洲共同戰役計劃並確定集中交通工具、海軍力量和部隊的最後的期限,以便在1942年12月1日以前實施登陸兵第一梯隊的登陸行動。
不言而喻,實施非洲戰役,實際上排除了在1943年順利實施“圍殲”戰役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將在歐洲大陸周圍處於防禦態勢,不包括空軍行動和封鎖。但是,進攻大陸的組織工作、計劃的製訂和部隊的準備,應當考慮在下述情況下繼續進行,即在德國力量遭到嚴重削弱的情況下,當然,還要在聯合國家的資源在滿足其他戰區需要後允許的情況下,才能實施這一戰役。
7月25日舉行的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第二次會議決定,在北非和西北非登陸戰役代號更改為“火炬”。同一日,羅斯福總統電告霍普金斯,“不遲於10月1日”實行的在北非登陸的計劃,應立即著手進行準備工作。
據此,1942年7月,在德、意軍緊逼埃及大門口之際,英美兩國經過長時間討論,終於作出於1942年秋季實施北非登陸戰役的決定。從8月初開始,英美參謀部著手進行進攻北非的實際準備工作,除了確定“火炬”行動指揮官人選,調集大批部隊、空軍中隊、裝備、物資補給品之外,丘吉爾還親臨北非視察,整頓了中東戰區指揮係統,由哈羅德·亞曆山大將軍出任中東英軍總司令,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任英軍第8集團軍司令,並指示第8集團軍做好一切準備,配合秋季的“火炬”作戰,先行對阿萊曼之敵發動大規模進攻,然後同登陸的英美聯軍一道,徹底殲滅德、意非洲集團軍。
此後,丘吉爾飛赴莫斯科與斯大林會晤,就“火炬”計劃代替歐洲第二戰場開辟問題,同斯大林交換意見。丘吉爾為了說服斯大林,列舉了采取“火炬”計劃的種種理由及好處,並畫了著名的鱷魚圖形,借此說明英國的意圖是,在打鱷魚的硬鼻子時(指法國北部),也要攻擊它的柔軟下腹(指地中海)。斯大林最後同意了英美的戰略計劃。
“打敵軟下腹”是英國一貫采取的典型的“間接戰略”,即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打邊緣戰,掃清外圍之敵,利用在次要方向作戰的時機積蓄力量,然後再向主戰場挺進,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向德國進攻,將其一舉殲滅。一言以蔽之,以穩妥的漸進方式和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勝利。
至此,盟軍就1942年北非地中海戰場的戰略重點問題達成一致:登陸北非,肅清非洲之敵。同時加強地中海馬耳他島的軍事力量,以便充分發揮其重要的海、空軍基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