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對敵鬥爭的“十大政策”

  “9·18”事變一來,經過1941、1942年兩年的艱苦抗戰,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了嚴重困難,堅持了敵後抗戰。盡管敵後抗戰的形勢發展呈現出不平衡性,其中華中地區的抗戰仍處於困難階段,但是總的形勢開始趨向有利,尤其是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自1943年起開始進入恢複和再發展階段。

  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形勢的發展的基礎上,及時提出了一係列堅持全國抗戰和敵後抗戰的方針、政策。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進入決定勝負的時期,中國盡管是落後的農業國家,抗戰中仍然存在許多困難,但在極端有利的國際環境中,中共中央認為,目前仍應努力抗戰,盡到反法西斯同盟一員的職責,爭取比以往更大的成績,準備好對敵反攻的力量中共中央為了推動全國抗戰的進一步發展,在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上半年期間,先後多次就涉及抗戰全局性的問題向國民黨政府提出自己的主張,並於1943年7月2日公開發表宣言,集中闡述了中共中央對新的一年內全國抗戰的基本主張。中共中央在軍事上,提出必須加強對日作戰,從而加強對日作戰的關鍵在於加強正麵和敵後兩個戰場的互相支援。正麵和敵後兩個戰場“缺少一個,在目前就不能製止法西斯野獸的奔竄,在將來就不能驅逐這個野獸出中國,因此,必須增強這兩個戰場互相援助的作用……隻有加強這兩個戰場的互相援助與特別加強對於敵後抗戰軍民的援助,才是加強整個中國戰場作戰努力的具體辦法”。在政治上,中共中央提出了改良政治,加強團結,以必要的改革消除國內各階級、各黨派、各民族間不和睦現象,充分發動人民抗日的積極性的建議。為此,中共中央表示:“我們共產黨人是如何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支持政府抗戰的——我們準備與中國國民黨及其他黨派繼續進行協商,解決已存在的問題,改善各黨派間的關係。”在經濟上,中共中央認為:在當時經濟出現嚴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進行適合時宜的經濟改革,否則,無法堅持抗戰並準備有力的反攻。中共中央認為:“經濟改革的基本方針,我們認為應該是為著發展生產,而實行一個調節各階級經濟利益的民主集中的經濟政策。”關於具體經濟政策,中共中央根據自己領導敵後抗日根據地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提出:應該“動員全國的軍隊一麵抗戰,一麵生產;動員全國一切機關學校,一麵工作學習,一麵生產;動員全國農民增加生產,同時堅決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全國工人發起了總動員以增加生產,同時增加工人的工資;保護中小工業的生產,使之不受官僚資本與投機商業的打擊;在實行這些新的經濟政策時,必須首先廢除一切妨礙公私生產積極性的現行財政經濟政策”。

  除了對全國抗戰的大政方針提出自己的主張以外,中共中央著重就敵後抗戰的方針、政策向各抗日根據地多次發出指示,並逐步將其完善為著名的“十大政策”。

  隨著抗戰的深入發展,中共中央又適時製定了一些新的方針政策,並將這些基本政策加以集中概括,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政策體係。1943年7月13日,毛澤東致電各中央局、中央分局時指出:“自我黨實行整頓三風、精兵簡政、統一領導。擁政愛民、發展生產、審查幹部六項政策後,黨內黨外,精神物質,煥然一新,大進一步,空前團結”。要求各根據地“抓緊此六大政策,求於今明兩年完成任務”。7月30日,毛澤東就敵後抗戰的方針、政策和任務,再次致電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將六大政策擴展為八大政策。電報提出:“前電所述六項政策,在敵後應加對敵鬥爭(反掃蕩反蠶食)再加階級教育,成為八項政策。”其中,“普遍的經常的任務則是戰爭、生產、教育三項”。同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各根據地下發了毛澤東親自擬定的《關於減租生產擁政愛民及宣傳十大政策的指示》。《指示》中說:“我黨在各根據地所實行的各項政策中,舉其現時最切要的,共有十項。這十項政策就是:第一,對敵鬥爭;第二,精兵簡政;第三,統一領導;第四,擁政愛民;第五,發展生產;第六,整頓三風;第七,審查幹部;第八,時事教育;第九,三三製;第十,減租減息。”《指示》特別強調:“這十大政策是互相聯係不可分割的……必須將十大政策聯係一致的思想向黨內作普遍的宣傳,使全黨首先使幹部認識,隻有是全部的而不是殘缺不全的,認真的而不是粗枝大葉的,實行這個聯係一致的十大政策,才能達到克服困難迎接光明之目的。”

  “十大政策”在內容上涉及抗戰中的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領域,在範圍上涵蓋了黨內外、國內外各個方麵。這些政策之間有機統一,構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政策體係,充分體現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曆來倡導和堅持的人民戰爭的全麵抗戰路線。它的提出和完善,有利地指導了敵後抗戰工作。由於全麵、深人地貫徹“十大政策”,敵後抗戰的麵貌為之一新,各抗日根據地的對敵鬥爭積極主動,物質生產蓬勃發展,民主政治空前活躍,人民的經濟、政治利益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充分保障,各階層及黨政軍民的關係得到極大改善。中國共產黨對抗戰各方麵工作的統一領導,也更加適應戰時要求,黨內黨外、軍隊人民之間同心同德,空前團結。總之,“十大政策”的提出和完善,為敵後抗戰奠定了堅定的軍事、政治、經濟基礎,使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對敵鬥爭更加有力,從而使中國戰場出現了更加廣泛的人民戰爭的嶄新局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