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航母大戰

  盟軍的兩支航空母艦編隊5月1日在珊瑚海集結完畢,由弗萊徹統一指揮,菲奇將軍在指揮航空母艦作戰方麵具有豐富經驗,由他擔任航空作戰的戰術指揮。5月3日,由誌摩少將率領的日軍異常順利地占領了圖拉吉島。正當日本人為首戰告捷而慶幸之時,美軍的空中打擊臨頭。5月4日7時30分,40架由“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起飛的轟炸機對圖拉吉進行了空襲,日驅逐艦“菊月”號和3艘登陸艦被擊沉,其他2艘艦隻和5架水上飛機被擊傷。

  “圖拉吉遭到美機空襲!”井上中將立即意識到美國的航空母艦編隊已“兵臨城下”,他馬上電令在所羅門群島以北遊弋待機的、由高木武雄指揮的機動打擊艦隊立即南下,尋敵作戰。一場更為激烈的戰鬥已不可避免。

  就在弗萊徹將軍把兵力結集之時,日本人籌劃已久的莫爾茲比港進攻作戰也開始了,由日海軍特別陸戰隊和工兵共約4000人組成的攻擊部隊,分乘10艘運輸船從拉包爾出發,由1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4艘掃雷艇和2艘獵潛艇護航,駛往莫爾茲比港,去完成預定的計劃。由高木武雄指揮的航空母艦“翔鶴”號和“瑞鶴”號在警戒艦隻護航下,也進入珊瑚海。就在雙方謹慎地試探對手實力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具有戲劇性的小鏡頭:6日夜,巡航的日軍部隊高速接近了正在補給燃料、毫無戰鬥準備的美軍部隊,距離一度隻有70海裏,情況十分緊急,但由於珊瑚海地區濃雲密布,惡浪滔天,日本人竟沒有發現美國人,日軍艦隊在高木的命令下,竟莫名其妙地撤退了,就這樣,一場即將上演的遭遇戰消失在夜幕之中。

  日、美兩方都在茫茫的大海上搜尋自己的獵物,希望能首先發現對方,以便先發製人製敵手於死地,但由於氣候等原因,雙方始終在捉迷藏。5月7日上午,由“約克城”號起飛的美國艦載偵察機發回急電:“敵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4艘,距離180海裏,航向120°度,航速20節,西北向。”幾乎同時,陸基偵察機也發來同樣的情報。弗萊徹少將聞訊大喜,決心痛殲日本艦隊,以雪美軍珍珠港之恥。上午10時整,24架魚雷機、36架轟炸機分別從“列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起飛,在16架戰鬥機的掩護下,撲向日艦隊。

  但是,美機前去攻擊的並不是高木艦隊。原來,圖拉吉空襲之後,日軍並沒有放棄最初的作戰計劃。5月4日,4000多日軍分乘14艘運輸艦由拉包爾起程,前去攻占莫爾茲比港。後藤公有海軍少將率領航空母艦“祥風”號和4艘重巡洋艦組成直接掩護艦隊緊隨其後。美機發現的正是這支艦隊。

  上午11點左右,美機群發現目標,並馬上實施攻擊。麵對突然飛臨的美機,日艦隊陣腳大亂,“祥風”號拚命轉舵,企圖迎風放出甲板上的飛機。這時由貝勒特上尉率領的13架美國4BK魚雷攻擊機冒著日艦密集的防空炮火,低空抵近“祥風”號發射魚雷,3枚魚雷命中,“祥風”號迅即大火熊熊。幾分鍾後,又有10架美魚雷機在僅距“祥風”號460米至920米處發射魚雷,結果又有4枚命中。與此同時,俯衝轟炸機也命中“祥風”號13枚炸彈。11時35分,即祥風號首中魚雷15分鍾後,它便沉入了滿是珊瑚和海藻的海底,這是二戰期間擊沉戰艦的最快紀錄之一。該艦800餘人中,僅有百餘人逃生,而美軍的損失僅僅是3架偵察轟炸機。

  在這一場對攻的大突擊中,基本上雙方都看清了對方的實力。看來,在這種試探性的進攻之後,更大規模的海戰也即將爆發。

  雙方海戰的第一回合,美國人明顯占了優勢,而日本人由於錯誤的情報,喪失了首先攻擊敵航空母艦的良機。機會已經錯過,日本人再去進攻顯然已不太現實,但原忠一海軍少將卻受不了白天遭受的侮辱,決心再來一次偷襲。為了這一次空襲能一舉成功,他挑選出擅長夜戰的飛行員,駕駛12架俯衝轟炸機和15架魚雷機組成攻擊部隊,悄悄起飛,飛向估計的美國航空母艦所在地點。的確,日軍這一冒險很不值得,日軍飛機實際是從弗萊徹編隊的附近飛過的,但由於密雲連綿不斷,時時有傾盆大雨,加之黃昏時分能見度極差,日本飛機沒有能發現美航空母艦,而以逸待勞的美國人則利用新式雷達的引導,對這批日機進行截擊,混戰中日軍機群被美機擊落8架魚雷機和1架俯衝轟炸機。被打得暈頭轉向的日飛機隻得返航。途中,在尋找己方航空母艦時,正好路過美特混艦隊上空。這本是一個攻擊的絕好機會,但驚魂未定的日飛行員卻早早地便把炸彈投光了,以致飛臨目標上空卻隻能徒喚奈何了。但美國人卻一點也不手軟,瞄準目標後,幾艘軍艦隨即開火,日機當場被打落12架,其他飛機倉皇逃命,飛回日本的航空母艦。這樣,日軍派出時有27架飛機,但隻有6架安全返航。第一回合日本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經此一役,交戰的雙方指揮官都已知道對方的大概位置,並都考慮過以水麵艦艇實施夜間攻擊,但因為近在咫尺,雙方都怕削弱自己的警戒兵力,這些計劃也就都沒有付諸實施。雙方都十分清楚,第二天天一亮就會爆發一場惡戰。

  那麽此刻,雙方力量對比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具體來看,雙方各有航空母艦2艘,美軍有飛機121架,日軍有飛機122架,美軍在轟炸機方麵占優勢,而日軍則在戰鬥機和魚雷機方麵占優勢。另外美軍編隊徹夜向南航行,離開了風雨交加的海域,進入了天氣晴朗的水域,而日軍則向北航行,仍在有風雨的海域活動,雲籠霧罩,難被發現,氣象條件對日本人有利。可見雙方力量旗鼓相當,到底誰能穩操勝券,恐怕隻有上帝事先知道。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