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聖克魯斯之戰

  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激戰正在進行時,日美雙方兩支航空母艦群也都同時出擊。兩支艦隊相距不到200海裏,展開一場規模巨大的捉迷藏遊戲,雙方人員都弄不清他們應該攻擊哪支敵艦隊,敵艦隊現在何方。都派出偵察機在海上偵察。這時,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的重點轉移到了海上。

  10月24日拂曉,日本“零”式戰鬥機24架、轟炸機9架去瓜島攻擊美軍基地,在返航途中大部被美軍擊落。與此同時,日本一艘輕航空母艦被魚雷擊中。中午,日本南雲中將指揮的第二行動隊的航空母艦“瑞鶴”號和“翔鶴”號,由4艘重巡洋艦、8艘驅逐艦護衛來到這個海域時,發現美機動部隊,日軍立即出動第一次攻擊隊37架飛機,遭到美戰鬥機和對空炮火的迎擊,僅有13架安全回艦。第二次攻擊隊26架飛機於下午2時離艦,一直到傍晚都沒有發現美艦。

  此時,已經在海上巡航了2個星期的日聯合艦隊非常焦急。山本深怕美太平洋艦隊突然出現,使聯合艦隊措手不及。遂於25日晚向南雲下令:鑒於百武中將於夜間再次向瓜島機場攻擊,美艦隊很可能在所羅門群島東北海域出現,聯合艦隊應於26日設法將其消滅。他嚴令:無論天氣和美軍飛機活動的情況如何,日機應該繼續偵察和追蹤,務必查明美艦的數量和類型。

  那麽,此時美國的南太平洋艦隊在哪裏呢?由海軍少將金凱德指揮的由“企業”號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南科達”號、巡洋艦“波特蘭”號、“聖胡安”號以及8艘驅逐艦組成的第16特混艦隊,與以“大黃蜂”號為核心的第17特混艦隊正向東北進發,打算在聖克魯斯群島以北海區截擊隨時出現的日本聯合艦隊。

  日美雙方都在竭力進行空中搜索。隻要先於對方發現目標,哪怕是一點點的領先,都有可能創下奇跡。偵察的結果是:雙方都徒勞一場。雖然美軍的飛機曾一度捕捉到南雲艦隊,可是由於雲層和雷雨作怪,南雲又溜掉了。

  在山本等得不耐煩的同時,哈爾西也不明白為什麽金凱德不對日本艦隊發起進攻。他不斷給金凱德發出命令:“進攻!進攻!再進攻!”

  10月26日天剛亮,為了執行哈爾西的催戰命令,金凱德命令16架攜有500磅炸彈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起飛,對太平洋西北方向進行搜索。事後證明,這一決定非常正確。因為此時雙方艦隊都已處在對方的攻擊範圍之內,隻是沒有發現對方而已。誰能先發現對方並搶先發起攻擊,誰就占據了主動。而恰恰是因為南雲的墨守成規——先派出沒有攻擊力的偵察機偵察搜索,結果讓美軍搶了先。

  1小時後,時針指向6時50分,在天空中巡飛的美機發現了南雲航空母艦艦隊,他們衝過咆哮的“零”式機群,對日艦發動攻擊。日本航空母艦猛然掉頭躲避美機攻擊,同時放出濃濃的煙幕掩護自己。但仍有兩顆炸彈擊中了“瑞鳳”號,將其飛行甲板的尾部炸了一個15米的大洞。“瑞鳳”號艦長眼看無法回收飛機,就命令艦上剩下的飛機全部升空,艦尾部拖著熊熊烈火搖搖晃晃地撤出了戰鬥。

  南雲站在重型航空母艦“翔鶴”號的艦橋上,冷靜地看著“瑞鳳”號撤離。他已經收到偵察機發回的報告,他們終於找到已搜索了整整5天的美國特混艦隊:“方向東南,距離200海裏,發現美航空母艦1艘和其他類型軍艦5艘。”接到報告,他馬上命令65架飛機出擊。這些出擊的飛機直奔攻擊目標,並沒有發現來自“大黃蜂”號的52架飛機正向北飛來,準備去攻擊他們的航空母艦艦隊。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的防空作戰。8時59分,日本轟炸機從5100米的高空俯衝下來,“企業”號一看來者不善,急忙躲入一片雷雨區,而暴露在開闊海麵上的“大黃蜂”號卻成了日本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的主攻目標。一名日本飛行員駕駛著飛機,以“神風突擊隊”的自殺性俯衝,筆直地朝“大黃蜂”號的飛行甲板撞來,機上所帶的兩枚炸彈在飛機撞到甲板的瞬間一起炸響,艦麵上爆發出一團直衝雲霄的巨大火焰。稍後,日本魚雷機又從艦後追隨而來,兩條魚雷命中了機艙部位。接著,另有3顆炸彈穿透前甲板,卡住升降機,並在艦艙內部爆炸。

  10分鍾的攻擊就使“大黃蜂”號變成了一座燃燒的地獄,滾滾濃煙衝天而起,爆炸聲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由“大黃蜂”號起飛的第一批攻擊飛機也使南雲的“翔鶴”號麵臨著生死考驗。“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一架接著一架穿過密集的高射炮火,向該艦俯衝,4顆炸彈命中了“翔鶴”號,飛行甲板被炸開了4個大口子,彈著點附近的炮手被炸得血肉橫飛,幾架著火的飛機被熾熱的氣浪掀入大海。僅僅幾分鍾,“翔鶴”號從船頭到船尾都被吞沒在熊熊烈火之中。南雲不得不下令將他的司令旗移到一艘巡洋艦上去。不過,南雲還有資本,因為他已在1小時前派出了第二攻擊波。

  剛過10時,“南達科他”號突然從雷達上收到警報,敵人的第二次攻擊正從西北方50英裏處逼近。當敵機就要進入攻擊位置時,一聲令下,美警戒艦上一切能夠對空射擊的武器全部開火,“南達科他”號新裝的100多門4聯裝的40毫米炮大顯神威,“企業”號的防空火炮也頻頻射擊。日軍24架俯衝轟炸機冒著密集的彈雨,發出尖厲的呼嘯,連續不斷地向“企業”號俯衝,隻見一顆顆炸彈從空中扶搖直下,“企業”號像一頭發瘋的野獸左躲右閃,飛行甲板大幅度傾斜,艦體劇烈震動,地勤人員都趴倒在甲板上,個個暈頭轉向。

  然而,仍有兩枚炸彈直接命中“企業”號,一枚落在艦首升降機的後部,另有一枚炸彈斜落在艦首左舷。但是,這艘龐大的軍艦仍然有足夠的動力,躲避著不斷襲來的炸彈和魚雷,先後躲過了9枚魚雷的攻擊。

  11時01分,“南達科他”號的雷達再次發現日攻擊機群。這第三攻擊波是飛機與從“隼鷹”號上起飛的,共有29架。美軍密集而凶狠的防空炮火使日機根本無法靠近,不僅擊落了8架日機,剩下的飛機也被打亂了攻擊節奏,它們投下的魚雷無一命中目標,“企業”號再次死裏逃生。但“南達科他”號的前炮塔被擊中,巡洋艦“聖胡安”號的尾舵中彈受傷。

  “企業”號實在難以忍受如此殘酷瘋狂的連續攻擊,在回收了盤旋在空中、油料即將耗盡的飛機後,便奪路而逃,退出了戰鬥。

  但是,南雲不想讓美國軍艦跑掉。他一麵讓受傷的“瑞鳳”、“翔鶴”向北退出戰鬥,一麵命令幸存下來的“隼鷹”、“瑞鶴”繼續南下,追擊美艦。

  下午1時剛過,第四攻擊波依次出發。從“瑞鶴”號上起飛的飛機發現了正被拖著行駛的“大黃蜂”號。倒黴的“大黃蜂”號又被日本魚雷擊中,艦長隻得下令棄艦。

  隨後趕來的“隼鷹”號的飛機,對其進行了最後一次攻擊。“大黃蜂”號劫數已盡,為了不讓日軍俘走這艘因運載杜立特空襲東京而名揚四海的航空母艦,美驅逐艦向這艘棄艦發射了16枚魚雷。當隨後趕來的日艦找到它時,它已經成了漂浮在海上的一堆廢鐵。為了泄恨,日艦對“大黃峰”號再次補射了4枚魚雷。

  此次聖克魯斯大海戰,是太平洋戰爭開始以來日本聯合艦隊同美太平洋艦隊之間的第4次大規模的決戰。決戰結果,山本五十六在戰術上略勝一籌,擊沉擊傷美航空母艦各1艘。擊沉美驅逐艦2艘,擊傷美巡洋艦、戰列艦和驅逐艦各1艘。但是,山本五十六為此也付出了過於高昂的代價,2艘航空母艦遭到重創,再已無法參戰。更為嚴重的是,與美軍隻損失74架飛機相比,日軍卻損失了100多架,特別是那些訓練有素、實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已大部分瞑目大海,再也無法替補。盛怒之下的山本對南雲徹底失望,遂將其解職。

  日本聯合艦隊已是強弩之末。由於日美的工業潛力和補給潛力的差距,山本五十六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出現了:不管日本飛機製造廠和造船廠的工人怎麽日夜加班,要超過美國那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是不可能的。聯合艦隊的那些受過嚴格訓練的飛行員也越來越少。與美國強大的補給力相比,日本隻是徒然在那裏消耗自己的裝備和人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