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紅色”的機場爭奪戰

  海空激戰以後,返航的日本飛行員虛報戰績,說是炸沉或重創3艘美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5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駐在拉包爾的三川中將很滿意,命令原來已經改變航向的運輸船團繼續向瓜島進發。

  次日上午9時35分,護送登陸日軍的運輸船團在離瓜島100海裏的海域被美機發現。8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集中攻擊護航的輕巡洋艦“神通”號和9300噸的大型運輸船“金龍丸”號,“神通”號被擊中後帶傷逃跑,驅逐艦“睦月”號趕緊前來救援“金龍丸”號。10時15分,“睦月”號被3顆炸彈擊中,頃刻沉沒。4艘運輸船中一艘被擊沉、一艘被擊傷、一艘不能航行,船上運載的士兵死亡甚多。隻有一艘勉強在瓜島海岸靠岸。

  由於海戰的失利,日軍又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增援,隻好利用驅逐艦夜間分批將援軍送上瓜島,然後在返航時順路炮擊瓜島的亨德森機場。這種運輸方式,日軍稱為“東京特快”,美軍則稱之為“老鼠偷渡”。

  8月29日,川口清健少將從拉包爾抵達肯特蘭,他讓海軍撥給他一些駁船,以便盡快把他的三千五百人送到瓜達爾卡納爾島。當天午夜,支隊全體人員利用暗夜偷渡。川口支隊和一木支隊殘部以及青葉支隊分乘7艘驅逐艦和30隻運輸船向瓜島進發。

  8月31日,百武晴吉中將停止了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方麵的作戰,集中力量對付瓜島。日本大本營將實力雄厚的第8艦隊和東南亞地區航空隊的全部兵力都作為百武晴吉的後盾。對瓜島進行決死進攻的日期定為9月12日。

  同日,擔負“老鼠運輸”任務的8艘驅逐艦載著川口少將和他手下的1000多人駛出海麵。驅逐艦顛簸著在黑暗中全速前進,掀起了無窮無盡的浪花。這一次“東京特快”總算沒有出軌,安全抵達了目的地。在海軍的掩護下,士兵們踉踉蹌蹌地走上了沙灘。每個人身上都爬滿了小小的螢火蟲,在長長的海岸上,組成一條螢光閃閃的長蛇陣。島上幸存下來的日軍見到自己的軍隊來了,高興得不得了。

  眼下,川口已有了3100名士兵。為了能在9月12日那天奪取美國陣地,他設計了一個在他看來是萬無一失的3麵進攻機場計劃。他將部隊分3路,主力猛攻美國海軍陸戰隊環形防線的後衛,第二支隊伍從西麵直逼機場,日本帝國海軍陸戰隊的一支隊伍則從東麵對亨德森機場實施協同進攻。川口想:“如果在這裏,在瓜達爾卡納爾,我們打贏了,那將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

  日軍第17軍司令部遠在拉包爾,不了解瓜島上的將士正在忍受著不可想象的熬煎。美國飛機每天都來轟炸和掃射,最多的一天空襲71次。到處是彈坑,整個地區成為焦土,隻剩下冒煙的樹幹。士兵不敢生火,隻能靠吃生米和水果充饑。叢林裏尤其難耐,到處都是腐爛了的植物,在潮濕悶熱的雨林中孕育著無數蚊蟲,傳染瘧疾。士兵晝夜無法入睡,也無處安身。

  川口也低估了日軍體力上的消耗。因為在向美軍發起決定性的全力攻擊之前,日軍必須穿過泥濘不堪的沼澤和崎嶇不平的灌木叢林。在蜇人的昆蟲和吸血的水蛭的圍攻下,他率領的3000多人的精銳部隊很快就被弄得精疲力盡了。而就在日軍跌跌撞撞地穿過黑暗的熱帶森林時,美軍已在他們企圖突破的那座陡峭的山嶺上挖壕設壘,坐等他們上門。

  守衛亨德森機場的美海軍師團,已經覺察到日軍正秘密接近機場,在機場南方約一二公裏處的倫卡高地上嚴密防守。美軍擁有大量重炮、迫擊炮、高射炮,單重輕機槍一項也超過日軍六七倍,實力相差太大。川口支隊是經曆過英屬北婆羅洲和菲律賓兩個戰役的部隊,青葉支隊和一木支隊都是從中國戰場調去的精銳部隊,“武士道”精神衝昏了士兵的頭腦,麵對強敵固守,表現出並不畏懼的氣概。

  在亨德森機場南麵,有一條向南延伸的山嶺,從這個山嶺可以控製飛機場。山嶺兩側的平地是進攻飛機場的便利通道。平地上布滿叢林,部隊可以在那裏隱蔽。美瓜島防衛司令範德格裏夫特派愛迪生上校在山嶺上設防守陣地,右後方由第一營支援,左後方由第一工兵營支援。預計在交戰後,炮兵團將用105毫米榴彈炮和自動武器支援。

  9月12日晚9時,隨著一發紅色信號彈升起,日軍迫擊炮發射了大量照明彈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2500名日軍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狂呼大叫著向高地衝去,在日軍瘋狂衝擊下,美軍有些地段的陣地被突破了。但美軍105毫米榴彈炮的凶猛炮火隨即傾瀉而下,日軍在猛烈炮火下傷亡慘重。美軍天亮後在飛機掩護下發動反擊,又將陣地奪回。日軍留下的屍體達600餘具,而美軍陣亡僅40人。

  川口不甘心失敗,重新集結了殘部,於13日晚再次發動進攻。川口將部隊分作6批,采取集團衝鋒,一波接一波,猛攻不止。整個山嶺爆發了慘烈的血戰。雖然美軍的防線在日軍亡命攻擊下被迫後移,但整個高地還控製在美軍手中。天亮後,失去黑夜掩護的日軍處境更為困難。美軍飛機也趕來助戰,在猛烈準確的轟炸和掃射下,日軍潰不成軍,隻得逃入叢林。美軍接著出動坦克,肅清了陣地前沿的殘餘日軍。這一夜的激戰,日軍仍一無所得,而且又付出了700餘人傷亡的代價。

  從西麵進攻機場的岡明大佐的部隊也未能突破美軍的防線,多次進攻中白白損失了200多人,而美軍的傷亡小得令人吃驚,才四死三傷。尼米茲因此向範德格裏夫特發出了嘉獎電:“收到你們在島上的戰鬥捷報,使我們大家感到歡欣鼓舞,謹向前線的陸戰隊員及陸軍部隊表示衷心感謝。”

  川口帶領殘部再次穿過叢林,準備與岡明大佐的部隊會合。但熱帶叢林對於這支缺糧少藥的部隊來講,無異於綠色地獄。在熱帶叢林中行軍,使日軍飽受饑餓、傷病的折磨,靠春草根、野果才勉強出了叢林,但已經毫無軍容可言,傷兵盡數拋棄,活著的人也都沒有人樣,令人慘不忍睹。

  雙方激烈爭奪的高地本是茂密的叢林,現在已經麵目全非,隻剩幾株光禿禿的樹幹,地上血流成河,到處是戰死者的屍體,這個高地因此被美軍稱作“血嶺”。

  第二天夜裏,日軍又沿著山脊發動攻勢,還從側麵叢林實行迂回作戰,企圖迫使美軍後撤。日軍進入亨德森機場內的重炮陣地和高射炮陣地的一角,美軍愛迪生上校指揮隻剩60餘人的部隊堅決守住山脊陣地,使日軍奪回機場的企圖沒有得逞。

  在9月13日和14日兩天的戰鬥期間,日軍已經把糧食吃盡了,隻有在衝進美軍陣地時,見到什麽就趕緊向嘴裏塞點什麽。退卻到密林的時候,全體人員在沒有一粒米的狀態下連續行軍,遭受饑餓、潮濕和美軍追擊三重苦難。再加上痢疾、海綿腫感染和瘧疾流行,能夠苟延殘喘的人已經沒有多少了。

  瓜島的慘敗使拉包爾第17軍司令部的百武晴吉中將捶胸頓足,他發誓要親自指揮最精銳的“仙台師”去奪回瓜島。同時,他對海軍的配合大感不滿,一心想把失利的原因推到山本身上。

  9月24日,負責指揮瓜島作戰的大本營參謀過政信中佐受第17軍指派,在南下途中來到特魯克,麵見山本。他向山本說明來意:要求海軍派出艦隻去護送陸軍的補給船隊,與陸軍合作奪回瓜島。

  “我們的供應被切斷了1個多月。官兵以挖草根、剝苔蘚掐樹芽和飲海水充饑。”他對山本絲毫也不隱瞞川口手下的官兵所受的各種苦難。“由於後勤供應毫無保障,戰鬥在瓜島上的官兵已餓得骨瘦如柴,像個骷髏。”川口本人現在“比甘地還瘦”。他的慷慨陳辭感動了山本,山本眼淚汪汪地向他做出保證說:“如果因後勤補給供應不上而使陸軍官兵餓死,海軍自應感到慚愧。保障陸軍的供給是海軍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情況需要,我甚至可以讓‘大和’號開赴瓜島、去掩護陸軍奪回瓜島的登陸作戰。”山本當然無意將這艘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埋葬在遍布沉船的瓜島海域,但他同過政信簽署了一個備忘錄,保證聯合艦隊的巡洋艦將在新攻勢發起前夕出動去轟擊美國在瓜島的簡易機場,他的航空母艦和戰列艦也將出動去截擊敵人企圖運往瓜島的護航運輸船隊。這樣,日本陸海軍便商定發起一次更大規模的進攻。

  已經缺衣無食,餓死很多,麵臨絕境的日本大本營和第17軍軍部驚慌萬分,決定改變戰術,不再用準備不充分的兵力急躁冒進,而采用正麵作戰方式,調集原預定調往新幾內亞的第3師團和第38師團的一部分共約3萬人馳赴瓜島,由丸山正男中將率領,在完成周密準備以後於10月下旬再發動一次總攻擊,決心攻克瓜達爾卡納爾島。

  這次第二師團的進攻,一定要保證17500的攻擊兵力,重武器火炮176門、總兵力所需20天的糧食,以及大量軍需品。決定以10月15日為期,在聯合艦隊的支援下,用6艘高速運輸艦組成船隊強行靠岸卸載。

  丸山正男中將率領的第二師團增援部隊,分乘16艘驅逐艦從爪哇島出發駛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途中雖經幾次美機空襲,但未遭損失。10月9日午夜,全員在瓜島西北部降加岬安全登陸。這時,第38師團也從婆羅洲趕來。按照日軍第八艦隊三川司令的計劃,每夜均乘驅逐艦在瓜島西北岸登陸。

  丸山中將指揮的第二師團正在從艦艇上卸下糧食、日用品、武器彈藥等物資的時候,出乎意料之外,從叢林中出來一大幫像叫花子一樣的日軍前來幫忙。他們披著長長的頭發,滿臉胡須,臉上像門神爺那樣黑糊糊的,骨瘦如柴,深陷的眼睛顯得特別大,軍服破爛不堪,腰間沒有帶刺刀,有的人沒有穿鞋,光著腳板子,形容枯槁。

  到第二天早晨準備早飯的時候,從值班的勤務兵口中傳出意想不到的消息,大米被人偷走了,連軍司令官的飯盒子也丟了。負責卸貨的下級軍官前來報告說,司令部的糧食是在昨夜登陸的時候,被一木支隊和川口支隊的士兵乘著黑夜全部偷走的。大家頓時啞口無言。原來那群疲憊不堪的同胞軍人都是賊!

  軍司令部立刻給拉包爾拍發電報,敘說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局勢比預想的嚴重得多,要求立刻增派部隊和運送給養。

  10月14日,在驅逐艦和戰鬥機的掩護下,6艘大型運輸艦在塔沙法隆岬卸下最後一批4000名士兵、14輛坦克、十幾門105毫米榴彈炮和各種物資。

  丸山正男中將率領的第二師團在瓜島西部4個地區登陸後,立即向奧斯騰山進發,計劃在10月21日發動攻擊。首先拿下亨德森機場,由艦載飛機進駐,然後海空軍配合,全力以赴捕捉並消滅所羅門海域內的美艦隊和援兵。

  與此同時,山本五十六經過思考,決定采取新的行動,親自參加製定陸海聯合進攻瓜島的作戰計劃。

  10月12日,一支支援瓜達爾卡納爾戰役的龐大日本艦隊從特魯克島出發。這支艦隊共擁有“翔鶴”號、“瑞鶴”號,“瑞鳳”號、“隼鷹”號、“飛鷹”號5艘航空母艦,共載飛機260餘架;還有金剛號、榛名號、比睿號、霧島號等4艘戰列艦,以及巡洋艦和驅逐艦群。先遣隊由近藤海軍中將指揮,航空母艦編隊由南雲中將指揮。

  13日夜,從拉包爾起飛的日機猛烈轟炸亨德森機場,機場上5000加倉航空燃料起火,到夜半,日本第三艦隊的戰列艦又猛烈射擊,由於有艦載水上觀測機在機場上空盤旋測定目標,炮擊非常準確,飛機跑道上彈孔累累。一個半小時的連續轟炸,美兵營飛機庫被炸毀,官兵都被迫蹲在防空洞裏。這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海軍最長的一次艦炮射擊。

  美軍90架飛機中有一半以上被擊毀,另有戰鬥機35架、轟炸機7架機身全是傷孔。主跑道已不能使用,幸運的是南側預備用的草地跑道還可使用。10月14日夜10時開始,美B-17轟炸機轟炸日運輸船團,“吾妻山”號、“九州”號、“笠子”號沉沒,其他運輸艦在3時40分登陸,共有4艘運輸船卸下物資。士兵們登陸以後,攜帶12天的糧食和彈藥,按一列縱隊穿越樹叢,在高溫下踏著泥濘開赴前沿陣地。

  兩個月來日軍不斷增援,雙方在陸地上反複爭奪亨德森機場,戰爭在海上和空中一天也沒有間斷。美軍參加瓜島之戰的4艘航空母艦除“大黃蜂”號以外,都受了重創;美國空軍雖然占有優勢但也有不少損失。雙方在陸海兩條戰線上不斷加碼,任何一方都在竭盡全力,千方百計以求戰敗對方。戰鬥的熾烈使日美兩軍都感到緊張。不但日軍膽寒,美軍也有畏難情緒。特別是島上的惡劣氣候和緊張的氣氛助長了士兵的厭戰心理。

  進入10月,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戰鬥已經進入決定性時刻。不明戰爭全局的官兵們開始互相埋怨,甚至增加猜疑心,致使士氣降低,乃至引起一係列惡性循環。美南太平洋軍司令官戈姆利中將主張放棄瓜達爾卡納爾島。

  10月15日晚上,尼米茲召開一次會議,聽一聽軍官們對南太平洋戰爭近況的看法。尼米茲在會上沒有表示態度,隻發表了簡短的講話,說:“我不想聽到或看到悲觀主義,要記住,敵人也在受損傷。”

  會議結束的晚上,尼米茲當即給正在坎頓島的哈爾西去了一份電報,要求他直接去努米阿。

  第二天早晨,尼米茲海軍上將給海軍部金上將去電要求批準哈爾西接替戈姆利,很快就接到同意的複電。

  10月18日下午2時,哈爾西乘坐水上飛機到達努米阿港,出任南太平洋軍司令官。在當時,這是一項最棘手的任務。

  23日,哈爾西在努米阿召開會議,特納、範德格裏夫特和正在瓜島視察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霍爾庫姆中將參加了會議。

  首先是陸戰第一師師長範德格裏夫特介紹瓜島上的局勢,他回顧了那裏的作戰經過,並談了對日軍實力和今後意圖的估計,強調他的部隊處境不好,瘧疾削弱了官兵的體質,食物供應不足,夜間奇襲和空襲影響睡眠等等,要求刻不容緩補充航空兵和地麵部隊。接著是海軍指揮官凱利·特納表示,海軍已經竭盡全力了。因為沒有足夠的保護,他損失的運輸艦隻已經達到驚人的程度。

  哈爾西聽完戰地將領們的報告以後,用手指敲著桌子,問範德格裏夫特:“你能守住嗎?”對方回答說:“能,我能守住,但必須得到更積極的支援。”哈爾西告訴第一師師長:“範德格裏夫特,你回去,我保證盡我所有的一切來支援你。”

  哈爾西立即著手整頓陣容,他強烈要求第一師守住瓜島,還召集陸海空三軍幕僚,訓示說:“現在,陸海空的協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你們中間誰引起紛爭,誰就馬上脫掉軍裝!”

  他命令美國艦隊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企業”號,戰列艦“華盛頓”號以下艦艇,迅速駛往瓜島周邊水域。

  過於自信的百武晴吉準備親自到瓜島坐鎮指揮,他斷言範德格裏夫特根本不是他那威名赫赫的“仙台師”的對手。他命令第38師團從婆羅洲緊急出發,與第2師團會合,試圖集結2.5萬人於10月8日對瓜島發起總進攻。負責指揮的第2師團長丸山政男中將狂妄地宣稱:“這次戰鬥是日美兩軍之間的決戰,日本帝國的興亡將在這次戰鬥中決定!”

  為了配合百武中將指揮的陸軍攻占瓜島,山本下令聯合艦隊全部出動,從特魯克南下所羅門群島。艦隊編成有“翔鶴”。“瑞鶴”、“瑞鳳”、“隼鷹”、“飛鷹”5艘航空母艦,“金剛”、“榛名”、“比睿”、“霧島”4艘戰列艦,另有14艘輕、重巡洋艦、44艘驅逐艦。這是自中途島海戰以來聯合艦隊出動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

  10月21日晚,日軍丸山中將率領第二師團主力約2600人開始進攻美軍陣地。日軍決定沿飛機場後方連綿不斷的奧斯特山繞一個大彎,從美軍背後出其不意發動襲擊。然而道路難行,工兵在前麵攀登懸崖,砍斷樹木,曆盡千辛萬苦才開辟出一條狹窄的叢林小路,由於通路狹窄,又不能攜帶重武器。全部行程約40公裏,實際超過60公裏。他們穿過椰林、越過丘陵後,直奔亨德森機場,另一部分正麵防禦海麵。

  前方零星戰鬥持續了3天。主攻一再延期。到了24日傍晚,丸山命令發動總攻擊,日軍用兩個整團的兵力進攻美陸戰隊扼守的陣地。經過猛烈炮擊後,日軍10輛坦克分成2批衝出叢林,都是18噸的小坦克,很快被美反坦克炮打成碎片。

  美軍陸戰隊第11團猛烈炮擊,殺傷力十分驚人。因為他們在此之前早已把特殊目標測量好了,隻等待日軍步兵越出叢林後聚殲。日軍一支準備在上遊渡河的部隊很快被擊潰,住吉少將以下600名士兵全部喪生,沒有一個逃脫。

  24日夜,天空中烏雲翻滾,雷電交加,大雨瓢潑,第二師團再次發動總攻擊,他們用強大的兵力向美軍正麵猛撲,很快被美軍擊潰。第二批士兵冒雨爬出陰暗泥濘的草叢,狂呼大叫著撲向美軍陣地,一批又一批爬過同伴的屍體,發起多次自殺式衝鋒。他們揮舞著軍刀、刺刀、短刀、手榴彈等近戰肉搏的武器,逐漸突進美軍陣地,戰爭完全變成了野蠻的肉搏,雙方都用刺刀、大刀和槍托拚命。

  攻擊猛烈已極,但由於美軍炮兵部隊的猛射,日軍根本不能攻入亨德森機場。美澳軍利用現代化的偵察手段,早已非常準確地知道日軍的配備情況,日軍不管多少次衝鋒,都被美軍立即消滅幹淨。美軍的炮彈如傾盆大雨,連周圍地麵的青草都被彈片叭啦叭啦地割掉,眼看著一片無際的草地變成光禿禿的空地。

  10月25日晚,日軍發動了最後的決死攻擊。日軍拍著槍托有節奏的用英語叫道:“為天皇討還血債!美國海軍陸戰隊到明天就死!”美軍毫不示弱地回罵:“為羅斯福討還血債!讓天皇見鬼去吧!”

  接著,日軍發起了自殺性的衝鋒。在美軍的鐵絲網前,日軍被密集的子彈成片打倒,丸山政男指揮活著的人發起一次次攻擊。日軍用慘重的代價取得了局部的突破,但隨即就被美軍縱深火力所消滅。整個夜間日軍一共發起7次攻勢,都被擊退,天亮時日軍留下的屍體就達2500具。

  戰鬥持續了3天,到25日夜,美澳軍坦克部隊從日軍的側翼和背後包抄過來,像攪肉一樣將日軍士兵輾成肉泥,而後堆築成散亂的人肉小丘。

  日軍死傷70%。戰場簡直成了日軍的屠宰場,到26日,日軍的第三次總攻擊被徹底擊潰了。

  這次攻防戰,日軍兵力約3萬名,美軍約3.4名,數量並不懸殊,但在武器裝備上則相差太遠。日軍隻有378門炮,美軍有180門以上;美軍每門炮每天可發射2000發以上炮彈,日軍每門每日隻能發射200發炮彈,完全處於劣勢。日軍死傷者甚多,第二師團的戰鬥力基本上已經潰滅。

  日軍見敗局已定,隻得下令撤退。這在第2師團的曆史上還是首次戰敗。精銳的“仙台師”遭到滅頂之災,士兵陣亡約1/3,軍官陣亡近一半,可謂元氣大傷。殘部不得不退入叢林。接下來5天的艱苦叢林行軍使這支部隊的死亡率更是高達50%,成為真正的死亡行軍。但百武仍不甘心失敗,他認為島上還有1.5萬日軍,隻要再派一個師,仍有取勝的把握。遂電告拉包爾,請求速派第38師團上島參戰。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