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三國軍事協定

  正當東條英機笑逐顏開十分得意的時候,德國希特勒卻暴跳如雷,把他周圍的人嚇得目瞪口呆。

  他一直指望德國裝甲部隊直搗蘇聯腹地,最後製服英國,但要有一個條件,必須要美國不介入。

  自從入侵蘇聯以來,他一直希望日本向西伯利亞出兵,東西雙方夾擊蘇聯,而不惹起對美戰爭,這是他的總的戰略思想。可是,日本在黑龍江國境線上按兵不動。11月,在嚴寒和風雪中德蘇兩軍進行激烈苦戰,12月2日夜,德軍逼近莫斯科郊外距紅場僅32公裏的地方,已經看得見克裏姆林宮的塔尖,卻遭遇朱可夫率領的蘇聯軍隊正麵抵抗,寸步不得前進。12月6日,蘇軍100個師團,從綿延320公裏長的戰線全麵總反攻,希特勒遭受意想不到的反擊,疲勞和嚴寒已超過將士能夠忍耐的極限,德軍陷入大混亂狀態。

  就在希特勒決定放棄攻擊莫斯科轉向後退的這一天,他聽到日美開戰,美國已經介入世界大戰的消息,這使希特勒預感到他的世界戰略即將冰消雲散,所以氣急敗壞,六神無主。

  希特勒麵臨著嚴重的現實,經過兩三天的冷靜考慮,覺得日本在亞洲牽製住一部分英美的兵力也是可取的,於是在12月11日宣布對美開戰。

  墨索裏尼在12月8日早晨還沒有起床的時候,聽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便向他的女婿齊亞諾外相說:“這下子可完蛋了。”他周圍的工作人員也像樹葉似的發抖。隔了一天,經過一番權衡,又覺得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美英付出相當大的力量在亞太地區和日本打,他在歐洲可能因此而得到好處,可以重溫“非洲大帝國”的舊夢,於是在12月11日和德國一起對美宣戰。

  就在12月11日這一天,日德意三國又簽訂了一個三國軍事協定,宣布三國在對英、美聯合作戰取得勝利以前,絕不放下武器,並表示了決不與敵人單獨媾和的不可動搖的決心。在勝利結束戰爭之前,締約國應根據三國同盟精神,在建立新秩序的事業中進行合作。

  日本對珍珠港的這次攻擊是成功的,但卻給日本蒙上了汙名劣跡,使它在戰敗以後也洗刷不清。日本以航空兵作戰勝利開始了戰爭,又以航空兵作戰失敗而戰敗告終。這是具有諷刺意味的巧合,而珍珠港事件則成了決定如此命運的先導。

  對珍珠港災難,即便50年後的今天,美國人仍不能忘懷。然而,今日的日本仍厚顏無恥地企圖以“奇襲”的謊言代替“偷襲”,這隻能提醒美國和亞洲人民:今天的日本還在繼續作著50多年前稱霸太平洋的美夢。

  §§第二章 瓜島喋血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