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山本五十六的“作戰計劃”

  在這一年年初的1月7日,同樣是在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旗艦4萬噸級的戰列艦“長門號”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擬訂了一份襲擊珍珠港的作戰方案。

  對山本來說,偷襲珍珠港計劃是醞釀已久的事了。

  山本五十六於1844年4月4日出生,這年他的父親剛好五十六歲,故此得名五十六。其父本姓高野,是日本新瀉縣長岡的一個破落武士。由於家境貧寒,出生不久的高野五十六被過繼給長岡的武士貴族山本家,此後改姓山本。

  1901年,山本五十六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江田島海軍軍官學校。1904年剛畢業即以少尉候補生的資格參加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並在海湖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無名指。海戰的勝利使他對當時的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十分崇拜,立誌要像東鄉那樣建功立業。

  1914年至1916年,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大學深造。1919年至192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英語,並選修燃油專業。回國後在海軍大學任教官。1923年奉命前往歐美考察各國海軍,在旅歐途中,曾到賭場一展他的高超賭技,使他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因賭技太高而被著名的摩洛哥賭場謝絕入場的人。

  山本酷愛賭博,他賭博的格言是要麽大贏,要麽大輸。這一點對他的軍事思想也有著重大影響。日後的偷襲珍珠港,似乎就是賭場上賭徒孤注一擲的行為在軍事領域中的再版。

  1925年,山本五十六出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由於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就將美國視為潛在的最大敵人,所以這一職位的人選通常是由海軍中最有前途的優秀軍官來擔任,以使他們能對美國有一個比較感性和客觀的了解。

  1928年回國後,山本五十六曆任巡洋艦艦長、航空母艦艦長、海軍航空本部技術部長、第一航空戰隊司令、海軍航空本部部長、海軍省次官。最後於1939年8月升任聯合艦隊司令,1940年軍銜也晉升為海軍大將。

  山本曾數次赴美,或求學,或考察,或任職,因此對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潛力有著極為深刻的了解。他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就讀並在華盛頓工作過兩年,深知美國海軍的實力和強大的綜合國力,因此一度竭力反對同美交戰。然而,隨著法西斯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帝國的擴張野心也膨脹起來,不僅中國、朝鮮,包括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和西南太平洋所有島嶼都被日本劃進了“大東亞共榮圈”裏。南線作戰勢在必行,而不拔除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個“眼中釘”,就難以施展手腳。自詡為“以身作禦盾,忠心為天皇,名譽何所惜,生命亦可拋”的山本,違心地然而又是認真地開始設想對美夏威夷作戰方略。

  美“俄克拉荷馬”號是在珍珠港被擊沉的戰列艦之一1940年3月的一個飛行日,新研製的“九七”式魚雷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輪番進行攻擊訓練。眼看一艘艘戰艦防不勝防地被擊中,前來視察的山本司令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們為什麽不能用飛機進攻夏威夷呢?”他對身旁的福留繁少將參謀長說。參謀長聽了一驚,心想,夏威夷距離日本約兩個星期的航程,龐大的艦隊在航行途中能不走漏風聲嗎?一旦暴露意圖,艦載飛機怎麽能達成偷襲目的呢?但這位參謀長在他敬畏的首長麵前,什麽疑問都沒敢提。

  一則關於“塔蘭托事件”的報道進一步堅定了山本的決心。11月11日夜晚,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上將率領所屬空軍,向意大利塔蘭托港內的海軍基地發起了代號為“判決”的襲擊。20架魚雷機和8架轟炸機在4架飛機照明和導航下,分兩批攻擊了停泊在塔蘭托港內的意大利海軍艦艇,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有3艘戰列艦和2艘巡洋艦被打成癱瘓,還有1艘擔任補給任務的商務艦遭到重創。幾乎全世界的報紙都在顯要位置報道了這一劃時代的軍事行動。因為在世界海戰史上,用飛機施放魚雷實施成功的襲擊還是第一次。當山本從《朝日新聞》讀到這篇題為“主力艦大半損傷,英公布轟炸意艦隊戰果”的報道時,眼睛頓時一亮。他吩咐手下迅速收集有關資料,開始加快襲擊夏威夷的構想。

  然而,夏威夷畢竟不是塔蘭托。山本苦思冥想近兩個月,在1941年元旦剛過不久,才以書麵形式向海軍大臣鄭重陳述其奇襲方案。方案指出:“要有在開戰之初就決一勝敗之思想準備”,“開戰之初就猛攻猛打,摧毀敵主力艦隊,使美國海軍和人民的士氣沮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方案設想了三種情況,其中第一種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敵主力艦隊的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內,用飛機編隊將其徹底擊沉並封閉該港。”

  這一天才而又冒險的計劃,能順利付諸實施嗎?山本寫完長達9頁的《對戰爭準備的看法》最後一個字,心裏也沒有把握。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日矛盾就不斷激化。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英美在華的政治、經濟利益。

  1939年9月27日,德、意、日簽訂三國軸心同盟。美國隨即宣布1940年1月26日到期的《日美通商航海條約)將不再續約。

  1940年5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結束年度例行演習的太平洋艦隊不返回美國西海岸,而是進駐珍珠港,對日實施威懾。

  1941年7月24日,日軍在印支南部登陸。美國立即中斷同日本的秘密談判,並於7月26日宣布中止美日貿易,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

  8月1日,美國又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麵石油禁運。這對於資源極為缺乏的日本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為了獲得荷屬東印度的年產量800萬噸石油的油田,為了獲得南洋占世界年產量78%的橡膠,占世界年產量67%的錫,以及鐵、鋁、大米等資源,日本不惜一戰。山本的偷襲珍珠港計劃也一步步醞釀成熟。

  早在1926年,山本任駐美海軍武官時,他讀到英國海軍專家拜沃特所著《大太平洋戰爭》,書中描述了以艦載機襲擊珍珠港內錨泊軍艦的情節,雖然隻是想象中的情節,卻給了山本深刻啟示。以至於在山本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後,規定該書的日譯本為海軍軍官的必讀書。

  1932年,美軍在演習中以“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曾出動艦載機成功空襲了在珍珠港的軍艦。山本仔細研究相關的資料,受到很大啟發。

  1940年3月,山本與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少將討論過初步的偷襲珍珠港方案。

  1941年2月初,當金梅爾上將走馬上任美太平洋艦隊司令時,山本指示其心腹部下大西海軍少將擬製一個具體的突襲珍珠港的行動計劃。大西將這一絕密的任務又交給了其信得過的飛行戰術專家——36歲的參謀源田實中佐。這個前不久在“塔蘭托事件”發生時擔任駐倫敦海軍武官的少壯派,日以繼夜地策劃於密室……

  山本在設想得到確認後,立即命令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少將、第一航空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大西滋次郎少將共同擬製出具體計劃:就是在襲擊發起前十餘天,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突擊編隊,從日本出發。在襲擊發起日的日出前一至二小時,到達距珍珠港約200海裏的海域,出動艦載機突擊珍珠港內的美軍艦艇和岸基航空基地,以突襲手段消滅美軍太平洋艦隊,為日軍的南進掃清障礙。

  山本為紀念他所崇拜的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升起的Z字旗,將這一計劃的保密代號定為“Z計劃”,史學家則稱之為山本計劃。

  “Z計劃”在所有細節上都考慮得非常周密。在兵力編成上,既要求具備強大的突擊威力,又要避免編隊過於龐大而被發現。最終確定為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11艘,潛艇3艘,油船8艘,共計33艘艦船。艦載機共423架,擔負突擊任務的354架,其中九九式俯衝轟炸機131架,九九式水平轟炸機104架,九七式魚雷機40架,零式戰鬥機79架,其餘69架飛機則負責保護編隊安全。編隊司令為南雲忠一中將。另外,還有27艘潛艇組成先遣隊,先期出發。其中22艘負責偵察,5艘為特別攻擊隊,各攜帶1艘袖珍潛艇,在空襲前將袖珍潛艇放出,由袖珍潛艇自行潛入港內,乘轟炸時的混亂從水下發射魚雷進行攻擊。

  航線選擇方麵,從日本本土到珍珠港,通常有三條航線:一是經阿留申群島的北航線。二是經中途島的中航線。三是經馬紹爾群島的南航線。這三條航線各有利弊,北航線遠離美軍岸基航空兵的飛機巡邏範圍,而且一般無商船航行,便於隱蔽。但氣候惡劣,風大浪急,海上加油比較困難。中、南航線,氣候宜於航行,但來往商船頻繁,而且距美方島嶼較近,容易被發現。經過再三比較,特別是出於保密的考慮,最後日軍選擇了北航線。飛機起飛海域的距離,也是需要考慮的。太近容易被發現,太遠又會使飛行員疲勞,影響戰鬥力的發揮。幾經研究,最後選定起飛海域為瓦胡島以北200海裏,即北緯12°,西經170°海域。

  根據當時日軍飛機的航速推算,從起飛到飛抵珍珠港需要約2小時。而且在艦載機起飛後,航空母艦便後撤一段距離。這樣一來,日軍飛機去時航程近,返回時航程稍遠。美如果派出飛機追擊,那麽往返航程都增加不少,使美軍追擊困難。

  突擊時間的選擇更是煞費苦心。首先,要在馬來亞登陸的同時發起,就必須選下半夜有月光的日子,即下弦月的日期,因為登陸是在拂曉,為便於作戰的順利完成下半夜必須有月光。其次,要選在星期日,因為根據美軍的活動規律,出海的船艦通常在星期六返回,那麽星期日在港內停泊的軍艦最多,並且星期日人員休假也最多,戒備最鬆懈。綜合各項情況,突襲定為12月8日(華盛頓時間為7日),農曆十九,下弦月,星期日。突擊時間為早晨6時。後由於參戰的第五航空戰隊的兩艘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沒進行過夜間飛行訓練,所以把突擊時間改為早晨6時起飛,8時實施攻擊。

  整個計劃考慮周密,可謂滴水不漏。然而,山本的偷襲珍珠港計劃在製定之初就遭到上上下下許多人的反對。首先在聯合艦隊內部,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中將認為這個作戰方案過於冒險,並表示“本職反對珍珠港作戰。”如果說來自下級的反對還不致動搖山本的決心的話,那麽來自上麵軍令部的反對就令山本不得不費一番周折了。

  軍令部認為,“Z計劃”有4個明顯的缺點:作戰成敗的關鍵在於保密,而要做到這一點困難極大,別說大量調集兵力會引起敵方注意,就是開進途中也有約兩個星期的航程,很可能遇到敵艦艇、飛機或者中立國的船隻;作戰實施過程有許多令人不安之處,如空襲那天氣候不佳,或敵艦隊大部不在珍珠港內;用飛機襲擊的效果難以保證,如淺水魚雷的試驗尚未完全成功,加上萬一敵艦布下防魚雷網,一切就會前功盡棄;進行南方作戰需用航空母艦,這樣就沒有足夠的航空母艦供偷襲珍珠港使用。

  由於以上4個方麵的因素,軍令部認為,進行夏威夷作戰是投機性的冒險,沒有多少成功的把握。一旦失手,更是“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於是,山本費盡心思炮製的夏威夷作戰計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被軍令部束之高閣。

  但山本五十六絕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那些反對意見隻會使他的頭腦更加清醒,決心更加堅定。他斬釘截鐵地指示其部下:“隻要我還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珍珠港這一仗就非打不可!沒有萬全之策,卻一定要有萬全之措施,好好準備吧!”

  這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以閃電般的突襲行動大規模入侵蘇聯,給日本軍國主義打了一針興奮劑。主張“南進”和對美作戰的意見逐漸占了上風。

  7月2日,日本禦前會議通過了《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提出要“加強南進之態勢”,“帝國為達到上述目的,不惜對英美作戰”。

  9月6日,日本天皇親自出席禦前會議,通過了《帝國國策施行要點》提出“帝國為確保自存自衛,在不惜對美(英荷)作戰的決心之下,大體以10月下旬為期限,完成戰爭準備”。

  9月中旬,在東京的海軍大學裏,山本親自組織有關人員秘密地進行“夏威夷作戰特別演習”。為了不走漏風聲,在校學生已全部離校。

  這是一次模擬實戰的圖上作業演習。分紅、藍兩軍對抗進行,紅方代表美軍,藍方代表日軍。擔任紅方的各級指揮官,由原來反對此次作戰的軍令部成員擔任,從而加強了對抗性。演習持續了兩天,藍方在取得重大戰果的同時,也損傷慘重,其中6艘航空母艦有一半遭到重創,120多架飛機被擊毀。

  隨後不久,山本親自選定地形類似珍珠港的鹿兒島訓練場,進行模擬飛行訓練。飛行員們當時並不知道夏威夷作戰計劃,他們在山本魔鬼般的驅使下,時而在峽穀內隱蔽穿行;時而擦著海麵在20米高度內發射魚雷;時而向下俯衝,時而躍起盤升,一個個就像亡命之徒。

  10月中旬,迫不及待的日本軍方推翻了近衛內閣,由東條英機陸軍大將組閣。山本的夏威夷作戰計劃終於獲得軍令部永野總長的批準,列入了軍令部的議事日程。

  11月5日,又一次禦前會議通過了新的《帝國國策施行要點》,明確“發動武裝進攻之時間定於12月初,陸海軍應完成作戰準備”。與此同時,適應珍珠港作戰需要的改進型淺水魚雷也已經試驗成功。隨後,執行突襲任務的機動部隊根據山本的夏威夷作戰計劃又組織了實戰演習。龐大的機群從250海裏外的航空母艦的甲板跑道上起飛,向假想中的美太平洋聯合艦隊——停泊在佐伯灣內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進行大規模空襲。

  同日,由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簽署的代表天皇的“大海令一號”頒發。山本隨即發布《聯合艦隊機動作戰命令》,其中第二號命令中把作戰預定日定為12月8日。

  11月17日,山本登臨機動部隊旗艦“赤誠號”,向即將出征的將士們進行勉勵話別:“這次作戰的成敗將決定我國今後整個戰爭的命運。作戰計劃正是在排除一切困難和出敵不意的思想指導下製定的,但也許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金梅爾將軍對可能發生的一切有了周密的準備。各位將士務必做好充分的打硬仗的思想準備,切勿掉以輕心。”講完這番話,山本又專門來到飛行機群指揮官淵田中佐的麵前,兩人緊緊握手,相對無言,相視許久的眼神中,一個充滿信任和期望,一個洋溢自信和決心。

  6天後,由南雲中將率領的以6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約30艘軍艦組成的機動部隊,在日本北方擇捉島中部一個名叫單冠灣的偏僻漁港集結完畢。昔日荒無人煙的地方突然開進如此龐大的隊伍,使島上的居民驚詫不已。更使他們惶惶不安的是,從此該島同外界的一切聯係全被切斷,島民的生活補給全由部隊供應,連島上的鳥兒都插翅難飛。這種封閉式戒嚴,一直持續到12月8日才解除。

  11月26日清晨,迎著飄飄灑灑的雪花,這支龐大的機動部隊從單冠灣啟程。沒有歡送的場景,隻有“赤城號”旗艦上的軍樂隊奏起雄壯的《軍艦進行曲》,為自己出征壯行。

  目送遠去的戰艦,山本不禁默默地祈禱神靈保佑。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