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收複失地,兩軍會師

  中國遠征軍攻克龍陵以後,入侵滇西的日軍大部被殲滅,衛立煌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命令第2軍、第71軍、第53軍兵分3路,沿滇緬公路及其兩側,向芒市和遮放進攻。這是一場對殘餘日軍的追殲戰。中國遠征軍似猛虎下山,勢如破竹。

  芒市位於龍陵西南的滇緬公路上,是日軍第56師團司令部所在地。芒市向東,可以渡怒江,入保山;向西,可以逃退畹町,地理位置重要。芒市據點,是日軍在滇西最大的一處巢穴。第71軍於11月中旬進抵芒市近郊。駐守芒市的日軍雖然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但是,由於滇西日軍各部大勢已去,殘餘日軍自知回天無力,士氣低落,鬥誌鬆散。第71軍包圍芒市後,這些殘餘的日軍不等遠征軍發起總攻,紛紛向遮放、臘猛撤退。遠征軍順利收複芒市。

  第2軍進至臘猛和蠻牛壩時,日軍雖然進行了抵抗,但已經不堪一擊。12月中旬,第2軍進至猛古街附近。

  第53軍11月15日從河頭街出發,向遮放挺進。18日,第53軍進抵勞山附近,稍經補充,就向中緬邊境城鎮畹町前進。

  畹町原來是中緬邊境德昂族聚居的一個小村寨,自從滇緬公路從這個小村寨前開通以後,畹町成為滇西通往緬甸的一個出國口岸,逐漸繁榮起來。從畹町南麵過一小轎,即進入緬北的重鎮臘戍,往西即是滇西的另一個口岸瑞麗,從瑞麗出境,可到達緬甸的重鎮八莫。

  1945年1月上旬,遠征軍三路人馬先後進抵畹町,圍攻盤踞在畹町的日軍。

  1月24日,中國遠征軍攻占滇西境內最後一塊失地畹町。至此,入侵滇西的日軍全部被殲滅,殘部日軍不到百人逃入緬甸的叢林裏去了。

  為了慶祝滇西反攻戰役的偉大勝利,中國遠征軍在畹町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典禮。典禮結束後,第11集團軍各部隊出師國門,分頭追擊日寇。

  與此同時,中國駐印軍也向緬北的殘餘日軍發起攻擊。

  1月15日,中國駐印軍攻克南坎後,為了迅速打通中印公路,指揮部隊乘勝追擊。

  l月16日,駐印軍命令第38師向芒友進攻,第30師圍殲老龍山地區的日軍。

  1月24日,第38師對芒友日軍的核心陣地發起攻擊,於27日殲滅日軍第56師團1部。

  至此,中國西南的國際補給線被完全打通,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完成了一項艱巨的戰略任務。

  1月28日,中國遠征軍與駐印軍兩路大軍在芒友舉行了隆重的會師典禮,衛立煌、索爾登、鄭洞國、孫立人等中美將領,都參加了這一曆史性的盛大典禮。3月,中國遠征軍奉命凱旋歸國。

  不久,新編第1軍相繼占領了貴街、新維、臘戍、細包等要點,全部肅清了中印公路沿線及其周圍地區的日軍。中國駐印軍曆時1年半的緬北反攻戰役即告結束。不久,中國駐印軍班師回國,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部分別撤銷。這個勝利來之不易。在滇緬會戰中,不僅軍隊傷亡達6.7萬人之多,雲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犧牲。龍陵當時隻有6萬多人口,為支援遠征軍反攻,犧牲者數以千計。滕衝的人口雖然比龍陵多,但他們為了支援抗日,不惜犧牲一切,承受了罕見的戰爭創傷。滕衝攻堅戰,村舍變成了戰場,戰鬥結束後,全城被夷為平地,損失不計其數。遠征軍反攻時,16萬大軍所需糧食主要來自滇西,雲南各族人民群眾紛紛派騾馬運輸。滇西反攻戰中的馬幫運輸,成了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觀,僅潞江土司,就派人送了3萬多籮軍糧。

  衛立煌司令長官在滕衝攻堅戰勝利的慶祝大會上,激動地說:我們的勝利,一半是戰士用命,一半是父老們的支援。

  這個勝利影響巨大。

  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的勝利,再次開通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使抗日戰爭末期的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這些美國援助的軍用物資在對日寇的反攻作戰中,雖然沒有發揮當初的作用,但它給中國人民傳遞了緬北、滇西反攻作戰勝利的信息。

  這些勝利的信息,揭開了正麵戰場反攻的序幕,也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貢獻。

  這些勝利的信息,鼓舞了中國人民收複大片國土的激情。

  這些勝利的信息,堅定了日本侵略軍必敗、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念。在異邦土地上打敗侵略者,在中國近代史上是空前的。

  中共中央通過《新華日報》,熱烈慶祝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的“輝煌勝利”。

  史迪威將軍感慨地說:“中國軍隊是極好的”。

  美國聯絡參謀組組長吳德回憶滇西反攻作戰時,說:“中國軍隊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戰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美軍上校布朗在談到參與緬北反攻作戰的感受時,說:“中國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軍隊,我必須向他們脫帽致敬,“我願意追隨他們到任何地方。”

  美國的《紐約時報》報道:中國駐印軍、遠征軍“入緬之戰,開創了大陸反攻的新階段”。緬北、滇西的反攻作戰,“從側翼牽製了太平洋戰區,可鞏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軸心國會師遠東之企圖。”

  一名戰地記者在美國《皇冠》雜誌1944年11月號載文評論說:“中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緬北反攻作戰,“表現出中國軍隊忍受無限艱難的偉大,世界上任何軍隊都望塵莫及”。

  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的勝利,也為官兵們帶來了榮譽。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獲得國民政府的最高獎賞。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鄭洞國從緬甸回國,出席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被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委。

  滇緬會戰,是中國首次與英、美大國聯合作戰,在這個抗擊日寇的特殊戰場上,英、美軍隊屢屢陷入絕境,中國軍隊扮演了光榮的救星角色,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和自豪感,中國軍隊終於可以在強大的英美軍隊麵前揚眉吐氣,挺直腰板了,讓全世界都不由自主地讚歎了中華民族是偉大的;中國軍隊是最棒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