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關東軍投降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關東軍並未停止抵抗。蘇軍繼續進攻。後貝加爾方麵軍於16、17日相繼攻占劄蘭屯、洮南、通遼、赤峰、張北等地。由於道路泥濘,坦克集團軍隻能沿鐵路路基運動,每晝夜前進速度平均40~50公裏,主力在先遣支隊後麵跟進,沒有進行戰鬥。部分兵力繼續圍攻海拉爾築壘地域。遠東第1方麵軍的第1和第5集團軍於17日攻占牡丹江市,俘日軍4萬餘人。當日,方麵軍右翼第35集團軍進占勃利,左翼第25集團軍進占圖們,並向北朝鮮推進。部分兵力仍在虎頭和東寧築壘地域同日守軍進行激烈爭奪戰。遠東第2方麵軍的第15集團軍於17日攻占佳木斯後,沿鬆花江追擊退卻之敵。第2集團軍在航空兵和炮兵支援下,對孫吳築壘地域展開猛烈攻擊。

  8月17日,關東軍下令停止抵抗,日軍開始投降。鑒於各兵團離戰役目標尚遠,華西列夫斯基於18日命令各方麵軍派出快速支隊,迅速進占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從18日起,蘇軍以臨時編組的小分隊,先後在13個重要城市(內有朝鮮4個)實施空降,控製機場和市區重要目標,接受日軍投降。20、21日,東西對進的蘇軍快速支隊分別在哈爾濱、長春、沈陽會合。駐守虎頭和東寧築壘地域的日軍,直到8月26日才停止抵抗。

  與此同時,8月11日~25日,蘇軍第16集團軍在太平洋艦隊部分兵力的協同下,實施了南庫頁島進攻戰役;8月18日~9月1日,遠東第2方麵軍一部在第16集團軍一部和太平洋艦隊的編隊協同下,實施了千島群島登陸戰役。

  蘇軍攻占哈爾濱。此前,南庫頁島戰役已開始。8月10日,遠東第2方麵軍軍事委員會給第16集團軍下達了如下任務:令配有加強兵器的步兵第56軍,於8月11日10時,在航空兵支援下向古屯(波別迪諾)、氣屯(斯米爾內赫)、上敷香(提赫美涅沃)、內路(加斯帖洛)等方向發起進攻,突破日步兵第88師在古屯築壘地域的防禦,攻占上敷香、敷香(波羅乃斯克)和內路等城。

  隨後,該軍奉命不得在內路、敷香一帶停留,而應沿該島的東西兩岸繼續向南進攻,肅清南庫頁島的全部敵軍。

  經過5天的頑強戰鬥,步兵第56軍越過日軍前沿地帶,於8月16日突破了古屯築壘地域的主要防禦地帶。攻下古屯地域後,日軍在國境線上所構築的整個防禦體係就被打垮了。殘存的幾個抵抗支點已被蘇軍圍困,繼而被消滅。蘇步兵第56軍的基本兵力繼續向南進攻。與此同時,遠東第2方麵軍的部隊在太平洋艦隊的協同下,還進行了數次登陸戰役,目的是使日軍不能從日本本土向庫頁島增調兵力,以便迅速圍殲島上日軍,解放南庫頁島全境。

  8月16日,登陸部隊攻占了該島西岸的惠須取(索博列沃)海港及其市區。8月20日,另一支登陸部隊攻占了真岡(霍耳姆斯克)海港及其市區。這支部隊繼續向東南方向發展進攻,於8月25日攻占了雷多加(阿尼瓦)以及重要的海港和海軍基地大泊(科爾薩科夫)。8月21日,向豐原方向發展進攻的步兵第56軍,攻下了海港敷香和內路等城市。

  為了更快地擊潰和肅清南庫頁島的日軍部隊,蘇空降兵於8月24日在落合、豐原等地的機場著陸。8月25日,第16集團軍的主力趕來與空降兵會合。經過激戰,第16集團軍在古屯地域突破了日軍強固的邊境築壘防線,向南庫頁島腹地推進了360公裏,並在太平洋艦隊的艦艇協同下,粉碎了日步兵第88師,迫使日第5方麵軍1.8萬名官兵繳械投降。

  蘇軍在中國東北和庫頁島的順利進攻,為實施肅清千島群島日軍的登陸戰役造成了有利形勢。日軍在千島群島上構築了極為強固的防禦工事,封鎖了蘇聯海軍由鄂霍次克海駛往太平洋的一切出口。

  戰役於8月18日晨開始。蘇步兵第101師和海軍陸戰隊1個營組成的登陸隊,在第428榴彈炮團及其他加強兵器的支援下,在占守(施姆舒)島登陸。登陸是在出人意料的濃霧中進行的。日軍發現登陸兵後,企圖用反衝擊將其趕下海去,但未成功。日軍的人員和技術裝備遭到很大損失後,潰散成許多小股,向該島腹地逃竄。到8月23日傍晚,島上的1.2萬名日軍官兵便向蘇軍投降。到9月1日,蘇軍肅清了千島群島所有島嶼上的日本軍隊,日第5方麵軍的4.7萬名官兵繳械投降。

  遠東戰役,蘇軍共殲關東軍、偽滿軍和偽蒙軍的全部,第17和第5方麵軍的一半,以及鬆花江江上軍,總共10個軍、l個集團軍級集群和1個區艦隊。日軍損失官兵約70萬人,其中8.3萬餘人被擊斃,60.9萬餘人被俘。俘虜中有陸海軍將級軍官148名。蘇軍傷亡3.2萬餘人。

  被蘇軍繳械與俘虜的有:日軍的23個步兵師、10個步兵旅、1個摩托化敢死旅、2個坦克旅(第1旅和第9旅)、2個航空旅(第15旅和第101旅)、1個步兵師(第1師)和1個騎兵師(即興安第2師),偽滿軍的11個步兵旅,內蒙軍的2個騎兵師(第7和第8師)和1個騎兵旅(第1騎兵旅),以及其他各兵種和特種兵的許多兵團和部隊。

  蘇軍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僅後貝加爾方麵軍和遠東第1方麵軍就繳獲1565門火炮、2139門迫擊炮和600輛坦克、861架飛機、9508挺輕機槍、2480挺重機槍、2129輛汽車、約1.8萬匹馬、679座倉庫及許多其他戰鬥技術裝備和軍用物資。遠東第2方麵軍和紅旗黑龍江區艦隊俘獲日軍鬆花江江上軍的全部艦艇。

  蘇軍發動遠東戰役,不僅士氣高昂,兵力雄厚,而且占有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和外交上的全麵優勢,並集中使用了最新技術成果和在蘇德戰爭中的作戰經驗,利用了日軍在作戰指導上的一係列失誤,從而加速了對日作戰的迅速勝利。

  遠東戰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程,縮短了同盟國對日作戰的時間。

  §§第四章 核戰紀實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