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發表後,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於1945年7月27日開會,討論波茨坦公告與蘇聯調停的問題。軍部阿南惟幾陸相、梅津美治郎參謀總長等主戰派以種種條件為理由主張全麵拒絕波茨坦公告;東鄉外相等人則認為:蘇聯政府未在波茨坦公告上簽名,因此蘇聯對日本仍然保持著法律上的中立,且盟國對過去所提出的無條件投降的要求有所緩和,所以應當先看一看蘇聯的態度,然後再最後決定日本的態度。7月28日,鈴木首相屈服於軍部首腦的強烈要求,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聲明說:波茨坦公告隻不過是《開羅宣言》的“舊調重彈”,“政府認為(公告)並無任何重要價值,隻有對它置之不理。”
日本公開拒絕波茨坦公告,同盟國隻有對日本法西斯進行最後一戰。美國杜魯門政府為了爭取掌握占領日本的主動權,急欲單獨迫使日本投降,以便獲得在戰後同蘇聯對抗的有利戰略地位,遂於8月6日搶在蘇聯出兵之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9日,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日本居民遭受的災害是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拒不投降的結果。8月8日17時(莫斯科時間,東京時間為當日23時),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交給他一份蘇聯對日宣戰書,宣布參加波茨坦公告,並當麵宣布,蘇聯從8月9日起同日本處於戰爭狀態。蘇聯對日宣戰,既是履行在雅爾塔會議上所承諾的在德國投降後2或3個月參加對日作戰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國際義務,也是蘇日矛盾加深,雙方長期軍事對峙的總爆發。
1945年春,蘇軍即已根據《雅爾塔協定》,向遠東集結兵力。從20世紀初日本發動日俄戰爭起,日本在對朝鮮、中國實施侵略政策的同時,一直醞釀進攻蘇俄的戰爭計劃。1928年,日本就企圖侵占西伯利亞,以消除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亞太地區可能發生的革命影響。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後不久,蘇聯政府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在遠東地區不刺激日本,於1932年3月16日,由蘇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在日內瓦曾向日本大使提議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問題,但遭到拒絕。日本在拖延10年之久後的1941年4月13日,才與蘇聯簽訂中立友好協定,有效期為5年,並發表聲明:互相尊重所謂“蒙古人民共和國”與“滿洲國”雙方領土完整與相互不可侵犯性。
1932年8月,日本參謀部製定了1933年度的對蘇作戰計劃,企圖把剛剛侵占的中國東北作為北上進犯蘇聯的跳板,陰謀奪取整個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內蒙連成一片,以作為爭霸亞洲及世界的戰略基地,並建立對蘇作戰的有利態勢。隻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奮勇抵抗,“關東軍迫於討伐,致使本來的目的——準備對蘇戰略體製,始終未得進展”。
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8月,關東軍先後在張鼓峰和諾門坎事件中受到蘇聯紅軍的嚴重打擊而遭慘敗。關東軍對此一直耿耿於懷。1941年6月25日,即德國進攻蘇聯後的第3天,當時蘇聯大使曾詢問日本外相鬆岡洋右,日本是否將遵守與蘇聯簽訂的條約保持中立。鬆岡對此未作正麵答複,卻說:“三國公約是日本對外政策的基礎,如果目前的戰爭以及中立協定與此基礎有抵觸……則中立協定無效”。
日本毫無誠意執行蘇日中立友好協定不打自招。日軍參謀總部不僅企圖奪取蘇聯的遠東領土,而且妄想毀滅蘇聯的全部武裝力量,打算把鄂木斯克作為法西斯德國與軍國主義日本瓜分蘇聯的分界線,代號為“關特演”的1941年的計劃就是這樣的計劃。隨著法西斯德軍在蘇德戰場的失敗,日本企圖利用蘇德戰場上的有利形勢入侵蘇聯的計劃也隨之變成泡影。但日本“仍然認為進攻蘇聯是他們政策的基本目的之一,既未放棄其侵略野心,也未放棄其進攻的準備。”據此,蘇聯政府於1945年4月5日宣布廢除蘇日中立協定。
蘇聯對日宣戰,大大出乎日本意料之外。日軍原來判斷,蘇軍對德作戰結束後,需要休整,對日作戰時間可能在1946年春,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蘇軍的主要進攻方向,可能由蘇聯遠東濱海地區向中國東北實施。關東軍根據這一判斷,把防禦重點定在中國東北的東部方向。
8月9日零時,蘇軍發起對日作戰,到9月2日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曆時24天。蘇軍把這次戰略性進攻戰役稱為“遠東戰局”。中國軍史學術界習慣上把它稱為“遠東戰役”。它包括5個不同規模的戰役,即: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的3個進攻戰役、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登陸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