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日軍攻陷南京

  日華中方麵軍突破吳淞線後,於11月22日向大本營建議:“為了解決(中國)事變,攻占中國首都南京具有最大的價值”,“應乘敵人的劣勢攻占南京。”24日,日陸軍參謀部作戰部長下村定在禦前會議上介紹陸軍作戰計劃時,提出華中方麵軍的任務是:利用上海及其周圍作戰的成果;不失時機地果斷地向南京追擊。據此,華中方麵軍從11月下旬開始,分南、北兩路向南京方向進犯。至11月底,南北兩路日軍逼近南京。

  南京是當時中國的首都,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但是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素為不戰之地。因此,保衛南京不能以城區為重點,隻能以其外圍作為屏障。自日軍占領上海、中國幾十萬大軍在日軍追擊下向西撤退後,國民政府已無信心保衛南京,但是蔣介石擔心在全國強烈要求固守南京和布魯塞爾會議正在舉行之際,如果輕易放棄南京,勢必遭到國內的反對,在國際上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在猶豫之中,蔣介石於11月下旬連續三次召開高級將領會議,討論南京防守問題。最後他否定了作戰廳長劉斐等人關於作“象征性防守”和“適當抵抗”的建議,決定固守南京,並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隨即調集8個軍計13個師,加上其他部隊,共約15萬人,並進行了防禦部署:在南京外圍,設置第一道防線,以5個軍分別防守;在南京複廊設第M道防線,以2個軍外加教導總隊、憲兵隊防守。

  日軍進攻南京中華門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第8號敕令:“華中方麵軍司令官須與海軍協同,攻占敵國首都南京。”當天,華中方麵軍決定用6個師進行南京作戰。12月3日,日軍分三路向南京方麵進攻:北路1個師從鎮江過長江,西進六合,攻占滁縣,切斷津浦鐵路。南路1個師和1個支隊從泅安和廣德出發,經寧國和郎溪、石臼湖,占領蕪湖和浦口,堵住守軍的退路;中路4個師從正麵向南京攻擊前進,於12月7日進抵南京近郊。至此,日華中方麵軍已完成了對南京城的包圍。

  12月7日,蔣介石離開南京前召集少將以上守城將領訓話,重申南京地位之重要,不能輕易放棄,並要求大家聽從唐生智指揮,共同負起守衛的責任。8日,唐生智下令第一線守軍退至複廊陣地繼續抵抗,並采取禁止北渡長江等措施,決心背水一戰。9日,日軍集中5個師開始向守軍複廊陣地全麵進攻。光華門城垣首先告急,日軍一部兩次突入城內,均被守軍消滅。日軍受挫後,便於11日集中2個師猛攻雨花台和中華門,並對該地區進行晝夜轟炸。守軍第88師拚命抵抗,2個旅長均壯烈犧牲,終因部隊傷亡過重,雨花台和中華門相繼被陷。戰至12日晚,紫金山亦被日軍占領。與此同時,各城門均告失守,中國守軍與從中華門突入的日軍展開巷戰,南京危在旦夕。12日下午,唐生智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向守城部隊下達了突圍的命令。當時南京城已呈現混亂狀態,除少數部隊從正麵突圍出去外,大部分部隊湧向下關,造成嚴重失控和極度堵塞局麵。不少人擠死在城門洞裏或淹死在江裏,更多的人則在日軍飛機和機槍掃射下喪生。12月13日,南京陷落。

  12月中旬,日華中方麵軍又令第18師配合第101師向浙江杭州方向進攻,12月24日占領杭州。至此,京滬杭地區便成了淪陷區。

  南京保衛戰曆時10天,以南京的陷落而告終。中國統帥部在上海失守、中國軍隊主力元氣大傷的不利情況下,仍調集兵力組織南京保衛戰,廣大守城官兵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全憑一腔愛國熱情,以血肉之軀,力禦強敵,這些都是值得稱頌的。

  南京保衛戰失利決非偶然。敵我力量對比的差距、戰前不利的敵我態勢和南京易攻難守的地形,是造成南京失利的客觀因素。在主觀指導上也存在嚴重缺陷:蔣介石不相信、不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寄希望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寄希望於陶德曼的調停,結果落空。在南京城不利於死守的情況下,蔣介石沒有采納部下“作象征性防守”和“適當抵抗”的建議,而決定死守,導致守軍撤退失時,這不能不是戰略決策的失誤。在戰役部署上,不是從實際出發,把防禦的重點擺在南京外圍,而是犯了城內不宜死守的大忌,導致守軍無路可退,蒙受不應有的巨大傷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