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探討登陸方案

  “霸王”行動雖遲至德黑蘭會議才最後決定,但“紙上談兵”籌劃橫渡英吉利海峽、攻占歐陸卻早已進行了。

  1942年春天,在美國人製定波“列羅——圍殲”計劃的同時,英國參謀部也委托蒙巴頓等人開始研究未來進攻歐陸問題。具體任務有3項。

  (1)搜集和研究未來進攻所需要的情報資料,對德國的海岸防禦作詳細偵察了解,特別是歐洲西北部的海岸地形地貌情況更是重點。

  (2)研究進攻歐陸的登陸技術,並進行針對性訓練並確定所需裝備的類型和數量。

  (3)擬定登陸計劃輪廓,以此作為構成實際計劃的基礎和依據。

  在工作過程中,蒙巴頓第一個看到諾曼底作為登陸點的可能性。

  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美英決定組織一個聯合計劃參謀部,負責製定作戰計劃。3月,摩根中將作為參謀長上任後,綜合美國的計劃和蒙巴頓的打算繼續專門研究製定攻占歐陸的作戰計劃。

  在極簡陋的條件下,摩根及其他的一班人開始了艱巨工作。他們認識到其工作的首要任務是選擇合適的登陸地域。這個地域應滿足下列條件:

  第一,能得到在英國機場起飛的戰鬥機掩護;

  第二,航渡距離應盡量短,以便於穿梭式地運送大量後繼部隊;

  第三,附近要有大港口。

  上述的條件,使盟軍登陸地點受到限製,隻能在敦刻爾克與索姆河之間的加萊地區和卡昂與科唐坦半島之間的諾曼底海岸進行選擇。

  比較兩地詳細情況和各自的優缺點,摩根在蒙巴頓支持下選定諾曼底海岸作為登陸地域。

  加萊地區的最大優點是距離英國最近,因此航行距離最短,也是通向德國心髒地區的捷徑,盟國空軍能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但其對盟國作戰不利處也很突出。得到的情況表明,德軍也看到了這一地區的重要性,此地是西線德軍防衛的重點,駐有15個師,並用幾百萬噸鋼筋水泥建築了數不清的防禦工事;這裏沒有大港口,後續大部隊難以上岸;盟軍登陸部隊在英格蘭上船的地域比較狹窄。

  諾曼底地區的最大優點是敵軍防守較弱,那裏的“大西洋壁壘”多數還沒有完工。諾曼底海灘對登陸雖不算最合適,但還可以使用,能擺開兵力,而且科唐坦半島還可以擋住大西洋刮來的西風;海灘後麵的土地適於開辟機場,除了由樹籬隔開的小塊田地外,還適合坦克作戰;如炸斷索姆河和塞納河的橋梁可使德軍增援困難;諾曼底海灘並沒有大港口,但附近科唐坦半島有法國西北部最大港瑟堡可資利用;登陸部隊在英格蘭上船的港口較多,指揮方便。諾曼底作為登陸地的缺點是渡海距離長;到德國心髒的距離也稍遠;飛機特別是戰鬥機的往返時間相對要多。

  在登陸方式上,過去有個理論主張,登陸要以港口為目標,奪占港口,才能使後續部隊陸續上岸。善於總結經驗的盟軍指揮部,從第厄普登陸失敗,看到這一理論在現代戰爭中已不適用。因為對防守很強的港口進行正麵突擊要想取得成功,勢必要用飛機和水麵艦艇進行轟炸和炮擊,將整個地區夷為平地,但這個港口也就沒有用了。所以,這次盟軍決定登陸地點選在海灘,瑟堡港留待以後從陸上迂回奪取。後來蒙巴頓說:

  惠林頓公爵曾說過,“滑鐵盧戰役的勝利是在伊頓學校的球場上取得的。”我要說,諾曼底戰役是在第厄普登陸的基礎上取得勝利的。

  蒙巴頓說的不錯,他看到了第厄普失敗的意義。不過諾曼底登陸規模是曆史上絕無僅有的,為完成此項任務,美英計劃人員專門設計製造了兩個人工港,以補登陸時沒有現成港口可資利用的不足,這兩個人工港口在登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登陸地域諾曼底選定之後,摩根集中考慮的就是製定計劃綱要了。根據聯合參謀長委員會1943年5月25日的指示,這次登陸計劃的代號是“霸王”行動,其軍事目標是:“在歐洲大陸上采取一個立足點,並從這裏進一步實施進攻性作戰”。還有一個補充指示,規定在進攻發起日先用5個師實施登陸,接著2個師迅速跟上,另外還用兩個空降師空降。隨後還規定在一定時間內,派20個師進行增援。

  規定雖然明確,但當時實際情況是分派給“霸王”行動的登陸艦隻能運送3個步兵師實施首次突擊,而且還要降低裝備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摩根決定在卡昂和卡朗坦之間登陸,突擊登陸的兵力為3個師和2個空降旅,第二梯隊為8個師。登陸開始日選定為1944年5月1日,登陸2周後奪取瑟堡。

  計劃綱要先經英國參謀長會議審查通過,又提交到魁北克會議繼續討論。丘吉爾在看過這個計劃後,憑一個老軍人的直覺,他認為這個計劃綱要有些問題,但因英美三軍參謀長都同意,他在提出“應當盡一切努力為首次突擊至少增加25%的力量”的建議後也表示同意。魁北克對“霸王”計劃綱要的決議如下:

  我們已經批準了摩根將軍的“霸王戰役”的綱要計劃,並授權他繼續製定詳細計劃和進行全麵準備。

  1943年10月,當時還在地中海戰區的艾森豪威爾就看到了“霸王戰役”的計劃綱要,他認為這個計劃不夠充分。

  蒙哥馬利1943年12月24日接到返回英國出任第21集團軍群司令的任命。12月27日,他從意大利前線飛到阿爾及爾,會見還未上任的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艾氏告訴他,進攻歐陸戰鬥打響後,最初的地麵戰鬥將由蒙哥馬利完全負責。艾森豪威爾還談到對“霸王戰役”計劃綱要的看法,他說:

  幾個星期前,我看見一份關於擬議中的橫渡海峽攻占歐陸的提綱……

  我對這項戰術計劃是否妥善表示懷疑,因為它設想在一條相當狹窄的、隻能容納3個師兵力的前線發動兩棲進攻,而在攻擊時海麵隻有5個師。

  艾森豪威爾在談完對這個提綱的意見後,又指示蒙哥馬利,作為他在倫敦的代表,對這個計劃進行分析、修正。

  蒙哥馬利緊接著又飛往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去看望正在這裏養病的丘吉爾首相。新年前夕,在與丘吉爾會見中,首相把“霸王”行動的計劃草案交給了蒙哥馬利,並要求盡快提出初步印象。

  艾森豪威爾(左二)和他的下屬們。晚宴結束後,蒙哥馬利回到自己的房間讀“霸王”計劃去了。第二天,也即1944年新年那天的清晨,蒙哥馬利把一份打字報告送給還沒起床的丘吉爾。

  這個報告的第二節非常重要,是這樣寫的:

  最初登陸的正麵太窄,局限於過分狹窄的地帶。

  此後將有更多的師不斷向同一灘頭擁來。到進攻歐陸開始日後的第24天,在同一灘頭登陸的兵力將達24個師之多。到那時,要管好這些登陸灘頭將非常困難。混亂狀況不會得到改善,而將日益惡化。

  我的初步印象是:這個計劃行不通。

  蒙哥馬利這位主教的兒子,在丘吉爾的指令下,違背了自己的信條:“一個聰明的指揮官,從來不費神去讀什麽文件和信件。”他把綱要文件拿回去“費神”讀了,還熬了夜。作為指揮過西西裏和意大利登陸作戰的經驗豐富指揮官,他一眼發現“霸王”作戰計劃綱要的問題所在,並斷然、正確地拒絕了這個計劃,為推進“霸王”行動的成功,作出了特殊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