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名將薈萃

  寬敞的C-54飛機載著艾森豪威爾越過大西洋,他依靠著寬大的坐椅,向下掃視著夢境般藍色的百慕大、綠色的亞速爾群島。艾克一掃過去的煩悶,心情格外興奮,整個旅程也顯得很短。當飛機到達蘇格蘭的普雷斯特韋奇時,濃霧籠罩整個英格蘭,無法直飛倫敦了。

  下了飛機後,有一列專車在等候他,專列中有一節叫“刺刀”的車廂是專為他準備的。他以讚賞的目光打量著這節屬於他的車廂: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沿壁擺著幾把華麗名貴的木靠椅、沙發、寬大的寫字台、幾台電話機。各種設備,一應俱全。

  片刻後,列車悄悄起動南行。

  倫敦車站到了。在大霧中,艾森豪威爾登上他的一位助手開來的一輛汽車,直奔倫敦最高雅的地區——五月市。他的住所就設在貝克利廣場附近;他的司令部則在格羅夫納廣場的一座老式大樓裏,兩者相距僅幾分鍾的路程。

  1942年6月,艾森豪威爾作為美國軍事視察團的一員曾來過倫敦,住過10天。那次發現司令部的所屬部門設在市中心並不有利。此行上任,他想把他的打算付諸實踐。他希望在這裏耽擱不要超過10天,他決心把他的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移到鄉間的蘇塞克斯去。

  不過,暫時還得在這裏呆下去,戰時的倫敦想找一處適意的地方作自己的司令部也並不容易。

  艾森豪威爾這個“在戰場上連一個營都沒指揮過的人”現在要指揮幾百萬大軍縱橫沙場了。他的任務是“進入歐洲大陸,與其他盟國共同作戰,直搗德國心髒”。

  為達成此項艱巨任務必須有相應的精幹班子。那個總是節外生枝的丘吉爾已下決心在英吉利海峽一搏,他把久經戰火考驗的著名將領送到統帥部任職,美國方麵的人選,馬歇爾讓其自由挑選,出類拔萃之人一時都齊集他的麾下。

  艾森豪威爾作為統帥經北非戰役現在已成熟多了。他穿著在北非戰役期間趕製出來的“艾森豪威爾”夾克,上綴四顆將星,想把好運保持到“霸王”行動中。他具有外交家的風度,能把對英國人種種不滿的憤怒情緒深深壓在心底,而不露出一絲痕跡,所以大家看他總是在微笑,顯得和藹可親。就因為這些,英國人在卡薩布蘭卡把他捧上了天,這種出類拔萃的外交才能現在大派用場了。論運籌帷幄、謀劃全局,他比馬歇爾差了不止一個層次,但作為美國戰略的規劃者,經多年磨練,也鍛煉出一副善於思索的第一流頭腦,能把整個龐大的戰爭係統安排得井井有條,能使陸、海、空三個兵種同步運作。

  副司令馬紹爾·阿瑟·特德原為英國皇家空軍部長,在地中海戰區時也在艾氏手下,任空軍司令。他不僅是一個戰略家和空軍指揮員,在軍事上有一套;在人事上也有過硬的本領,能處理好盟軍各部隊和各軍兵種之間的關係,此次官升一級又和艾克搭檔了。

  參謀長是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作為艾森豪威爾的私人助手和管家不僅要為統帥出謀劃策,組織好司令部的工作,甚至有時還要出任“打手”,能夠毫不留情地把一個不能勝任工作的多年老朋友解職。個人在戰場上的英雄行為並不是謀取這個職位的重要條件,不過這個職位也需要相同的氣概。戰場上的膽小鬼並不一定能妨礙他成為一名好參謀長。

  當年,在西西裏戰場上,巴頓將軍迷惑不解地發現作為戰區參謀長的史密斯戰戰抖抖地龜縮在一條壕溝裏,原來這是美軍的一個155毫米炮兵連在開炮;而史密斯誤認為是德國人的炮火打過來了,他急忙跳進一個溝裏去保命,直到人們告訴他沒有危險他才爬出來。巴頓滿有興味地回憶道,“當我回來時,他仍舊臉色蒼白,渾身發抖。”

  卡薩布蘭卡會議後任命的最高統帥聯合參謀部的參謀長弗雷德裏克·E·摩根將軍此次出任副參謀長。他是英國人,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當年在沒有最高統帥的情況下,他在倫敦盟軍司令部諾福克大廈一間空房間開始了擬定“霸王”行動工作。他回憶說,那時“辦公室的設備隻有我們在那個房間裏找到的幾張桌子和椅子。我們還有幸發現了幾張紙和某人掉在地板上的一支鉛筆。”幾個月後,他交出了像模像樣的“考沙克”計劃(“霸王”計劃的前身)。

  美國人對他評價很高,從為他是親美派。在聯合參謀部工作的一位美方副參謀長雷·巴克回憶道:在他們剛開始合作時,還有這樣一個小儀式,即巴克和摩根各自從自己穿的軍衣上取下一顆紐扣,互相交換釘在對方的製服上——這是雙方親密友好的象征。

  事實也正是這樣。在那座喬治亞式的諾福克大廈,每天早晨英國人、加拿大人和美國人進進出出,絡繹不絕,他們之中包括傳今兵、辦事員、打字員、製圖員、參謀。盡管各自軍服上的領章有的是“U·S”符號,有的是“王冠”符號,但在外表上都沒有什麽不同。而唯一的不同是他們在工作時間上的細微差別。美國人上午9點就開始工作,而英國人不到10點,在辦公室見不到他們的身影。美國人的下班時間是下午8時,而英國人則是6點。

  海軍司令是拉姆齊。他是英國遠征軍敦刻爾克戰略大撤退的組織者,這次撤退被後人描繪為“是在緊急情況的重壓下,一次無與倫比的海軍組織工作的偉績。”丘吉爾對之也倍加稱讚,“如此艱難的任務所需要的充沛精力和深謀遠慮以及冒著失敗的危險完成這項任務所需要的勇氣,使你能充分地顯示出你的才華。”出任海軍司令後,拉姆齊以驚人的智力、標準的判斷、迅速地下決心的能力和沉著冷靜的性格為“霸王”行動中的登陸作戰奠定了勝利基礎。不但如此,他還異常精通聯合作戰,善於協調盟軍各國的海軍人員以及他們與陸軍和空軍人員之間的合作。但遺憾的是,他沒能活到親眼目睹他以巨大熱情所獻身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時刻,1945年1月2日,他因飛機失事而遇難。

  大量的武器裝備運入英倫三島。盟國遠征軍的空軍司令是英國的利·馬洛裏。他也是久經戰爭考驗的著名戰將,在不列顛空戰中,為保衛英倫三島,他指揮皇家空軍與不可一世的德國空軍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浴血奮鬥,終於取得空戰的徹底勝利。1942年11月開始任戰鬥機航空兵司令。在“霸王”行動中,盟國空軍把飛機的使用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每日出動飛機1萬架次以上。1941年8月,希特勒空軍司令戈林曾譏笑說:“底特律兵工廠能造汽車和冰箱,但造不了飛機。”但到1944年6月初,“霸王”行動總攻時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戰地記者穆羅在諾曼底前線聽到盟軍轟炸機群,戰鬥機群的隆隆聲。他說“這是天空中的一座大工廠的聲音”。盟軍的機群似乎把黎明的英吉利海峽遮擋得嚴嚴實實。盟軍的空軍在諾曼底發揮了威力,諾曼底及法國的南北部的山野和村莊領教了那些從天而降的鐵塊所造成的顛動。諾曼底一戶農民曾追憶道,在盟軍登陸的前夜,“她的貓突然抓起它的小貓仔,逃到地下室去了。然後,盟軍的飛機就呼嘯而來,炸彈開始紛紛落下來。”暴露在炮火之下的德國軍人體會就更深了,一個打遍歐洲的德國老兵說道:“在東線(蘇德戰場)我們是人與人作戰,而在這裏是人與機器作戰。”

  在利·馬洛裏等人的領導下,盟國軍隊統帥部對飛機的運用是得心應手、出神入化,達到陸空一體之程度。在盟軍從諾曼底登陸日過去幾個星期,防守諾曼底的德軍元帥隆美爾曾垂頭喪氣地對其剛16歲的兒子說過:“無論怎樣勇敢都無濟於事。這是一次可怕的大流血……我們現在打的每一槍都在傷害我們自己,因為對方會以百倍的火力還擊。”說完這些話沒過幾天,他自己就被盟軍飛機擊中,永遠退出了戰場。

  盟軍沒有專職陸軍司令,在艾森豪威爾的指揮部遷到法國之前,蒙哥馬利負責協調所有地麵部隊的作戰行動。

  蒙哥馬利,二戰著名戰將之一。他是英國著名的軍事家,也是位極有個性的人物。普通戰士崇拜他,年輕軍官讚揚他。有一軍官曾這樣描繪他對蒙哥馬利的印象:“他非常瀟灑,從頭到腳每一英寸都充滿軍人氣概,雖然他沒有多少英寸——他個子不高。”身穿一套縫製合身的野戰服,勳章閃閃發光,頭戴著名的黑色貝雷帽。在北非戰場上,他領導著英國第8軍團在去突尼斯的一路上,戰功顯赫;在碧血黃沙的阿拉曼戰役中,把“沙漠之狐”隆美爾趕得無藏身之地。一連串的戰績,使蒙哥馬利在英國人的心目中成為活著的傳奇性人物、“常勝將軍”。也博得大西洋彼岸美國人的讚揚。

  蒙哥馬利的敵手也對之投以敬佩的目光。德國陸軍西線總司令,68歲的陸軍元帥格爾德·馮·龍德斯泰特,作為正統的普魯士軍事“元老”,在1945年5月5日的審訊中也稱讚他戰場上的敵手蒙哥馬利“是英國最偉大的將軍,他在利比亞、突尼斯、意大利證明了這一點,從登陸西歐以來,他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那個在日記中常罵英國同行是“雜種”的巴頓,對蒙哥馬利破了例,稱“蒙蒂是個強有力的、然而很自私的人,但卻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漢,我認為他是一個比亞曆山大強得多的領導人。”但附後又加上一句“我認為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勝過這個蠢貨。”

  然而,他的為人一如他的穿戴,近乎刻板,他孤朋寡友,對人冷淡,目中無人;他大話連篇,自我炫耀,製造“事端”,他的同僚看不起他。一個美國參謀說:“他不是一個很機智的人,也沒有什麽背景,他是一個混蛋,他是靠個人奮鬥成功的。”有一次,一位美國將軍被要求到蒙哥馬利的指揮所去見他,他手下的英國副官,是個戴單片眼鏡的、精明的年輕陸軍中尉,對他說:“將軍,我希望您最好別叫我進去報告,請您原諒我,我的上司是個很古怪的家夥,如果我去報告,他很可能叫你等上一個小時才見您。”

  在那些善於克製,以紳士風度出現的英國人當中,隻要一提蒙哥馬利的名字,他們通常會鄙視地做撇嘴動作。馬耳他總督哥特勳爵,輕蔑地笑著對參謀長史密斯說:“與蒙哥馬利打交道,你必須記住他不是一個真正體麵的人。”英國陸軍副國務大臣埃裏克·斯皮德爵士以明顯厭惡的口氣說:“如果他不是一個軍人的話,他會在廣告業上很有成就的。”

  蒙哥馬利那種冷漠、那種傲慢和貪婪的權力欲,不可避免地激起來自大洋彼岸美國將軍們的怒火。一位美國將軍曾被蒙哥馬利無教養的行為所觸怒,他在與蒙哥馬利共同參加一次會議之後,寫道:“蒙蒂給了我一個僅值5分錢的打火機,我想肯定是有人送了他一盒,他才給了我這個。”美國集團軍群司令布雷德利作為戰鬥中的直接下級曾多次與蒙哥馬利會麵,每次會麵“蒙哥馬利都十分冷淡,好像我是他不得不容忍的一個鄉下弟兄。”

  正是蒙哥馬利的個性招致同輩人和後代毀譽交加的對立評價,這種對立至今也沒有平息。然而,拂開曆史的迷霧,蒙哥馬利仍不愧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第一位既有智慧又懂技術的專家,蒙哥馬利是一位技術時代複雜環境中能夠運籌自如的現代將領,是一個世紀以來,英國最卓著的軍事家。

  正是這一幫人在艾森豪威爾的領導下組成了一個有職有權、高效率的領導班子。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不僅是統帥部戰鬥計劃的製定者,同時也是各兵種、軍種進行戰鬥的指揮者。艾森豪威爾比他海峽對麵的那個對手馮·龍德斯泰特的權力大得多。同是總司令,龍德斯泰特對駐法國的納粹德國空軍沒有控製權,對海軍也沒有控製權。他對屬於納粹德國空軍的傘兵和防空部隊等部隊也沒有行政管理權,甚至調動他手下的1個裝甲師也得要遠在六百英裏外的希特勒批準。一直到他自己作了盟軍俘虜,他也沒搞清到底是由陸軍元帥隆美爾指揮戰鬥,還是由他指揮戰鬥。

  艾森豪威爾就幸運多了,他的上司馬歇爾把所有權力都給了他,他的盟友丘吉爾也全力支持他。他要人有人,100多萬美軍已齊集英倫三島;要物有物,美國這個“民主兵工廠”是個取之不盡的物的源泉;一直懸而未決的戰略轟炸機指揮權問題,最後也被艾森豪威爾爭取來了,他可直接給哈裏斯指揮的英國戰略轟炸機部隊和杜蘭特指揮的美國戰略空軍第8航空隊下達命令。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