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解密的檔案終於給出了答案。沃爾夫之所以逃脫了法律的製裁,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是他與艾森豪威爾執政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杜勒斯有“特殊的關係”。這種特殊的關係是杜勒斯在瑞士任戰略勤務辦公室特工時與沃爾夫建立起來的;其次是沃爾夫在二戰結束前夕安排入侵意大利的德軍投降,多少算是“有功之人”,所以也被免了上審判台的命運。
新解密的檔案和文件說明,美英等二戰盟國在戰後曾有計劃、有步驟地網羅成百上千名頭號納粹科學家,甚至幫助一些雙手沾滿猶太平民鮮血的納粹衝鋒隊官員逃離歐洲、前往南美以換取他們的合作,這與後來於20世紀80年代在南美抓捕隱藏的納粹分子有因果關係。
針對這樣一個關乎羅斯福和丘吉爾兩位總統評價的問題,更多的曆史學家現在一致認為,有關“盟國國家領導人對種族大屠殺一事一無所知”的曆史應該重寫;另一些激進的史學家甚至建議說,丘吉爾和羅斯福應該對在大屠殺中遇難的歐洲猶太人負有道義上的責任。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情報專家蒂莫斯·納大塔裏是美國國家檔案館指定的專門評價新解密的檔案資料的兩名專家之一。他坦率地說:“實際上,當時羅斯福或者丘吉爾哪怕發表一個公開聲明也就能挽救成千上萬意大利猶太人的生命,或者最起碼引起意大利猶太人的警覺,使他們有機會逃脫納粹的種族大屠殺。然而,兩位著名的領導人卻選擇了沉默,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損害英美兩國的密碼破譯行動。”
此外,解密的資料還顯示,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確是有想發表聲明的念頭的。當時他曾和外交大臣艾登商量說,是不是應該發表一個譴責納粹種族大屠殺暴行的聲明。艾登卻堅決反對丘吉爾發表類似的聲明,認為這樣做不但無助於盟國阻止納粹的種族屠殺,也不利於盟國贏得這場戰爭。
於是丘吉爾再度選擇了沉默
美英兩國政府遲遲不公布這些絕密檔案資料的做法遭到部分曆史學家的猛烈抨擊。眾所周知,美英兩國政府向來都是以“威脅國家安全”為借口,對二戰期間美英兩國國防部。美國戰略勤務辦公室、國務院、聯邦調查局和其他情報安全機構搜集到的情報資料守口如瓶。而實際上,這些學者懷疑美英政府這麽做的動機一半是出於維護兩國戰爭領導人的形象的考慮,另一半則是兩國政府不想由此承擔道義上的責任。
英美兩國領導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卻不惜以犧牲數百萬猶太人的生命為代價,實在令人齒冷。其實兩國領導人的狹隘民族觀豈止是斷送了幾百萬猶太人的生命,他們還用貧弱國家的領土主權做交易,以保護自己國家的私利,這不是同樣令人氣憤嗎?
§§第八章 “超級機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