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兩國都啟動了核計劃,為了掌握對方的進程動態進而遏製對方,他們在自身的保密和置對方於死地方麵進行了大量的間諜偵察和破壞活動。
美國研製原子彈工作規模龐大、人員眾多,但他們居然能在長達4年的時間裏未被德國間諜機關了解到研製核武器的“曼哈頓工程”行動計劃。
在美國,要使這麽大一項行動不泄密的確不易。要知道,“曼哈頓工程”有成千上萬愛嘮叨的熱情的美國人參與其中,據統計,參加這項研製計劃的美國人前後達60萬之眾,任何一個人如果口風不嚴都可能導致警覺性極高的外國間諜的注意。
“曼哈頓工程”的運作是分散在田納西州、新墨西哥以及華盛頓等地秘密進行的。在這些人員龐大的研製隊伍中,美國人組織了一批盡職合格的保密人員隊伍。這些經過訓練的青年男女之間談話用暗語,對核心研製人員的行動進行監控,負責檢查每一份文件資料的收發,對散落在辦公室裏的每一張紙片進行詳細檢查處理,做到萬無一失。而最難的是對參加研製人員的嚴格控製。這些保密人員恪盡職守,他們對所有接觸核心機密的成員都進行了嚴密的監控,經常用嚴厲的保密製度來約束這些人員。
在60萬參與人員中,他們與所有人員都有嚴格的保密協定,其中2000多個因口風不嚴、說話隨便的職員受到了處理。在文職人員中,他們特別注意對每一位適應做這樣高度機密工作的人的善後安排,做得周到。完滿,使這些人在調離工作崗位後,也不會因為被解雇後產生不滿情緒而導致對“曼哈頓工程”工作產生負麵影響。整個保密工作最困難的是參加研究的科學家們的保密工作。許多人在國際上是原子物理學方麵的著名人物,德國人隻要知道這些人的行蹤,自然會尾隨其後並容易推測出美國人在何時、何地進行什麽樣的工作。
因此,“曼哈頓工程”的反間諜機構對這些科學家進行了周密的安排。他們給這些科學家每人編上代號,並派專門警衛人員負責他們的行動安全。美國人的保密措施的確是十分出色的,他們不僅成功地使本國科學家的行蹤一直不為外人所知,而且還十分成功地將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帶到了美國,在高度保密的狀態下參與研製工作。
在英國情報機構的幫助下,他們還把世界著名的原子物理學家玻爾從丹麥營救出來,化名貝克在美國秘密地從事了長達2年之久的研究工作。
德國已經注意到,雖然美國從事核領域的研究總的來說是在德國的後麵,但是德國並不敢小視。因此,德國人在戰爭初期曾經派出兩名最優秀的科學家來美國進行“交流”,但美國方麵成功地阻止他們的企圖,並利用科學家之間的這一“交流”,使德國人產生錯誤的判斷。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美國人的研究還停留在初期的階段。
“曼哈頓工程”的反間諜保密工作不僅僅針對德國人,就連美國二戰時最親密的盟友英國人都難以窺其端倪。
英國物理學家阿蘭對美國人的這項研究表現出極大興趣,曾三次前往參觀。美國人立即引起警覺,迅速采取措施加以防範,並協助英國有關部門對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位科學家曾向蘇聯方麵提供過鈾標本和美國人研製的進展情況。英國方麵立即將其逮捕,判以重刑。
“曼哈頓工程”的保密工作的確是美國反間諜部門的一項成功大作,真可謂史無前例的奇跡。人們在欽佩之餘,也對此產生不解和疑惑,以德國間諜機構的高超水平,何至於對如此易於探出的情報無所作為?其實,這也是美國反諜報部門出色的工作所致。
“曼哈頓工程”實施期間,美國情報部門不斷地製造假象以迷惑德國人,其中最多地是向德國情報部門提供假情報,使德國人誤以為美國人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
另一方麵,也與德國情報部門的科學家分析失誤有極大的關係。日耳曼人愚蠢的優越感使這批科學家自以為是地認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德國科學家都未能在原子彈的研製方麵有關鍵性突破,美國的科學家更是不在話下,他們隻能跟在德國人的後麵亦步亦趨。相反,美國和英國的情報工作卻十分出色,他們不但準確地把握了德國人研製原子彈的進展情況,而且還成功地策劃了一次重大的破壞活動,炸毀了德國的重水工廠,阻止了德國人研製工作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