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斃山本五十六是愛好和平的人們心中的一件快樂之事。出於保密的原因,從擊斃山本五十六一真到戰後的1960年,美國才將這一直相公布於世。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是誰將山本五十六擊落的細節上卻出現了一些爭論。
1960年,美軍有關擊落山本五十六的機密文件獲準解密,認定由蘭菲爾擊落的理由是他在戰鬥結束後上報的戰鬥報告,而這份報告當時因出於保密原因一直沒有公開,他的戰友對此一無所知。一經公開後,有關誰擊落山本五十六的問題隨之展現。
據托馬斯·蘭菲爾本人回憶說:“當我們快速向日本飛機接近到約1600米時,‘零’式戰鬥機發現了我們,迅速拋下副油箱向我們飛來,兩架攻擊機一架向島上飛去,另一架則垂直上升,我朝著第一架俯衝,就在這時,3架‘零’式衝了過來,我立即調整方向迎了上去,在即將相撞的瞬間,我猛按炮鈕,一串炮彈打掉了為首‘零’式的一個機翼,這架‘零’式拖著濃煙烈火一頭栽了下去,我拉起飛機尋找攻擊機,這時又有兩架‘零’式向我撲來,此時我看見一道綠色的影子掠過叢林,正是那架塗著草綠色偽裝的攻擊機,我不顧‘零’式在後,牢牢盯住攻擊機,猛烈開火,將機炮和機槍裏的所有彈藥都傾瀉出去,日機又發動機轟然起火,接著火勢迅速蔓延到右機翼,眼看著機翼折斷,一頭栽向地麵。此時僚機巴伯也將另一架攻擊機擊落在海中。聽到米歇爾返航的命令,我隨即擺脫了尾隨在後的‘零’式,飛過海灣返航。”
但是更多的證據顯示,蘭菲爾的僚機雷克斯·巴伯才是真正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英雄。
根據戰友的回憶和巴伯接受眾多記者的采訪,當時蘭菲爾受到“零”式的攻擊,他沒有按照預定計劃不顧一切攻擊日軍攻擊機,卻轉頭迎戰“零”式,雖說僚機應緊跟長機,但巴伯卻沒有跟著蘭菲爾,而是緊盯著那架攻擊機,轉過彎後,巴伯便開火了,子彈和炮彈連連命中,這時巴伯的飛機幾乎就要撞上攻擊機,巴伯趕緊轉彎,機翼擦著攻擊機而過,攻擊機燃起大火栽向地麵。巴伯並不知道這就是山本五十六的座機。接著他看見霍姆斯正在攻擊另一架攻擊機,立即趕去支援,攜手將其擊落。此時巴伯的飛機也已帶傷,但他打得興起,請求米歇爾同意幹掉尾隨在後的兩架“零”式,米歇爾非常幹脆地回答說不行,立即返航,巴伯這才返航。
隨著爭論的深入,美國軍方再也無法無視巴伯的戰績,隻好將擊落山本五十六的功勞一分為二,認定為蘭菲爾和巴伯共同擊落。
1975年,日本東京航空博物館派出專家到布幹維爾島對山本五十六座機殘骸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山本五十六座機的兩個機翼都完好無損,這與蘭菲爾的報告完全不符,倒是與巴伯從後攻擊的說法比較吻合。而且山本五十六的屍體檢驗也證明他是被從後方射來的槍彈擊中,也與蘭菲爾從右攻擊的說法出入較大。
為山本五十六護航的“零”式戰鬥機飛行員中唯一在世的柳穀謙治也指出了蘭菲爾報告的諸多疑點,美國專程邀請柳穀謙治赴美,陳述親眼目睹的戰鬥經過。柳穀謙治批駁蘭菲爾報告的最大根據是當時雙方機群遭遇之後,在低空的兩架P-38戰鬥機一架向左,迎戰“零”式,這是蘭菲爾的飛機;另一架則向右緊追山本五十六座機猛烈開火,這是巴伯的飛機。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從遭到攻擊到被擊落,不過區區30秒,如果是蘭菲爾擊落了‘零’式之後再掉頭攻擊山本五十六座機的話,至少需要40秒,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攻擊山本五十六座機。1991年,美國戰績評審委員會正式要求美國海軍最後判定,到底是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但直到今天美國官方仍沒有明確答複。而眾多的民間人士和組織,對此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特別是美國“王牌飛行員協會”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同時結合山本五十六的屍檢、柳穀謙治的證詞和山本五十六座機殘骸的實際情況,於1997年3月認定,巴伯一人擊落了山本五十六座機,這一論點也得到很多專家學者的認可。
爭論歸爭論,但山本五十六的確是被第339戰鬥機中隊擊斃了。針對誰是擊斃山本五十六的英雄這一點,現在已經成為老人的巴伯說的話最能讓人感到欣慰:
“第339戰鬥機中隊中隊長約翰·米歇爾,具體策劃並親自指揮此次戰鬥,他才是最大的功臣。而沒有蘭菲爾左轉攻擊前來救援的‘零’式,也不可能擊落山本五十六。”
§§第三章 空前絕後的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