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地空大決戰

  7月12日,德軍南方集團軍對普洛赫洛夫卡發動了總攻擊。如果德軍能順利占領該城,那麽德軍進攻庫爾斯克的取勝把握便會大增。

  德國擔任主攻的是豪瑟將軍指揮的第2SS軍團,轄有近700輛坦克(其中約100輛是虎式坦克)。33(納粹武裝近衛隊)是希特勒的私人軍隊,也是希特勒種族優越神話下的產物。加入33的士兵不僅要有純正的雅利安血統,也要求具備強健的體格。納粹在宣傳上總是將33塑造成鋼鐵般的勁旅,但實際上33缺乏有經驗的各級幹部,戰鬥的傷亡率頗高,並不見得比國防軍的精銳部隊高明多少。不過SS的人員及裝備補充都有優先權,編製也比國防軍的部隊大。因而,33仍稱得上是德軍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

  在33軍團左側是身經百戰的第48裝甲軍,右側還有肯夫軍團的300輛坦克支援。自清晨發動攻擊開始,德軍就陸續遭到蘇軍數個機械化部隊的攻擊,到了大約上午9點,兩軍的主力終於在普洛赫洛夫卡城的南郊遭遇。

  作為蘇軍先鋒的第5近衛坦克軍團首先衝進了德軍的隊伍中。德軍坦克炮雖然能在1500至1800米的距離開火,但此刻它們麵對蘇軍坦克的全速出擊隻能望洋興歎,於是兩軍很快糾結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德軍虎式坦克強力的火炮以及蘇軍的拉—5H型坦克,都無法討到什麽便宜,它們那巨大的炮塔不易旋轉反而成了致命傷。不多久,草原上到處都是坦克的殘骸。濃密的硝煙彌漫著戰場,坦克行進和射擊揚起的沙土更阻礙了兩軍的視野,雙方的士兵也混雜在其中互相廝殺。

  在近距離對攻中,無數的慘烈戰鬥不斷地在上演,炮聲、槍聲、爆炸聲和哀嚎聲處處可聞。坦克乘員僥幸從燃燒的坦克裏爬出後,往往被迫拿起步槍像步兵一樣地作戰,有時雙方的坦克兵甚至用匕首肉搏。

  就在南線坦克部隊激戰正酣之時,北線也展開了正麵對攻。不過唱主角的卻不是坦克而是空軍,擔任北線防禦的蘇聯空軍第16集團軍,從開戰第一天起就同德軍展開了激戰。空戰中,蘇聯飛行員表現出的機智勇敢令德軍吃驚不小,加上飛機本身性能良好,於是一架架德軍飛機拖著濃煙撞向地麵,往往還誤中自己的坦克。戰鬥中,蘇軍研製的聚能炸彈大顯神威,強擊航空兵第291師使用這種武器,一口氣便幹掉了德軍坦克30輛,以致德軍坦克參謀長梅倫將軍悲歎道:“許多坦克成了蘇聯空軍的犧牲品,俄國飛行員表現得特別勇敢。”

  在空軍的有效支援下,蘇軍地麵部隊頑強地頂住了各路強攻的德軍。到7月5日夜,德軍僅在奧利霍瓦特卡方向楔入蘇軍防禦區6~8公裏。

  然而,防禦戰役的第二天表明,蘇聯空軍為壓製和消滅大量目標分散了自己的兵力。殲擊機的作戰也暴露出一些缺點:他們迷戀於同敵戰鬥機作戰,有時竟把敵轟炸機置之於不顧;有些殲擊機巡邏隊隻在已方上空值班待命,沒有按高度作梯次配置,這樣就隻能通過不間斷的空中巡邏來掩護地麵部隊,造成了兵力的大量消耗。

  7月6日,蘇軍航空兵克服了前一天作戰中存在的缺點。他們注意監視空中情況,必要時還用機場值班分隊來加強殲擊機巡邏隊。為了更加主動地打擊德機,他們甚至還大膽地把巡邏警戒線推至敵占區空域。

  德軍航空兵遇到頑強的抵抗,其攻勢嚴重受挫。而蘇軍航空兵卻不斷加強突擊,這一天出動架次比7月5日多了一倍。在戰鬥機的92次空戰中,共消滅德機113架。轟炸、強擊航空兵也於6日展開了強大的反突擊,給楔入防線之敵造成重大殺傷。

  從7月7日開始,蘇軍牢牢地掌握了戰區北部的空中主動權,大部分德軍轟炸機還未開到戰場即遭到了攔截,並且損失慘重。

  至10日,德軍在奧寥爾-庫爾斯克方向上的進攻能力已經枯竭,不得不轉入了防禦。首先,北線作戰中,蘇空軍第16集團軍出動飛機7600架次,遠程航空兵出動800架次,共消滅德軍飛機517架,有力地支援了地麵部隊粉碎德軍進攻。陸軍部隊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很高評價,第13集團軍總指揮在報告中寫道:“請向空軍全體人員轉達我們地麵部隊的衷心感謝,感謝他們從空中給我們的積極支援。我們都懷著愛戴的心情讚揚自己的戰友從空中實施的成功突擊。”

  在南線,擔任防禦的蘇軍航空兵打得更加頑強。當德軍從別耳哥羅德向庫爾斯克城以南的奧博揚發起主攻後,沃羅涅日方麵軍幾乎將其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奧博揚一線。從5日開始,雙方又展開了殲擊機大戰,參戰飛機之多、空戰頻率之高、戰況之慘烈,均達到驚人的程度。在寬20公裏、長69公裏地區上空,同時有雙方的2000多架飛機在縱橫交織,幾乎遮蔽了天空。一次參戰的飛機常常多達100~150架。7月5日雙方編隊空戰達99次。至10日止,僅空軍第2集團軍的殲擊機就進行了205次空戰,擊落德軍飛機330架,自己隻損失153架。

  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主力,用於打擊猖狂北進的德軍坦克集團。頭兩天,強擊機和轟炸機都以6~8機編隊活動,收效並不很大。後來為了提高突擊效率,減少飛機的損失,便改以30~40機編隊實施集中突擊。因為大編隊強擊機和轟炸機的防禦能力更強,殲擊機也更容易掩護。如此鋪天蓋地的空中火力,給德軍的進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德國空軍曆來以作戰迅速勇猛而一度讓盟軍傷透腦筋,此次在庫爾斯克的表現當然也不同凡響。他們對蘇軍地麵部隊的空襲曾一度十分凶猛。7月8日清晨,德軍第一個反坦克大隊——第9強擊聯隊第4大隊在巡邏中發現別耳哥羅德以北有蘇軍—個坦克旅,正向德軍的側翼運動,立即集中了全大隊的56架Hs-L29B2強擊機展開超低空迎頭痛擊,30毫米穿甲彈雨點般飛向坦克集群,短短幾分鍾內便有6輛坦克起火燃燒。蘇軍被迫停止了攻勢後撤。

  麵對蘇軍優勢兵力的頑強抵抗,7月10日,損失慘重的德軍被迫中止了對奧博揚的進攻,德軍第一階段南北對進計劃就這樣被無情粉碎了。但是,希特勒不肯罷休,他進行了重新部署,把進攻重點放到南線,將坦克師、機械化師和航空兵的主力調到了奧博揚東南的普羅霍羅夫卡地域,打算從東南方向迂回包抄庫爾斯克。沃羅涅日方麵軍針鋒相對,及時調整了自己的部署,決心以攻對攻,徹底粉碎進攻之敵。

  至7月23日,沃羅涅日方麵軍的部隊完全恢複了7月5日前所處的位置。在別耳哥羅德-庫爾斯克方向防禦戰役期間,蘇軍航空兵共出動飛機1926架次,擊落德機899架。至此,希特勒攻占庫爾斯克的“衛城作戰”計劃徹底破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