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圍殲敵64集團軍

  1942年12月底,華西列夫斯基主要研究有關肅清科捷利尼科沃、托爾莫辛和莫羅佐夫斯克地域的德軍問題。蘇軍最高統帥部任命沃羅諾夫將軍為其駐頓河方麵軍代表。他和頓河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共同提出一個最後肅清被圍德軍集團計劃,該計劃的代號為“指環”。

  蘇軍總參謀部和最高統帥部審查了該計劃,認為尚存在一些問題,並在訓令中向沃羅諾夫將軍指出:

  你提出的“指環”計劃的主要缺點是,主要突擊和輔助突擊向不同的方向實施,而且從不連接,這就使戰役的勝利深為可疑了。

  最高統帥部認為,在戰役第一階段,你的主要任務應當是在克拉夫佐夫、巴布爾金、馬裏諾夫卡、卡爾波夫卡地域切斷並殲滅被圍敵軍的西部集團,以便我軍由德米特裏耶夫卡、第一國營農場、巴布爾金地域發起的主要突擊轉向南直指卡爾波夫斯卡亞車站,第57集團軍由克拉夫佐夫、斯克利亞羅夫地域應實施與主要突擊相向的輔助突擊,並在卡爾波夫斯卡亞車站地域與主要突擊會合。

  此外,應組織第66集團軍經奧爾洛夫卡向“紅十月”村方向實施突擊,第62集團軍則實施與該突擊相向的突擊,以便這兩個突擊能夠會合並從而切斷工區的敵人與敵主要集團的聯係。

  最高統帥部命令根據上述內容修改計劃。最高統帥部批準你在第一個計劃中提出的戰役發起時間。

  戰役第一階段應於發起後5~6天結束。

  戰役第二階段應於1月9日前通過總參謀部送呈,計劃中應考慮到第一階段的戰果。

  斯大林

  朱可夫

  第170718號

  1942年12月28日

  1943年1月,在頓河地域的蘇軍對外正麵,經西南方麵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麵軍的努力,向西推進200~250公裏。壓縮在合圍圈中的德軍的態勢急劇惡化,已沒有任何解救的希望,其物資儲備業已耗盡。部隊領到的是不夠充饑的口糧。醫院的傷病員大大超過容量。傷、病致死的人員急劇增加。不可避免的覆滅的命運即將來臨。

  為了停止流血,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頓河方麵軍領導人向德軍第6集團軍發出最後通牒,要他們根據慣例條件投降。

  於是,1943年1月8日,3名蘇軍青年軍官帶著一麵白旗,進入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德軍防線,把蘇頓河方麵軍前線司令羅科索夫斯基將軍的一份最後通牒送交保盧斯將軍。最後通牒提醒保盧斯,他的部隊已被切斷,解救無望,空中接濟也不能保持了,然後說道:

  “你軍已陷入絕境。你們饑寒交迫,疾病叢生。而蘇聯的寒冬還隻剛剛開始。嚴霜、寒流、暴風雪還在後頭。你的士兵缺少冬衣,衛生條件又差到極點……你們的處境暗淡無光,繼續抵抗下去實在毫無意義。”

  “有鑒於此,並為了避免無謂的流血犧牲,茲建議你們接受下列投降條件……”

  這些條件是體麵的。所有被俘人員一概發給“通常標準的口糧”。傷病員和凍傷人員將得到醫治。所有被俘人員可以保留他們的軍銜領章、勳章和個人財物。通牒要求保盧斯於24小時之內答複。

  保盧斯立即將最後通牒的全文以電報形式發給希特勒,並要求批準第6集團軍向蘇軍投降。希特勒立即駁回了他的請求。蘇軍要求投降的期滿之後,又過了24個小時,即1月10日晨,蘇軍以5000門火炮對德軍狂轟猛炸。經過猛烈的炮火準備後,頓河方麵軍部隊轉入旨在分割並各個殲滅被圍敵軍的進攻,但未能獲得全勝。

  這一仗打得激烈而殘酷。在瓦礫成堆、遍地冰凍的城內廢墟上,雙方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英勇,不顧一切地戰鬥。但是戰鬥並沒有持續多久。6天之中,德軍的袋形陣地已縮小了一半,隻剩下15英裏長、9英裏寬的一塊地方。

  1月22日,頓河方麵軍部隊經過進一步準備後再次轉入進攻。敵人經不住這次突擊,開始後退。會戰中托爾布欣將軍指揮的第57集團軍和紮多夫將軍指揮的第66集團軍取得的戰果最好。

  1月24日,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本來就已十分可憐的陣地又被蘇軍一劈為二,最後一條小型的臨時跑道也失去了。過去,德軍飛機還運來些供應品,特別是治療傷病員的藥品,並運走了2900名傷病員,現在飛機再也不能降落了。

  在這種情況下,蘇軍再次給保盧斯所屬部隊一次投降的機會。1月24日,蘇聯的使者帶著一份新的建議來到德軍陣地。保盧斯又一次感到左右為難,並再次發電報向希特勒請示:

  “部隊已彈盡糧絕……已無法進行有效的指揮……傷員1.8萬人,無衣無食,也無藥品繃帶……繼續抵抗下去已毫無意義。崩潰在所難免。部隊請求立即準予投降,以挽救殘部生命。”

  但是,希特勒的答複一如既往:“不許投降。第6集團軍必須死守陣地,直至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實際上,繼續抵抗不僅毫無意義、毫無用處,而且是根本辦不到的事。第6集團軍被迫開始全線退卻……退卻變成了逃跑……亂作一團……路上布滿屍體,並很快被白雪所覆蓋……整個部隊開始無命令地退卻,勢不可擋,因為他們在和死亡賽跑,稍慢一點兒,死神便會輕易地追上他們,捉住他們……隊伍裏一批批人死去,集團軍縮在越來越小的地獄裏。

  1月28日,德軍第6集團軍這樣一支曾經煊赫一時的軍隊的殘兵餘卒被分割在3小塊袋形陣地之中,保盧斯將軍的司令部在南麵的一塊,他坐在黑暗角落裏的行軍床上,樣子頹喪至極。

  第6集團軍的“光榮”和可怕的痛苦都快要結束了。1月30日,保盧斯電告希特勒:“最後崩潰不出24小時之內。”

  希特勒得到這個信息後,趕緊對斯大林格勒的那些麵臨死亡的軍官們封官晉爵,顯然希望這種“恩典”能加強他們頑強到底的決心。希特勒對約德爾說,“在德國曆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陸軍元帥被生俘的”,隨即給保盧斯發去一封電報,授予他元帥節杖。117名軍官也都升一級。這真是骷髏賣俏的把戲!

  1月31日晚,保盧斯向德軍統帥部發出最後一份電報:

  “第6集團軍……已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同日7點45分,第6集團軍司令部的發報員自己決定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蘇聯人已經到了我們地下室的門口。我們正在搗毀器材。”最後寫上“CL”——這是國際無線電碼,表示“本台停止發報”。

  實際上,在第6集團軍司令部並未發生最後一分鍾的戰鬥。保盧斯和他的司令部並沒有堅持到最後一兵一卒。總司令的地下室的黑黝黝的洞口,由一名蘇軍下級軍官率領一班士兵窺看。蘇軍士兵叫黑洞中的德軍軍官投降,第6集團軍的參謀長施密特將軍接受了投降的要求。保盧斯癱軟無力地坐在行軍床上。施密特問保盧斯:

  “請問陸軍元帥,還有什麽話要說嗎?”

  此時此刻,曾不可一世的保盧斯竟連吭一聲的力氣都沒有了。

  1月31日,蘇軍最後粉碎了德軍的南部集團。德軍的南部集團殘部,包括第6集團軍司令官保盧斯元帥在內,無一例外地統統投降了。2月2日,北部集團的殘部亦投降。至此,蘇軍徹底完成了伏爾加河畔的最大的會戰,由德軍及其仆從軍所組成的最大的軍隊集團徹底遭到覆滅。

  9.1萬名德軍,其中包括24名將軍,正在冰雪途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淒涼的西伯利亞戰俘營。這批戰俘都是饑腸轆轆,身患凍傷,大部分還負了彈傷,人人迷茫頹喪。他們抓緊了裹在頭上的滿是血汙的毛毯,以抵禦攝氏零下24度的嚴寒。兩個月前,這支遠征部隊共28.5萬人,現在除了2萬名左右羅馬尼亞部隊和2000名傷員已空運回國外,殘存者還就是這麽多了。其餘人員已全部戰死,成為希特勒的犧牲品。

  此時此刻,希特勒正在東普魯士的暖氣燒得熱乎乎的大本營裏責罵其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將領不懂得如何和何時殺身成仁。其實,該對這次慘重失敗負責的正是希特勒自己的固執和愚蠢。2月1日,希特勒和他的將領們在最高統帥部舉行會議。會議裏,希特勒像一頭發瘋的獅子,不斷責罵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保盧斯:

  “他們已經在那兒投降了——正正式式、完完全全地投降了。他們本來應該團結一致,負隅頑抗,然後用最後一粒子彈自盡……那個人(保盧斯)應該舉槍自殺,正像曆來的司令官眼看大勢已去便拔劍自刎一樣……”希特勒越說越對保盧斯恨之入骨。

  希特勒還與蔡茨勒將軍就如何向德國民眾公布投降消息的問題,簡單地交換了一下意見。2月3日,即保盧斯等投降後的第三天,德國最高統帥部發布了一項特別公報:

  “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第6集團軍在保盧斯元帥的卓越領導下,忠實地履行了他們戰鬥到最後一息的誓言,終為優勢的敵人和不利於我軍的條件所壓倒。”

  斯大林格勒的會戰極其激烈,隻有莫斯科會戰可與之相提並論。斯大林格勒會戰反攻過程中,蘇軍共殲滅德軍第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和意大利第8集團軍。德軍共損失32個師和3個旅,另外還有16個師傷亡50%~75%,損失人員80餘萬、坦克和強擊火炮近2000輛、火炮和迫擊炮1萬餘門,作戰和運輸飛機3000多架,以及汽車7萬多輛。蘇軍把德軍從伏爾加河和頓河擊退幾百公裏。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德國軍隊所曾遭到的最大的一次失敗。敵人在頓河、伏爾加河、斯大林格勒地域總共損失了約150萬人,占其當時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14,還有3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2萬門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架飛機及大量的其他技術兵器。這些實力兵器的損失對法西斯德國的整個戰略地位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並徹底動搖了它的整個戰爭機器。

  在200個日日夜夜的斯大林格勒會戰中,蘇聯軍民充分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進行艱苦卓越的頑強作戰,計損失113萬人,終於贏得了輝煌的勝利。

  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後,從南到北向蘇軍各個方向的反擊作戰也頻頻告捷。列寧格勒、頓河流域、北高加索等地的德軍先後敗退。

  蘇聯軍民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政治和軍事意義。首先,斯大林格勒會戰使德軍遭到沉重打擊,元氣大傷,粉碎了希特勒滅亡蘇聯、進而稱霸世界的狂妄企圖,改變了蘇德戰場的戰略形勢,是蘇聯衛國戰爭的重大轉折點,也是歐洲戰爭乃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蘇軍從此牢牢地掌握了戰略主動權,蘇德戰爭的進程開始發生根本轉折。

  第二,蘇聯軍民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引發了法西斯集團內部的深刻政治危機和軍事危機。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德軍在蘇德戰場的空前失敗,德軍士氣一落千丈,在德軍內部甚至在部分希特勒將領中,對打贏戰爭的信心產生嚴重動搖。在希特勒大本營裏,怨聲四起,一些納粹將軍還暗中策劃了推翻希特勒的政變。德國與其夥伴和仆從國的關係顯著惡化,這些國家的離心傾向日趨明顯,不願再聽命於德國。斯大林格勒會戰後,盡管希特勒一再堅持要求增加蘇德戰場的力量,但仆從國不願再做出更多的承諾。日本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後,也向德國表示,無法參加對蘇作戰。意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軍隊在斯大林格勒的覆滅,使這些國家的執政者對希特勒的信心產生嚴重動搖,他們開始尋求退出戰爭的方法和道路。1943年3月26日,墨索裏尼在給希特勒的信中,建議同蘇聯單獨媾和。一些中立國家對德國也越來越持慎重態度。1943年,同德國保持外交關係的國家,從蘇德戰爭前夕的40多個減少至22個。此外還有不少國家正在醞釀與德國斷絕關係。第三,蘇聯軍民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蘇聯的國際地位,擴大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影響,鞏固和擴大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進一步堅定了世界人民共同打敗法西斯集團的信心,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新高潮。1942年至1943年,蘇聯同澳大利亞、古巴、埃及、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等許多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連同盧森堡、墨西哥和烏拉圭先後恢複了外交關係。美英國家的政治家,看到蘇聯展示出來的強大威力及其戰略、戰術的明顯提高,開始認真考慮和研究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蘇聯軍民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促進了在反法西斯同盟國團結合作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蘇美英三國首腦第一次會議——德黑蘭會議的召開。

  §§第六章 庫爾斯克戰役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