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莫斯科大反攻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向紅軍發出指示:不給德寇任何喘息的機會,不停頓地把它們向西驅趕。

  1月8日,蘇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的艦桅高昂,海軍戰士將炮彈填進了炮膛,莫斯科郊外野戰機場上的戰鷹滿載航空炸彈,振翅待飛。從列寧格勒城外雪深齊腰的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從靜靜的頓河流淌過的烏克蘭平原,到黑海北岸的克裏木島,蘇軍在這條縱貫南北的戰線上,9個方麵軍110多萬將士正在整裝待發,收複失地大總攻的戰幕即將拉開。

  隨著紅色信號彈飛上天空,威力巨大的“卡秋莎”首先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一時之間從空中到地麵雷聲滾滾、火光衝天,蘇軍的全線總攻開始了。

  總攻首先以加裏寧方麵軍實施的瑟喬夫卡-維亞茲馬戰役開始。這一戰役也是勒熱夫-維亞茲馬進攻戰役的一部分。進攻的第一天,方麵軍的第39集團軍就在勒熱夫以西突破德軍防禦,至1月21日挺進80公裏至90公裏,前出至德軍第9集團軍勒熱夫集團的後方。26日清晨,方麵軍的第22、第29集團軍即在奧列尼諾包圍了德軍約7個師。騎兵第11軍從正麵突至維亞茲馬,並切斷了維亞茲馬-斯摩棱斯克公路。

  西方麵軍以9個集團軍和2個騎兵軍實施的勒熱夫-維亞茲馬進攻戰役,1月10日開始發起攻擊。方麵軍的右翼第1突擊集團軍第20和第16集團軍在突破德軍沃洛科拉姆斯克防線後,於17日切斷了莫斯科-勒熱夫鐵路。方麵軍中線部隊第5、第33集團軍於1月20日收複莫紮伊斯克;第43集團軍則向尤赫諾夫方向進攻。方麵軍左翼的第49、第50集團軍和近衛第1軍、第10集團軍從北麵和南麵迂回包抄了由德軍第9集團軍約9個師組成的尤赫諾夫集團,這就使蘇第33集團軍和近衛騎兵第1軍分別在尤赫諾夫以北及其以南突入德軍後方,並開始向維亞茲馬展開攻擊。為配合正麵部隊圍殲維亞茲馬的德軍,蘇軍還從1月中旬至2月中旬先後在維亞茲馬東南地域,以空降第201旅、第8旅和第4軍主力1萬多人實施了空降。到4月20日左右,蘇軍又向西推進了100公裏至350公裏,收複了莫斯科州、加裏寧州、圖拉州等莫斯科以西大部地區。希特勒占領莫斯科的企圖完全化為了泡影。

  1942年4月,暖流融化了伏爾加河的堅冰,解凍的土地開始散發出濃鬱醉人的春天氣息,隨著春季泥濘時期的到來,蘇軍開始轉入防禦。至此,莫斯科保衛戰以蘇軍的偉大勝利而告結束。在此戰役中德軍損失官兵50餘萬人(其中凍死凍傷10萬餘人),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在20世紀世界戰爭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它不僅粉碎了希特勒閃擊速勝的企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德軍第一次遭到重大失敗,為戰爭形勢的根本扭轉奠定了基礎,從而成為20世紀“一個冬天的神話”。戰爭的勝利使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給蘇聯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堅定了奪取最後勝利的信心,同時,也給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各國人民以巨大鼓舞,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為最後戰勝法西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五章 保衛斯大林格勒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