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最後的勝利

  自從1941年9月德軍兵臨城下之後,盡管希特勒能夠從望遠鏡裏看見城裏聖伊薩克斯教堂的穹形屋頂和海軍部大廈的尖頂,但德軍卻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經過戰鬥炮火洗禮的列寧格勒軍民,正時刻以一種老戰士那慣有的鎮靜神情,警惕地盯著藍色陰霾之中的德軍前沿陣地,時刻準備著擊退敵人的進攻。

  1943年1月12日清晨,一尊尊威武雄壯的“馬蘭特”炮和“喀秋莎”火箭炮正在瞄向涅瓦河對岸的德軍前沿陣地。當陽光剛剛穿過薄薄的雲層,2000多門火炮和迫擊炮就一齊發出了震天的怒吼,打破了嚴冬的沉寂,向著敵人的陣地噴吐了萬丈怒火。這是為了突破德軍圍困,蘇軍所實施“火花”戰役複仇的怒吼。

  1943年1月18日夜晚,當列寧格勒人從莫斯科電台播送的最後新聞節目中突然聽到播音員以激動的聲調大聲宣告:“封鎖線突破了!”“列寧格勒解圍了!”這一期待已久的勝利喜訊使人們頓時熱淚盈眶,奔走相告,甚至不顧外麵正在下著的鵝毛大雪,一個個都興奮得像個孩子一般跑出屋外。“紅軍會師了!”“烏拉!列寧格勒!”“烏拉!斯大林!”的歡呼聲響徹雲霄。每一幢房子外麵都被掛上鐮刀錘子旗,以致到了第二天清晨,整個列寧格勒城到處都閃耀著迎風招展的紅旗,顯得格外奪目動人。

  繼“火花”戰役突破德軍圍困之後,1944年1月14日,列寧格勒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反攻又開始了。經過14天的激烈作戰,蘇軍取得了重大勝利。1944年1月27日。這是列寧格勒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一天,盡管這一天是個三九嚴寒的陰冷日子。因為列寧格勒方麵軍軍事委員會正是在這一天晚上的祝捷大會上莊嚴宣布:“列寧格勒城現在已經從敵人的包圍中,從敵人的野蠻炮擊中獲得了徹底解放。”列寧格勒人民終於取得了保衛戰的重大勝利。

  1944年6月20日,蘇軍攻占維堡。曆時長達900天之久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具有重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雖因凍餓致死64萬餘人,被德軍空襲和炮擊致死2.1萬人,但是這場保衛戰不僅堅定了蘇聯人民抵抗德國法西斯的鬥誌,鼓舞了他們的勝利信心,而且還消耗了法西斯德軍大量的有生力量,把兵力雄厚的“北方”集團軍群始終緊緊地拖在西北戰場上,從而為蘇軍取得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地的輝煌勝利,為世界人民最終戰勝法西斯,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特別是在被圍困期間列寧格勒軍民所建樹的英雄業績,更是動人心弦,感人肺腑。甚至就連英國的《旗幟晚報》也發出這樣的稱頌:“列寧格勒的抵抗乃是人類在經受不可思議的考驗中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個榜樣。在世界曆史上也許再也不能找到某種類似列寧格勒的抵抗。”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偉大勝利,不僅是“生命之路”的奇跡,更是20世紀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

  §§第四章 保衛莫斯科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