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列寧格勒守衛戰

  德軍閃擊得手後,開始向基輔、斯摩棱斯克和列寧格勒3個方向發展全麵進攻。德軍統帥部一派樂觀氣氛,德軍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大將興致勃勃地對自己的部屬說:“殲滅西德維納河與第聶伯河前方蘇軍主力的任務已經完成,蘇軍的164個步兵兵團,已經有89個被我們殲滅了,隻有46個還有一定的戰鬥力,18個部署在芬蘭等次要的戰場上,有11個雖然情況不明,但不會對我軍構成多大威脅,我們可以保守地說,14天內我們就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希特勒也按捺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他斷言:“蘇聯已失去了這場戰爭。”

  為此,希特勒命令,中央集團軍群應強渡第聶伯河與西德維納河,向斯摩梭斯克方向實施鉗形攻擊,並占領該市;南方集團軍群應兵分3路:一部圍殲文尼察以西的蘇軍,一部向東南方向進攻,阻止蘇軍後撤,一部向基輔挺進;北方集團軍群則繼續向列寧格勒進攻。博克的部隊在完成戰役的第一階段戰鬥後,博克就指揮自己的部隊馬不停蹄地向前攻擊。博克命令:集中兵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圍殲蘇軍斯摩棱斯克集團,並奪取奧爾沙、維捷布斯克、斯摩棱斯克三角地帶。

  斯摩棱斯克是俄羅斯的西部重鎮,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距莫斯科僅400公裏,素有“莫斯科門戶”之稱,是曆代兵家必爭之地。1812年,拿破侖率領法軍入侵俄國,就是經由這座古城進入莫斯科的。德軍將領們企盼著能重溫拿破侖的舊夢。

  蘇軍雖然拚死抵抗,但是立足未穩的蘇軍又沒有完備的防禦體係,無法抗拒德軍強大裝甲部隊的進攻,在德軍接連不斷的鉗形攻勢和不斷的分割、包圍下,被各個擊破,德軍於7月16日占領了斯摩梭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門戶被打開了。西南方向的形勢也不妙。斯大林認為,西南方向是德軍進攻的主要方向,他把蘇軍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烏克蘭,設立了兩個方麵軍:南方方麵軍、西南方麵軍。其數量超過巴甫洛夫的西方麵軍和西北方麵軍兩個方麵軍的總和。西南方麵軍由基爾波諾斯指揮,編成內有第5、第6、第26和第12四個集團軍,南方方麵軍由秋列涅夫指揮,編有第18、第9兩個集團軍。

  盡管蘇軍在烏克蘭地區部署了重兵,但是在德軍的突然打擊之下,蘇軍猝不及防,未能抵擋住德軍的進攻。到9月初,蘇軍已經被迫退守烏克蘭首都基輔。克萊斯特和古德裏安指揮的兩支裝甲大軍如兩根利箭在基輔南北兩側齊頭並進,進至第聶伯河後轉頭相向推進,準備將基輔兜進德軍的大包圍圈。

  朱可夫認為,德軍氣勢凶猛,最好趁德軍尚未合圍之機,主動撤出基輔,以保留實力。

  斯大林的心情真是糟透了,戰爭局勢很不好,自己的家人也陷入了德軍的魔掌。據日丹諾夫報告,他的長子雅科夫,也就是蘇軍第14裝甲坦克師第14榴彈炮團的連長,不幸被德軍俘虜。

  斯大林對自己的兒子的被俘有些不安。雅科夫萬一挺不住,被摧垮了,按德國人的意誌在廣播和傳單裏亂說一氣,這不僅將對自己的聲譽有極大的損害,而且會對正拚死抗戰的蘇聯軍民的士氣以很大的打擊。在此前一天莫洛托夫曾告訴他,說瑞典紅十字會主席通過瑞典使館帶來口信:問是否要委托他或其他什麽人采取行動解救他的兒子。斯大林內心非常矛盾。

  此刻,見朱可夫說要放棄基輔,就很不耐煩地拒絕了朱可夫的建議。他厲聲打斷朱可夫的話說:“要放棄基輔?要將部隊撤出基輔?撤退,撤退!我們丟掉了拉脫維亞、立陶宛全部,白俄羅斯一部,以及烏克蘭、摩爾達維亞的一部分,俄羅斯的西部也丟掉了,我們還要撤退,我們要撤到什麽時候?現在德軍已成了強弩之末,為什麽我們不能再堅持一下子呢?再說,我們的人民在注視著我們,美國人、英國人乃至世界人民也在關注我們。美國政府、政府對我們充滿了疑虛,他們不相信我們會把戰線穩在列寧格勒、斯摩棱斯克、基輔以西,我們必須做到這一點,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我們最需要的武器和物質援助。如果我們把基輔了,誰還相信我們,誰不肯幫助我們!”

  斯大林一想到基輔的局勢,就想起西南方向總指揮的布瓊尼。布瓊尼是久經考驗的老元帥了,他恐怕是當前蘇聯最有經驗的軍事家了,他怎麽也與朱可夫一樣主張放棄基輔了?不管怎麽樣,基輔是不能丟的。

  最後,斯大林下令,不許後退,不許炸毀橋梁,一定要守住基輔。而且他要求基爾波諾斯要實施更加積極的戰術,對敵發起反攻。這樣,蘇軍西南方麵軍錯過了避開合圍和保存實力的最後時機。

  9月15日,德軍完成了對蘇軍西南方麵軍第21、第5、第37和第26集團軍的合圍。

  9月17日晨5時,方麵軍軍事委員會再次向斯大林請求撤離,斯大林仍舊不許突圍。

  情況已經十分緊急,9月17日黃昏前,軍事委員會不顧斯大林的反對,決定讓蘇軍突圍,但為時已晚。方麵軍司令部也與各集團軍失去了聯係,被德軍分割、包圍的蘇軍各自為戰,雖然英勇奮戰,但仍未能擋住德軍的猛烈進攻。19日,蘇軍被迫放棄基輔。20日,蘇軍西南方麵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參謀長等高級將領在突圍中陣亡。有66萬多人被俘,800餘輛坦克和3000餘門火炮被德軍擊毀或被繳獲。

  在北路,德軍已經突破了蘇軍在拉脫維亞-俄羅斯邊界的防線,占領了列寧格勒的西南門戶普斯科夫,與位於拉多加湖西北的芬軍主力遙相呼應,列寧格勒已經處在德芬軍隊的南北夾擊之中。列寧格勒好像已成為德軍的囊中之物。

  氣急敗壞的斯大林給負責西北方向防禦的伏羅希洛夫打電話。

  “伏羅希洛夫嗎?普斯科夫怎麽又丟了?你們打算撤到哪裏?撤到北冰洋上去嗎?”

  伏羅希洛失手裏緊緊握著話筒,頭上冒出一層細細的汗珠。他輕聲表示決心說:“普斯科夫我們丟了,但請放心,我們一定想辦法重新奪回來。”

  但是,自己用什麽去阻止德軍的凶猛進攻呢?改組後的列寧格勒軍事領帥機構雖然圍繞列寧格勒築了3道防線,但因兵力不足,各條防線兵力薄弱,其中最外麵的以盧加城為中心的,南起伊爾門湖西岸西姆斯克,沿盧加河一字擺開,至盧加河出海口金吉謝普,全長300公裏的盧加防線,隻有4個正規步兵師、3個民兵師和一些軍校學員在防守,單靠這些兵力是無法阻止德軍的進攻的。

  想到這,他猶疑了一下,向斯大林請求說:“斯大林同誌,我清楚我的職責,我會不遺餘力地去完成黨和人民對我的囑托。但是,我們這裏兵力薄弱,能不能再給我調幾個師來。”

  斯大林頗為不快地說:“現在到處都向我求救兵,我到哪裏去找這些救兵?現在我連一個營也派不出,你自己去想辦法吧。”

  伏羅希洛夫碰了釘子,他了解斯大林的脾氣,隻要他拒絕了的事,你再怎麽哀求也沒有用,相反還會引起他的反感,隻有自己想辦法了。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方向應該在列寧格勒西南和南部,北部隻是次要方向,而且擔任北部進攻的是芬軍,戰鬥力相對比較弱。伏羅希洛夫決定:從北方麵軍調出6個師又一個旅,參加盧加河一線的防禦,同時動員列寧格勒人民行動起來,加固盧加防線。

  蘇聯軍民在盧加防線上拚死抵抗,使萊布的北方集團軍在盧加防線前裹足不前。

  在萊布的司令部裏,有人建議印發請帖給各兵團和部隊的司令官,邀請他們參加預定在“阿斯托裏亞”旅館舉行的慶功宴,使進攻的部隊以為,德軍的勝利已經指日可待。萊布希望,這份請帖變成一個號召、一種獎品、一筆預支或一種提示。在各個集團軍裏紛紛傳說,這份請帖是按照元首本人的指示印發的。

  但這一切都是白費心機,萊布的部隊雖然一再企圖突破盧加防線,但始終沒有成功。

  呆在“狼穴”的希特勒再也呆不住了,他決定親自到萊布的司令部走一趟,上前線督戰。

  7月20日夜,希特勒的專車從“狼穴”出發,開向萊布的司令部所在地普斯科夫。

  一路上,希特勒沒有心思觀賞外麵的風景,隻是一門心思看著一張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地圖,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地圖上一個標著列寧格勒字樣的粗大黑點。

  “為什麽?為什麽萊布在軍事上背運呢?在頭兩個星期,戰爭不是都按照自己的預定計劃發展的嗎?現在為什麽會突然出亂子呢?這個在法國戰役中赫赫有名的將軍為什麽在蘇聯老百姓匆忙湊合起來的防線麵前卻踏步不前呢?”

  老萊布身材瘦長,動作有些遲緩。他不但在軍事上積有豐富的經驗,而且處世圓滑。他認真研究過希特勒的性格。他知道,無論哪一個高級將領,如果引起元首懷疑,認為誰沒有能力去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他就會立即被元首趕下台。

  萊布見希特勒不辭辛苦來前線,他知道這既是自己的榮耀,又是對自己的最大的不信任,自己必須小心翼翼伺候他,要不然自己的寶位就不穩了。

  第二天早上9點左右,萊布帶著三位將軍急匆匆來到希特勒的專列上。

  希特勒見萊布來了,隻是冷淡地向這個已經有點老態的65歲的元帥伸了下手,並向元帥的隨行人員微微頷首招呼了一下,他沒有請任何人坐下。

  老萊布簡單介紹了一下戰況,然後想向元首解釋自己的部隊為什麽直到現在還沒有突破蘇軍的防線。希特勒冷冷地看了一眼萊布,不耐煩地說:

  “我不想聽你介紹糟糕的戰局,更不想聽你解釋!我給你兩個集團軍、一個航空隊,給你占領布爾什維克第二首都的機會和光榮,但是你卻在一條臨時組織的防線麵前停止了自己的步伐,這簡直是給你自己丟臉,你太讓我失望了!”

  希特勒越說越氣,他嘴唇發青,吐沫四濺。略略停了一下,稍稍緩了一口氣,然後衝著低眉垂首的萊布說了句:“我們看地圖去吧。”萊布聽到這句話,略微鬆了一口氣,趕緊走到地圖前。希特勒開始喋喋不休說道:

  “你應該停止對盧加防線的正麵攻擊,在防線的西翼集中力量猛攻,就是在這裏,諾夫哥羅德,和這裏,金吉謝普。要猛攻,不要給敵人以任何喘息之機。”

  “彼得堡一定要在最近幾天內拿下來,隻有如此,俄國在芬蘭灣的艦隊才會喪失作用。如果俄國的潛水艇失去了在芬蘭灣和在波羅的海上的基地,那麽它們就得不到燃料,它們就片刻也支持不住了。此外,瑞典的鐵礦石才能源源不斷地供應我們。如果兵力不夠,你可以把中央集團軍群的第3裝甲集群調過來。”

  萊布猶疑地問了一句:“元首,你是說,德軍下一步的行動重點不是放在莫斯科?而是放在北路,也就是彼得堡嗎?哈爾德的參謀部不是一直鼓吹應將進攻的重點放在中路嗎,在他們看來,隻要占領蘇聯首都莫斯科,戰爭也就宣布結束。”

  “莫斯科的確很重要,但是,現在在我看來,他隻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而已,占領和毀滅莫斯科應該是大戲的尾聲,在此之前,應先在南方和北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特別是彼得堡,這個一直令我魂牽夢繞的城市,自然是應先占領,而且要徹底毀滅它,占領和毀滅這個城市,不僅可以取得巨大的戰略利益,讓德國嚴嚴釘死俄國彼得大帝打開的‘歐洲之窗’,把波羅的海變成德國的內海,而且通過占領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搖籃,還能瓦解敵人的反抗意誌,摧毀他們的士氣。你必須盡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它。”

  “至於對彼得堡的善後處理問題,我們一定要殘暴,要讓每一個俄國人嚇得發抖!我們要把舊世界毫無意義的法律、舊世界的猶太-基督教的傳統踏在腳下。我們不需要俄國,既不需要敵對的俄國,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國,我們隻需要一片東方的土地。所以我們決不能接受不論是彼得堡,還是莫斯科的投降。你們必須使它們化為烏有,化為灰塵,讓他們在地球上消失。”

  萊布從希特勒那裏回來,內心充滿了矛盾。一方麵他又多了一個戰鬥力極強的坦克集群,這為他更自由地運用軍力提供了一定的餘地;另一方麵他感到壓力也更大了,這就像賭博一樣,賭注越大,一旦輸了,付出的代價也越大。萊布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如期完成元首給他下達的任務,他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可能連命也難保。

  在以後的3個星期裏,萊布出動29個師的兵力,1200架飛機,近1500輛坦克,1200門火炮,對盧加防線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猛攻。炮彈將盧加河畔的土翻了個個兒,蘇軍頑強抗擊。但是德軍憑借優勢兵力發動了一輪又一輪攻擊。到8月8日,德軍終於在金吉謝普附近撕開了一個缺口;4天後又在中路突破了蘇軍陣地。德軍以每天2公裏的速度向前推進。盡管推進的速度與戰爭初期相比大大減慢了,而且德軍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是德軍的進展仍舊給列寧格勒帶來了極大的威脅。9月8日,德軍占領了施呂瑟爾堡,切斷了列寧格勒與外界聯係的最後一條陸路交通線,已將列寧格勒三麵包圍,隻有拉多加湖一邊有一條通道可以與蘇聯其他地區相連。包圍圈也變得很小,德軍的大炮已經可以直接攻擊列寧格勒市區了。在萊布看來,列寧格勒已經垂手可得。

  德軍的大炮和飛機開始對列寧格勒城區狂轟濫炸,列寧格勒的處境已十分艱難。

  斯大林對列寧格勒的局勢十分擔憂。德軍集中兵力進攻列寧格勒,很顯然是想在短期內奪取列寧格勒,迅速與芬軍會師,然後揮師莫斯科,從東北方向實施迂回,如果不能及時采取反措施,德軍就會占據戰役戰略的主動權。

  斯大林指示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朱可夫立即趕回莫斯科,接受新的任命。

  9月9日晚,朱可夫風塵仆仆地趕到斯大林的住處。莫洛托夫和其他政治局委員都在座。斯大林正全神貫注地看著列寧格勒形勢圖。人們都默不作聲地坐著。他見朱可夫進來,離開地圖,對朱可夫說:

  “我們多次研究了列寧格勒的局勢,一致認為那裏的形勢很嚴峻。我們同列寧格勒的陸上聯係已經被切斷。軍隊和居民的處境都很困難。現在芬軍正從北麵進攻卡累利阿地峽,得到坦克第4集群加強的德軍北方集團軍群正從南麵向列寧格勒進攻。聽說伏羅希洛夫對列寧格勒的未來已經不抱希望了,他甚至跑到前線去,希望被德國人打死。看來指望現在的方麵軍領導已經無力阻止德軍的進攻,希望你能到那裏去,接替伏羅希洛夫指揮方麵軍和波羅的海艦隊。”

  朱可夫表示堅決服從。不過,他提了一個條件,要求帶三位將軍去,替換在列寧格勒連續作戰多日、已經極度疲勞的伏羅希洛夫等將軍。斯大林很爽快地答應了。朱可夫說:我就帶霍津中將、費久寧斯基少將和科科佩夫少將去吧。

  9月9日,朱可夫一行4人乘專機飛抵列寧格勒。他們一下飛機就直奔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冬宮。他們到時方麵軍軍事委員會正在召開會議,討論一旦扼守不住列寧格勒,應采取什麽措施。朱可夫對此立即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說,我們必須堅決保衛列寧格勒,直到最後一人。

  隨後,朱可夫對方麵軍進行了改組,費久寧斯基被認命為副司令員,霍津為參謀長,並當場宣布撤換第42、第8集團軍司令員的職務。

  伏羅希洛夫默默離開會議室,一路上他想,我是不是已經老了,不中用了,可是我才剛剛60歲,60歲算什麽呢?當年蘇沃洛夫率軍遠征歐洲,大敗法軍於維諾時都67歲了;庫圖佐夫出任俄軍大元帥,將不可一世的拿破侖打敗不也是67歲了?年齡不是理由。難道是我過去的那一套戰法不靈了?

  朱可夫上任後立即著手整頓部隊的紀律。當他巡視到第8集團軍時,見那裏的軍紀鬆弛,一些人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就退出了戰爭,有些人甚至一聽到槍聲就跑。朱可夫決定采取最嚴厲的措施,以拯救列寧格勒。他頒布命令,處決一批嚴重失職者。與此同時,他雷厲風行,對機關進行了改組,徹底改變機關的作風,堅決糾正不負責任、形式主義的作鳳。

  形勢十分嚴峻。萊布的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向列寧格勒南方要衝發動猛烈的進攻。朱可夫沒有急於采取行動,9月10日晚至11日晨,朱可夫同助手們徹夜未眠,精心製定了一份城防計劃。朱可夫命令:從市區防空部隊撤出部分高射炮,將其配置在列寧格勒最危險的地域,對敵實施直瞄射擊,加強對德軍坦克的防禦;以全部艦炮火力支援烏裏次克一普爾科沃高地的第42集團軍;在各主要方向上建立縱深梯次防禦,布設地雷,設置電網;從卡累利阿地峽抽調第23集團軍部分兵力支援第42集團軍,以加強烏裏次克地區的防禦;立即組織新部隊。這時有人問了一句:到哪裏去組建新部隊呢?

  朱可夫說:據我了解,波羅的海紅旗艦隊水兵和內務人民委員部人員,加上列寧格勒軍事院校的學員,估計可以組建5~6個獨立步兵旅。

  最後,朱可夫指出:由於德軍最近進攻十分猛烈,我軍的防線已經被衝亂,現在應重整防線,組織起一條新的防線。防線的北部從芬蘭灣的斯特列爾納起,經西南的烏裏次克,正南的普裏科沃,東南的科爾皮諾,然後沿涅瓦河到拉多加湖西岸的什利謝爾堡。

  果然不出朱可夫所料,德軍對烏裏次克和普裏科沃高地發動主要突擊。這兩個高地控製著通往列寧格勒的公路,直接危及列寧格勒的安危。朱可夫指示要嚴防死守,絕不能後退。

  德軍還是突破了蘇軍的防禦,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占領了索斯諾夫卡、芬蘭科伊洛沃,逼近烏裏次克。

  哈爾德興奮異常,他不停地向自己的參謀說,我們已經打開了一個很大的缺口,萊布的部隊正源源不斷地向列寧格勒城堡內的防線挺進,占領列寧格勒已經指日可待了。

  希特勒更是樂得合不攏嘴,他在陰冷的“狼穴”裏走來走去,總是表白說:你們看看,我的決策有多麽的英明,現在,列寧格勒已經是我的口中之食,很快就會被我嚼碎。到那時,我們就能如我預想的那樣,盡快將北方的部隊調往莫斯科方向,看來,占領俄國的閉幕式不久就能在莫斯科圓滿完成了。

  朱可夫意識到,列寧格勒的防禦已到了最緊要的關頭,隻要能夠頂住德軍的這一次進攻,德軍的攻勢將很快被化解。朱可夫決定,將方麵軍的最後一個預備隊——步兵第10師投入戰鬥,盡管這要冒很大的危險,但這對蘇軍能否保住列寧格勒來說也是最後的拚搏。

  9月14日晨,在短促而猛烈的炮火準備之後,步兵第10師與友鄰部隊協同,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對敵人實施迅猛的突擊。德軍沒有想到蘇軍會突然發起反擊,一時大亂,德軍被迫放棄了索斯諾夫卡和芬蘭科伊洛沃,蘇軍迅速恢複了原來的態勢。

  老萊布對蘇軍的戰鬥力有些吃驚,蘇軍是從哪裏突然冒出來的?他們是不是發現了我們的進攻主要方向是烏裏次克,把其他地域的兵力調到這裏?

  想到這,老萊布既有點失望,又有些高興。失望的是,德軍未能一舉突破蘇軍的防線,迅速占領列寧格勒;高興的是,蘇軍的其他地域可能比較空虛,這就為德軍在其他地域突破蘇軍的防線提供了有利條件,必須迅速對蘇軍防禦的薄弱部位實施更猛烈的進攻。萊布命令,向蘇軍第42集團軍與第55集團軍接合部實施凶猛進攻,攻占普希金城,然後從左麵迂回普爾科沃高地,從右麵迂回科爾皮諾,從而突入列寧格勒。

  然而,在萊布心裏,失望還是大大地超過高興。因為,對他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9月6日,元首已經下達了第35號命令,確定9月底發起莫斯科會戰。元首要求他迅速同在卡累利阿地峽實施進攻的芬蘭各軍建立聯係,合圍正在列寧格勒的蘇軍集團,以便最遲在9月15日為德軍在中路的進攻創造條件,到那時,賴因哈特的坦克第4集團軍和一部分空軍將依照希特勒的命令轉交給中央集團軍群,15日之前如果不能攻下彼得堡,他將更沒有能力去攻占彼得堡。

  萊布也非常清楚,要在希特勒那裏爭取延緩將第4集團軍等部隊轉交的時間是十分困難的,但是他需要這幾天寶貴的時間。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萊布決定使出最不情願的一招,致電總參謀部,要求準許他推遲四五天再執行大本營要他把部分兵力轉交給中央集團軍群的命令,同時,他信誓旦旦地擔保,他將在幾天內占領彼得堡。為此,他專門寫信給極力主張集中力量進攻莫斯科的總參謀長哈爾德,希望他能支持自己的請求。

  萊布的請求得到同意,準許他推遲4天。

  哈爾德在命令的最後加上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許多事情和許多人的前途將由這四天決定。”

  萊布明白,這是一種威脅,盡管他對許多人的命運並不關心,但是他知道,這一次在許多人中也有自己。

  隻有4天了,也就是96小時,這些時日應當決定彼得堡的命運,也許還有他本人的命運。不過,在西線曾一路凱歌的萊布還是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4天的時間還能扭轉局麵。

  萊布的努力總算取得了一些進展。9月16日,德軍第28和第50軍分別在斯盧次克東西兩翼突入蘇軍防禦,德軍第38軍一部也逼近了列寧格勒西南郊的烏裏次克。至此,萊布的北方集團軍群大體實現了包圍列寧格勒的第一期計劃,蘇軍的形勢更加危急。

  然而,德軍的進攻速度就像蝸牛爬行一樣慢,他們的推進速度從7月份的每天的5公裏下降到9月一個月的不到2公裏。而距希特勒規定的時間隻有一天了。萊布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做最後一搏。19日,萊布的炮兵對列寧格勒實施連續17個小時的攻擊,並出動飛機對該市進行了6個波次的轟炸,出動飛機近300架次,企圖以此摧毀列寧格勒軍民的抗戰意誌。但是,列寧格勒軍民頂住了德軍的最後攻擊,挫敗了萊布的最後一搏。

  此後,德軍的精銳部隊被逐步調離,除第39裝甲軍外,第4裝甲集群和第3裝甲集群的第57裝甲軍均被調往莫斯科方向,不久,第18航空軍也轉給第2航空隊,德軍再也無力全線進攻列寧格勒了,蘇聯北部的局勢逐漸穩定了下來。但是,列寧格勒軍民的反圍困鬥爭還遠沒有停止。

  §§第三章 列寧格勒戰役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