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寧安上將在焦急地等待著博伊德艦長的報告。
博伊德佇立在“光輝”號的艦橋上,更顯出焦急的神色。
時間已過午夜,深沉的夜色籠罩著萬頃碧波,海麵上除了軍艦劈波斬浪的嘩嘩聲外,萬籟俱寂。此時此刻,博伊德的心緒如洶湧的波濤,翻騰不已。他的目光不停地掃視著茫茫天際,急切期待著戰鷹的返航。盡管這次突擊決不是一種毫無希望的冒險,但確實是蘊含著極大危險,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可能難以估量。
1時12分,雷達熒光屏上相繼出現了一個個尖頭信號。雷達兵大聲報告:飛機歸來。不一會兒,飛行甲板上開始忙碌起來,第1波次的11架飛機相繼降落。2時整,第2波次的7架飛機也開始降落。
隻有威廉森和第2波的1架飛機沒有回來。兩架飛機的損失是微不足道的,襲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2日晨,當絢麗的霞光映照大地時,塔蘭托港已失去了往日秀麗的姿色。映入人們眼簾的不再是碧波帆影,而是滿目瘡傷。水上漂浮著大片大片的油跡,中彈的艦艇還冒著濃煙,救援艇隻往來穿梭,港岸堤旁人聲嘈雜,人們在呼喊著、哀號著……
美軍航空母艦“黃蜂”號的飛行甲板上,一架B-25型轟炸機升空。在一間寬敞的房間裏,裏卡迪將軍正在主持召開一個緊急會議,查明遭襲擊的原因,以便向上司匯報。他臉上那慣常的驕矜之色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英國人隻出動了20架飛機,耗用8條魚雷和少量炸彈,就在短短65分鍾內,擊沉、擊傷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使意大利艦隊折兵一半。損失之巨,甚至超過了日德蘭海戰中被殲德國艦隻的總和!
塔蘭托一戰,坎普奧尼嚇破了膽。他趕緊下令意大利艦隊放棄塔蘭托港北撤,把地中海中部的製海權拱手讓給了坎寧安。
空襲塔蘭托使在北非作戰的英軍時來運轉。大約有一個月的光景,坎寧安艦隊攻擊意大利運送補給的船隻連連得手,英國滿載軍需物資的船隊,也平安開抵埃及。英軍在給養充足的情況下發起反攻,將元氣大傷的意大利軍隊打得潰不成軍。
電訊將艦載機襲擊軍港的戰況傳向世界各地,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東京,為殲滅美國艦隊而苦尋良策的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眼睛為之一亮。
博伊德沒有像以往勝利後那樣狂歡。他在牽掛著他最得力的部下威廉森。
威廉森並沒有死,他受傷被捕,當了戰俘。1943年意大利停戰前,他又被轉送到德國。直到1945年德國投降,他才獲得自由。他們再次相會時,是在大戰結束後的倫敦。博伊德把一枚女王親授的“優異服務勳章”掛在威廉森胸前:
“我替你保管了5年,就是那個令人難忘的塔蘭托之夜,使你獲得了它!”
英國皇家海軍在塔蘭托港的勝利,使海軍中的有識之士認識到海上空中力量的重要性,並開始注重發展使用航空母艦。以坎寧安上將為代表的英軍將領,通過30年代幾次演習和實戰,敏銳察覺到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對於海軍決定性的作用,遂大膽決定以艦載航空兵為主力突擊錨泊在港口內的意軍艦隊。這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創想,並開創了艦載航空兵攻擊停泊在港口艦隊的成功戰例。這一仗的勝利,實際上是先進軍事觀念和理論的勝利,意大利海軍根本沒有料到英軍會采取這種沒有先例的方式實施突擊。盡管意軍有防空火力配置,但部署很不完善,加之又沒有心理準備,被英軍區區20架老式雙翼機打了個落花流水!
從軍事理論上講,塔蘭托之戰開創了以航母艦載機襲擊敵方海軍基地,並取得完全勝利的先河,它證明了航母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艦載機在現代海戰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勝利也為日本正在緊張籌劃中的偷襲珍珠港計劃提供了絕佳的實例,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隨即指示駐意大利的海軍武官全方位搜集一切相關情報。一年後,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簡直就像是突擊塔蘭托的放大版!
§§第十三章 比斯開灣空潛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