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當年被中國派往東南亞盟軍緬甸戰場,仰光解放後被轉派到以澳大利亞為基地的英國太平洋艦隊做隨軍記者的黎秀石教授,在紀念二戰60周年的前期,撰寫文章,回顧了在日本投降期間作為重慶《大公報》記者在東京采訪的日本投降的全過程,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令人警醒的觀點。
1945年9月2日上午7時半,黎秀石作為重慶《大公報》隨英軍太平洋艦隊的記者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艦“密蘇裏”號的甲板上,他將親眼目睹日本的投降簽字儀式,此時的黎教授十分激動。回想這些年中國被日本欺淩的情況,他巴不得國內同胞此時此地能和他一起目睹日本向中國和盟友屈膝投降的實況。
受降儀式開始。由於中國首先抗擊日本侵略,奮戰時間最長,因此九國代表入場的次序以中國為首。8時15分,中國受降全權代表徐永昌上將率領著隨從5人走向舉行受降儀式的甲板。他精神飽滿,態度嚴肅而沉著。美國、蘇聯、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新西蘭的代表跟隨在後麵。8時45分時,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營前來求降。
9時整,盟國受降儀式開始。主持受降儀式的麥克阿瑟首先講話,他說,各參戰國代表聚集於此來簽署一項莊嚴的協定,以使和平得以恢複。不少在場的記者覺得麥氏的講話不恰當,把一方求降一方受降的關係,說成是共同作出協定,恢複和平,太給日本留麵子了。這會引起後遺症的。
接著,麥克阿瑟指著甲板上擺好的桌子,叫日本代表前來在降書上簽字,先是重光葵,後是梅津美治郎。
受降書簽署由麥克阿瑟以盟軍統帥的名義首先開始,其次是尼米茲海軍上將以美國全權代表的名義簽署。接著是中國全權代表徐永昌將軍。黎教授在描寫此時此景時,寫道:“此時是9時10分時,我眼眶充滿了淚水,一種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情緒湧上心頭。”
受降儀式結束後,黎教授走向徐將軍,請他說幾句話。徐將軍沉思了一會兒,一字一句慢慢地說道:“今天是要大家回想的一天。今天每一位在這裏有代表的國家都可以回想一下過去,假如它的良心告訴它有錯誤,它就應當勇敢地承認錯誤而懺悔。”
黎教授對徐將軍說出“懺悔”一詞很是好奇,便請徐將軍進一步說明“懺悔”的含義。徐將軍稍微搖一下頭,不願再說下去。
采訪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黎教授始終思考著徐將軍所說的“懺悔”一詞。漸漸地黎教授懂得了其中所包含的東西:日本軍閥和盲從軍國主義的那部分日本人是造成亞太地區十多年來大災難的罪魁禍首,自應認罪懺悔。而戰勝國的懺悔,卻更是令人心酸的懺悔。
中國應該懺悔。中國土廣民眾,但內戰不息,竟讓小日本有機可乘,步步進犯,結果招架無力,一再受辱,實在愧對祖宗。
英國自應懺悔。本世紀初,日本的侵略野心就已經暴露無遺,但英國卻與日本結盟,養虎為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又與納粹德國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助紂為虐,造成全球浩劫。更可恥的是1941年,日本為了抑製中國的抗戰,對中國進行封鎖,此時,英國便與日本妥協,封閉了盟軍援華物資的唯一陸路交通滇緬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攻占南洋地區,當日本打到緬甸,英國政府轉而求我國派遣遠征軍入緬,援助在敗中的駐緬英軍。英國政府當年這樣敵友不分,今天反思,能不慚愧?
美國也應該懺悔。日本已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之時,美國還把大量廢鐵賣給日本製造槍炮。更令人氣憤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45年2月在前蘇聯的雅爾塔背著中國簽署《雅爾塔協定》,以侵犯中國利益和主權為交換條件,促使前蘇聯於德國戰敗後參加對日作戰。美國政府這樣對待抗日流血犧牲最大、奮戰時間最長的盟國,能問心無愧嗎?
懺悔的意義是警醒未來,希望在將來的日子裏不再發生類似的悲劇。但是,別人能否懺悔我們是幹涉不了的,自己懺悔後的警醒卻是十分必要的。
在日本拒不道歉,右翼分子不斷地美化侵略戰爭,否定類似南京大屠殺等等的事情麵前,在日本國內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再度興起的時候,通過這種種現象,回顧曆史,我們將麵臨這樣一個問題:當年日本果真是無條件投降了嗎?
日本投降後,就有美國的有識之士提出來,美國也許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對日本過於仁慈了,並懷疑放過天皇裕仁也許是一個很不明智的決定。
據黎教授講,觀禮那天,隨行記者手上都沒有降書全文的複印本,但都報道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可是其後細看降書才發現,其中並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字句,而隻是寫著:本代表(指受降代表)茲命令日本帝國大本營應立即對不論在任何位置之一切日本軍隊及在日本國支配下之一切軍隊之指揮官,命其本身及在其支配下之一切軍隊應立即無條件投降。
軍隊投降與國家投降,兩者區別很大。1943年11月,中、美、英舉行的開羅會議明確宣告,中、美、英三國對日繼續作戰“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為什麽到日本正式投降之日,無條件變為有條件,廢除軍國主義的日皇體製變為保全日皇裕仁的地位呢?要解答這兩大問題,得從頭說起。
日皇裕仁於1945年6月22日召集重臣及軍方首腦,麵諭開始講和工作。當時日本的敗局已定,裕仁寄望於前蘇聯出麵“調停”,交戰雙方達成“榮譽的和平”。當時的前蘇聯對日本來說還是個中立國,並且曾和日本簽訂過中立條約,但是已於1945年4月5日宣布廢除此約。
7月27日,日本駐前蘇聯大使佐藤第二次奉命請求前蘇聯出麵調停時,中、美、英三國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其主要內容為: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的軍隊必須完全解除武裝;日本軍國主義必須永遠鏟除;日本戰犯將交付審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礙必須消除;不準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裝的工業。
《波茨坦公告》還警告日本政府,如不接受上列條件,日本將麵臨迅速而完全的毀滅。日本內閣於8月3日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即“日本目前所應采取之唯一方策,即為接受波茨坦宣言”。但軍部仍在內部鼓動少壯派準備本土決戰,對內閣參議會自然置之不理,日皇裕仁也在求蘇聯出麵調停。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約日本駐蘇大使於8日晚會談。6日,日本政府正在盼望不久有好消息從莫斯科傳米之時,他們聽到的卻是美國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聲。廣島全市頓成廢墟,居民死傷無數。裕仁至此決心從速結束戰爭,因此更焦急地等待蘇聯的複音。佐藤8日得到的答複卻是:蘇聯當天對日宣戰。
8月9日,美國扔下了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居民和廣島一樣死傷無數。
8月10日,裕仁在禦前會議決定,在不改變日本體製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條件,當天瑞典政府受日本委托把這個決定轉告中、美、英、蘇四國。8月12日,美國以公開廣播的形式答複日本,其內容為:“自投降之時起,日皇及日本政府之國家統治之權限,為實施投降條件起見,應置於采取其必要措施的盟軍最高司令官限製之下。”
美國這樣答複就等於同意不廢除日皇,而隻是使他的權力在必要時受製於盟軍最高統帥。這完全違反了《波茨坦公告》中兩大受降條件:日本軍國主義必須永久鏟除,日本戰犯將交付審判。
誰都不能否認曆史事實。日皇是三軍統帥,各次侵略戰爭,從侵華至偷襲珍珠港,無一不是他決定進行的。這一點,有日本曆次禦前會議記錄為證。日皇本來無法逃脫戰爭罪犯應得的審判,但是美國在他還沒有投降前就答應他可以繼續高高在上當“天皇”。
為什麽美國對日政策來了一個180度的轉變呢?當時,美國當局雖然知道日皇求和了,但還沒有決心派兵在日本登陸。美軍鑒於打下衝繩島付出的沉重代價和該島軍民至死不降的頑抗精神,擔心盟軍如強行登陸,會遭遇到比在衝繩島頑強得多的抵抗,如果廢除了日皇,至死不悟的軍部主戰派一旦不受到約束,勢必蠻幹到底,日本本土的局勢將難以收拾。華盛頓的決策者就是以此為理由,一反原來的政策,取消要打倒日皇的決定,轉而維護他的皇位,但把他放在盟軍司令官之下,利用他在日本人民中的地位以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美國此舉是權宜之計,達到了美軍平安進駐日本本土的目的,但從長遠看,是失策。為什麽50年後的今天,日本右派勢力日益猖狂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偶像依然存在。
正是這一點,給了日本人得寸進尺的機會。裕仁12日得知美國答應他保存皇位,便又狂妄起來。14日他向國內人民頒布“終戰”詔書,竟一字不提向盟國投降,而隻是接受中、美、英、蘇的共同宣言,並且把日本的侵略解釋為“當初開戰是為了自存與東亞的安定”。日本政府直到今天也不肯承認曾侵略中國,就是以此為根據!
盟國在受降書上,把原定要求“日本國”無條件投降改為“日軍”無條件投降,但事實上進駐日本的美軍也沒有監督日軍無條件地投降。
日軍參謀本部命令部隊燒毀一切機密文件,僅東京市穀區一地焚燒文件的黑煙彌漫天空就達3天之久。這樣,日軍毀滅了它在侵略中施行毒氣戰、細菌戰、“三光”政策等等罪行的記錄。1945年6月19日,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軍在中國拋棄的“化學”炮彈大約有200萬枚,大部分埋藏在地下。這些彈殼已腐蝕,化學物質(即毒氣的液化)開始流出,危害居民的健康和環境衛生。今天,50多年後,還沒有把埋藏在各地的毒彈加以清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軍毀滅了有關它施行毒氣戰的記錄,如今在各地找出全部毒彈困難不少。更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日本政府尚未負起清除這些毒彈的責任。日本也參加了禁止化學武器條約,該條約要求成員國10年以內處理拋棄在其他成員國所有的化學武器,但是日本政府一再拖延到50年後的今天,仍然沒有認真履行。
這隻是日軍故意違反無條件投降銷毀罪證造成的惡果之一。銷毀罪證就是掩護戰爭罪犯,這也是明目張膽地抗拒盟軍受降的一個條件:審判戰爭罪犯。
受降書另一規定:嚴禁日本擁有軍事工業。但是,日本政府和軍部下令把軍需物資“緊急和秘密”地轉為民用,但更嚴重的事態還在後麵。盟國原來指定把日本850個軍需工廠作為賠償中、美、英、蘇四國之用,但獨攬統治日本大權的美國竟把這些工廠先後歸還日本政府或私營企業。1946年8月,中、美、英、蘇、法在巴黎舉行對意大利媾和會議時,黎教授作為記者曾向美、英、蘇三國的有關方麵了解三強對日媾和的想法。他得到的消息是三國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即不讓日本再有重工業,以防它重新武裝起來,這和《波茨坦公告》“不準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裝的工業”是一致的。
但是,事隔不久,美國又來一次180度的大轉變,不顧盟國的決定,扶植起日本重工業。這是為什麽呢?其後幾年亞太地區發生的戰爭,使答案逐漸明朗化了:原來美國是要利用日本實現其稱霸全球的野心,讓日本忠實地充當他的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