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占領香港時舉行的入城式香港,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世界東方,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跡。它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然而,對於中國來說,香港的繁榮與發展的背後,卻是中國人百年來的辛酸與恥辱。收複香港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無數誌士仁人的共同追求。然而在抗戰勝利這樣一個極為有利的形勢下,當時的國民政府為什麽沒有能夠成功地將香港回收到中國的懷抱來呢?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天,日軍進攻香港,僅僅過了18天,香港陷落,港督楊幕琦舉出白旗投降。從此,香港落入日本手中長達4年之久。
1945年,二戰臨近尾聲。歐洲戰場法西斯德國和意大利已經遭到慘敗,並已經向盟軍繳械投降。亞洲戰場上,日本軍國主義已是日薄西山,搖搖欲墜。8月,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向日軍發起了全麵進攻。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已經取得主動,戰事已經逼迫日本作最後的頑抗。美軍為了減少傷亡,在軍隊向日本本士逼進的同時,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一天後,前蘇聯對日宣戰,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給日本關東軍以殲滅性打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後的第三天,遠東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在杜魯門總統的授權下,發布了第一號受降令:凡在中華民國(滿洲除外)、台灣、越南北緯16°以北地區之日軍,均應向蔣委員長投降。
香港就位於北緯16°以北地區,而且在戰爭期間隸屬於中國戰區的廣州作戰區,是中國第2方麵軍所轄作戰區的一部分。日本駐香港的防衛部隊是隸屬於日軍南支派遣軍第23軍,該軍司令官田中久一兼任香港總督,他常駐廣州。這一切都說明駐港日軍應向中國軍隊投降,中國收回香港是理所應當。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基本上都被日本占領了,特別是緬甸失守後,英國政府曾經請求中國派兵支援在緬甸的英國軍隊。蔣介石也曾打算趁此良機收複香港。1942年,蔣介石曾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的要求,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他在訪問印度期間,會見了甘地和尼赫魯等人,表示支持印度的獨立要求,以促使英國在遠東的殖民體係瓦解。蔣介石這一姿態在國內引起了反對帝國主義,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高潮,在國際上得到了正義人民的同情。
英國出於需要中國出兵保衛其殖民地緬甸和印度的目的,主動提出與中國進行廢除不平等條約及簽訂新約的談判。談判之初,蔣介石堅持收回香港,然而,英國人從內心裏並不想真的交還香港。他們隻是權宜之計,為的是讓蔣介石能夠抗日,以減少他們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後來在英國的威逼利誘下,蔣介石的立場逐步軟化,最終放棄了將收回香港這一內容寫入中英新約,僅僅要求英國在口頭上承諾在戰後同中國商討九龍問題。
日本投降後,香港的問題擺到了桌麵上,是否應該立刻收複香港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許多人建議蔣介石趁此機會派兵假道廣九鐵路,捷足直入,占領香港後再與英國交涉,對此建議蔣介石有所采納,在接到盟軍的一號受降令後,他即任命第2方麵軍司令張發奎為接收廣州、海南、香港等地的受降官。命令張發奎的新一軍和13軍執行香港的受降事宜。張發奎接此命令後,即將新一軍和13軍集結於靠近香港的寶安地區,作好了收複香港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