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提爾比茲”號的末日

  隨著“沙恩霍斯特”號被擊沉,北極航線的態勢發生了重大轉折,由於該艦被擊沉,北極航線遭受德軍大型水麵艦艇威脅的局麵已不複存在,此後德軍在該海域能夠使用的兵力就隻有潛艇、驅逐艦等輕型水麵艦艇和為數不多的航空兵,大大減低了對同盟國海上運輸的威脅。由此英軍得以將“光輝”號航母、“伊麗莎白”號戰列艦、“榮譽”號戰列巡洋艦等大型軍艦調往遠東,加入對日作戰。因此,“沙恩霍斯特”的沉沒,不但對北極航線產生了直接影響,還對太平洋戰場產生了間接影響。

  鑒於威脅北極航線的德軍大型水麵艦艇隻剩下“提爾比茲”號戰列艦,為消除這一威脅,蘇軍於2月11日晚出動15架掛載1000千克重磅炸彈的重型轟炸機,飛往“提爾比茲”號的錨泊地挪威阿爾塔峽灣。由於蘇軍飛行員地形不熟,天色又黑,最終隻有4架飛機發現德艦並實施了攻擊,投下的炸彈隻有1枚近失彈給德艦造成了輕微損傷。

  早在1944年初,英國海軍就決定在“提爾比茲”號修複被X艇所造成的損傷之前再發動襲擊,力求擊沉或重創它,以徹底消除對北極航線的威脅。由於德軍采取了更為嚴密的防範措施,X艇已難再奏效,所以英軍準備以航母艦載機進行攻擊。計劃出動2艘大型航母和4艘護航航母,搭載150架艦載機。為取得預期效果,英軍組織參戰的飛行員在地形與阿爾塔峽灣相似的洛奇·博奇爾灣進行了長達數月近似實戰的臨戰訓練。

  1944年3月30日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司令弗雷澤上將親自率領A編隊,共有1艘大型航母、2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下午,比塞特海軍少將率領的B編隊,共有1艘大型航母、4艘護航航母、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分別從斯卡帕灣啟航。原計劃兩編隊於4月3日會合,4月4日發起攻擊。由於北極海出現了少見的好天氣,使盟軍的北極護航運輸船隊遭到德軍攻擊的危險大大增加,弗雷澤當即立斷,決定提前24小時發起攻擊。

  4月2日,A編隊與B編隊在阿爾塔峽灣西北2海裏處會合。4月3日,攻擊編隊到達攻擊陣位,航母開始起飛艦載機,第一波包括21架梭魚轟炸機、10架海盜戰鬥機、10架惡婦戰鬥機、20架野貓戰鬥機,共61架。考慮到德軍在阿爾塔峽灣設有防雷網,所以轟炸機不攜帶魚雷,而是攜帶炸彈,總共攜有7枚720千克穿甲彈、24枚225千克半穿甲彈、12枚225千克爆破彈、4枚270千克深水炸彈。戰鬥機的機槍都配備12.7毫米穿甲彈,海盜式負責空中掩護,惡婦式壓製“提爾比茲”的艦炮,野貓式壓製岸上的高炮。艦載機編隊以超低空向目標飛去。德軍發出了淒厲的空襲警報,雖然德軍雷達早在5時05分就發現英機,但因值班人員時耽誤了時間,所以直到15分鍾後才發出警報。這時“提爾比茲”正在準備出航,來不及采取損管措施,有1/5的水密門還未關閉。5時20分,英機飛臨上空,此時德軍沒有戰鬥機掩護,高射炮來不及開火,煙霧也未施放,英機的轟炸非常從容,僅一分鍾就投下所有的炸彈。“提爾比茲”號艦身上共命中3枚720千克穿甲彈、5枚225千克爆破彈和1枚270千克深水炸彈。由於英軍飛行員為確保命中率,投彈高度偏低,因此炸彈下落速度不夠大,沒能夠炸穿主甲板。結果主甲板上傷痕累累,多處起火。還有1枚270千克深水炸彈落到右舷海裏,在水下9米處爆炸。深水炸彈在水下爆炸比直接命中更具威力,強大的衝擊波使德艦右舷凹進一個長15米、寬5米,深1米的大坑,龍骨嚴重變形。

  5分鍾後,英軍航母起飛第二攻擊波,原本和第一波機型、數量都一樣,但有一架梭魚因引擎故障而無法起飛,另一架梭魚在編隊時墜海,這樣第二波就隻有19架梭魚和40架戰鬥機,共攜2枚720千克穿甲彈、39枚225千克半穿甲彈、9枚225千克爆破彈、2枚270千克深水炸彈。6時32分,英機飛臨目標上空開始轟炸。此時“提爾比茲”已被煙霧遮掩住,軍艦和岸上的高炮也猛烈射擊,有一架梭魚在投彈前就被擊落,另有一架因開關失靈無法投彈,其餘17架梭魚投下了所有的炸彈,共命中1枚720千克穿甲彈、2枚225千克半穿甲彈、2枚225千克爆破彈。炸毀了首樓和1座150毫米副炮,並將上甲板炸開一個直徑近2米的破洞,還有1枚近失彈炸傷了右螺旋槳。空襲中,德軍高炮火力非常猛烈,僅“提爾比茲”號上的高炮就發射506發105毫米炮彈、400發37毫米炮彈、8260發20毫米炮彈,加上岸上98門高炮的射擊,共擊落了英軍2架梭魚和1架野貓飛機。但這點損失與德艦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這次空襲,“提爾比茲”號又受到重創,艦員亡122人,傷316人。

  1944年5月15日至8月,英國海軍又4次出動航母,使用艦載機攻擊了“提爾比茲”號,4次共出動艦載機284架次,投彈約200噸。但由於德軍或是極為有效地利用煙霧掩護,或是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效果微乎其微。通過這幾次的攻擊,英國海軍覺得以艦載轟炸機使用720千克穿甲彈的攻擊很難取得成效,於是便與英國空軍磋商,請求空軍以重型轟炸機使用重磅炸彈進行攻擊,空軍欣然應允,派出了最精銳的第617中隊和第9中隊執行這一任務。

  由於從蘇格蘭到阿爾塔峽灣的距離超出了“蘭開斯特”重轟炸機的航程,所以英便和蘇聯商議,借用蘇軍機場,獲得同意後,於9月11日,第617中隊和第9中隊從蘇格蘭起飛36架“蘭開斯特”轉場到蘇聯雅戈德尼克機場,由於地球北極的磁場變化幹擾了飛機羅盤正常工作,加上飛行員地形不熟,隻有30架飛機到達,另外6架則因迷航而返回。

  4天後,英軍從蘇聯雅戈德尼克起飛27架“蘭開斯特”號轟炸機,其中21架各攜1枚5500千克穿甲彈,另6架則攜182千克炸彈,沒有戰鬥機護航,以4800米高度取西北航向直取目標。在距目標50千米處,下降到3350米高度,分為4隊,以間距1600米魚貫而入。德軍高炮火力猛烈,並施放大量煙霧。使得英軍投下的炸彈隻有1枚5500千克炸彈命中“提爾比茲”號的首部,炸開一條長14.6米、寬9.7米的大洞。還有大量近失彈在軍艦四周爆炸,強烈的震動和衝擊波使艦上許多光學儀器和火控設備損毀。英軍參戰的27架飛機無一損失,安然返航。

  由於戰局惡化,德軍於1944年9月23日決定中止修複“提爾比茲”,將其調往挪威特羅姆塞港,作為浮動炮台為守軍提供火力支援。10月15日,4艘拖輪駛入阿爾塔峽灣,將“提爾比茲”拖往新錨地。英軍一架偵察機發現其蹤跡,由於當時盟軍在北極海沒有護航運輸船隊,所以英軍摸不清德軍的意圖,沒有貿然進行攻擊,隻是派出飛機嚴密監視。10月18日,“提爾比茲”號駛入新錨地特羅姆塞港林根峽灣。德軍原以為新錨地水深12米,而且淤泥下是岩基,軍艦隻要坐底2米就是岩石層,沒有翻沉危險。後來發現錨地水深17米,淤泥下是砂層,一旦進水就有翻沉危險,德軍隻得計劃投下2.8萬立方米碎石填底來作為彌補。這一工程還未完成,英軍的空襲就來臨了。英國空軍第617中隊、第9中隊出動32架經過改裝增加航程的蘭開斯特重轟炸機,直接從蘇格蘭沃西默思起飛。林根峽灣不像阿爾塔峽灣兩側有山峰環抱,而且水麵開闊,因此德軍施放的煙霧很快被風吹散,無法有效掩護軍艦。隻是天氣不作美,海麵上空陰雲密布,英軍飛機根本無法進行瞄準,隻好胡亂投彈,結果“提爾比茲”號隻挨了一枚近失彈,並無大礙。英機在空襲中有一架飛機被擊傷,飛往瑞典緊急迫降。

  1944年11月12日,天空晴朗,英軍第617中隊、第9中隊又從蘇格蘭沃西默斯起飛29架蘭開斯特,前往攻擊。為麻痹德軍,英機沒有編隊,以單機分散飛向目標。直到距目標50千米處才會合集中,然後再分為4隊,直撲“提爾比茲”。早上8時許,德軍雷達就發現一架英機正在飛來,不久,又陸續發現另3架英機,“提爾比茲”號艦長榮格海軍上校接到報告後,要求負責空中掩護的駐巴杜福斯機場的戰鬥機起飛攔截,但該機場的指揮官以敵情不明為由拒絕出動戰鬥機。8時28分,“提爾比茲”號上的了望哨已發現來襲的英機,附近岸上的發煙裝置開始施放煙霧。隨即,德軍高炮和艦上的火炮開始射擊。9時41分,英機飛臨錨地開始轟炸,一連有4枚5500千克重磅炸彈命中目標,“提爾比茲”號左舷被炸開長67米的破口,海水大量湧入,艦體開始左傾。幾分鍾後,左傾達到70°,而且燃起的大火蔓延到C炮塔的彈藥庫,引起大爆炸。不久,左傾135°,終於翻沉在挪威特羅姆塞以西4海裏的林根峽灣哈依島南側海域。全艦有902人隨艦沉沒。

  “提爾比茲”號從未參加過任何一場堂堂正正的海戰,但是作為一艘超級戰艦,它的存在迫使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在北海部署了大量的兵力,絲毫不敢掉以輕心。1942年7月3日,它的出航迫使盟軍的PQ-17護航運輸船隊解散了護航隊,召回了護航艦,最後使得失去保護的運輸船遭到慘重損失,而“提爾比茲”號在這場戰鬥中竟然一炮未發就大獲全勝,這就是它的價值!

  為了擊沉這艘超級戰列艦,英軍曾出動過人操魚雷、袖珍潛艇,還組織過13次大規模空襲,出動過600架次飛機。曆時多年才如願以償。英軍表現出的執著和頑強精神,令人敬佩。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