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沙恩霍斯特”的命運

  隨著盟軍在大西洋上的節節勝利,部分護航軍艦又可以被抽調於北極航線,這樣北極航線再次開通。

  1943年12月12日,有19艘運輸船的JW-55A船隊正式從英國埃韋灣出發弛向蘇聯科拉灣。途經熊島以東海域時,一艘在該處活動的德軍U-636號潛艇發現了船隊的行蹤,但因護航軍艦的壓製無法接近船隊,也就無法實施攻擊。德軍指揮部接到這一情報時,已經太晚,來不及采取措施進行攔截。航行18天後,船隊安全抵達目的地。

  由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司令弗雷澤海軍上將親自指揮的由1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組成的遠距掩護編隊,因為擔心德軍水麵艦艇的攻擊,破例一直將船隊護送到科拉灣,並於18日前往冰島加油,然後出航為JW-55B和RA-55A兩支船隊提供遠距掩護。

  12月20日,編有19艘運輸船的JW-55B船隊從英國埃韋灣出發,護航兵力為10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和1艘掃雷艦。3天後,RA-55A船隊則從蘇聯科拉灣起航,該船隊由22艘運輸船組成,由10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和1艘掃雷艦護航。伯內特海軍中將指揮的3艘巡洋艦活動於巴倫支海,作為近距掩護。

  JW-55B船隊出航的第二天被德軍偵察機發現。12月23日,德軍十幾架容克—88轟炸機前來攻擊,但在護航軍艦的有效抗擊下,被擊落2架未獲戰果。同時,德軍向熊島海域派出了由8艘潛艇組成的艇群,準備攔截該船隊,並命水麵艦艇作好出海準備,隨時準備出發。德軍偵察機不斷飛來,跟蹤監視JW-55B船隊,弗雷澤判斷德軍水麵艦艇必將出動,因此命令JW-55B船隊反向航行3小時,以幹擾德軍推算船隊航速,同時親率遠距掩護編隊以19節航速趕來接應。弗雷澤認為RA-55A船隊尚未被德軍發現,而且不久將駛離德軍水麵艦艇活動的危險海域,而JW-55B船隊距離阿爾塔峽灣比較近,較有可能遭到德軍攻擊,便命令從RA-55A船隊的護航軍艦中抽出4艘驅逐艦加強JW-55B船隊的護航力量,並命令JW-55B船隊航向進一步偏北,以盡可能遠離危險海域。

  被擊毀的美國戰艦12月25日,德軍北方海軍指揮部下令出動水麵艦艇對JW-55B船隊實施攻擊。晚上7時,埃裏克·貝伊海軍少將指揮“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從阿爾塔峽灣出航,此時正是北極海的極夜時期,全天隻有兩三個小時的日照,能見度很低,海上作戰全靠雷達,盡管“沙恩霍斯特”號裝有兩部雷達,但無論工作距離,還是探測性能都遠遠比不上英艦裝備的雷達。此時該艦上還有約80名見習軍官和100名毫無經驗的新兵,雖然出海前臨時從“提爾比茲”號戰列艦上抽調了部分有戰鬥經驗的軍官和老兵,但沒有經過磨合,總體上人員素質很低。如果發生戰鬥,結局難以預料,因此貝伊少將曾請求推遲出海作戰,但被海軍總司令鄧尼茲嚴詞拒絕。

  鄧尼茲為了消滅JW-55B船隊,除了出動水麵艦艇外,還要求駐挪威的德國空軍提供空中掩護,並在貝伊率領艦隊出海後特別指示,強調要采取巧妙而果敢的戰術,如果遭遇英軍大型水麵艦艇編隊,應迅速放棄對船隊的攻擊,主動撤出戰鬥,保證“沙恩霍斯特”號的安全,因為德軍此時在挪威,能夠投入使用的大型軍艦就隻剩下“沙恩霍斯特”號了。

  貝伊的艦隊剛一出動,在阿爾塔峽灣的英國特工就向英國海軍部發出了報告,弗雷澤很快就得到了這一情報,立即命令RA-55船隊轉向北航行,以借助熊島以北海麵大麵積流冰的掩護;增援JW-55B船隊的4艘驅逐艦則加入伯內特的巡洋艦編隊,該巡洋艦編隊加速航行,趕在JW-55B船隊與德軍艦隊之間,然後由東向西,自己率領戰列艦編隊由西向東,形成對德艦的包圍。

  德軍U-601號潛艇和U-716號潛艇克服能見度低的困難,發現了船隊,並將船隊的位置、航速、航向等通報給貝伊艦隊。

  德軍艦隊到達熊島東南約40海裏海域後(這是德軍根據偵察機的報告,推算出的截擊同盟國船隊海域),貝伊下令各艦拉開距離,向南搜索船隊。

  此時,伯內特的旗艦“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雷達在3.1萬米距離上捕捉到了一個微弱的信號。而英軍另一艘巡洋艦“謝菲爾德”號巡洋艦的了望台也發現約1.1萬米外的德艦,這時RA-55A船隊已經脫離了危險,JW-55B船隊則吉凶未卜,弗雷澤的編隊還有150海裏(約合270千米)距離。英艦首先向德艦發射照明彈,德艦意識到英艦就在附近,但德艦正是頂風航行,風雪交加撲麵而來,了望根本無法發現目標,而德艦雷達性能又差,也無法迅速發現目標,就在德艦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英艦203毫米的主炮開火了,密集的炮火在德艦四周掀起了巨大水柱,德艦隻能按照英艦炮火大致位置還擊,交戰中德艦雷達剛發現英艦,正要確定其方位,英軍“諾福克”號巡洋艦的一發炮彈正好命中主桅,桅杆頂部被炸飛,安裝在主桅上的頂部雷達被徹底炸毀。貝伊深知在暗無天日的北極海上,沒有雷達是根本無法作戰的,因此下令轉舵撤退,但仍接連被英艦兩發炮彈擊中,好在其中一發是啞彈,才沒有造成嚴重損害。“沙恩霍斯特”號憑借著航速,很快就與英艦拉開了距離。

  當“沙恩霍斯特”號擺脫英艦之後,如果憑借其航速優勢,迅速掉頭返航,是完全有可能逃脫英軍的包圍,但貝伊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深知,消滅JW-55B船隊,可以使蘇軍的作戰準備推遲一個月之久,所以他決定利用中午前後短暫的日照時間,再次搜尋JW-55B船隊,做最後的努力。於是貝伊指揮“沙恩霍斯特”號改向東北。

  緊追“沙恩霍斯特”號的英艦沒有料到德艦會突然改變航向,雷達失去了接觸,但伯內特準確判斷出德艦的企圖,敵變我變,立即停止追擊,改向西北航行,準備在JW-55B船隊前方搶占有利陣位。但是德、英雙方,一個向東北,一個向西北,分道而行,距離越來越大。

  上午10點左右,德軍偵察機發現弗雷澤編隊,由於天氣惡劣,能見度很低,飛行員發回的報告含糊不清——北角西北100海裏發現一支東向艦隊,其中可能有一艘戰列艦。而接到報告的德軍指揮官處事呆板,要求報告必須準確清楚,不能有可能、大概之類的語句,便將關鍵的“可能有一艘戰列艦”這一句刪去,然後才轉發給貝伊。貝伊認為這肯定是英軍軍艦,但距離尚遠,決定不予理睬。

  1小時後,貝伊下令轉向西行,正好與英軍巡洋艦編隊相對而行。

  時間不長,伯內特旗艦“貝爾法斯特”號的雷達在2.8萬米距離上發現目標,伯內特毫不懷疑地確定這就是“沙恩霍斯特”號!立即向弗雷澤報告,同時命令JW-55B船隊轉向東南,自己率領掩護編隊則向東北接敵。

  中午時分,“沙恩霍斯特”號的了望發現約在1萬米外出現軍艦桅杆,貝伊立即下令火炮測距儀開機,為主炮測定距離,同時主炮準備射擊。隨著槍炮軍官的一聲令下,“沙恩霍斯特”號280毫米主炮首先開火!伯內特隨即下令巡洋艦開火,驅逐艦則全速接敵,實施魚雷攻擊。此時海麵風浪很大,英軍驅逐艦難以占領有利發射陣位,也就無法發射魚雷,而英軍巡洋艦則與德艦展開了激烈的炮戰,戰鬥整整持續了20分鍾,英軍“諾福克”號被擊中兩發炮彈,上層建築起火,傷亡13人。“沙恩霍斯特”號也被多發炮彈命中,而貝伊根據英軍近失彈所激起的巨大水柱,錯誤判斷英軍為戰列艦。他見己方雷達受損;驅逐艦也不在附近,孤立無援;海麵風暴又大,寄予厚望的午間日照也被風暴驅走,能見度相當低;形勢非常險惡,便決定迅速脫離接觸,掉頭返航。但德艦的撤退航線正好與弗雷澤的航線交錯,這為弗雷澤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午後1時,向南搜索的德軍驅逐艦與JW-55B船隊相距僅10海裏(約合18千米),但海麵一片昏暗,德軍什麽也沒有發現,雙方擦肩而過。

  貝伊通知驅逐艦返航。

  伯內特率領編隊緊緊尾隨著“沙恩霍斯特”號,此時“謝菲爾德”號因發動機故障,沒有追趕,隻有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緊追不舍。貝伊見狀,曾一度企圖掉頭殺個回馬槍,但德艦剛一掉頭,英艦也隨之退後,避免與德艦交火,始終與德艦保持著不即不離的距離,同時不斷向弗雷澤報告德艦的位置和航速。

  弗雷澤的旗艦“約克公爵”號戰列艦雷達在22海裏(約合4萬米)距離發現德艦,弗雷澤下令準備射擊,盡管天色一片漆黑,炮手根本看不到德艦的蹤影,但憑借著炮瞄雷達,“約克公爵”356毫米主炮已經牢牢盯住了德艦!

  不久,“約克公爵”號與德艦的距離已經縮短到2萬米,弗雷澤命令伯內特向德艦發射照明彈。很快德艦尾部出現了一顆光點,隨即將德艦照得透亮,貝伊不知道英軍會從哪裏發起攻擊,隻好盲目命令主炮瞄準正前方,並讓左舷高射炮擊落照明彈。

  隻到“約克公爵”號主炮開火後,德艦才根據英艦炮口的火光發現英艦位置,貝伊意識到陷入了英軍包圍,不敢戀戰,隻得一邊還擊,一邊以31節的高速撤退,但還是沒能逃出英艦的炮火射程,“約克公爵”的一發主炮炮彈命中德艦的一座前主炮炮塔,炮塔頓時起火,盡管德艦上的損管人員奮力搶修,迅速控製了火勢,但這座主炮卻被摧毀,德艦火力因此銳減。德艦且戰且走,“約克公爵”號也數次被德艦擊中,主桅杆也被炸斷,但弗雷澤沒有絲毫退縮,仍舊猛烈攻擊,又一發356毫米炮彈命中“沙恩霍斯特”號後甲板,劇烈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很快波及到了上層建築,熊熊大火使德艦在昏暗的海麵上成為非常醒目的目標,“約克公爵”繼續攻擊,德艦連連中彈,前主炮的排煙裝置被毀,炮塔裏硝煙彌漫,炮手根本無法操炮;前甲板上的150毫米副炮也多被擊毀;鍋爐艙中彈,德艦航速開始下降,但損管人員和輪機人員拚死搶修,終於修複損傷,航速又逐漸恢複,漸漸與英艦拉開了距離。

  德艦上甲板已經遍體鱗傷,上層建築麵目全非,艦員死傷累累,但仍能保持著26節的航速,隻需再航行1小時就能回到挪威海岸。

  但此時此刻,英艦豈肯讓到手的“大魚”輕易脫逃,4艘英軍驅逐艦兵分兩路,左右夾擊而來,德艦迅速開火,右側的“蠍子”號和“斯托爾德”號驅逐艦在2000米距離上各發射了8條魚雷,“沙恩霍斯特”號的艦長欣茲上校立即指揮軍艦滿舵作大回轉,以規避魚雷,但還是有1條魚雷命中艦橋下方,緊接著左側的“索馬斯”號和“野人”號也接近到1800米,分別發射6條魚雷,德艦因為已經中了1條魚雷,機動性降低,規避也沒有剛才那樣靈活,此次魚雷攻擊共有3條魚雷命中,海水從破口大量湧入,航速下降至22節。

  這時,“約克公爵”號也追了上來,它再次用威力強大的356毫米主炮猛轟,“貝爾法斯特”號和“諾福克”號巡洋艦也加入戰鬥,“沙恩霍斯特”號連連中彈,多處起火,全艦都被烈火濃煙所籠罩,艦員死傷慘重,頑固的貝伊仍組織最後戰鬥,下令將前主炮的炮彈全部運到尚能使用的後主炮,拚死抵抗。但他也意識到將難逃此劫,命令銷毀所有機密文件,並致電海軍總司令鄧尼茲:“我艦正與敵主力戰艦交戰,決心戰至最後一彈!”

  至晚7時,“沙恩霍斯特”號的航速已降至10節,而且唯一的後主炮也被“約克公爵”號摧毀,隻剩下幾門150毫米副炮,幾乎喪失了還手之力!弗雷澤見光靠炮火難以迅速結束戰鬥,也不願寶貴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在最後戰鬥中受損,下令戰列艦和巡洋艦後撤,由驅逐艦實施魚雷攻擊。

  漸漸德艦航速僅為5節,並開始傾斜,欣茲艦長見已無法挽回,隻得下達棄艦命令。

  此時英軍數艘驅逐艦一邊用炮火轟擊,一邊逼近德艦發射魚雷,英軍先後射出55條魚雷,共有11條命中,猛烈的爆炸接二連三,最終引發了彈藥艙的大爆炸,“沙恩霍斯特”號在經過震耳欲聾的陣陣轟鳴之後,終於化著一陣濃煙沉入了海底。英軍驅逐艦隨即開始營救落水德軍官兵,德艦上共有約2000人,隻有36人獲救。

  12月29日,JW-55B船隊安全到達蘇聯科拉灣。1944年1月1日,RA-55A船隊也安全抵達英國埃韋灣,這兩支船隊均無損失。

  英軍參戰的兩支水麵艦艇編隊在蘇聯進行修理和休整後,於4月4日返回英國。

  此次作戰,英國海軍采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情報保障及時得力,各編隊之間協同密切,配合默契,技術裝備尤其是雷達性能優異,使指揮官準確掌握戰場形勢,官兵訓練有素,在昏暗的低能見度條件下,所進行的機動和編隊航行幾乎與白晝毫無區別。反觀德軍,戰術上貿然將驅逐艦分散,使戰列艦失去了有效的保護,偵察保障不力,對戰場情況了解極少,而且雷達性能不理想,最後還在戰鬥中被毀,種種原因,導致德海軍威力最大、令盟軍頭痛的“沙恩霍斯特”葬身海底,德軍所依賴的海上優勢也隨之土崩瓦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