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閃擊波蘭,征服法國之後,希特勒把目光瞄準了蘇聯。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不宣而戰,突然入侵蘇聯。盡管在這之前,蘇聯和英國的情報機關都向蘇聯高層發出了德國將要入侵的警報,但斯大林認為這是英國企圖將蘇聯拖入戰爭的陰謀,因此不屑一顧,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戰事爆發後,措手不及的蘇聯在德軍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一泄千裏。
當晚,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演講說,他的政府將改變去一貫反對共產主義蘇聯的立場,對蘇聯進行援助,並呼籲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共同擔負起援助蘇聯的責任。
6月23日,美國代理國務卿韋爾斯也發表聲明,對德國侵略蘇聯表示強烈譴責!
6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所有抵抗法西斯軸心國的國家,包括蘇聯在內,都將得到美國的援助。
7月初,英國駐蘇大使克裏普斯與斯大林、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莫斯科舉行會晤。7月12日,英蘇簽署《對德作戰聯合行動協定》。
7月底,美國總統特使霍普金斯訪問蘇聯,與斯大林商討援助蘇聯事宜。
8月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舉行大西洋會議,會議期間,兩人決定聯合致函斯大林,提議召開三國代表會議,商討援助蘇聯事宜。斯大林對此欣然表示同意。
9月24日至10月1日,美英蘇三國代表在莫斯科舉行會議,並簽署《對俄國供應第一號議定書》協定,規定從1941年10月1日至1942年6月30日美英每月向蘇聯提供包括400架飛機和500輛坦克在內的軍事援助,蘇聯則向美英提供稀有金屬等戰略原料。
會後,羅斯福宣布向蘇聯提供10億美元的無息貸款。
不久羅斯福又宣布蘇聯同樣享受《租借法案》所規定的所有權利。
與此同時,英美在1941年的9月份就已開始將大批物資、裝備運往蘇聯。當時通往蘇聯的國際交通線有三條:一是以海參崴為終點的太平洋航線;二是以黑海諸港口為終點的伊朗鐵路;三是以北方諸港口為終點的北極航線。其中第一、第二條路線由於受到戰火、政治或是地理上的限製,運輸量微乎其微,因此美英向蘇聯運送物資的主要交通線就隻有北極航線了。
北極航線通常是指起點為冰島,終點主要是蘇聯北方的兩個港口,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的航線,該航線從冰島至摩爾曼斯克距離約1800海裏,至阿爾漢格爾斯克距離約2200海裏,普通運輸船航行需10~14晝夜,其中阿爾漢格爾斯克港還有長達半年的冰封期。沿途經過海域基本在北極圈內,氣候非常惡劣,終年嚴寒,航線上不時還會出現暴風、濃霧和流冰,夏季是極晝,冬季則是漫漫的極夜。如果在和平時期,這一航線是不會有航船通過的,然而在戰爭年代,為了援助蘇聯,盟國不得不選擇了這條充滿無數艱難險阻的航線。
其實,最危險的還不是氣候的惡劣,德國在挪威還部署了大量的飛機、潛艇和軍艦,隨時可以投入作戰,因此北極航線可以說是危機四伏的,但英勇的同盟國海員依然毫無畏懼勇闖北極航線,在千裏冰海上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1941年9月28日,由1艘蘇軍巡洋艦和14艘運輸船編成的第一支北極航線護航運輸船隊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前往冰島,根據美英蘇達成的協議,北極航線上的護航運輸船隊,從蘇聯前往英國的空載船隊代號為QP,從英國前往蘇聯的滿載船隊代號則為PQ,編號均從“1”開始,因此這支船隊代號為QP-1.
9月29日,英軍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和10艘運輸船組成的PQ-1護航船隊從冰島起航,駛往蘇聯的摩爾曼斯克。北極航線正式開通。
蘇聯為了保護運輸船隊的安全,除了船隊編成中的護航軍艦外,一接到船隊起航的通報,蘇軍北方艦隊立即起飛偵察機偵察挪威海岸和熊島海域敵情和天氣情況,然後將相關情報由盟軍駐蘇軍事代表團再轉告英國海軍部,最後確定船隊進入熊島以東海域之後的具體航線。與此同時蘇軍的轟炸機、強擊機對德軍在挪威北部和芬蘭的航空基地進行壓製,潛艇在德軍水麵艦艇基地航道上展開,監視並攻擊出航的德軍艦艇。護航船隊進入北方艦隊的作戰海域後,蘇軍還派出驅逐艦、護衛艦和掃雷艦,加強護航船隊的掩護兵力;海軍航空兵也在船隊上空始終保持6至8架飛機,以提供空中掩護,戰鬥機則在基地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出動支援;在科拉灣和白海航道入口處投入反潛艦艇和反潛飛機進行反潛巡邏,搜索攻擊在該海域活動的德軍潛艇;掃雷艦艇在可能有水雷的海域進行掃雷作業;冬季還出動破冰船為船隊破冰導航。
除此之外,英國也出動艦艇為船隊進行直接護航,還派出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混合編隊進行近距海上掩護,必要時甚至不惜出動本土艦隊包括戰列艦、航母在內的大型主力軍艦為船隊進行遠距掩護,而駐紮在冰島的岸基航空兵也經常出動為船隊提供空中掩護。
由於采取這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從1941年9月至12月,PQ-1到PQ-6船隊以及QP-1到QP-6共十二支船隊沒有任何損失,總共有包括669輛坦克、873架戰鬥機、1400輛卡車和10萬噸彈藥在內的物資順利到達蘇聯。這些作戰物資不僅從物質上有力支援了蘇聯戰場,而且還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聯合抗戰的象征,極大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