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摩棱斯克至莫斯科公路亞爾采沃十字路口的德軍交通調整哨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役指蘇聯衛國戰爭中西方麵軍於1943年9月15日至10月2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1943)的一部分。戰役目的,是粉碎斯摩棱斯克方向和羅斯拉夫利方向的法西斯德軍集團,解放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並向奧爾沙和英吉廖夫發展進攻。
斯帕斯傑緬斯克戰役(1943)和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1943)的結果,西方麵軍(第31、5、68集團軍,近衛第10集團軍,第21、33、49、10集團軍和空軍第1集團軍;司令員為索科洛夫斯基上將)重創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克魯格元帥)第4、9集團軍,並於9月初前出至烏斯特羅姆河、傑斯納河一線。蘇軍統帥部決定經短時間準備後重新發起進攻。戰役企圖,是在同時在杜霍夫希納方向進行進攻戰役的加裏寧方麵軍的配合下,實施一係列正麵突擊,以分割當麵敵軍,並將其各個擊潰。西方麵軍在中央以近衛第10集團軍,第21、33集團軍向波奇諾克、奧爾沙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應以右翼各集團軍(第31、5、68集團軍)向斯摩棱斯克進攻,以左翼各集團軍(第49、10集團軍)向羅斯拉夫利進攻。盡管在主要突擊方向的兵力未占明顯的對敵優勢,仍組建了強大的軍隊集團。突破地段的密度達到每公裏正麵有火炮和迫擊炮15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8個單位。
廣泛開展的政治工作的目的,首先是保持從8月初以來在複雜條件下幾乎連續進攻的方麵軍所屬軍隊的高昂進攻銳氣。經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之後,西方麵軍於戰役第一日就幾乎在所有方向突破了敵人主要防禦地帶(為完成主要突擊方向的突破,近衛坦克第2軍在第21集團軍地帶內進入交戰)。在方麵軍右翼,第31集團軍各兵團於9月16日攻占亞爾采沃市,在左翼,第10集團軍從行進間強渡了傑斯納河。空軍第1集團軍有效地支援了進攻軍隊。遊擊隊給進攻軍隊以巨大支援,他們從後方對敵人實施突擊,並破壞敵人交通線。法西斯德軍統帥部被迫將“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撤向斯摩棱斯克。西方麵軍的集團進展最大,於23日切斷了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鐵路,次日進抵索日河,並從南麵包圍了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防守的法西斯德軍。與此同時,方麵軍右翼軍隊粉碎了敵人在斯摩棱斯克東接近地的抵抗。第31、5集團軍各兵團從行進間強渡第聶伯河後,於24日夜間從數個方向突入斯摩棱斯克,並於次日淩晨解放該市。敵人失去了西方向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防禦樞紐。同日,第10集團軍攻占羅斯拉夫利。西方麵軍在向奧爾沙方向和莫吉廖夫方向發展進攻時,從行進間強渡了索日河,於10月2日前進抵克拉斯諾耶以東、戈爾基、普羅尼亞河一線,並進入白俄羅斯東部地區。法西斯德軍統帥部力圖不讓蘇軍突入白俄羅斯腹地,在這一線建立了堅固防禦。2日,根據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命令,進攻停止。
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役的結果,西方麵軍推進135~145公裏,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並為解放白俄羅斯奠定了基礎。西方麵軍以積極的行動給了從8月底起展開第聶伯河會戰(1943)的烏克蘭的蘇軍以巨大支援,並給了布良斯克方麵軍以巨大支援。斯摩棱斯克一羅斯拉夫利戰役,基本上是以方麵軍的現有兵力準備和實施的,而無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龐大預備隊參加。在奪取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鬥中戰功卓著的兵團和部隊被分別授予“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