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一二八”淞滬戰爭

  鹽澤幸一曾經叫囂:“上海一旦發生戰爭,4小時即可了事。”

  事實呢?從1月28日夜間,一直到3月3日,淞滬戰爭曆時33天,其間曾3次調換指揮官。

  一陣槍聲劃破夜空。1月28日晚11時30分,從天通庵火車站開始的閘北戰役打響。北四川路、虯江路等北火車站的周圍地區也跟著打響。日軍以20多輛鐵甲車開路,向19路軍陣地展開全麵進攻。

  要打破進攻之敵,先要解決這該死的鐵甲車,戰士們組成敢死隊,潛伏在馬路兩旁的商店裏。鐵甲車吼叫著開了過來,敢死隊員便瞄準車底投彈,鐵甲車癱瘓了,後麵的步兵失去了屏障。用這個辦法,日軍的幾次猛攻都沒有成功。

  逼急了的日軍於29日淩晨2時發起反撲。他們縱火焚燒沿街的商店和民宅,趁著大火包抄北火車站。眼看車站要被日軍占領了,前線指揮翁照垣旅長急調援兵,幾小時交火後,雙方進入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在刺刀相見之下,我們的戰士個個不怕死,日軍卻極其懦弱。北火車站失而複得。

  一夜奮戰,閘北戰役告捷,19路軍摧毀敵鐵甲車3輛,擊落飛機1架,擊傷2架,斃敵數百人,但自己傷亡也多達600多人。

  英、法、美等國領事出麵調停。雙方達成停戰3天的協議。

  由於屢戰屢敗,鹽澤幸一被撤職!

  2月6日,野村吉三郎接替鹽澤幸一指揮淞滬戰爭。他和他的前任一樣狂妄,聲稱“請諸君拭目以觀,屆時即可結束華北之抵抗”。他重點進攻的目標是吳淞和江灣,同時包抄閘北19路軍後方。

  吳淞,長江與黃浦江的交匯處,這是上海通向外洋的必經水道。吳淞炮台南麵吳淞鎮,鎮前有一條小河,這就是蘊藻浜。野村決定先拿下吳淞和蘊藻浜,以取得作戰的主動權。7日淩晨,10多架日軍飛機到19路軍吳淞陣地狂轟濫炸,以掩護2000多陸軍分兩路向吳淞、蘊藻浜進攻。10時左右,停在吳淞港外的24艘日艦向我軍陣地開炮,日軍趁勢向蘊藻浜車站發起衝鋒。

  炮火重壓,硝煙彌漫,明顯的敵強我弱,造成正麵戰場上我軍傷亡極大。守衛車站的19路軍78師156旅4團8連連長趙全聲靈機一動:對麵的房頂不是很好的製高點嗎?他一麵阻擊敵進軍,一麵率餘部繞出車站,從南端民房占領製高點。

  從高處突如其來的火力使日軍頓時大亂,前後被隔開的兩部分日軍互相開火,自相殘殺,直到中午12時,硝煙中能見度增加,日軍明白過來才告潰退。

  下午2時,日本援軍混成24旅團6000多人,在飛機和炮艦掩護下到達上海,他們在我軍未加設防的張華浜鐵路碼頭登陸,並從蘊藻浜南岸準備攻占吳淞炮台。

  飛機和炮艦固然是他們的優勢,但奪取陣地最終還得靠白刃肉搏。我19路軍大刀隊聲勢奪人,因而日軍10多次進攻均被打退。

  白天打不進來,日軍準備晚上偷襲。13日淩晨,日軍趁著夜幕未散,3次架設浮橋竹筏,企圖偷渡蘊藻浜,兩次都未成功。第3次進攻時,他們借助煙幕彈和炮火掩護,終於偷渡成功。

  堅守陣地的是19路軍61師12旅的官兵。他們多次衝鋒,擊退上岸之敵。但是,敵軍越來越多,白天正麵交鋒傷亡極大。

  你能夜裏幹,我也能。指揮作戰的張炎副師長當天晚上率兩個營的兵力偷襲日軍營地。酣睡中的日軍驚醒,驚慌失措,爭先恐後從蘊藻浜渡回。

  南岸敵軍聽到槍聲,以為我們要渡河夜襲,於是以猛烈炮火轟擊北岸,兩岸敵軍在黑夜中自相殘殺。這一仗,偷渡日軍傷亡2000多人。

  野村的戰績不比鹽澤好多少,終於在戰敗當天為植田謙吉中將取而代之。

  19路軍英勇抗擊日寇的壯舉,得到了全國人民有力支持。當時“在野”的蔣介石也通電讚揚19路軍將士,表示“今身雖在野,猶願與諸將士誓同生死,盡我天職”。

  2月初,當時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張治中主動向蔣介石請纓,要求去上海作戰。蔣介石命令軍政部長何應欽,將京滬、滬杭兩鐵路沿線的87、88兩個師、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獨立炮兵1團火炮營等合編為第5軍,由張治中任軍長,開赴上海作戰。第5軍由蔣光鼐總指揮統一指揮。

  日本最精銳部隊之一——陸軍第9師團1萬多人增援來上海後,植田謙吉計劃從閘北到吳淞全線進攻,以分散我軍主力,然後重點在江灣、廟行一帶切斷19路軍和5軍聯係,再各個擊破。

  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陣地戰,雙方都投入了所能投入的全部兵力。

  20日晨,日軍由吳淞廟行、江灣至閘北全線進攻,主力集結於江灣。7時起,日軍以10多架飛機和多門大炮猛烈轟炸江灣鎮我軍陣地。2000多步兵在10多輛坦克掩護下分三路逼近江灣鎮。日軍多次猛烈衝鋒,均為我江灣守軍憑借戰壕、工事所擊退。21日,日軍進攻更加激烈,雙方傷亡消耗都很大,但江灣我軍陣地巋然不動。

  22日,日軍見江灣陣地無法突破,便以主力集中攻擊江灣西北廟行鎮的5軍陣地。5軍88師527團3營陣地的防禦工事全部被炮火摧毀,陣地一度失守。

  張治中軍長下令87師259旅孫元良旅長全力增援,令蘊藻浜北岸的88師261旅宋希濂旅長抄襲日軍側背。19路軍蔡廷鍇軍長也急令61師張炎副師長率兩個團出擊。

  我軍全線反擊後,日軍三麵受敵倉皇潰退,傍晚,經過最後的肉搏戰,我軍陣地轉危為安。

  25日以後,敵重心轉為江灣與廟行之間陣地。一連數日,日軍飛機接連轟炸,江灣全鎮成為一片焦士,屍橫遍野,河漢一片腥臭。在陣地摧毀,我軍不得不移師附近情況下,仍擊退敵軍10多次衝鋒。87師155旅、122旅發起了反攻,再次短兵相接,終於收複陣地。

  3次換馬,3次戰敗,恰逢此時,我軍敢死隊員冒死潛入海中,日軍旗艦“出雲號”被炸。

  日軍再次換馬,任命白川義則大將為派遣軍司令官,並增派陸軍第11、14兩個師團和海軍大批飛機參戰,企圖盡快結束上海戰事。

  當此關鍵時刻,蔣介石卻不願繼續向淞滬前線增兵。日軍總兵力已達7萬,我軍卻不足4萬。

  敵我力量的過分懸殊,使得3月1日瀏河苦戰中,我軍在將被敵包圍的危險麵前不得不退至第二道防線。

  3月3日,日軍大部隊再次企圖包抄我軍。張治中軍長一麵急令5軍87師259旅517團奮起抵抗,一麵調獨立團火速增援。葛隆鎮、婁塘一帶的突圍成功,我軍主力由此從第二道防線退至遠離市區的第三道防線。

  風蕭蕭,夜沉沉,一輪月照征人。盡我軍人責,信步陣後巡。曾經日月有幾何?世事浮雲,弱肉強食!

  人融融,炮隆隆,黃浦江岸一片紅!大廈成瓦礫,市鎮作戰場。昔日繁華今何在?公理沉淪,人麵狠心!

  月愈濃,星愈稀,四周婦哭小兒啼,男兒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人生上壽隻百年,無需留連,聽其目然!

  為自由,爭生存,滬上麾兵抗強權。踏盡河邊草(指蘊藻浜),灑遍英雄淚。何必氣短又情長?寧碎頭顱,還我河山!

  這是葛隆鎮戰役中陣亡的營長朱耀章在戰場上留下的最後詩作,震人魂魄,催人淚下。

  19路軍和5軍不得不退出上海市區,國際聯盟也開始討論淞滬戰事。3月3日,白川義則宣布停戰。5月5日,國民黨政府代表與日本方麵談判後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

  白川義則笑了。他們要以這個勝利來慶祝象征天皇長壽的天長節。

  4月29日,白川在檢閱部隊之後,來到虹口公園,參加慶祝會,正當慶祝會鑼鼓喧天,達到高潮時,人群中有人向主賓席扔來一顆炸彈,得意忘形的白川義則當場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炸成重傷,成了終生殘疾。

  扔炸彈的人叫尹奉吉,韓國人。“一二八”時他來上海,早就想和日本人真刀真槍地幹一場,不料他到上海時已經停戰。他就用這個炸彈狠狠教訓了日寇。

  尹奉吉還沒來得及引爆另一顆準備自殺的炸彈,就被逮捕了,不久被殺害於日本大阪。

  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尹奉吉忠骨運抵釜山,韓國臨時政府領袖金九和無數普通百姓隆重迎靈。從釜山到漢城,沿途無數的人焚香祭拜。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