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相繼占領了南京、杭州和濟南。徐州就成了平津至杭州一帶唯一沒被日軍占領的大都市。徐州在握,南可以威逼南京,北可以威脅濟南,東西可以掌握隴海線這條鐵路大動脈,保障平漢鐵路南段的翼側;日軍華北、華中兩個戰場即被中國軍隊分割,侵略者奪取中原的意圖就難以得逞。中國軍隊如果失去徐州,就失去了東部地區鉗製日軍的戰略要地,失去了保衛武漢的一道重要屏障;日軍華北、華中兩個戰略集團聯係在一起,就控製了中國從渤海灣的遼東半島到東海的杭州灣的全部沿海重要城市。當時,日軍的反動氣焰更加囂張,迅速滅亡中國的侵略野心更加瘋狂。日軍華北方麵軍一次又一次地向統帥部建議,“為使華北、華中連接起來,進行徐州作戰以及對武漢之敵施加威壓。”
日軍統帥部根據侵華戰爭的新形勢,製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向徐州夾擊,首先攻占徐州,打通天津至浦口的鐵路線,把南戰場和北戰場聯成一片,進而奪取武漢、廣州。為此,日軍調整部署,製定了擴充軍備的規劃。到1938年1月,侵華日軍已增加到26個師團,大大打破了預定派遣15個師團的計劃。
1938年1月22日,日本第73屆通常議會提出準備長期戰爭的議案。2月4日,日軍召開了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著重討論了攻占中國的漢口、廣州等重要城市的問題。
徐州會戰示意圖1938年2月11日,日本陸軍省、部會議作出了擴充軍備的決定。
為了取得徐州會戰的勝利,日軍對侵華現有陸軍各部隊進行調整,特別是充實和加強了華北方麵軍的力量。其中,華中方麵軍由中島今朝吾中將指揮的第16師團從1938年1月15日起轉屬華北方麵軍,該師團於1月22日進至河北省德順地區。華中方麵軍由末鬆茂治中將指揮部的第114師團從2月10日起轉屬華北方麵軍,該師團於2月底到達河北保定地區。
徐州會戰,日軍先後調集了8個師團另3個旅、2個支隊,約24萬官兵,南北對進,分步攻占中國的重要城市。其戰略企圖是:首先攻占華東的戰略要地徐州,再沿隴海鐵路西取鄭州,最後沿平漢鐵路奪取武漢。
日軍侵華的野心急劇膨脹,除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的結局外,還受“一得一失”兩個事件的影響。這兩個事件,一個增加了中國軍隊防守徐州的難度,一個堅定了中國最高軍事當局進行徐州會戰的決心。
“一得”是日軍輕易得濟南,占據了攻打徐州的有利態勢。
徐州會戰中的中國軍隊炮兵陣地李宗仁很生氣,打電報責問韓複榘:為什麽放棄泰安?
韓複榘看到李宗仁發來的電報,在上麵批了8個字:“南京已失,何守泰安?”
韓複榘擅自決定放棄濟南,率部撤向魯西南。日軍於12月27日占領濟南後,直接威脅徐州。
在嚴重關頭,蔣介石於1938年1月11日在河南省歸德召開有80多名師長以上高級軍官參加的“北方抗日將領會議”,會議期間,把韓複榘誘捕,押往武昌,經高等軍法會審後,於1月24日晚將韓複榘槍斃。中央通訊社發布韓複榘的死訊後,全國一片唾罵聲。
何應欽向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報告軍事時,說:“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榘素無戰意,擅將要隘城鎮自行放棄,各部隊均撤至運河西岸,僅以一部沿河扼守,主力控製於曹縣、城武、單縣等處,圖保實力,雖經迭令該集團軍整飭反攻,乃韓複榘多方規避,違抗命令,比經拿辦,明正典刑。”
濟南失守,日軍占領山東的一座重要城市,對中國軍隊防守徐州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一失”是日本政府秘密謀求和談失敗,戰爭野心更加瘋狂。
1937年12月14日,日本侵華駐軍經過精心策劃,在北平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等漢奸傀儡政府,這時候,日軍攻占南京僅僅一天。因為這種成功,日本政府洋洋得意。當天,日本內閣和日軍大本營召開聯席會議,提出新的對華和談提案。12月21日,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更強硬的要求。日本的基本條件是:中國政府放棄抗日;承認偽滿政權;設立非武裝區;中國要給日本必要的賠款。對於這些無理條件,日本方麵限定中國方麵在1938年1月6日前答複。
日本政府提出的這些無理野蠻的要求,中國人民絕對不能接受。歐洲國家一些有正義感的外交人員也認為,中國政府是不可能接受以上條件的。
12月26日,當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把日本政府提出的新要求轉告給中國政府時,國內外一些報刊和通訊社透露了中日秘密和談的消息。當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妥協投降,國民黨內部多數人也不願意妥協投降。蔣介石看到日本政府的提案後,認為條件太苛刻,絲毫沒有接受的餘地。
12月27日,蔣介石組織召開國防會議,在會上表明了堅持抗日的立場。
1938年1月1日,蔣介石在元旦團拜中對大家說:
“抱定堅忍不拔之誌,以打破日寇威脅利誘之政略。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雖目前國際形勢變化無望,我們務須一本原定方針,認同奮鬥到底。凡事若不半途而廢,則到最後,必能有誌竟成,故不患國際形勢不發生變化,而患我國無持久抗戰決心……”
在這一事件中,國民黨政府畏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壓力,不敢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這些十分苛刻的條件。蔣介石對此事在日記中寫道:
“國際正各自擴張軍備,而一麵則竟言和平。當此之時,我人對於外交,斷不宜作依賴任何一國之幻想,務必力圖自存自立。”
日本政府對中國方麵的態度反應強烈,日本近衛內閣揚言,要另外扶植偽政權。
1月8日,中國國民政府發表宣言,聲明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不承認一切偽政權。經過上述事件,蔣介石已經決定要在徐州同日軍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方麵在政治上聲明“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在軍事上立即調動軍隊,準備南北會攻徐州。
徐州大會戰的序幕在上述背景下拉開了。濟南失守和日方秘密提出的4項和談條件,客觀上使徐州會戰更加激烈了。
會攻徐州,日軍進行了精心策劃,兵力不斷增加。會戰之初,日軍主要有第5、第9、第13師團。其進攻態勢是:
南路日軍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煨俊六大將指揮。日軍第13師團在1937年12月侵占南京以後,繼續北上。1938年1月下旬,第13師團主力攻占滁縣、來安等地,進至安徽省池河東岸的藕塘、明光一線;一部兵力攻占揚州後,向邵伯、天長一線進攻。第9師團攻占裕溪口後,沿淮南鐵路繼續北上,直至前進到巢縣、全椒一線。
北路日軍由華北方麵軍指揮官寺內壽一大將指揮。日軍第二集團軍西尾壽造中將指揮2個師團,分路南下。其中,自1938年1月配屬第二集團軍的第5師團在阪垣征四郎中將的指揮下,沿膠濟鐵路東進,相繼占領沂水、蒙陰等地。2月21日,日軍第21旅團所屬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騎兵營共約2萬人,向臨沂突擊,試圖從東路進攻徐州。
1938年春季,中國大地上又開始了一場反抗日軍侵略的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