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德意軍事同盟的建立

  1936年11月5日,德日兩國在柏林簽訂了《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和德日兩國簽訂《關於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的議定書》。至此,德、意、日侵略同盟初步形成。但《反共產國際協定》並沒有明確規定相互之間承擔的軍事義務,從本質上說,該協定隻是3個法西斯國家為了擺脫自己的外交孤立的政治條約。隨著它們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其對外侵略擴張的野心也急劇膨脹。但是德、意、日三國中,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單依靠自己的力量奪取世界霸權。出於爭霸和對外侵略的需要,德、意、日三國都認為有必要把三國軸心協定變為政治軍事同盟。

  1938年1月2日,裏賓特洛甫在向希特勒提出的一份備忘錄中,建議德國爭取同日、意結成緊密同盟,以牽製英國的軍事力量,便於德國在歐陸擴張。不久,裏賓特洛甫通過親德的日本駐德陸國武官大島浩少將,向日本建議締結一個既針對蘇聯,又針對西方國家的軍事同盟條約。為討日本的歡心,德國向日本做出一係列友善表示。2月,停止向中國出售武器,同時承認日本一手製造的偽滿洲國;7月,召回在華軍事顧問。

  日本政府對德國的建議意見不一。外務省和海軍主張同盟條約應僅僅針對蘇聯,而不是針對英法。他們認為,軍事力量陷入中國戰場的日本,外交上日趨孤立,不宜再與西方國家為敵。而陸軍和外務省裏的革新派則主張,接受德國的建議。他們認為同德意締結軍事同盟,有利於挫退蘇聯介入日中戰爭,“使英國拋棄親蔣援華政策”,並“使美國至少保持中立態度,可能的話,誘使其傾向親日”。這樣,日本就可以在東亞放手行動。爭論的結果,外務省的意見占了上風。1938年7月初,大島浩答複裏賓特洛甫,日本隻同意締結在采取對付蘇聯攻擊的行動前進行協商的協定。

  裏賓特洛甫迅即回複大島浩,德國希望締結的德、日、意軍事條約針對的目標不僅限於蘇聯,也須包括英法,而且要規定相互之間的政治、外交和軍事義務。

  7月19日,日本五相會議,決定了加強日、德、意合作的方針。

  8月12日,五相會議決定講座外務省製定的草案,但因陸相阪垣征四郎主張接受“裏賓特洛甫方案”,審議被迫延期。

  8月26日,五相會議通過了外務省經過修改的方案。該方案主張在前言中寫上,“加強防禦共產主義在各地的破壞……”,防衛對象僅限於蘇聯,並將原案中的自動參戰義務改為經過協商決定。

  但外務省與陸軍對修正案有不同解釋。前者的解釋是以蘇聯一國為對象,而後者的解釋則是主要針對蘇聯,但不排除以“第三國”為對象,並以此精神向駐外機構發出了訓令。為統一解釋,外務省於9月9日製定修正案,並提請陸、海、外三省協議會審議。但陸軍方麵認為,修正案把對象明確限於蘇聯,衝淡了軍事同盟的性質,這是對8月26日五相會議決定的主要精神的閹割,拒絕參加審議。至此,德日關於軍事條約的談判陷入僵局。

  雖然早在1937年德意秘密經濟協定書簽訂後,意大利的軍事情報處就開始向德國提供情報,但德國同意大利締結軍事同盟的談判同日本的談判相比要稍晚一些。1937年9月,墨索裏尼訪問德國,1938年5月,希特勒回訪意大利。在這次訪問期間,希特勒向墨索裏尼提出簽訂軍事互助條約的問題,但4月16日英意協定剛剛簽字,根據協定,英國人答應意大利可以在埃賽俄比塞和西班牙自由行動。墨索裏尼不願立即得罪英國人,還無意接受這項條約。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多久,到慕尼黑會議召開時,墨索裏尼的態度已有所變化,盡管依然不願明確表示接受德國關於締結包括日本在內的軍事同盟的建議。

  1938年9月29日晨,希特勒去德奧邊境的庫夫施泰迎接墨索裏尼。在去慕尼黑的火車上,希特勒對墨索裏尼說:“終有一日我們要並肩對英國和法國作戰”。墨索裏尼表示同意。會議期間,德國還將德、日、意軍事同盟條約草案交給了意大利。

  同年10月28日,裏賓特洛甫訪問羅馬,目的是說服墨索裏尼簽訂三國軍事同盟條約。他說:“元首深信,我們不可避免地必須估計到在幾年之內也許在三年或四年之內同西方民主國家發生戰爭……捷克危機已經表明了我們的力量!我們處於能先發製敵的有利地位,並且能完全掌握局麵。我們是不會受人進攻的。軍事形勢好到無與倫比,從(1939年)9月起,我們就可以同各民主大國打仗了。”墨索裏尼表示,不能締結單純的防禦同盟,要締結一個“足以改變世界地圖的同盟”。裏賓特洛甫表示支持墨索裏尼關於同盟性質的看法,並許願說,德國將努力使地中海成為“意大利海”。據齊亞諾看,此時德國外交部長的心思“完全都在”戰爭上。

  10月15日,反對德日軍事條約談判的日駐德大使東鄉茂德調任駐莫斯科大使,大島浩接任日駐德大使職務。10月27日,裏賓特洛甫趁此機會向大島浩表示,德國準備在軍事援助等問題上向日本讓步,但條約的針對目標應包括英法。

  11月1日,德國正式提出條約草案。11月11日,日本五相會議決定促進三國條約早日締結。新外相有田八郎作了諒解性說明:本協定主要是針對蘇聯,但英法等國一旦站在蘇聯方麵則即成為對象,英法等國本身並不是對象。外務省據此製定了第二次修正案。但大島浩對此案極力反對,認為與8月26日五相會議精神相去甚遠,已經按照以“第三國”為對象的方針,向德國提出談判,現又變卦,“事關我國威信”。因陸相與外相意見相左,日本政府對如何回複大島浩,得不出一致意見。

  但是,意大利獨裁者對締結軍事同盟的態度同日本政府相比積極得多。墨索裏尼認為,同英法發生衝突不可避免,希望能與德日結成軍事上的同盟。1939年1月1日,他對齊亞諾說,他決定接受裏賓特洛甫關於把三國《反共產國際協定》變成軍事同盟條約。並希望在1月份就能簽訂這項條約。希特勒對墨索裏尼的態度表示滿意,並希望加快步伐迅速締約。

  1939年1月6曰,德國向意大利和日本重新提出三國同盟方案。此時,日軍已占領武漢和廣州,英國在華利益受到進一步損害。1月14日,英法聲明不承認日本的行動,表示將捍衛自己在華利益。日英矛盾的加劇使日本對三國軍事同盟的態度有所改變。裏賓特洛甫、大島和齊亞諾經直接磋商,草擬了三國條約的文本。在裏賓特洛甫和齊亞諾看來,簽訂條約似乎已不成問題了,因為剩下來的隻是技術性問題。他們預定於1月28日簽訂這項條約。但是,他們想得太簡單了。

  1月19日,日本五相會議通過了外相提出的如下方針:(1)三國同盟是針對蘇聯的,但根據情況也針對“第三國”;(2)軍事援助及援助的程度將視情而定,並聲明這隻是反共產國際條約的延伸。為向日本駐意德兩國大使白鳥和大島傳達政府的這一精神,2月下旬日本政府派遣由外務省、陸軍部和海軍部組成的特使團前往羅馬和柏林。德國不滿意日本的保留態度,談判再度擱淺。

  捷克斯洛伐克淪亡後,歐洲局勢日趨緊張。1939年4月,英法蘇三國開始結盟談判。日本政府擔心,如果英法蘇結盟,而日本仍遊離於法西斯軍事集團之外,處境將會十分不利。同時,德國也可能與蘇聯結盟對日本施壓。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首相平沼於5月14日致函希特勒和墨索裏尼,表示“即使德國遭到蘇聯以外的一個或數個國家的攻擊,日本也決定提供政治、經濟援助與軍事聲援”。但日本仍借口準備不足,拒絕一旦德國與西方國家發生衝突立即提供支援。

  日本政府對締結三國同盟的態度抬高了意大利在德國人心目中的身價。雖然德國的高級將領對意大利的軍事實力評價很低,但希特勒現在卻急於要同意大利結成軍事同盟。從1939年4月份起,兩國最高統帥部參謀人員就開始了談判。在凱特爾看來,無論是意大利的部隊還是它的軍備,都情況不佳。他認為,要打仗就得當機立斷,不然意大利人就不會參加了。

  4月15日,蘇英法三國開始在莫斯科進行政治談判;4月16日,蘇聯正式提出與英法訂立“三國同盟”的建議;3月底以來,張伯倫相繼對一係列國家的安全提供擔保。蘇聯和西方國家為了建立抵抗德國的防禦陣線而做出的種種努力使希特勒很惱火,他決定加速德意結盟談判的進程。

  5月6日,德意兩國外長在米蘭會麵。由於意大利人估計德國對波蘭的行動已“迫在眉睫”,在談判中,齊亞諾便根據墨索裏尼的指示強調意大利至少在3年之內希望避免戰爭。裏賓特洛甫表示,德國也希望能維持這麽久的和平。這種德國人不希望馬上打仗的表示,顯然使意大利人感到滿意。雙方商定立即締結一項德意同盟條約。晚飯後,墨索裏尼要齊亞諾向報界發表—項公報,宣布德國和意大利已決定締結軍事同盟。希特勒得知意大利領袖的建議後,立即表示同意。

  5月22日,裏賓特洛甫和齊亞諾在柏林總理府簽訂了《德國和意大利同盟條約》,即所謂《鋼鐵盟約》。條約共7條,其主要內容是,如締約國之一的安全或其他重大利益受到外來的威脅時,締約的另一方將給予受威脅的一方充分的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以消除該威脅;如果違反締約雙方的願望而發生其中一方陷入與另一個或幾個國家的軍事糾紛之中時,則另一個締約國應立即以盟國的身份以其全部軍事力量在地麵、海上和空中予以援助和支持;兩締約國一經共同作戰,兩國中的任何一國都不得單獨停戰或請和。

  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侵略性軍事同盟條約。其侵略性質突出地表現在希特勒一定要放在序言中的一句話上:兩國人民“因其世界觀內在的血緣關係及其利益上的廣泛一致性,相互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為保障他們的生存空間和維護和平而共同奮鬥”。

  德意軍事同盟條約的簽訂,使兩個法西斯國家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是法西斯侵略集團在通向世界大戰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