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形成

  自法西斯產生以後,經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法西斯先後在意大利、德國、日本建立政權。法西斯的侵略本性決定了其政權自產生之日起就要為實現全麵對外擴張,而竭力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對它們的束縛。整個30年代中期,由於日、德、意法西斯的擴張,引起了國際關係的巨大變化,各國在法西斯的戰爭威脅麵前,紛紛調整自己的對內對外政策,重新確定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由此引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崩潰。法西斯國家則在對外擴張,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過程中走向結盟。

  首先對凡爾賽—華盛頓體係提出挑戰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者。1931年9月,日本悍然派兵侵占中國東北,衝破華盛頓會議《九國公約》的束縛,邁出了武力獨占中國的步伐,打響了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第一炮。在世界經濟結為一體、帝國主義爭霸遍及全球的二十世紀,這一事件加劇了日本和歐美列強爭奪中國的矛盾。1933年,由英法操縱的國際聯盟譴責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要求日軍撤退到滿鐵附屬地和承認中國對“滿洲”的主權。於是,出席會議的日本代表,當即退出會議以示“抗議”。3月27日,日本外相正式向國聯秘書長發出通知,退出國際聯盟。這是日本決心打破華盛頓條約,走向與國際對抗之路的重要步驟。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3個法西斯國家組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圖為3國代表在羅馬簽字後合影。前排右起:意大利外長齊亞諾、日本大使堀田、墨索裏尼、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

  為了重新瓜分世界,日本大肆擴軍備戰。然而,華盛頓條約對其軍備的限製,卻成了其擴軍備戰的重大障礙。在退出國聯的第二年,即1934年9月7日,日本政府決定廢除華盛頓海軍裁軍條約。10月23日,英美日裁軍預備會議在倫敦召開,日本的擴軍要求遭到英美拒絕後,談判破裂。12月29日,日本政府正式通告美國,廢除華盛頓海軍裁軍條約。1935年12月倫敦裁軍會議正式召開,日本在會議不能滿足其大規模擴軍要求的情況下,於1936年1月15日,宣布退出倫敦裁軍會議。至此,日本徹底走上了與國際相對抗的道路,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一翼已經折斷。

  在歐洲,隨著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納粹德國走上了公開重新武裝的道路。為了實現希特勒稱霸世界的夢想,過去那種秘密的、小規模的擴軍已經不能滿足其需要了。為了重建武裝力量,必須打破凡爾賽條約對德國軍備的限製與監督。1933年10月14日,法西斯德國退出當時正在舉行的國際裁軍會議,接著於10月19日又宣布退出國際聯盟,成為繼日本之後第二個退出國際聯盟的國家。

  退出裁軍會議與國際聯盟是德國決心擺脫包括凡爾賽和約在內的任何國際條約的約束,由秘密擴軍轉而公開擴軍的標誌。1934年8月,希特勒密令在一年內將德國陸軍擴充到30萬人,海軍擴充1倍。1935年3月,德國恢複普遍義務兵役製,並計劃建設一支現代化的空軍,全國正規軍總兵力達12個軍、36個師,共55萬人。另外,還組織由衝鋒隊改編的特種部隊30萬人。希特勒還聲稱,德國再也不受《凡爾賽和約》的約束了。1936年德國著手執行擴充軍備的“四年計劃”,並在3月派軍隊重占了萊茵蘭非軍事區,除掉了其向外侵略擴張的最後障礙。德國進軍萊茵蘭,撕毀了《洛迦諾公約》,打破了凡爾賽公約對德國的一切限製。希特勒3月31日在漢堡以勝利者的姿態宣稱,“凡爾賽的精神已經被摧毀了”。

  日德對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挑戰,尤其是希特勒德國的公開武裝,徹底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奠定的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從而導致國際政治力量的急劇分化和改組。麵對著法西斯國家的威脅,西方一些國家開始調整與蘇聯的關係;蘇聯也采取措施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態。

  蘇聯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作用,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蘇聯地處歐亞大陸,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其對外政策的基點是反對戰爭威脅,維護和平,因而成為法西斯向外擴張的天然敵人。此時,在空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和軍事政治衝突的洶湧浪潮中,蘇聯卻在世界上一支獨秀,國內經濟建設一片欣欣向榮。由於上述原因,蘇聯成為三十年代國際舞台上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日益引起各國注目。正如美國著名記者李普曼所說:“俄國這個大國處在當代世界兩個危險中心——東亞和中歐之間。”“蘇聯是對付侵略的屏障,它在一個大陸上對付軍國主義的日本,而在另一個大陸上對付希特勒德國”。

  1933年3月,就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上台伊始即表示“要想真正改善世界現狀,必須實現美蘇關係正常化”。在這一構想的指導下,長期拒不承認蘇聯的美國主動向蘇聯提出建交要求,並在1933年11月,與蘇聯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隨後深感德國威脅的法國,進一步謀求與蘇聯共同製約德國。1934年就任法國外長的巴爾圖,提出了旨在防止德國日益增長的侵略擴張危險的東方公約,並就締結法蘇互助條約開始與蘇聯接觸。盡管巴爾圖在1934年10月被暗殺,而使東方公約與法蘇互助條約受阻,但是法國與蘇聯仍在1935年5月2日在巴黎簽訂了針對德國的法蘇互助條約。

  德日法西斯的擴軍備戰和侵略活動,對蘇聯也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在東方有虎視眈眈的日本,在西方有磨刀霍霍的德國,這種東西夾擊之勢使它陡增戰爭的危機感和不安全感。因此,蘇聯本身也加緊了與西方國家的聯係,以擺脫孤立狀態。

  在與美國建交之後,1933年12月12日,聯共(布)中央作出了關於開展爭取集體安全鬥爭的決定,並同意在一定條件下參加國際聯盟。1934年9月18日,蘇聯加入國聯,並擔任國聯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表明其外交戰略已作重大調整。蘇聯外交目標在歐洲的主要打擊方向,由英法轉向德國,準備利用國聯舞台,推動集體安全體係的建立。

  到1935年,隨著德國擴軍備戰步伐的加快,德國對英法等戰勝國已構成嚴重挑戰,尤其是與德國為鄰的法國,更深切感到來自德國的威脅與壓力。但是,法國既不具備單獨行動以扭轉局勢的實力,又不願接受德國違約的既成事實,它迫切希望加強與英、意的合作,遏製德國的擴軍行動。為此,法國政府在向德國提出抗議的同時,要求國聯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德國的違約問題。在國聯召開會議之前,法國提議英法意三國先進行協商,以便為會議做準備。

  此時,英國也感受到了德國擴軍備戰的威脅。1935年春,英國三軍參謀長在國家與帝國防禦年度檢查報告中強調,英國的國家安全已到了嚴重危險的程度,到1939年1月1日,英國的安全將不複存在。意大利為爭奪中歐霸權,在奧地利問題上同德國有矛盾,因而在對德政策上同英法有共同點。基於這一原因,法國的倡議得到了英意的響應。1935年4月11日,三國在意大利北部的斯特雷薩召開了討論三國互相保障歐洲和平問題的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意大利的墨索裏尼,法國總理弗蘭亭和外長賴伐爾,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和外交大臣西蒙。

  會議聽取了法國宣讀的備忘錄,它的內容是對德國破壞凡爾賽條約的軍事條款向國聯表示抗議。法國代表還要求英意共同行動,對德國的違約行為進行經濟製裁。但是英意明確表示拒絕,英國代表西蒙認為,製裁不會發生什麽作用,反而會殃及實施製裁的國家。

  經過三天的會談,4月14日英法意三國發表了一項聯合公報。公報溫和地譴責了德國的違約行為,認為這種行為“蔑視了公眾對於和平秩序的信任”,是令人遺憾的。三國聲明,它們的政策的目的是“在國際聯盟範圍維護集體和平”,並緊密合作“用一切實際可行的手段,反對足以危害歐洲和平的片麵廢除條約的行為”。

  斯特雷薩會議的結果,僅僅是發表了一項內容極為一般的公報,但是英法兩國外交家們卻深信自己在鞏固和平方麵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歐一些國家的報刊甚至渲染和吹噓說,英法意三國建立了一條保障歐洲和平的“斯特雷薩陣線”。事實上,這個陣線根本不可能對德國的重新武裝起任何抑製作用,英法意三國也沒有實現真正的合作。時隔不久,英國即與德國在6月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準許德國把海軍噸位增加4倍多,達到與法國海軍大致相當和更加現代化的水平,引起了法國和意大利的極大不滿。斯特雷薩陣線瓦解了。

  1936年3月,德國出兵重占萊茵蘭非軍事區。無論在這之前,還是在這之後,英法兩國都無以武力阻止德國的毀約行動的決心和勇氣,國聯行政會議通過的決議也隻是譴責德國違背了凡爾賽和約的有關條款和洛迦諾條約。致使希特勒的冒險輕易地取得了成功。這樣,繼1931年日本在東方打破華盛頓條約的束縛之後,現在德國在西方又摧毀了凡爾賽和約的精神。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賴以支撐世界和平結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係便土崩瓦解了。

  世界各主要大國在凡爾賽—華盛頓體係遭到法西斯國家破壞而麵臨共同的戰爭威脅麵前,雖然進行了種種調整相互關係的嚐試,但由於各自的國家利益、戰略環境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因而要聯合起來限製、對付德日意的威脅還有一段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尤其是當英法美等西方民主製國家轉而對德日意的侵略采取綏靖政策的時候,這一聯合尚屬遙遙無期。而法西斯國家在侵略擴張一致利益的驅使下,卻迅速地走向了結盟。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成為國際格局轉換和各國力量重新組合的重大轉折點。

  本來在30年代初希特勒剛上台時,德、意,德、日之間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這是因為,在歐洲德意兩個法西斯國家有自己的擴張計劃,它們在爭奪中歐和巴爾幹的霸權中有矛盾,尤其在奧地利問題上表現得特別尖銳。奧地利地處歐洲心髒,希特勒早已相中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而竭力鼓吹德奧合並。意大利則把奧地利看成是自己的勢力範圍,非常忌諱德國染指奧地利。麵對希特勒上台後吞並奧地利的活動,1933年3~8月,墨索裏尼數次邀請奧地利總理多爾富斯訪意,強調,“由於奧地利地處中歐心髒和多瑙河流域”,意大利的一貫立場是“必須首先保證其獨立”。

  1934年2月18日,意大利同英法發表聯合宣言,表示在“根據有關條約保持奧地利的獨立和完整方麵”,三國“持有共同的看法”。1個月後,意大利同奧地利、匈牙利簽訂《羅馬議定書》,相約在三國中任何一國遭到威脅時,三國將互相磋商對策。

  希特勒為了協調與意大利的關係,於1934年6月14~15日,在威尼斯與墨索裏尼舉行了首次會晤,但由於在奧地利問題上互不相讓,仍然沒有達成任何協議。7月25日,在德國策動下,奧地利納粹黨叛亂,刺殺了多爾富斯,企圖扶植親德分子上台。墨索裏尼對此作出強烈反應,他譴責那些對多爾富斯之死“負有直接、間接責任的人”,下令調集意軍4個師(約10萬人)馳赴意奧邊界勃倫納山口,以示強烈反對德國乘機兼並奧地利。1935年意大利參加英法的斯特雷薩陣線,5月,與法國簽訂秘密軍事協定,決定共同保衛奧地利的獨立。

  然而,1935年10月開始的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卻使德意兩個法西斯國家接近了。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使英法德意歐洲四強的關係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意侵埃危及到英法在北非和中東的利益,惡化了同英法的矛盾。在英法操縱下的國聯,宣布意大利為侵略者並對意大利實行所謂經濟製裁。希特勒乘機籠絡意大利,推動德意聯盟的建立。他在表麵上宣布對意阿戰爭保持中立,暗地裏卻給墨索裏尼撐腰打氣。

  德國拒絕參加對意大利的任何製裁,相反,1935年冬希特勒指示增加對意大利急需的燃料供應。德國法西斯的這種舉動,贏得了墨索裏尼的信任。侵略野心與經濟軍事實力非常不相稱的意大利,唯有取得德國的支持,才能擺脫在國際上的孤立地位,實現其在地中海和非洲的擴張計劃。用墨索裏尼本人的話說就是,“意大利的唯一出路就是同德國結盟”。因此,意大利開始修正其外交政策,向德國靠攏,從此改變了對德國吞並奧地利的態度。

  1936年7月11日,德國與奧地利簽訂協議,強迫奧地利服從德國的對外政策,允許奧地利的民族社會主義者和移居該國的德國僑民團體恢複政治活動,從而為德國吞並奧地利創造了條件。一貫反對德國吞並奧地利的意大利不但沒有表示反對,反而對協定的簽訂感到滿意。這樣,經過意埃戰爭,德意兩國開始妥協,並邁出了勾結的第一步。歐洲四強的關係格局正如丘吉爾所評論的:“德國已不再孤立。歐洲4個強國,從前是3:1,現在卻變成2:2了。”就在這一年,德意法西斯公開合流,第一次采取共同侵略立場,聯合幹涉西班牙內戰。這一行動進一步密切了德意法西斯的關係,使英法最終失去了同意大利重修舊好的機會。

  為了進一步加強同意大利的關係,1936年8月下旬,希特勒派遣意大利國王的女婿、納粹黨重要領導人達西亞親王,作為他的特使秘密前往羅馬拜會墨索裏尼。9月23日,希特勒又派親信漢斯·弗蘭克訪問羅馬,向墨索裏尼轉達了希特勒邀請他訪問德國的願望,並談判“德國和意大利越來越緊密合作的必要性”。

  10月20日,意大利外長齊亞諾前往柏林。次日,他在柏林開始和德國外長牛賴特進行談判。10月24日,簽訂了秘密協定,即德意柏林協定。其主要內容是,德國正式承認意大利兼並埃塞俄比亞;雙方共同承認西班牙佛朗哥政府並加強對它的軍事援助;在不幹涉委員會內采取共同行動方針;在多瑙河流域和巴爾幹地區劃分兩國的勢力範圍。而德國也承認意大利有權成為地中海地區的主人;相互協作,發展兩國空軍。

  德意柏林協定的簽訂,標誌著德意法西斯同盟的初步形成。11月1日,墨索裏尼在米蘭教堂廣場發表轟動一時的演說,聲明:“柏林會晤的成果是兩國在某些問題上取得了諒解”,“柏林—羅馬垂直線……是一個軸心,可以在這個軸心周圍團結所有願意進行合作和維護和平的歐洲國家”。這充分暴露了法西斯國家欲以武力征服世界的貪婪野心。至此,“柏林—羅馬軸心”正式確立。

  柏林協定的簽訂,使德國在歐洲有了盟友,但這還遠遠不夠,它還需要在東方能夠牽製蘇聯與英美的日本,構成法西斯同盟的另一翼。德國與日本的結盟嚐試在德意接觸之前就開始了。早在1933年初,希特勒就明確提出了與日本建立密切關係的問題。他認為,除了德國和意大利外,隻有日本才是“能夠對抗世界威脅的力量”。他還曾同裏賓特洛甫就“是否能夠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同日本建立更為緊密的聯係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此時,日本法西斯通過發動“九·一八”事變走上與世界對抗之路後,在國際上空前孤立,也迫切需要“再次在世界強有力的國家中尋找朋友”,其眼光很快轉向了正在歐洲迅速崛起的德國。

  1933年2月,日本退出國聯時,外務省歐亞局局長東鄉茂德在提交廣田外相的《退出國際聯盟後帝國對歐美的外交方針》中提議:“在日德關係上,利用極右黨掌權的機會,努力使它了解我國在遠東的立場,同時促進日德學術文化的接觸和了解,以使把德國引到我方。”同時,鬆岡洋右在德國的報刊上表示,德國是“曆史上唯一同日本的曆史發展道路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處,並同樣在爭取世界承認自身地位的國家”。

  出於相互利用的需要,日德關係很快轉熱。1934年3月,日本派出“德國通”大島浩為駐德武官,6月,日本成立了日德協會和旅德日本人協會,11月,在京都成立日德文化研究所等學術團體。1934年和1935年,日本多次派軍艦訪問德國,以示對德友好。

  1935年春,德日兩國法西斯政府就建立同盟問題開始進行試探和接觸性談判。最初的接觸是在德國外交官哈克和日本駐柏林武官極端親德分子大島浩之間進行的。哈克提議在兩國間締結針對蘇聯的防務協定,大島向日軍參謀部請示後表示同意,並希望就協定的範圍、內容和形式作更詳細的研究。1935年底,日本又派出參謀部情報部德國組長若鬆前往德國活動,先後與裏賓特洛甫和德國國防部長布洛姆貝格會談。1936年“二·二六”事件後,日本軍部法西斯政權確立,大大推動了德日同盟的建立。

  4月,主張日德親善的有田八郎出任外相後,致電日本駐德大使武者小路:“各種情況表明,有必要在日德間建立更為密切的關係。”日德之間的談判遂改由武者小路和裏賓特洛甫通過外交途徑進行。同年5月,德國政府擬定了由希特勒親自修訂的德日協定草案和一份秘密附件。7月,德國正式向日方提出了《反共產國際協定》草案文本和秘密附件。

  8月7日,日本內閣召開會議,通過了《帝國外交方針》,決定實現日德合作。10月23日,日本駐柏林大使武者小路與德國代表裏賓特洛甫代表本國政府草簽協定。11月25日,正式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協定之所以采用這個名稱,同希特勒的反動策略手法有關。他充分地利用了英法統治集團懼怕共產主義的心理,減少英法對其侵略擴張的阻力。正如希特勒對他的黨羽所說的:“我們必須……利用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幽靈來遏製凡爾賽諸國,要使他們相信,德國是反對赤禍的決定性堡壘。這是我們渡過危機、擺脫凡爾賽和約和重新武裝的唯一方法。”

  協定的主要內容有2條:(1)“締約國相約對於共產國際的活動相互通報,並協議關於必要的防止措施,且緊密合作,以完成上述措置”。(2)“締約國對於因共產國際的破壞工作而國內安寧感受威脅的第三國,應根據本協定的誌趣,采取防止措置,或共同邀請加入本協定”。

  在締結協定時,根據德國的要求,德日雙方又簽署了一個直接反對蘇聯的秘密附件。雙方約定,“遇締約國一方無故遭受蘇聯進攻或進攻威脅時,不采取任何有利於蘇聯的行動”,“並應立即著手討論保護共同利益的措施”;兩國保證在條約5年的有效期內,未經兩締約國同意,不得與蘇聯締結與本協定精神相抵觸的任何政治性條約。

  《反共產國際協定》的締結,表明日本法西斯與納粹德國在侵略擴張的共同利益下,走向結盟的開始。這一協定雖然打著“反共”的旗號,但其矛頭並不僅僅指向蘇聯和各國的革命運動,其主要的目的還是以此為煙幕,掩蓋它們同英法美爭奪勢力範圍,最終建立世界霸權的狂妄野心。裏賓特洛甫在協定簽訂後表示;“形式上我們還要把蘇聯當作主要敵人,然而,實際上,我們完全應該把英國當作主要敵人。”當時,日本駐英大使吉田茂也認為;“盡管(日本)軍部說防共協定隻不過是反共的意識形態問題,但這個完全是表麵上的借口,骨子裏顯然是要和德意聯合起來對抗英法,並進而對抗美國。”

  正因為如此,協定簽訂後,德國在致日本的秘密照會中強調,它認為德蘇之間現有的那些在法律上仍然有效的條約,如1922年拉巴洛條約和1926年的友好中立條約,其各項條款與《反共產國際協定》的精神及由此產生的義務是不相抵觸的。

  在德日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之後,希特勒急需將意大利拉進協定,結成較為穩固的集團。但是,意大利仍希望抬高自己在盟約中的地位,促使德國在殖民地、政治和其他方麵給意大利以優厚的報酬,因此,並不急於加入協定。相反,在1937年1月與英國締結了彼此承認在地中海利益的“君子協定”。這使希特勒大為不安。1937年初,他連續向羅馬派去了戈林等一些重要使節拜會墨索裏尼,並熱情邀請墨索裏尼訪問德國。

  1937年9月25日,墨索裏尼接受了希特勒的邀請,第一次訪問德國。訪德期間,墨索裏尼公開向希特勒保證,意德兩國“要共同奮鬥到底”,“堅定不移地繼續意德合作”。在一次群眾集會上,墨索裏尼洋洋自得地發表了一通好戰言論,他說:“當言詞不足以達到目的,情況又緊迫的時候,人們就不得不拿起武器。我們在西班牙就是這樣幹的。”

  通過為期4天的訪問,墨索裏尼堅定了與納粹德國為伍的決心,並決定參加《反共產國際協定》。11月6日,德意日三國代表在羅馬簽訂了《關於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的議定書》,從而形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希特勒得意地宣稱:“三個國家聯合起來了,起初是歐洲軸心,現在是世界的大三角”。這個三角主要是針對著“我們的舊敵人(即英法美)”。“這個三角,並不是由三個微弱的幻影組成的,而是由三個大國組成,準備並決定實現它們的權利和確保它們的生死利益。”齊亞諾在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的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像意大利、德國和日本這樣的三個軍事帝國結盟,在軍事均勢方麵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倫敦應當重新考慮它的所有立場”。

  從此,軸心國便成為世界上一切反動勢力的中心。後來,匈牙利、偽滿洲國、西班牙、保加利亞、芬蘭、羅馬尼亞、丹麥等國也相繼參加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這樣,在世界上便出現了一個最富侵略性的國家集團。

  德日意三國軸心的建立,標誌著法西斯侵略集團的初步形成,它是3個法西斯國家進一步加緊勾結,準備發動世界大戰的重要戰略步驟。它的建立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壯大了侵略者的聲勢,為法西斯國家發動戰爭創造了重要前提。希特勒在軸心建立後露骨地宣稱:“締結同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戰爭,這種同盟就毫無意義、毫無價值。我們締結同盟隻是為了進行戰爭。”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