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蘭是德國領土,與法國相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迫使德國向法國和比利時保證萊茵蘭非軍事化。凡爾賽和約第42、第43、第44條對此作了明確規定。1925年由德、法、英、意、比五國簽訂的《洛迦諾公約》對此再次作了重申。
萊茵蘭非軍事化使德法邊界德國一側出現了一片緩衝地帶。假如德國要進攻法國,那麽,戰爭首先要在德國領土上進行。法德相比,顯然法國在戰略上占據優勢。倘若德國對其東鄰,諸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小國挑起戰爭,由於法國和它們均訂有互助條約,必將出兵幹涉。而萊茵蘭非軍事區的存在,使法國很容易進入德國的工業中心魯爾,對德國經濟造成嚴重威脅。
反之,如果萊茵蘭駐有德國軍隊,不僅法國本身的安全會受到直接威脅,而且對法國的東歐安全體係也將會帶來致命打擊。
因此,萊茵蘭非軍事化對製約德國,防止它對外擴張,從而保障法國、波蘭和東歐國家的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自凡爾賽條約簽訂之日起便對在自己的領土上保留一塊不設一兵一卒的真空地帶的屈辱地位極不甘心。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後,納粹德國為對外侵略擴張,更是急於改變自己這種在戰略上所處的不利地位,無奈國力有限,兵力不足,且受著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條約的種種束縛,一時難以如願。
明知不敵而逞匹夫之勇,乃下下策。詭計多端的希特勒可不會如此,他並未急於采取行動,而是在一段時間裏采取口頭上侈談和平,暗中卻積極準備戰爭。在政治上,他通過一係列措施,迅速實現了納粹黨的一黨專政,使德國完全納粹化,並加強了自己的獨裁地位。在軍事上,德國從秘密擴軍到公開擴軍,很快便增強了軍隊的實力。
1935年5月2日,德國國防部長馮·布洛姆貝格將軍向德國三軍發出了第一個指令,要他們擬定重新占領萊茵蘭非軍事區的計劃。這次行動的代號叫做“訓練”。布洛姆貝格在指令中強調,下達“執行訓練”字樣的命令後,必須以閃電速度的奇襲來完成這一作戰行動。6月16日,在德國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的第十次會議上進一步討論了進軍萊茵蘭的計劃。會上,阿爾弗雷德·約德爾上校報告了這個計劃的各項細節,提到了統帥部根據希特勒的指示所采取的向萊茵蘭進軍的初步措施。
1935年5月2日,法蘇互助條約在巴黎簽訂。本來這一條約應該成為有效回擊侵略者的基礎,但由於法國簽訂條約隻是為了將它用來作為同柏林談判的籌碼,而不準備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實際上這項條約以後並未實行。但它卻給一直在尋找機會破壞洛迦諾公約、準備進軍萊茵蘭的希特勒提供了口實。此後,希特勒一夥便以受到法蘇結盟威脅為借口,大肆攻擊法蘇互助條約,甚至咒罵條約是犯罪,說什麽如果法蘇條約獲得批準,這就意味著它將與捷克斯洛伐克同俄國已經締結的條約聯結在一起,使德國極易遭到這些國家的聯合空中行動的攻擊。雖然希特勒一夥不斷攻擊法蘇互助條約,但在一個時期內,法國並未批準該條約,而善擇時機的希特勒亦未立即采取行動,因為他不但需要一個廢除洛迦諾條約的借口,也需要一個國際政治生活中的合適氣候。
1935年10月,意大利發動了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戰爭,英法對意無可奈何,國際聯盟的製裁也未奏效。1936年2月,意大利卻利用狂轟濫炸和施放毒氣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定進展。墨索裏尼侵略埃塞俄比亞逃脫懲罰,這讓希特勒對萊茵蘭非軍事區采取行動更充滿信心。
在1936年,對希特勒重占萊茵蘭非軍事區起鼓勵作用還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月6日重申美國今後對歐洲事務將持嚴守中立的超然態度。這讓希特勒相信他對萊茵蘭采取軍事行動決不有什麽太大的麻煩。
希特勒巧妙利用英法意之間的矛盾,成功地拆散了西方的反德陣線,並利用意埃戰爭將意大利拉到自己一邊。1936年2月22日,墨索裏尼向德保證,如果德國廢除洛迦諾公約,意大利不會支持英法反德。
隨著斯特雷薩陣線的全麵瓦解,通向萊茵蘭非軍事區的道路已經開通,德軍開入萊茵蘭隻是時機問題了。
根據洛迦諾條約,德國若入侵非軍事區,法國有權使用武力,英國有義務支持法國的行動。然而麵對德國在萊茵蘭製造的緊張局勢,英法兩國一味妥協退讓。從1935年起,這一地區的局勢日趨緊張,關於該地區形勢的情報也隨之不斷從法國駐德機構送往巴黎。
1935年4月12日,法國駐科隆總領事讓·多勃雷向法國外交部報回的情報中說,德國人正在趕修新營房、武器彈藥庫、軍用汽車庫、飛機場、鐵路和公路。
1935年6月,駐柏林陸軍武官勒農多將軍寫信給法國陸軍部長法布裏說,德國政府在萊茵蘭地區設立征兵辦公室,他認為,盡管德國仍然尊重萊茵蘭非軍事化條款,但“取消這個決定的問題總有一天會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後來他又多次重申這一看法,並認為:“這個日子不太遙遠了。”
同年秋天,萊茵蘭地區的局勢更加緊張。10月,法國陸軍情報局報告說,德國人正在積極地準備重新占領非軍事區。法國駐德大使弗朗索瓦·龐塞根據10月21日同希特勒的談話斷言,希特勒馬上要報仇了,很快就要進軍萊茵蘭。
根據這些情報,法國政府和軍隊本應采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在各方麵做好粉碎德國的軍事冒險的準備。但法國方麵並沒有這麽做,而是將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國聯、盟國,特別是英國身上。
1936年1月24日,法國外交部長弗朗丹曾通過外交部提請國防部注意防範問題,並要求就此提出建議。2月12日,陸軍部長莫蘭將軍在他簽署的一份陸軍參謀部致弗朗丹的電文中提出某些預防措施,但其中沒有一項是準備反擊的措施。2月17日,莫蘭代表軍隊再次致函弗朗丹,2月25日,軍隊由於害怕希特勒以批準法蘇條約為進軍萊茵蘭的借口,居然建議外交部推遲批準該條約。
2月27日,法國內閣確定了法國在萊茵蘭問題上的行動方針:(1)法國政府將不單獨采取行動,而要和洛迦諾公約簽字國一致行動。(2)一旦(凡爾賽條約)第43和42條受到明目張膽的和不容置疑的破壞,法國政府即將和英國、比利時和意大利政府進行協商,以期協調一致,采取共同行動,執行國際聯盟盟約和洛迦諾公約的規定。(3)在等待各承擔義務的國家提出建議期間,法國政府保留采取一切預防措施的權利,包括軍事性質的措施……
希特勒認為,解決萊茵蘭問題宜早不宜遲,否則,如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得手,英國就更不願意在萊茵蘭問題上妥協了,意大利也將更難對付。
1936年2月27日,法國眾議院以353票對164票批準了法蘇條約。進軍的時機終於成熟了。3月1日,希特勒決定占領萊茵蘭。
3月2日,布洛姆貝格發出了占領萊茵蘭的正式命令。他要求陸、空軍部隊同時出其不意地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為保持行動的和平性質,準備工作應盡量做得不惹人注意;假如洛迦諾條約的其他簽字國,通過軍事準備來對德軍進入萊茵蘭作出反應,任何軍事上的“反措施”都要由他來決定。這裏所說的反措施就是“趕緊將三營德軍從萊茵河西岸撤回”。
1936年3月7日,星期六,英法兩國法定的休息日,淩晨,德國一支象征性的小分隊奉命越過萊茵河,進入非軍事區。上午10時,德國外長牛賴特召見洛迦諾締約國駐德大使,交給他們一份廢除洛迦諾公約和提出新的和平計劃的照會。
德國在照會中建議,同比利時和法國簽訂為期25年的互不侵犯條約,並由英國和意大利出麵保證;同德國東方諸鄰國簽訂同樣的互不侵犯條約;同意法德邊界兩邊都非軍事化;與西方國家簽訂空軍條約,國聯改組後,德國可能重返國聯。然後德國外長告訴他們說,德國“象征性的小分隊”正在進入萊茵蘭地區。
中午,希特勒在國會發表演講,他說:“德國不斷地、反複地提出和法國保持友好關係和保障和平,而法國卻拿法蘇軍事同盟來回答我們,這個軍事同盟是專門對付德國的,這是對萊茵條約的破壞。洛迦諾公約從此失去了它的實質意義,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因此,德國不應該再受這個失效的公約的約束了。”
當時,希特勒作出的決定使德國的將領們感到惶惶不安,他們多數人認為,占領萊茵蘭的少量德國部隊會被法國軍隊徹底殲滅。希特勒的計劃付諸實施之後,將軍們依然坐臥不寧。
希特勒以後也承認,“在進軍萊茵蘭以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國人也開進萊茵蘭,我們就隻好夾著尾巴撤退,因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點軍事力量,即使是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
3月7日,德軍進入萊茵蘭的當天,法國總理薩羅在自己的辦公室召集三位閣僚以及莫蘭和甘末林開會。但最後會議未作任何決定。3月9日,在內閣會議上由於莫蘭危言聳聽,使內閣會議作出如下決定:向國聯和洛迦諾締約國發出呼籲,要求“立即召開國聯會議,在巴黎同洛迦諾公約各締約國進行磋商”。法國人不願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出兵萊茵蘭,但又不願意公開承認這一點。於是將法國的命運交由國聯和洛迦諾締約國來裁決。
實際上,法國最重要的盟國英國早在一年以前就已決定了不幹預德國占領萊茵蘭的方針。1935年初,英國內閣在未征詢總參謀部意見的情況下即作出結論:維持非軍事區並非英國1936年3月,德國政府宣布不再受《羅迦諾公約》的約束,“全麵恢複行使德國在萊茵蘭軍事區的全部主權”。7日,希特勒派出3個營的兵力,越過萊茵河大橋。的重要利益。1936年1月27日,法國外長弗朗丹乘參加英王喬治五世葬禮的機會就德國人可能進軍萊茵蘭問題征求英國政府的意見。英國外相艾登卻認為萊茵蘭非軍事區的存在與否隻是法國的事,與英國完全無關。
3月10日,洛迦諾公約簽字國在法國外交部舉行會議,弗朗丹以虛假的強硬姿態表示:如果我們要和平,就必須立即把德國人從萊茵蘭趕出去。要求對德國實行經濟、財政和軍事製裁。
艾登在會上重申,英國反對法國采取單方麵行動。比利時首相保羅·範·齊蘭支持艾登的意見。意大利大使沉默不語。後來會議改在倫敦繼續進行,但始終未作出什麽值得一提的決定。
3月14日至24日舉行國聯行政院會議,19日通過決議,譴責德國重占萊茵蘭破壞了凡爾賽條約第43條和洛迦諾公約。除此之外,有關與會國家作出了一定外交姿態,但各國的所謂“保證”和“義務”,毫無實際意義。正是英法兩國沒有以武力阻止希特勒毀約的勇氣和決心,希特勒及其將領們所擔心的災難並未發生。希特勒的冒險成功了,這使希特勒樂不可支。1936年3月21日,希特勒在漢堡得意洋洋地宣布:“凡爾賽條約的精神已經摧毀了。”
在萊茵蘭事件中,希特勒因此一舉,不但“提高了聲望,加強了手中的權力,分化了對手”,而且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戰略形勢,決定了戰前歐洲各國政策的基本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