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日軍侵占東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柳條湖事件,對中國東北地區發動進攻,爆發了“九·一八”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中國拉開序幕。

  柳條湖位於沈陽內城以北2.5公裏處,在北寧鐵路沈陽站與文官屯站之間。關東軍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為爆破地點,一是因為這裏較為偏僻,便於行事;二是因為距東北軍最大兵營北大營較近,便於誣稱中國軍隊所為,就近攻擊北大營。

  早在1930年冬,阪垣和石原就準備選擇柳條湖為挑起武裝侵略的地點。至1931年春,製定了在柳條湖附近爆炸南滿鐵路,同時襲擊北大營和攻占沈陽城的具體方案。隨後便從關東軍和中央軍部物色最可靠的骨幹,組成秘密陰謀班子。

  1931年6月,阪垣將爆破任務交給了奉天特務機關輔助官花穀正少校和曾擔任過張學良顧問的柴山兼四郎的副官今田新太郎上尉。他們商定:9月28日在柳條湖爆炸南滿鐵路,於一夜之內占領沈陽;要閃電般地行動,在各國還沒有來得及幹涉之前,占領預定地區。但是,到9月中旬,因柳條湖事件的計劃暴露,遂決定提前在9月18日發動。

  9月18日,河本末守以巡視鐵路為名,帶領6名士兵來到柳條湖,將42包小型黃色炸藥安放在南滿鐵路的道軌上,然後點燃了炸藥包。爆炸聲響起後,今田新太郎指揮埋伏在外文官屯南側的日軍對東北邊防軍駐地北大營發起攻擊。

  1931年9月18日,日軍炮轟中國東北軍駐地沈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當日23點,花穀正以土肥原賢二(時在東京)的名義向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和陸相南次郎拍發急電,謊稱:18日22時半左右,在奉天北大營西側,暴虐之中國軍隊破壞我南滿鐵路,襲擊我守備隊,與趕赴現場的我守備隊一部發生了衝突。在沈陽的關東軍高級參謀阪垣征四郎,用“代理關東軍司令官、先遣參謀”的名義代行發布命令:令獨立守備隊第2營掃蕩北大營之敵,第5營從北麵進攻北大營,第29團進攻沈陽城,第2師以主力增援之。

  19日淩晨零點,花穀正又發出第二份電報,仍謊報北大營中國軍隊同日本守備隊虎石台連正在激戰,日軍陷於苦戰中。接到電報後,在旅順的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參謀長三宅光治、作戰主任參謀石原莞爾等人,緊急研討對策,一致認為,此時是訴諸武力的絕好機會。本莊繁當即決定,按照預定計劃,迅速將主力集中到沈陽,先發製人,實施中心突破,占領東北三省。

  19日淩晨1點半左右,本莊繁向關東軍下令:第2師主力迅速集中,攻擊沈陽城;獨立守備隊各部進攻鐵路沿線的安東(今丹東)、營口、鳳凰城和長春等地。同時,電請駐朝鮮日軍司令官林銑十郎中將盡速增援關東軍。本莊還將各項命令及戰況電告日本軍部,於19日晨3時30分偕司令部乘火車前往沈陽。

  關東軍按照預定計劃,向中國東北軍北大營、沈陽城,以及南滿鐵路全線展開了進攻。

  由於中國政府奉行不抵抗主義,導致在兵力上占優勢的東北軍將士毫無戒備,使日軍偷襲得逞。當時,留在東北的尚有近20萬人,另外還有公安、警察部隊。但“九·一八”事變時,中國地方軍政官員僅有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和遼寧省主席臧式毅駐在沈陽。他們對日軍的突然襲擊毫無戒備。臧通過電話向日本總領事館交涉,日領事以“軍人行動,領事無權限製”為由拒絕。當北大營值班軍官以電話請示處置措施時,榮臻卻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在不抵抗主義的約束下,第7旅官兵隻有聽任數量占絕對少數的日軍進攻北大營。18日23時30分,日軍守備隊第2營攻入北大營西北角。同時,沈陽車站日本兵營內的240毫米重炮,也對準北大營轟擊。至次日拂曉5時30分,日軍完全占領了北大營。

  與此同時,駐沈陽的日軍兵分三路進攻沈陽。5個多小時後,日軍便完全占領了這座東北重鎮。9時,事先印好而由“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署名、反誣中國軍隊爆炸南滿鐵路的布告赫然貼遍全城。一夜之間,日軍便輕而易舉地占領了沈陽城,所有軍警均被繳械,各種財物被洗劫一空。

  在南滿鐵路沿線,日軍控製交通線的行動進展也十分迅速。日本獨立守備隊第3、第4營於19日淩晨5時30分攻陷安東,然後第3營攻占營口,第4營攻占鳳凰城。19日零時15分,駐長春日軍第3旅炮擊南嶺中國炮兵團。3時55分,日軍向南滿鐵路和中東鐵路的終點長春發動總攻。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後在吉林軍署參謀長熙洽“毋須抵抗”的命令下含憤撤退。當日22時許,長春陷落。這樣,南滿、安奉兩鐵路沿線的重要城鎮悉落日軍之手。

  柳條湖事件發生後,日本軍部立即於19日7時召開會議,與會者一致認為,關東軍的決心和行動“完全得當”,應關東軍“增派3個師”的請求,著手派兵增援。

  當日晚些時候,日本首相若禮次郎召開內閣緊急會議,討論關東軍的報告。由於若、石原出於侵華策略的需要和對列強以《九國公約》、《非戰公約》為依據進行幹預的擔心,內閣會談乃決定采取“不擴大事態”的方針,並責成陸相通知關東軍。會後陸軍省、參謀部分別含糊地訓令關東軍,在傳達內閣“不擴大”方針的同時,讚揚關東軍的“決心和措施是適當的”,“提高了日軍的威望”。深知軍部意圖的橋本欣五郎進一步密電阪垣:“參謀部停止軍事行動的命令,是應付內閣會議的表麵文章,其本意並非要你們停止行動。”

  關東軍對軍部和內閣的意圖心領神會,在繼續調兵遣將的同時,向陸軍中央請求增派3個師的兵力。20日上午8時,海軍軍令部和海軍省決定,當事態進一步擴大時,海軍將出動艦艇到山海關配合陸軍阻止東北軍入關增援。21日,駐紮朝鮮的日軍司令官林銑十郎命令混成第39旅4000多人侵入中國東北沈陽。這為關東軍擴大侵略提供了保證。21日上午,本莊繁作出攻占吉林市的決定,占領長春的日軍第2師奉命乘裝甲車於當日下午進占吉林,隨後又相繼占領了通遼、巨流河、洮南等地。

  在日本國內,日本政府一次又一次地追認了陸軍擴大戰爭的行動。9月22日,內閣會議決定承認駐朝鮮日軍越境的既成事實,並通過支付出兵經費。日皇裕仁發布裁可駐朝日軍越境進入滿洲的敕令。兩天後,日本政府發表《關於滿洲事變》的聲明,宣稱日本政府已決定“不擴大事態,並逐漸撤兵”,以繼續欺騙世界輿論,為陸軍擴大在中國的侵略戰爭障目。

  日軍占領東北遼寧、吉林大部分地區後,以此兩省為基地,向北、南擴大侵略。

  黑龍江省及哈爾濱東三省特別行政區等北部滿洲地區是日軍首先進攻目標。鑒於該地區與蘇聯接壤,哈爾濱又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為避免蘇聯介入,日軍曾製定《關於征服北滿的方略》,設想以謀略手段奪取北滿,因而暫時中止了像攻占遼、吉那樣的直接軍事進攻,轉而首先采取“和平手段”。9月24日,參謀總長金穀範三下令“不得向寬城子以北進軍”,明確禁止出兵哈爾濱。日軍遂變換策略,采取利用漢奸軍隊打頭陣的手法,避開哈爾濱,沿洮昂鐵路向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出擊,企圖不戰而取得黑龍江省。

  柳條湖事件後,日軍收買了原洮遼鎮守使張海鵬。10月1日,張海鵬自稱“邊境保安司令”,宣布脫離張學良。於是,日軍便利用張海鵬部偽軍充當進窺齊齊哈爾的前鋒。當張部偽軍臨近嫩江時,黑河警備司令、步兵第3旅旅長馬占山,奉張學良之命統率黑龍江的軍隊,並代理省主席職務。

  1931年10月13日,張海鵬軍開始發動進攻,被馬占山部在嫩江橋擊潰。日軍遂決定直接出兵。30日,關東軍以第2師主力一部組成“嫩江支隊”,集結於泰來附近。11月4日,日軍嫩江支隊掩護張海鵬偽軍向馬部進攻。馬占山部奮起反擊,嫩江支隊死傷數百人。但最終由於中國守軍裝備劣勢,並且在日軍重新增援下,19日馬占山等率中方軍政人員退出省城齊齊哈爾。繼而再退海倫、克山一帶,組織臨時政府。19日晚,日軍進占齊齊哈爾。

  至此,日軍並未停止軍事行動,繼而南下遼西,完成對整個南滿的占領。遼、吉兩省淪陷後,中國東北邊防軍司令部長官公署、遼寧省政府行署,遷往錦州。9月23日,張學良任命張作相代理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米春霖代理遼寧省政府主席。

  錦州地處遼西,是北寧、錦朝兩鐵路的匯合點和榆關(山海關)的屏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陸軍參謀部認為:“隻有消滅錦州附近的張學良勢力,才能有希望解決滿洲事變。”他們將攻占錦州視為鞏固其占領東北的最後措施。

  10月8日,日軍曾派飛機轟炸錦州。20日又派偽軍淩印清部進攻錦州,被中國邊防軍擊潰。11月27日,關東軍令第2師主力和混成第39旅到沈陽集結;令混成第4旅進到大淩河一線,掩護主力開進。當日,該部越過大淩河,向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被阻於大虎山、溝邦子一線。日本當局唯恐引起國際上的反對,於28日命令關東軍撤出遼西。

  12月上旬,日本成立犬養毅內閣。犬養內閣采取了較其前任更加積極支持軍部的政策。12月7日,日本陸軍大臣致電關東軍,表明了軍部關於攻占錦州的意圖。

  12月13日,關東軍製定《錦州攻擊方略》,決定由北向南直取錦州。17日,日軍參謀總長金穀範三批準了關東軍進攻錦州作戰計劃,並向東北增派部隊。到27日,至此,日軍攻擊錦州的總兵力已達4萬人以上,擺出了空前未有的大會戰態勢。由於中國軍隊受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約束,加之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因而缺乏抗戰守土的決心。1932年1月3日,日軍不戰而占錦州。

  日軍占領錦州後,迅速回師北上,重返北滿,進攻哈爾濱。當時哈爾濱附近的中國軍隊,日軍引以為患。日本經過多方試探,在確認蘇聯將采取“不幹涉”政策後,參謀部始於1932年1月28日批準關東軍向哈爾濱進軍。在哈爾濱郊外,中國守軍同裝備有飛機、坦克、裝甲車的日軍展開激烈的保衛戰。但由於事先未做禦敵準備,缺乏防禦工事的中國軍隊,在日機輪番轟炸和坦克橫衝直撞的強大攻勢下,傷亡極大。1932年2月5日,哈爾濱淪陷不久,賓縣吉林省政府和海倫黑龍江省政府亦不複存在。

  至此,在短短的4個月零18天的時間裏,整個東北1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3000萬同胞陷於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之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