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教育

  教育形式

  學前教育據《景德鎮市教育誌》記載,1951年,城市部分公立小學辦幼兒班。昌江區域的學前教育屬其一部分。1956年6月以後,街道和廠礦根據有利生產、方便職工的原則,分別建立民辦、廠辦托幼機構。農村開辦季節性托幼機構,有條件的鄉鎮中小學試辦幼兒班。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幼兒園激增。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公辦幼兒園被裁撤、民辦幼兒園解散、廠辦幼兒園也大部分有名無實。1970年建區後,昌江區的幼兒教育逐步恢複。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幼兒教育迅速發展。1980年5月,區成立托幼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區婦聯。1983年接管貼魚山(含麗陽)公社、荷塘墾殖場的幼托事業。

  1987年統計,全區有66所幼兒園,135名保教人員,人園幼兒2469名,占全區幼兒總數的36%。

  1996年,幼兒教育工作由區托幼辦移交給區教委管理。1997年1月,對區境的幼兒園、學前班登記注冊。1998年全區共有幼兒園20所34個班,在園幼兒966人;18所小學附設23個學前班,在校學齡前兒童1004人。

  2000年,區境內有幼兒園25所,人園幼)L1569名,教職工111人。幼兒園教師學曆達標率58%,城鄉10所小學附設學前班,學前班教師學曆達標100%。

  私塾私塾主要承擔蒙養教育,以教學程度分,分初等和高等,初等的稱蒙館,高等的稱經館。

  蒙館1945年,景德鎮城區有29所蒙館,其中設在區境的獅子弄、繡球弄的蒙館分別由龔謙浪和馮躬啟任教,蒙館則廣設城鄉,以識字為主。

  經館多選址於秀麗清靜地,景德鎮的經館設於區境禪師山、沙陀山等處。據《浮梁縣誌》載,北宋時期禪師山即盛私學,狀元劉輝(鉛山人)和進士程節兄弟(浮梁人)同讀於此。清代浮梁有“十戶人家九讀書”、“鄉無不教之地、地無不學之人”等說法,雖然言過其實,不過也反映學校廣設城鄉。明末清初,舉人餘兆麟、餘邦偉都是景德鎮著名的經館先生,分別在禪師山、沙陀山設館,時間較長,學生也多。民國時期,有點名望經館先生羅文海(都昌人)在禪師山設館,秀才劉世藝(都昌人)在沙陀山設館。抗日戰爭爆發後,經館隨著主教先生自然減員,最後在曆史上消失。

  新中國成立後,對私塾蒙館實行“準其開學,加強領導,指導其逐步改進”的方針。將塾師組織起來,定期學習,提高他們的水平,要求使用新教材,改革舊教法。對城區塾師進行審定,夠條件的轉公辦小學任教;農村塾師則多向民辦小學教師過渡。1955年以後,由於普通教育發展,私塾逐年減少。1965年前後,私熟亦自然消失。

  書院南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景德鎮監鎮李齊愈於區境長蘿仿白鹿書院製,創建長蘿書院。長蘿聚徒講學,生徒不限於浮梁本籍人。宋末元初,書院講學風氣盛,一度學者、生徒“四方雲集”。明洪武四年(1372年),由於山長朱伯高去府學任教授,人去學廢、書院停辦。

  古代景德鎮的會館有書院的名字,但沒有招收徒辦學,僅有傳舍兼書齋的性質。區境的饒州會館(今三小)稱芝陽書院。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頒興學詔書,規定書院改為學堂。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書院漸改為小學堂。

  小學教育1913年,方芷庭在裏村翠雲寺創辦竟成小學。1916年,城鄉辦有一批“國民學校”(初級小學)。1917年餘疇九創辦矜式小學(今景德鎮市第二小學)是當時景德鎮較著名的學校之一,後改為第十三初級小學,後再改為蛤蟆橋小學。1933年,景德鎮有公立學校19所,區境學校屬其一部分。1934年,推行保學製度,每保(或聯保)設由保立小學,按保學製度規定,初小皆改為保立小學。在城皇廟(今小港嘴商店)辦保聯小學。1938年矜式小學又更名為浮梁縣立新第一區第二保聯中心小學。1940年,推行“國民教育”(初小義務教育),各保立學校為“保國民學校”,中心小學改為“中心學校”。1946年,城皇廟的保聯小學更名為第六中心小學(中心小學均為完小)。這以後,城市僅私立小學有所發展,公立學校日衰,農村小學在解放前夕瀕於停辦。

  1949年5月上旬,市、縣人民政府接管了區境內各類小學。1949年8月,第二中心小學改名為景德鎮市第二完全小學,第六中心小學改為景德鎮市第二初級小學、三間廟保小改為第六初級小學,私立小學準予立案續辦。據資料表明,區境三所小學有15名教工,8個教學班,195名學生。當年城鄉適齡兒童人學率為20%

  1950年遵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普及教育”的規定,是年,省立浮梁革命烈屬子弟學校和市立工農子弟學校(1952年改名十五小)成立。城鄉優先吸收工農子弟人學,46%的工農子弟減免了學費,赤貧戶子女並發給文具書籍。城區小學由各自招生改為按地區劃片統一招生,農村實行鄉學鄉辦、村學村辦、民辦公助。1953年,城鄉小學就網點布局進行分批整頓,城鄉小學修建了一批校舍,開始改變小學沒有專門獨立校舍的狀況。

  1954年城市小學生比1949年增加了3.6倍,為解決校舍不足,第二小學試辦二部製。1956年,在波蘿庵首創民辦小學。次年,為解決城市適齡兒童人學問題,市人委會發出《關於提倡機關、廠礦、團體辦學的通知》,區境城區廠辦、民辦小學有所發展。適齡兒童基本人學,農村適齡兒童人學率達56%。1958年,由於“大躍進”的影響,小學生連續三年猛增,在校學生1960年比1957年增長1.67倍。1961年采取一係列調整措施:發展廠辦民辦學校,調整小學網點,積極地普及小學教育。1962年,區境華電瓷廠、紅旗瓷廠、紅星瓷廠相繼辦子弟學校。

  1964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逐步推行“兩種教育製度”,城鄉開設了一批多種形式的半工(農)半讀小學及早班、午班、晚班等簡易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1968年9月,工人(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領導所謂“鬥、批、改”和清理階級隊伍。

  1970年,景南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城區的太白園、昌江、東郊三個人民公社和郊區的竟成公社小學均由區革委會政治部教育組管理。1975年教育組撤消,成立景南區文化教育局,管理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七、第二十小學及竟成小學共11所。1976年10月6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區(縣)各級黨政把普及小學教育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列為工作重點。農村一方麵充實和加強鄉中心小學,整頓和提高一般全日製小學;另一方麵發展和辦好各種形式的簡易小學和教學班,提高適齡兒童人學率,提高讀完五年小學的普及率。1977年I1月8日,進駐學校工(貧)宣隊全部撤離學校,從此,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逐漸步人正常。1979年2月,景南區文教局撤消,區管小學複歸市教育局直管。1983年12月昌江區人民政府恢複教育局,原市管的城區二小、三小、十五小及竟成鄉、魚山鄉、荷塘鄉、呂蒙鄉、朝陽墾殖場、西郊墾殖場、先鋒墾殖場、楓樹山林場所屬52所完全小學及65所村小(教學點)劃回區屬。此外,區境的景波機械廠、景興瓷廠、陳灣瓷石礦、電瓷電器公司、磚瓦廠、八五九廠等六家廠礦子弟小學及大嶺小學的業務屬區管理。1984年,昌江區經市政府驗收認定昌江區1983年有適齡兒童41%人(不含魚山、荷塘),人學人數為4075人,人學率為97.2%。鞏固率98.6%、普及率94.3%、少年無盲率%。3%,確認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區1989年,行政區劃基本穩定。據1990年統計。全區小學有50所,在校學生14678名,379個教學班,849名教職工。

  1996年10月,省政府對昌江區“兩基”教育進行檢查評估,認定全區小學適齡健康兒童人學率為100%,城區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人學率為100%,農村為70.5%,1997年1月3日,國家教育委會公布昌江區為全國第三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區。

  1996年特別是1998年特大洪災以後,本著“危房改造與發展並重,校園重建與學校網點布局調整相結合”,在新建和改建小學7所的同時,調整了學校網點布局。至200()年,全區有小學48所,教學點17個,在校學生14664人,教職員工868人。

  中學教育始於1917年秋,竟成小學校長方芷庭創辦浮梁縣立珠山中學,校址竟成小學本部(翠雲寺)。主要招收竟成高小畢業生,有學生近20人。一年後,因師資經費不足,停辦。

  1956年,楓樹山墾殖場創辦林業中學,校址古城亭子下,“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辦。1958年,竟成公社辦竟成農業中學,初創時校址裏村前街,1959年遷三間廟。1959年,荷塘創辦林業中學(半工半讀)。1960年,貼魚山初級中學開辦。1961年秋,竟成農業中學遷現址湖田村。19“年9月,魚占魚山初級中學與荷塘林業中學合並,校名為荷塘林業中學(完中),校址遷汪金坦(今昌江二中),1968年兩校分設,貼魚山初中遷回魚山,荷塘林業中學校址在原地。同年竟成農中易名竟成“五、七”中學(1978年更名為竟成中學)。是年,市區二中、五中被分散下農村,城市小學畢業生需到農村升中學。農村在“初中不出大隊、高中不出公社”口號下,各公社都辦有完中,完全小學辦附設初中班。小學畢業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皆取消升學考試,在校學生連年加翻。為解決城市學校不足,區域內紅光瓷廠、紅星瓷廠於1969年辦起廠辦中學。1970年竟成小學附設初中班改為竟成中學,校址夜叉塢。同年5月,根據市革委會決定,紅光、建國、紅旗、紅星、景興、東風、向陽等瓷廠及電瓷廠、汽車運輸公司等單位的“五、七”學校劃歸景南區領導。1971年,楓樹山林場辦楓樹山中學(完中),校址丁家洲(今昌江一中),在校學生226人,其中,初中1“人,高中60人。同年二小、九小分別辦附設初中班。1972年,荷塘林業中學劃屬貼魚山公社,校名改為魚山五七中學(完中),原m魚山初級中學並人。同年,荷塘中學成立,竟成中學改為景南區中學,二小、九小兩個初中班並人該校。1973年景南區中學升為市第六中學(1978年遷市東二路)。1975年,景南區再辦一所中學,校名為景南區中學,校址珠山路原第二幼兒園內。1977年,對中學教育進行調整,提出辦“初中量力而行,高中控製發展,逐步改革中等教育結構”,合理調整城鄉中學布點,社場隻辦初中,取消小學附設初中班。1978年,楓樹山中學劃歸古城公社,更名為古城中學,竟成“五、七”中學學生的招生、升學等歸市教育局統一管理,並正式命名竟成中學。1979年,景南區中學升為第十一中學。1983年,魚山中學、荷塘中學劃歸市教育局管。1984年原市管的魚山中學、荷塘中學、古城中學、竟成中學劃回區屬。1985年6月18日,魚山中學改名昌江中學、直屬區管。之後,魚山中學校址遷至攔河壩(橋頭)。1987年麗陽鄉創辦麗陽中學(初中),時有學生130人,教師10人。1996年,昌江區普及中等義務教育經省驗收,全區適齡少年人學率為97%,殘疾少年人學率為72.3%。

  1998年,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分離,撤消古城中學組建昌江一中,原昌江中學高中學生轉人昌江一中,昌江中學改為昌江二中。至200()年,全區有初中5所,完中1所,在校學生4583人,教職員工342人。

  職業技術教育轄區職業技術教育始於19巧年,競成小學辦“補習班”,招收初小畢業生近20人,以畫瓷版像、刷花、雕刻為主要學習內容。之後增辦農牧職業班,時稱“中山學院”,開設種菜、養雞、養羊學科。1949年2月,饒州會館開設私立東方藝術專科學校,1951年撤消。1958年9月,在楓樹山和荷塘兩場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分校。共有在校學生147人,設農業、林業、畜牧獸醫專業。共大荷塘分校於1960年並人共大波陽蓮花山分校,共大楓樹山分校於1968年停辦。

  1972年,竟成五、七中學開辦高中職業班,專業為醫務,學製二年,學生44人。1974年9月至1976年8月辦畜牧獸醫專業班,學生30人,農學班,學生40人,學製二年。學生畢業回村後,基本能按專業對口分配工作。竟成中學從1984年始連續辦六屆高中職業班,設財會、烹飪、家電維修、園藝等4個專業,學製二年,共培養191名畢業生。昌江中學自1986年秋始,每年招收一個農學專業職業班(高中級),至1998年暑期止,共培養畢業生483名。同年8月昌江中學改為昌江二中,為初級中學,停止招收農學班。

  成人教育掃盲1926年,景德鎮市平民教育促進會在區境財神廟(今二小所在地)辦第二所平民學校,旨在向工人、市民進行文化知識教育,啟迪群眾思想覺悟。半年後,北伐軍來鎮,革命公開,平民學校於暑期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區境城鄉工人、農民參加各種形式的掃盲班學習。但成效甚微。農業合作化以後,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掃盲,如掃盲班、識字班、送字上門,包教包學等等,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起到較好作用。但也有少數地區出現“年年辦冬學,年年從頭學”的現象。“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掃盲工作中斷。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之後,掃盲工作逐漸恢複。1978年,轄地各社場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掃除文盲的指示》,掃盲工作采取“一堵、二掃、三提高”措施。1986年8月,經市政府掃盲驗收,昌江區12一40歲青壯年總人數為33523人,半盲半文盲4044人,無盲率87.8%。

  19%年省政府對昌江區掃除青壯年文盲評估驗收,以1990年普查人口,昌江區青壯年人口總數為69384人,其中,青壯年文盲為7026人,非文盲率89.87%。人口普查以後經掃盲脫盲人數分別為:1990年至1996年脫盲4502人,19%年至2000年脫盲469人。1990年至2000年合計脫盲5061人,青壯年仍有文盲1422人,占2000年青壯年人口(90675人)的1.57%,達到國家規定指標要求。

  農民文化技術學校昌江區根據國務院1993年8月頒發的《掃除文盲條例》,在農村,積極辦好鄉、村文化技術學校,采取農科教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鞏固掃盲成果。至1996年,全區7個鄉(鎮、街道)69個行政村(居委員)辦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達%%。文化技術學校共有專職教師40人,兼職教師29人,共有8576人參加不同內容的學習,全部畢(結)業。其中,參加政治學習的學員2787人,參加文化學習的422人,參加提高型技術培訓的1331人,參加各類短訓班學習的4036人;在村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學習的共有800()人,7232人畢(結)業。其中參加政治學習的2602人,參加掃盲班學習的894人,在業餘小學班就讀的654人,參加技術班培訓的3082人。參加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培訓人數占全區1949年10月1日後出生的年滿巧周歲以上青壯年人口63674人的26%

  教育改革

  學製改革幼兒園1951年收3周歲至7周歲的幼兒。1981年開始,收3至6歲幼兒。學前班收5至6歲幼兒。

  私塾蒙館肄業時間,由家長自定,一、二年或三、四年或更長時間不等。

  識字學校以掃除文盲為目的,修業年限不定。

  小學清末小學堂,初小學製五年,高小四年。辛亥革命後,初小設四年、高小三年。1924年起,高小學製改為二年,即小學實行“四二”製。民國時間,定6周歲為小學人學年齡,秋季始業。實際入學年齡不限。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規定在校學生緩征人伍,為躲壯丁,小學生中常有成人。鑒於春季入學向為社會習俗,多數學校辦有春季班。

  1952年,小學生人學年齡為7周歲,並在城市部分小學一年級新生試行“五年一貫製”。由於教材和師資條件準備不夠,次年仍恢複“四、二”製,分初、高兩級。1953年春,停辦春季班,改為秋季始業,原春季班學生延長學習時間半年,並在城區停招超齡出生和不足齡生。1960年春,在“大躍進”運動影響下,全麵推行縮短學製試驗。1968年小學學製普遍改為五年一貫製,不再以初小、高小分段。1969年改為春季始業。1973年複為秋季始業。至2000年,小學仍實行五年製畢業,次年招收的一年級新生始,實行六年製。

  中學珠山中學,實行民國初年學製(舊學製),初、高中不分段為四年製。

  1952年,中學修業年限為六年,分初、高兩級,修業年限各為三年。

  1967年,高中停止招生,初中改為二年製春季始業。197!年,恢複高中,取消初中升高考試,為“二二二製”,實際是“四年一貫製”。1978年,區屬初中從初一開始,恢複三年製。1983年開始,昌江中學高中恢複三年製。此後,中學均為“三三”製。

  教學內容改革幼兒教學內容:1978年以前,幼兒教學沒有統一教材,由各幼兒園、保育院自行選定。1981年始,各幼兒園、保育院均按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開設體育、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工等科,_L課時間隨著幼兒的年齡而遞增。小班每周上課6至8節,每節10~15分鍾;中班每周上課10至11節,每節20-25分鍾;大班每周I課12節,每節25一30分鍾。1983年始使用全國統編教材。學前班執行《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

  私塾教學內容蒙館以識字為主,也有講解的。教材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種《雜字》等識字讀本,進一步讀《幼學故事瓊林》、《千家詩》、《四書》、《左傳》、《古文觀止》等。經館一般為讀完十來年蒙館或準備科考的學生而開設。科舉時代,課程與科考對,教師講《四書》、《五經》等,學生作“八股文”,寫“試帖詩”等。廢科舉後,經館的教學內容視教師過去的學習情況而定,策論科試出身的,則少教八股文。

  小學教學內容清末小學堂,課程設置共9門:修身、讀經、國文(文學)、算術、曆史、地理、圖畫、體操。周課總時數為30一36節,其中,讀經占總課時的三分之一以上。

  民國初年,初小設修身、國文、算術、手工、圖畫、唱歌、體操;高小增曆史、地理、理科、英文。1942年,改修身為公民、衛生。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小學,廢除公民和童子軍課,其他課程維持不變。1950年,小學語文、政治、史地使用老解放區課本。1957年秋,城鄉小學使用全國統編新教材,課程設為語文、算術、體育、圖畫、音樂,高年級增設自然、曆史、地理。每節課時間定為45分鍾,周課時24一28節。語文課含閱讀、說話、作文、語法、寫字;算術課含珠算。1957年各年級設周會,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思想政治教育;語文課時中分別有講讀、作文和習字;算術含珠算。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每年半個月生產勞動(集中式分散安排)。“文化大革命”中,教材被否定,“複課鬧革命”後搞“大批判”、“天天讀”(讀毛主席著作)。1978年秋,使用全國通用教材。1981年,開設思想品德課。並規定學生每周在校活動總量,每節課時定為40分鍾。1993年秋,實施國家教委製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製小學、初級中學課程方案(試行)及各科教學大綱。小學從一年級始,使用義務教育新編教材。1994年執行每周44小時工作製,於9月始對部分課程予以調整:一年級始設自然課,三年級起設社會課,刪除曆史、地理課。1995年9月1日起,執行每周40小時工作製,全日製小學課程再次調整。1998年,城區部分學校開設計算機課。

  中學教學內容珠山中學僅辦一年級,其課程設置和周學時為:修身1、國文7、外語7,曆史2、地理2、數學5、博物3、圖畫I、手工1個、樂歌I、體操3、共33節。

  1949年6月以後,廢除童子軍、公民、軍訓等課。1957年秋,始用全國統編教材。

  1963年,按《全日製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設置課程。“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停課鬧革命”,1968年“複課鬧革命”,課堂教學以“大批判”“軍訓”為主。之後,以工業基礎知識和農業基礎知識替代數、理、化、生。1972年設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農業基礎知識、軍體、革命文藝、地理、衛生等課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1978年秋,使用全國統編教材,並按《教學大綱》要求設置課程和安排課時。1981年起,高中二、三年級分文、理科設置課程。從1991年人學的高一年級新生始貫徹執行國家教委關於《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以解決文理偏科、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1993年秋,初中從一年級始,使用義務教育新編教材。

  教學方法改革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經常開展電化教學、語言遊戲、手工勞動遊戲和智力遊戲項目,讓幼兒在遊戲中受到教育,在觀察事物中獲得知識。

  私塾以死背呆記、個別教授為基本教學方法。蒙館教師給學生逐個授課,逐句點書教讀。學生塾讀後背誦,繼而再點教背誦。經館學生年齡偏大,程度較高,在教學上著重講解,寫作。

  新中國成立前,中小學教學多采用“注人式”照本宣科滿堂灌,方法單調。1949年後,小學在實行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強調學校配合政治中心,出現重政治、忽視知識的教學。1953年提倡“啟發式”,推行“五個環節”,實行“五級記分法”,出現課外作業繁重,考試過多現象。1958年學生過多參加勞動和社會活動,忽視課堂教學。1962年以後,學校以教學為主,教師以教書為主,教書以課堂為主,恢複“百分製記分法”;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教學;針對學蘇聯教學經驗中出現的形式主義傾向,提倡“少而精”的教學原則和不要機械照搬“五個環節”。“文化大革命”中,對前十七年的教學全盤否定,提倡“開門辦學”走“五、七”道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之後,逐漸建立區、鄉教學研究和電化教育網。80年代初,在加強教學的同時,忽視開辟第二課堂,搞“題海戰術”,節假日補課。1985年,認真解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和片麵追求升學率問題,第二課堂活動初步開展。1997年,推行素質教育,仍在探索。

  教育管理

  管理機構行政機構1971年區革委設文化教育組,1976年2月,成立文化教育局,1979年2月撤消。1983年12月恢複昌江區教育局,19%年8月,成立昌江區教育委員會,內設辦公室、組織人事股、教育股、計劃財務股、校舍建設辦公室、勤工儉學辦公室、教育督導室。

  專業機構教育學會昌江區教育學會成立於1987年9月,下設學校管理、語文、數學、思想品德、自然、音樂、美術等研究會。主要活動為教育情況調查和教學研究,為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教學研究室1984年成立,其職責是總結教學、教育經驗,研究各學科教學內容、方法和教學手段,指導教學改革。

  電教儀器站1984年成立。主要職責,為各級學校儀器訂購使用保管檢查指導,為現代化教學服務。

  招生辦公室1984年成立,為臨時機構。1985年,昌江區自學考試辦公室並人,稱“景德鎮市昌江區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辦公室”,為常設機構。管理普通高校、中專、成人高、中等院校招生考試工作和成人自學考試工作。每年的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中專的升學考試招生工作則由昌江區中等學校招生委員會下設的中等學校招生辦公室負責招生考試錄取工作。

  勤工儉學辦公室1991年成立。

  管理體製學校管理1985年始,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三級辦學、兩級管理”的管理體製。城區二小、三小、十五小、昌江一中、二中由區辦區管、各鄉(鎮)中心小學和初中由鄉(鎮)辦鄉鎮管、村小、教學點由村辦鄉(鎮)管。區鄉兩級管理實行業務上由區統管,人權共管,以區為主;財權分管,以鄉為主。中小學校實行校長負責製。

  教師隊伍管理資格認定1997年6月,根據《江西省教師資格認定過渡辦法的實施意見》,對區境1993年12月31日在崗的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在職教師進行教師資格過渡,627人取得小學教師資格,133人取得初中教師資格,市教委認定24人取得高中教師資格。

  職稱評定與聘用1988年始,實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當年,評定中學高級教師3人,中學一級教師21人,小學高級教師89人,初級專業技術職務366人,除10名到齡退休,已評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外,全部予以聘任,任期為三年。經1989年過渡性評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工作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轉人製度化。

  至2000年底,全區中小學教師獲專業職稱928人。其中小學教師710人,中學教師218人,聘任928人。評定職稱人數占教師總數85.2%,聘任人數占評定總數100%

  1998年,昌江一中麵向全社會選招優秀教師,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每年均向社會選招十幾位優秀高中教師。選招教師模式被定為省級研究課題。1999一200(〕年,城市三所小學試行“雙向選擇、優化組合”的教師聘用試點工作。2000年,荷塘鄉在教師、校領導和教辦領導中試行以“考試考核的民主測評相結合”的方式選聘教師。

  培訓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組織教師在職進修,開展星期日業餘學習和教學研究活動。1952年各地選送一批教師參加市、縣舉辦的速成識字法師資脫產培訓班學習。1956年舉辦教師標準語言訓練班。1958年以後參加江西省教師函授學校進修。1963年市縣還為提高師資水平辦紅專學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教師培訓工作中斷。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分期分批輪訓教師和組織教師在職進修。輪訓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市教育學院、電大、函大和區教師進修學校學習。至2000年,全區中學教師257人,獲大專文憑的207人,本科文憑的25人,中專文憑的22人,高中文憑的3人;全區小學教師849人,有大專文憑的93人,本科文憑的5人,中專文憑的636人,高中文憑的72人,高中畢業以下的43人。教師在職進修,提倡“教什麽、學什麽”,舉辦短期訓練班和講座,開展校際之間的教研活動,各中小學還組織教師到省內外學校參觀學習。青年教師自1991年開始,由教育工會牽頭,每兩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的“粉筆字、鋼筆字、教案”活動和即興演講五項全能比賽。1995年的五項全能比賽把組織一次活動改為“上一節課”。19%年,在全區中小學教師中開展“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普通話和簡筆畫(簡稱三字一話一畫)的基本功訓練活動。1997年12月《實行全國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製度的規定》11999年通過省教委驗收評估合格。按教育部1999年9月《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200()年區屬826名小學教師和242名初中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新任教師全部參加崗前培訓。全區82名中小學正副校長,除3名新任命的校長外,79名正副校長、書記全部參加校長培訓並取得合格證。全區有4名中小學骨幹教師批準為學科帶頭人。

  待遇民國時期,教師工資收人微薄,生活清苦。

  新中國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對所有教職員一律發臨時生活費,每人每天“九二米”(100斤穀出米92斤)2.5市斤。1949年9月,每月發大米:小學教師180-390市斤,村學160220市斤。同年12月,實行工分製,即月薪以工分計算,發薪時按國家公布的工分值折算成人民幣發給。1954年物價穩定,改工分製為貨幣工資製。1956年工資改革,80%以上的教師增加了工資。1963年教師工資調整,調整麵為實有人數的40%a1965年教師月平均工資:中學教師49.97元,小學及幼兒園教師37.86元。1977年,教師調整工資,調整前,教育部門辦的中小學校教師月平均工資為45元,調整後為50元。1979年11月始實行中小學班主任津貼製度,每人每月最低3元,最高7元。1979,1981,1982,1983年連續提高工資標準。1985年工資改革,實行結構工資並建立教師教齡津貼製度。1987年1月起,按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調整工資,10月起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提高10%,中小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家津貼製。1993年10月起,實行體現教育係統特點的教師工資製度和正常的晉級增薪製度。

  民國初期,教師社會地位尊師傳統尚受尊崇,之後,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原因,教師的社會地位隨著經濟待遇一起日趨低下。新中國成立後,教師地位發生根本變化,獲得參與各項政治活動的權利,曆屆市、縣(區)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均有教師名額。1955年,時任第二小學校長陳緒慶曾當選為景德鎮市1-4屆人民代表。50年代後期,由於“左”的錯誤影響,教師地位逐漸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間,視教師為“臭老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錯劃“右派”的教師全部改正,“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錯案得以平反昭雪。1987年,荷塘中學教師鄒火嬌當選區3一5屆人大代表,景德鎮市10一11屆人大代表。倉下小學校長王時榮、魚山中學教師都正鳳、昌江中學教師王承恩等全區21名中小學教師先後當選區政協2-4屆委員。

  1984一2000年有5名教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有94名(次)教師先後獲省、市政府和中央部門授予的各種模範先進稱號,有196人加人中國共產黨,昌江區教研室教研員程宇維批準為小學特級教師。市政府為從事教育工作30年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頒發榮譽證書。

  教育經費民國時期,私立學校的經費來源於田產、房租募捐、政府補助、學生學雜費等,公立學校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政府撥款。1953年始,中小學教育經費列人國家財政預算。198.年I月起教育事業改變條條戴帽下達的管理辦法,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幹”的財政體製。1994年1月起,實行“分稅製”財政管理體製後,二小、三小、十五小、昌江中學的經費由區財政撥付,農村中小學的經費則由鄉財政支付。財政撥款外的學雜費、勤工儉學收人由學校支配。1984年全區實付教育經費84.5萬元,其中教職工工資71.2萬元,占支付總額的84.26%;公用經費13.3萬元,占支付總額的15.74%。1990一2000年區財政共投人教育經費5463萬元。

  考試與招生

  考試新中國成立初,小學采取百分製閉卷考試,分月考、學期考、學年考、畢業考、升學考。1952年3月《小學暫行規程》(草案)頒發後,采用五級記分法(三分為及格),學生學業成績的考查分平時考查和學年考查。60年代初恢複百分製。“文化大革命”期間,實行開卷考試。1978年恢複高考製度之後,中小學實行閉卷考試製度,小學分期中、期末考試及畢業、升學考試。中學考試種類為期中、期末考試和畢業、升學考試,記分辦法為百分製。1991年秋始,人學的高中學生實行畢業會考製度,會考科目為曆史、生物、外語、地理、物理、化學、政治、語文、數字等,學完一門、會考一門。90年代中期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成績采用優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個等級評定。

  招生小學招生1957年以前,小學各自招生。是年起,實行統一招生。一年級新生的人學年齡7一11周歲,高小新生(五年級)為11周歲至15周歲。城區一年級新I人學前須經口試和麵試,嚴格人學年齡和學區。跨學區入學的須提出正當理由,經學校審查同意。1999年,小學一年級新生人學年齡為6周歲半,2001年,小學一年級新生人學年齡為6周歲。農村一年級新生仍為7周歲,個別放寬為6周歲半。

  初中招生“文化人革命”前,由地巾、縣下達招生名額,小學畢業生參加統一考試,按報考誌願及統考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額滿為止。“文化大革命”期間,考試入學製度廢止,城市小學畢業生多數到農村升中學,一部分附近廠礦中學就讀。1978年,恢複考試製度,由市教育局統一命題,分散考試、統一閱卷評分並按誌願錄取。1985年以後,取消小學升初中考試,以畢業會考成績為升學依據,按誌願錄取,畢業會考由區教育局組織。90年代後期,招生製度改革,城區3所小學,西郊墾殖場所屬小學、楓樹山小學、竟成鎮所屬小學及呂蒙鄉屬的石嶺小學、二亭小學的畢業生參加市中等學校招生辦公室組織的、按東、西、南、北4個學區的熱點學校分流招生考試,鄉鎮小學畢業生就近人學。

  高中招生1960年以前,區境的初中畢業生升高中由省統一命題,參加市、縣組織的升學考試後,統一錄取。“文化大革命”期間,廢除升學考試。1978年恢複高考製度後,高中招生仍沿用“文化大革命”前的辦法招生。1998年以後,初中畢業生除家在竟成鎮和呂蒙鄉的石嶺村、二亭村的考生可以報考市一中、二中兩所重點中學外,報考一般中學限報昌江一中。其餘戶籍在區境的鄉鎮初中畢業生一律限報昌江一中。

  高等院校招生新中國成立後由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負責實施。“文化大革命”期間廢除高考製度。1971年後,由人民公社和有關部門推薦工、農、兵和知識青年上大學。1978年恢複高等院校招生考試製度,區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組織考生報名和考試工作。1984年成立昌江區高等院校招生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考生的報名、考試、政審、體檢工柞。1985年,區高等院校招生工作辦公室為常設機構,負責常年性考生報名考試、政審、體檢工作。

  勤工儉學

  1915年,竟成小學創辦“補習班”(即職業班),學生一邊學習文化,一邊參加畫瓷像、陶瓷刷花、陶瓷雕塑等勞動,勞動收人主要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費用。次年又創工廠,所獲利潤用於改善辦學條件。20世紀30年代,小學設勞作課,提倡用課餘時間從事園藝、墾殖、飼養等生產活動和各科工藝品製作,對學生進行農業生產教育。

  1949年,遵照“教育與生產相結合、教育與大眾結合”的辦學方向,各類學校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產”教育的同時,組織師生參加生產勞動,“克服困難,維持學校”。1952年上半年,二小教師開展勞動建校,拆除臨校的9家店鋪,建成四間平房教室,組織學生開展課餘活動,參加刺繡、飼養、木工、製瓷等興趣小組活動。1958年,二小少年瓷廠生產的陶瓷卷毛八貓在全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展覽會展出後,又在全國展覽會展出,並在全國展覽會《會刊》上影印了“小八貓”,深受讚譽。竟成中學學生實行半耕半讀,學校農場的10畝水田為學生勞動基地,學校以鄉土教材為主堅持“學以致用、社來社去”的原則,培養有文化、有技術的新型農民。區域內大部分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師生開展一次“小秋收”活動。

  “文化大革命”期間,“江青反革命集團”打著“開門辦學”、“廠校掛鉤”的旗號,以勞動代替教學,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後、恢複教育教學正常秩序,中小學曾一度出現片麵追求升學率傾向,影響勤工儉學的正常開展。1980年後,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辦學方向,勤工儉學得以恢複。1985年,全區6所中學均開展勤工儉學,其中,2所中學有勞動教育基地31畝,實現產值5000元,其中純收人2000元,其他收人16000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14000元,其餘用於集體和個人福利;全區有34所小學開展勤儉學,其中2所小學辦工廠、1所小學辦農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000元,其中純收人18000元,其他純收人17000元。收益分配為:用於集體福利7000元,用於個人福利4000元。第二小學附屬陶瓷加工廠創純收人超10000元,受到省教育廳表彰。

  1985一1990年,勤工儉學總收人達135.37萬元,純效益53.14萬元。1990年,區教育局設勤工儉學辦公室。1991年,第二小學進行危房改造,校辦工廠停辦。1992年上半年,全區勤工儉學工農業總產值約巧萬元,純收人9萬元。1995年上半年,全區工業總產值50萬元。1997年,區教委興辦股份製教育服務部。1998年,遭受特大洪災後,進行救災複校,加上市場競爭激烈,中小學勤工儉學活動的開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教育設施

  基礎設施新中國成立至1984年區境中小學基礎設施簡陋,難以適應教學需要。據1984年統計,農村中小學校舍總麵積49306平方米,其中危房麵積14137.8平方米,占校舍總麵積29%。為盡快解決“一無兩有”的辦學條件,在市、區下拔危房改造專款的基礎上,鄉(鎮)、村積極自籌集資金加以危房改造。至1988年修建校舍麵積達38107.4平方米,占農村中小學校舍總麵積76%,仍有三類危房889.4平方米。嗣後,重點對城區三所小學及農村部分校舍擴建、改建工作和“校園六配套”建設。至19%年6月,全區75所中小學校園占地總麵積達328674.97平方米,校舍總麵積達71606.69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46161.18平方米,生活用房17336.9平方米,行政用房5108.5平方米。校舍總麵積中的危房麵積僅存270平方米,占校舍總麵積的0.4%。農村中小學勞動基地579.02畝;教職工宿舍總麵積11862平方米,人均居住麵積7平方米,教工宿舍成套率為28%。

  昌江區1996年特別是1998年遭受曆史罕見的特大洪災大部分學校房屋財產受到嚴重損失,不少學校必須重建校園。重建校園“依據服務範圍、調整網點布局、適當減少學校數量、擴大學校規模”的原則進行。至2000年,重新選址新建的學校有麗陽鄉的餘家希望小學、西郊墾殖場的中心小學和陽府灘小學,魚山鎮的徐灣小學;撤消原魚山鎮的吳家小學、張家小學、沙嘴頭小學,並人新建的良港小學;撤消原魚山鎮的留陽小學、徐坊小學,並人重新選址新建的留尼旺島小學;將原麗陽鄉的聯村小學、山田小學、溝田小學、雙溪小學並人異地新建的聯村八一小學。7所新建學校校舍總麵積為7412平方米。

  教學設施1983年以前,魚山中學有少量教學實驗儀器。1984年始,昌江區以中學生每人每學期交納教學儀器費4元、小學生3元的辦法,改善中小學教學設施,教育實驗儀器的裝備。1992年,江西省教育廳授予昌江區實驗教學普及縣(區)。19%年,經省政府“兩基”評估驗收,全區中學教學儀器設備配齊率達省頒標準。

  至200()年,全區48所小學的教學儀器配齊率,一類小學3所、二類小學12所、三類小學33所。城區3所小學和鄉鎮中心小學按省定標準建小學自然教室14間、儀器室14間;6所中學的教學儀器配齊率達二類完中I所、二類初中4所、三類初中I所,共建中學物理實驗室6間,化學實驗室5間、生物實驗室I間、儀器室12間。此外,區財政投資56萬元,配備電視機40台、計算機67台、錄放像機8台、攝影機8台。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