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景區景點

  郭璞峰風景區

  是景德鎮市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森林公園,經管麵積733公頃,最高點海拔453.5米,屬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贛東北特委領導的郭璞峰遊擊隊活動根據地,為昌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座落在昌江區西南部206國道旁,距景德鎮市區25公裏。景區茂林修竹、山勢陡峭、泉流淚泊、奇花異草,中草藥材隨處可見,飛禽走獸近百種。景區景色優美,文物豐富,曆史悠久,是景德鎮市品位較高的旅遊景區。長達5華裏的景區有7塊摩崖石刻,其中3塊是首辟郭璞峰通道者和時間的紀念刻,餘為讚美郭璞峰風景秀麗、世外桃源聖境的美言。景區的景點,主要的有大元摩崖石刻、挫馬跡和馬蹄痕、齋缽泉、高山平湖、趙家塢“懸棺”、五虎鬧洋山(竹屏八卦M、僧人沐浴池、千年羅漢鬆、玉泉寺(紅色蘇區政府)、僧人家、煉丹灶(仙人殘局)、郭璞塔、郭璞尖、古戰場、兵器陳列館、高山泳池等16處。遊曆此峰仿佛置身神奇的謎都,無不尋思、探索,尤為豐厚的文化珍品期待世人研究和考證。

  月亮湖風景區

  月亮湖(山田水庫)是景德鎮市城郊最大的生態公園,全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景德鎮市的三大風景區之一。景區地處昌江區西部,距市中心7公裏,距新建的206國道1.5公裏,交通便利,湖區水麵開闊,水麵麵積達2050畝,湖區水麵直線長度4000餘米,湖區寬度320一520米,水深2一6米,湖水水質清純,適宜皮劃艇、摩托艇、滑水等水上體育運動。

  風景區水麵沿山彎曲而行,狀為月牙、湖區群山環抱、山水相連,每年都有大批的白鶴、鴛鴦等野生鳥類在此棲息越冬。湖麵有摩托艇、豪華快艇、成人遊泳池、兒童遊泳池。庫壩壩首至壩尾辟有10公裏長6米寬的環湖公路,公路兩側建有亭、台、樓、閣景色秀麗;庫壩壩下建有標準養魚池、湖區環境園林化,座落在這裏的度假村依山伴水,景致怡人,置身其中,宛如融人大自然的懷抱之中。

  風景區已建成景德鎮市第一個水上運動中心、水上運動中心綜合樓。與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辦科普基地和教學實習基地,景德鎮市青少年科普活動中心,水上運動員訓練中心,湖區水麵能開展國際龍舟邀請賽、衝鋒舟快艇遊湖、水上特技運動、皮劃艇比賽、空中水上跳傘運動。景區還建有鄉村別墅群,1000畝水土保持生態觀光園和民族風情園,農村農產品購物、竹排遊月湖、湖畔垂釣等旅遊項目,遊客能體驗到農家樂鄉村生活,品山珍野味、看茶舞花燈、聽地方小戲、攀崖、烤燒等物色遊。月亮湖為集旅遊、休閑、運動健身、教學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區。

  楊灣風景區

  楊灣風景區位於昌江區荷塘鄉境內。緊靠皖贛鐵路、206國道、景德鎮機場,交通便捷。距景德鎮市休閑廣場16公裏,距市中心約30分鍾車程。

  景區森林古老、茂密麵大。有天然闊葉林15000畝、用材林4970畝、竹林7000畝。林中古樹名木、中草藥材、飛禽走獸、奇花異草、隨處可見。景區文化底蘊深厚,曆史悠久。有紅軍舊戰場遺址、陳灣老瓷土礦遺址、明清徽派風格的陳氏宗祠、現代設計的建築獨特的楊灣水庫大壩,更有茶山竹海,雲霧繚繞,群巒起舞景觀。景區自然、人文、曆史交匯,以“瓷”為背景,以“竹”“水”為特色,辟有“四區”、“十景”。“四區”即:綜合接待服務區、觀光遊覽區、休閑度假區、娛樂健身區。“十景”為不老仙館、竹溪雙瀑、資壽秋雪、玉A聽泉、紫雲間茶、雲徑采芝、秀峰觀日、紅杜梳月、溪穀覓蝶、深峰藏獅。景區山水秀色、景觀奇特的大自然傑作和具有山區特色而又幽雅古老加配“洋”式點綴的配套設施,實屬藝術賞析、自助拾取、遊覽觀光、休閑度假功能於一體的“景德鎮市民的後花園”。

  綜合接待服務區位於楊灣水庫大壩前,距景區1公裏,功能為遊客集散地,供其觀光、娛樂和餐飲。設接待中心,具“食、住、娛、購”四大功能。設施古典別致齊全。接待中心旁建有10000平方米停車場,配有加油站和洗車設施。該區還建有“陶瓷遊藝吧”、遊客於此未人景區便可先知景區的“水”、“竹”與“瓷”相關的特色文化。

  休閑度假區該區設有4大項目:

  綠嶼與度假中心依河傍穀建有各種風格的竹式建築,遊客可在綠蔭下的小竹樓裏一邊垂釣、一麵烹魚餐飲或燒烤,玩秋千、走竹浪橋、竹搖翹、享盡世外桃源之樂。

  竹苑小吧建有仿傣式竹樓。一樓設茶室配茶道表演、觀瓷樂瓷舞;二樓以景派特色、農家特色,為遊客餐飲服務。

  植物園園內主體為“觀光植物園”,主要向遊客展示包括牡丹、芍藥、月季、丁香、木蘭、竹等觀光性較強的植物。植物園的構築,大麵積采用竹材,使遊客從竹材的“自然”屬性找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感。“蔬菜瓜果園”“盆景園”四季飄香,遊客可一邊賞景,一邊品果。

  聚賢山莊在茫茫竹海中以竹為材料建有融生態、觀光、休閑、娛樂諸多功能為一體的竹類大觀園。有竹門樓區、竹徑大道、竹樓區、竹長廊區、竹林觀賞區、竹子音樂廣場、竹藝術品展覽、竹海樂園;一座二星級多功能的度假山莊,設客房100間,中型會議室2個,小型會議室若幹。配套設施有服務中心、餐飲中心、歌舞娛樂中心。體現山莊的獨特的文化和寧靜、祥和、自然。

  娛樂健身區以水為主體,以竹為特色,水上遊樂運動多功能一體的綜合健身。設水上樂園、森林競技樂園、射箭場、在紅軍舊戰場遺址設置竹亭、竹樓、竹長廊休息設施。區內建有40棟既有住宿功能、又有生態特色鄉土古典民俗風格的庭院別墅,具有很高的觀光價值。

  觀光遊覽區位於風景區東北側,遊覽區山體大,原始植被類型多樣,珍稀植物獨特,水體資源豐富,是一條令人神往的黃金生態觀光處。

  “不老仙館”溝穀幽深,跌水瀑潭精彩秀美,兩側峭岩壁立,森林茂密,空氣清新異常,生態環境清幽宜人。飛雲瀑布、是遊客小憩之地,在竹亭中欣賞瀑布的意境。不老泉無汙染,泉水可供遊客飲用。竹石澗,有聳樹隱天的竹林幽徑,神奇怪異的鬆樹和潺潺不息的流水。建有跨溝竹橋、遊客人行橋上,搖搖晃晃,驚而無險,別有樂趣。

  “竹棲雙瀑”有豔麗迷人的綠苔瀑、與竹林交錯輝映的竹瓊瀑和清澈見底的碧玉潭。景點景色優美、溝壑縱橫,保存著成片的常綠闊葉林,樹大參天,流水潺潺,生態環境處於半原始狀態。

  “資壽秋雪”此處天然蘆葦成片,是都市遊客感受蘆葦蕩的絕佳勝地。遊客可在資壽亭休憩,又可在此欣賞如雪般的蘆葦群美景。

  “玉笙聽泉”此處是泉水的源頭,看泉眼如珠皆起,聽泉奔湧之暢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山脊上建有“聽泉亭”,供遊人聽泉,休息、觀景。

  “紫雲問茶”天然茶園,配以竹廊、竹亭穿插其間,遊人在此品茶、休息,又可在園中零星地點綴鵝掌揪等落葉喬木,形成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茶嶺碧波”景觀。景點建有茶藝展覽園和茶樓。遊客可在此觀賞精湛的茶藝表演、欣賞竹樂演奏、領略豐富多彩的民族風貌和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在品茗休閑之餘感受地方飲食文化、品嚐各色茶菜、茶酒、茶果脯等獨具特色的菜肴美食。

  “雲徑采芝”建有人工靈芝園。分靈芝展覽園和采芝園兩個遊覽點。遊客可從紫雲峰到朝日峰,一路上山泉淚淚、蟲鳴鳥叫;沿途山花野草遍布,直達采芝園。

  “秀峰觀日”峰形秀拔、密集排列、呈峰叢狀,具有巍峨雄渾的氣勢,是觀看日出的絕佳勝地。主要景點有排雲峰、朝日峰、含景峰。

  “紅杜梳月”每當春夏之際,此處林木翡鬱、百花怒放、妮紫嫣紅,更有鳥舞枝頭惆啾啼4i。景點有:杜雲亭、梳月亭、錦繡亭。

  “澳穀覓蝶”深人蝶穀,放眼望去,幾乎是到每棵樹的樹葉、樹枝、樹下少則上百、多則上千隻蝴蝶靜靜合翅休息。隻要一點風吹草動,就可以讓它們驚嚇的飛起,如一片彩雲飄過般遮閉整個狹窄山穀,煞是迷人。t。要景點有百花澗、群芳穀。

  “深峰藏獅”“覽勝臨高頂,舒眸宇宙寬”,當人們登上山頂,站立山峰上,自一番超凡脫俗、飄然為人仙境之感。觀遠處雲海蒼茫、群巒起舞、獅身內藏。主要景點九疊峰。

  冷水尖風景區

  始名於清代。是景德鎮市佛教聖地之一,又是昌江區麵積較大的森林自然保護區。位於貼魚山鎮禮城村委會。距市中心10公裏,交通便利,從市區乘汽車至茶山(206國道)轉車前行4.5公裏直達景區。

  冷水尖半山腰有一石洞清泉,傳說是仙人鐵拐李用拐杖點化而成。石洞清泉終年不涸,日平均出水量0.5噸,經醫學、環保化驗水質清純、無汙染,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成份。既是人們理想飲用水,又因為為人們醫治好多種疾病而聞名省內外,數百年來被人們譽為“仙水”,在此建寺廟進香朝拜取水醫病。“文化大革命”中被視為封建迷信“聖地”,石泉多次被炸,清泉未毀,遊客香客仍然不斷。開發後香火更旺,日平均接待遊(香)客300餘人。每逢“5.1","10.1”黃金周,日平均接待遊(香)客100()餘人。

  冷水尖又為昌江區森林自然保護區,麵積1620畝,海拔531米。保護區以常綠闊葉林為主,主要樹種有鬆、杉、樟、木荷、株及茅竹等10多種。保護區內飛禽走獸繁多,屬國家級保護的有長頸白鷺、貓頭鷹、畫眉、穿山甲、果子狸、野豬等。林區花草茂盛,四季爭妍,中草藥材隨處可見,同時還盛產桃、李、杏、楊梅、稱猴桃和板栗等。

  景區飛鳳山為主峰。主峰遠望都陽湖,近見景德鎮全景,名不虛傳,的確是“一覽眾山小”,山下聽山上爆竹震耳,抬頭望山上煙似雲飄。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晴天旭日東升、銀霞萬道、瑞氣千條,晨風吹來,使人們心曠神怡;雨天浮雲霧氣漫天蓋地而來,1米之內難辨男女,使人們有騰雲駕霧飄飄欲仙之感。景區的確錦秀,大片茅竹林立,古木參天,飛禽啼鳴,走獸吠吼,山上清泉傾瀉而下,似“銀河落九天”之妙,不愧為小廬山的瀑布之美名。古今往來,人們對冷水尖神化為“地是寶地,樹木是神木,花是奇花,草是仙草,水是仙水”,是人們旅遊、觀光、嚐景、拜佛最理想、最向往的聖地。

  景區基礎設施已建成茶山(206國道)至景區大門水泥路麵4.5公裏,修築沿山公路2公裏,建路橋4座,順溪護坡2000米,從山腳鋪設麻石台階至觀音殿1370級,全長1300米,沿階梯架鐵索欄杆500米,大悲殿、普陀宮、觀音殿修複一新,景點建有賓館飯店、商店、路亭等,基礎設施完善配套。

  古瓷窯遺址

  景德鎮是聞名世界的瓷都,早在漢代就開始冶陶。現已查清和發掘的古瓷窯遺址遍布各地,昌江區留存下來的曆代古瓷窯遺址較多,燒造年代最早,窯場規模最大、延燒時間最長、窯瓷品質佳、資料豐富、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考古和研究價值。有的已被列為國家級、省級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田古瓷窯遺址湖田古瓷窯遺址興於五代,曆宋、元至明萬曆年間,延續燒造近700年,是中國古代著名窯場,麵積約4000()平方米。遺址位於竟成鎮湖田村,距市區3公裏。遺址後傍南山餘脈,前瀕南河水運碼頭。以湖田窯為中心,包括東南的楊梅亭、西南的銀坑塢、形成一個古窯址區。保存有五代至明代的堆積遺物。五代遺物堆積在村東,宋、元遺物堆積在村南。窯具與碎片堆積以劉家塢、琵琶山為最豐富,中心處厚達數十米,保存較好。大窯爐與遺物則多聚集在天門溝兩岸。五代產品以白釉器為最精。宋代產品以影青刻、印花器為主,造型秀麗,紋飾工藝精美。元代以黑、黃樞府器為多,亦有青花生產。明代以民用青花為主。湖田古窯址產品類型豐富,紋飾精美,裝燒形式多樣,窯體建築各異,既反映出不同時代的鮮明特征,又說明近七個世紀的製瓷技術與藝術以及生產規模的發展過程。1959年11月30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湖田古窯遺址為全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4月25日,市革命委員會決定湖田古窯遺址對外開放。1982年3月11日,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次日,《光明日報》介紹湖田古窯,並指出是“研究陶瓷史的珍貴資料”。1996年1月20日,湖田古窯保護區發掘出一批宋、元時期古製瓷作坊遺址,保存完整,規模巨大,堪稱國內罕見。為展示湖田古窯遺址遺物,在湖田古窯遺址南側,依小麵水,建有一座“湖田古窯遺址陶瓷陳列館”,建築風格古色古香,與五代窯場交相輝映,構成古陶瓷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而別致的場所。陳列館建築麵積628平方米,主體由3部份構成,中間是展覽大廳,東西兩側為辦公室和接待室,前有蓮池烘托,後有花木映襯,結構精巧。館內展出曆史陶瓷,其中以湖田古瓷窯遺物為主,並陳列一些有關陶瓷曆史文獻。

  楊梅亭古瓷窯遺址楊梅亭是五代著名的古瓷窯遺址。位於湖田大橋南側,竟成鎮楊梅亭村,距市區4公裏。1998年6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1998]38號文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製地帶。其保護範圍整個小山城,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20米,控製地帶範圍是保護範圍外延30米,建設控製高度5米。窯址遺物堆積層在一戶農舍後山坡的斷麵上。成迭的粘牢迭結瓷碗係青釉瓷、微呈綠色,表明區境在五代就燒造白瓷,且白釉優於青釉,是中國南方最早的白瓷產地。經化驗分析,楊梅亭窯白碗細片燒成溫度達到1150℃一1200cC,胎孔隙度為0.81%,胎白度達70%

  據《浮梁縣誌》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從已發掘的古瓷窯址證實,最早的興燒年代在唐末五代,距今也有一千多年。《景德鎮市誌》記載“目前發現最早的是湖田、白虎灣、勝梅亭(楊梅亭)等窯燒製的青瓷和白瓷,其中楊梅亭還是中國南方地區已發現最早的白瓷產地”。宋代,湖田、楊梅亭窯,自創青白瓷以後,即進人全國名窯行列,典型器有館藏的宋代青白瓷鬥笠碗、器質甚薄、釉色如玉,是傳世絕作。另有幾件碗、盤刻有牡丹、蓮荷、水波等等暗紋,線條活潑流利,還有影青葵瓣碗、溫酒壺、釉色和造型都很別致,顯示製瓷技藝有一個大的飛躍。南宋時,湖田、楊梅亭的燒製技藝大大提高,除燒造青白瓷外,還燒製紅、黑釉器,仿造定窯、均窯,汝窯瓷器。元代(1271一1368年),繼宋創燒青白瓷之後,又創燒成功具有高鋁氧成分的白瓷、青花瓷、釉裏紅、青花釉裏紅等新產品,從而把景瓷業推向領先地位。1964年,出土的一件青花釉裏紅雕花蓋罐,綜合使用繪、鏤、雕、塑等多種技法,以蘭紅兩種色彩,表現紅花綠葉、四季園景,顯示元代景瓷工匠的高度技巧,是極為罕見的珍品,作為國寶藏故宮博物院。明代(1368一1644年)起,朝廷在景設禦器廠,民稱官窯,專燒禦器貢京師,官窯以外,更有大量民窯崛起。民窯生產多以日常用瓷為主,有一種質地稍粗的飯碗、草草畫上幾個大筆頭青花圖案、或碗口描繪一、二道蘭邊,以其古樸的民風,實用的價值,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有時精品也供官府選用,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嬌黃小方盂,凸雕九龍,旭日海水,式樣精巧,形能傳神,也出自民窯。民窯製瓷名手燒造的奇巧瓷器,往往精美無雙,千金爭市,譽滿海外。文獻稱:“有明一代,至精至美瓷器,莫不出於景德鎮”。

  三寶蓬陶藝村

  三寶蓬陶藝村坐落在昌江區竟成鎮三寶和湖田村交界處的一條狹長約10公裏的山穀之中,千百年來,此地生產優質瓷石,山溪兩旁搭建許多水礁棚而名三寶棚,是景德鎮瓷業習俗主要景點之一。

  三寶蓬有豐厚曆史文化的古通道、古窯遺址、古老的瓷石加工集群及豐富的地方典故;有開發後的仿古陶瓷高端產品製作園,陶瓷學術研究與交流中心,精品陶藝創作基地,文化休閑度假區和傳統陶瓷製作工藝露天博物館,會使人們對整個山穀產生“陶穀”的概念。三寶陶藝村的各類稀缺資源和獨特產品對國內外陶藝家的吸引力最大,已有不少人自世界各地不遠萬裏慕名而來,博覽古今陶瓷藝術,古跡尋蹤和陶瓷文化的體驗。百忙中的人們如能走出城市,來三寶觀雲、看山、聽水、品茶、燒陶,實在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麗陽十景

  古寺鬆風僧房幽人鬆林間,長風西來號其端。總戶瀟匕氣栗例,金鐵凜匕秋欄珊。半夜龍吟海濤立,萬壑虎嘯山雨寒。但願收人解溫操,毋使大夫長不安。

  荒祠鮮石it岩老石依荒祠,香煙曉拂蒼苔滋。斜棱淬劍龍可化,鉤角架箭虎不疑。秋幹發枯鐵骨瘦,夜深月出璞玉奇。何當去作中流砒,頹波倒浪為扶持。

  浮洲山色高標巍巍跨蒼彎,懸崖隱匕如升隆。紅顏正嬌花浴露,翠光不動鬆無風。晴雲暖閣魚屏潤,晨昏晏然香握濃。何時一陡最高處,招搖九華歸其中。

  石口灘聲籲磋萬物鳴不平,奔濤撼灘匕有聲。夜凝出海潮浩浩,朝聞擊鐵風冷冷。翻洲挾勢怒雷震,觸石噓氣鯨敲船。誰訪羊裘煙雨趣,神光半夜磨客星。

  璞率晴雲郭璞留蹤遺至今,白雲舒轉岩壑深。懸崖盤簿縹緲間,高標聳峭勢嵌崖。晝晴蕩光不作雨,蒼狗戀態渾無心。幾時結茅向其上,當追仙客為同吟。

  憔樓暮角誰樓晝角斜陽前,悲風隱匕連荒煙。西風吹人雜蘆管,落梅引盡鷺霜天。深歸悠匕怨離別,孤館參匕煩愁眠。枕戈關戍寒浸骨,無端月色秋娟匕。

  義開寒泉蕃宗同井宗義全,晨昏共飲誇甘泉。淵深不動其本靜,饑渴可慰良自遷。一亂無r冷湛湛,百汲徹底清涓涓。誰家秋葵惜枯搞,轆v晚響銀床邊。

  石梁夜月老石橫梁亙清溪,明月高照良夜奇。蒼龍橫沙擁骨節,玉兔落水涵琉璃。光芒搖輝鹿脫角,斜棱倒影魚露鰭。夜深氣清秋人龜,上天下天能相宜。

  野渡橫舟野渡茫匕秋月明,石根重擊孤舟橫。蒲帆卷風溫經濟,桂掉臥月貪幽清。芳草洲前伴鷗宿,綠楊影裏招人行。何時解纜所從意,去尋壁赤追吟晴。

  江城晚照天氣朗朗懸晚晴,江村日落從西傾。殘照酣沙雁落諸,歸鴉閃匕風木明。回光貫雲連遠嬌,彩霞映水搖荒城。扁舟漁翁收釣罷,長歌矣乃山自鳴。

  陽府山

  陽府山,東臨昌江,南接三間廟,西北層巒疊嶂,麵積3平方公裏,海拔236米,為市內最高山峰。登山縱覽,山城秀色,盡收眼底。

  陽府山氣勢雄偉,巍峨壯麗。山間樹木翁然,蒼秀深幽,是一處“鬆青竹翠揮雲開”,“水煙深處梵王家”的風景勝地。明代詩人曾題詠:“塢僻境偏靜,橋橫泉更清,禪堂坐白晝,樹秒一禽鳴”。

  山下的陽府村,背山臨江,綠蔭環抱。村口的兩株古樟、蒼勁挺拔,如傘似蓋,其中一株胸圍近9米,為全市最大的一株。古樟一側,立有晚清風格的青石雕花牌坊一座。

  陽府山山麓,昔時有一古寺,名陽府寺。寺係宋紹興年間所建,元末毀,明洪武元年重建。據史載,宋紹興三年(1133年)秋,嶽飛率兵過此,在寺中住宿三晚,臨行之前,應禪師朗日之請、揮筆題“機關不露雲垂地,心鏡無暇明在天”對聯一副。嶽飛走後,朗口將嶽飛手書製成黑底金字的木質楹聯,掛於寺門前。從此,寺名遠揚,香火興盛。文人墨客常來寺中,吟詩題對,填詞作賦。

  陽府寺原廟久廢,現存後人所建小庵一處,尚可一遊。

  陽府山南側,另有一古廟,稱三閻廟。廟始建於唐代嘻宗年間。廟的所在地有一條街,稱三閻廟街。

  一踏進三IAJ廟街,迎麵可見一座磚砌的拱形街門、門嵋青石上刻著“三閻古柵”四個大字,筆力遒勁。街門係清光緒三十四年修建。街麵由青磚砌成的路麵,雖經數百年風雨剝蝕,仍大半完好。街旁多為明、清所建的青磚瓦房,布局嚴謹,樸素大方,繁簡得體,風格獨特。

  古時,三閻廟街為都陽、得陽、都昌、徽洲諸地通往景德鎮的必經之路。從五代起,四川、河南、安徽就不斷有人遷居於此。至清代,這裏仍是交通方便,商業繁榮的集鎮。

  三間廟街古時曾是舟船雲集的水陸碼頭,由數百塊兩米長的條石砌成的台階,直抵河麵,迄今保存完成。清康熙年間,這裏有四條大渡船往返於市區之間。當年水陸交通的盛況由此可見一斑。

  三間廟街兩麵臨水、景色秀麗。昌江、西河岸畔,綠樹依依,倒影江中,構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特別是每當夜幕降臨,片片歸帆,點點漁火,隔岸市區燈火繁星,璀燦詢麗,景色迷人。

  在陽府寺上遊1公裏的江水中,聳立三石,出水丈餘,石根相連。因其獨起江心,故稱“飛來石”。宋劉景芳詩雲:“試問飛來石,飛從何處來;山景留勝地,永不放回飛。”因三石相依,形似蓮禍,故明代稱作禍石。又因其狀如玉筍,故清代稱其為玉筍峰。當年督陶使唐英曾鐫“玉柱”二字於石上。當地百姓視三石為“寶”,民間稱其為“寶石”。

  寶石兩岸,翠竹蔥蔥,風光旖旎。今三石依然聳立,風韻一如舊時。近年,寶石已僻為遊藝場,備有遊艇,供遊人泛舟覽勝。

  三閣廟古街

  三閻廟是一個曆史悠久、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山麓小集鎮,地處昌江與西河交匯處,與市區隔江相望。古為景德鎮與饒洲府,九江及安徽等地的陸路通道,早在晚唐時期就有四川、河南、安徽等地人遷來此地世居。五代時即為雜姓聚居之地。街區古風猶存,自然環境優美。麵積約6公傾。建有一座紀念我國古代詩人三間大夫屈原廟得名。古街分明代街道和清代街道,並存為三間廟明清街道。街區除有古商店店麵外,還有明朝中、晚期住宅4棟,明末清初住宅3棟,是景德鎮地區有代表性的明代建築,街區保存較為完整。經國家文物管理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建築學會專家鑒定,這批明代建築物是繼徽洲、江蘇洞庭東山、山西丁村之後的重大發現。對研究中國工業城市史,建築史(尤其是明代建築史),以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1980年9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鼎在全國人大五屆三次會議的提案,呼籲把景德鎮“這些重要的明代建築在原地完整保存下來,並保持它們原來的環境氣氛,建成一個別具風格的露天博物館”。1981年11月在景德鎮召開的中國建築學會古建築曆史學術委員會上,稱之為我國建築考古曆史領域內重大罕見的發現。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街道宋朝,劉姓從附近淘金嶺遷此建村,因村落建在三間大夫廟附近故名。後楊姓遷人,人煙增多,形成街市,有劉家弄、進村弄、楊家弄、窯墩上、鳳凰嶺等弄巷成為城鄉居民混合居區。街長84.7米,路麵寬度1一2米,其橫斷麵起拱很高,拱率有達1/20者。兩側有約40公分寬的明溝。路麵、明溝皆用焙燒質堅的青磚砌築而成。這樣斷麵形式和砌築方法能大大提高路麵的抗折強度,既堅實又便於排除積水。為明嘉靖後期修造。街旁有明朝中、晚期住宅4棟,保持完整,國內不少古建築家認為是全國罕見孤例。

  清代街道又名三間廟正街,西郊街道辦事處三間廟居民委員會駐正街36號,轄5個居民小組。街北9號是三間大夫廟,為紀念屈原而建。正街為城鄉居民混合區。街長度231米,寬2米,青石路麵。明清時期,此街商業繁榮,有糧行、米店、藥店、飯店、雜貨店、豆腐店、竹木行等,是當年景德鎮主要的糧食集市,故名正街。清中期,河東(現市區)街市發展較快,貿易中心轉移。路麵使用青石板平鋪砌築,保存不及明街完整,石板路麵有幾厘米深獨輪車轍,可見當時商旅往來,運輸繁忙景觀。街兩旁有明末清初民宅3棟和一色重簷店麵,街口柵門保留完好,沿河古碼頭留存適用。

  麗陽古鎮

  麗陽鎮屬昌江區的一座古鎮。位於距市區23公裏的西南部昌江河穀平原。靠新建206國道2公裏。唐睿宗太極元年(721年),黎姓在此建窯燒造瓷器,人口逐漸稠密,各業相繼興起,商賈雲集,形成繁榮的集鎮,名冠江西四大古鎮之首。

  麗陽鎮自古以來為波陽縣金盤嶺,上蘭,合祿及本地農副產品集散地,也是浮梁茶葉,祁門木材,景德鎮瓷器外運必經之地。四季可見江中百炯爭流,岸邊碼頭貨物轉運,市麵繁榮的壯觀景象。可惜古時頗有名氣的“培源堂”,“葉福星油坊”、“五麻子豆腐店”等近百家店鋪已不複存,摘牌易主,或拆改民宅,古土城牆毀於戰火,但從遺痕中仍依稀可辨其原有規模。難得的是古鎮上留有一條長約300米、寬約4米,麻石平麵鋪砌的路麵。街兩旁保留有清代所建的民宅1棟、祠堂1棟(均為磚木結構,高約10米,寬約15米),建於明代的店屋4棟,均屬磚木結構,上下兩層,下為店麵,上有繡樓,臨街一麵有小巧溜灣的“美人靠”,據析為古代商家或富豪家庭女子觀嚐繁華街市所設。古鎮兩端還保留有古石橋各一座。通往波陽縣皇崗、金盤嶺的叫“判官橋”(詳情見第六章“交通郵電”)橋旁立有“定向石柱”和石刻楹聯、已毀。據訪老者回憶,楹聯內容“福禍由爾趨避,生死在我推移”。橋拱上“判官橋”三字仍存,判官迷戀人間煙火大動凡心,過河與情人相會的趣聞還在當地流傳。另一座橋,是通往姑魚山到市區的“麗陽橋”(詳情見第六章“交通郵電”)。兩橋的高、長、寬基本相等,每年汛期,橋被淹的深度幾乎一樣,幾景不得不使人們欽佩匠工的高超工藝。兩橋建在東西兩處兩水之上,兩水都在一處交匯同人昌江。有人對兩橋仿照古代詩人寫下一副佳聯“兩水匯昌江,雙橋落彩虹”。

  古建民宅

  昌江區古建民宅,據統計全區明代民居4棟,清代或清末民初的民居近百棟,多數是中小型規模。有富商的、官吏的,但多屬庶民等級,甚至有簡樸的農舍。保存較好的古建群落有3組。一組是竟成鎮三間廟古街上7棟;另一組是貼魚山鎮阪上村14棟;三組是麗陽鄉麗陽鎮6棟。尤以三間廟的保存完整,值得珍視的是在一些建築上刻有紀年,個別類型還是國內首次發現,震動了國內外建築史學界、國家文物管理局和一些學院及科研單位的密切關注和重視,多次派專家學者前來考察鑒定。

  區境古建住宅,平麵基本形式是矩形,其主體沿縱軸對稱,格守明製中“庶民廬舍不過第十七章旅遊業三間五架”的規定(見《明令典》卷三六十一部)。所以正堂則全是一明二暗三開間,進深隻有五架梁。其布局是:圍繞狹長的天井、前後布置上堂、下堂,左右布置廂房(廂廊),在堂屋的兩側為上下正房。主體建築一邊連接陪屋以作廚房或貯藏之用。於是出現以天井為中心的單元式平麵結構,稱為一進。由於明製隻限開麵規模不準超過三開間,沒規定進數,因而富豪者為滿足自己的需要,便向縱深發展,形成多形式的大宅。

  境內的明宅梁架基本屬江南穿透式體係,少數是抬梁式與穿逗式混合構架。邊貼構架作法簡單;堂屋兩側正貼構架加工精良,重點雕飾有氣派。明代住宅構架用料都相當碩大,漸晚至清代,則趨向纖細。標準構架為三柱五擦三穿杭形式。為增加正堂的氣派,多在正堂前增加一個軒廊,作為敞露的正堂與天井的過渡空間。昌江區境內民宅構架的特異處,就是軒廊的兩根前簷柱分別向兩側讓開半個步架,其目的一為顯示正堂之豪華與氣勢,二為給兩個正上房讓出半直接采光的位置。簷柱與金柱(內簷柱)不對位,它有悖於中國構架平麵的規律而成為自身的地方特征。

  橫跨簷柱之間的走簷梁與連接金柱的關口梁均裁成月梁形式。其橫截麵為腰鼓形,自中央向兩端收分,頗為壯觀。明宅用料碩大,遠遠超出力學要求,這並不是民間工匠缺乏力學知識,而是景德鎮瓷業發達,經濟實力雄厚,業主之間、富商之間、官吏之間鬥麗爭華,以顯示這小小天地的高大軒昂、粗獷壯觀的意識作用與美學要求。自然、粗碩精良的木料必然提高構件自身的安全儲備,因之成為經受幾百年風雨侵蝕仍然保存至今的緣由之一。

  昌江區的古宅建築構造和裝修,充分體現出民間匠師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精湛的創造技能與淳樸的美學觀點。他們的木雕技藝嫻熟,裝飾恰到好處,精華之處均在龍睛。雕紋樣多為花卉翎毛,不出人物圖案。構圖生動飽滿,刀鋒潑辣圓熟。木構件的組合連接,采用大木小作,精細加工。樺頭在幾個麵互相咬緊,異常緊密牢固,使構架整體剛度。杆件的截裁和部件連係都體現出自身的結構美、材料美。

  由於平麵式單調穩定,因此外形比較簡潔樸素。多是青磚清水外牆,少有作白灰粉刷。但大門一般都有精美的石雕門罩;而農村民宅則多是簡樸的門樓。在山牆麵做成階梯式封火牆(俗稱馬火牆),既能防火,且大大豐富建築的立麵。三山式或五山式馬頭牆的變化和靈活搭配,使一棟建築成一組建築皆可構成婀娜多姿的輪廓線。馬頭牆的簷下都畫上極富於民間特色的黑白牆頭布畫,這是灰黑瓦簷與淺青牆麵的過渡裝飾帶,宛如一道花邊,鎖在雅潔的衣襟領口上,使色彩比較沉滯的立麵起著提神的作用。

  昌江區的古建民宅在排水、通風防潮、防蟲蝕等措施,都有成熟的經驗。天井做法很考究,陰溝暗渠的出水均有構思布局。大多數建築木構件采用清水作,不施油漆,一則以顯示、材料的木質美,使精美的雕刻不致被漆膜掩蓋;另一方麵則有利木料“呼吸”,易於木料散發潮氣,從而提高木材防腐能力。

  區域內的古建民宅,平麵布局緊湊,空間利用合理、構架粗獷、建築造型藝術與結構骨架溶匯一體。同時巧妙地用地方材料,色彩素雅,雕飾不繁不陋,恰到好處。整體印象給人以舒適、寧靜、樸實親切之感。可謂之莊重中見精巧,淳樸中顯華麗。

  裏村慶安巷民宅座落竟成鎮裏村前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布局為二天井二進,呈日字型,構架及紋飾細部保存完好,其後進的樓道欄杆是市明建的孤例,磚雕照壁也較完整。

  劉家巷民宅座落三間廟劉家弄3號,建於明代,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宅為水磨磚地麵,內牆置有磚雕照壁,下置須彌座,圭腳圖案之雕刻極工,柱礎置圓形木質,取橫紋製作,用意在於防潮,可見匠心獨運。

  阪上村民宅魷魚山鎮阪上村明末清初民居共24棟。其中14棟緊相毗鄰,保存較好。住戶張承柳、張承東、張承湯、張承友、張承新、張傳道6戶。6棟民居同屬明末清初同一年所建,造型一致,保存較好。其中2棟三進三天井兩層18間帶中門室。堂寬均為5.6米、深30米、簷高7米。有4棟均為二進二天井兩層18間,堂寬、深、高略小於前2棟。6棟民居構架形式和建築風格相同。建築內觀開闊軒昂,構架粗碩,均為穿逗與抬梁混合結構,正堂前麵各有軒廊。簷柱選用質硬、耐燃、防蟲蝕的褚樹木材。所有梁柱交接處均雕刻精麗的雀替過度,天井兩邊開有多扇窗門並雕刻有花卉羚毛或幾何圖案,每塊一穿仿都選用名貴樟木雕刻有各種山水、風景和人物圖案,紋樣不盡相同,統一中起變化。正堂石刻柱礎造型凝重,花飾華麗。地角全用雕刻精細的青石板代替木地腳更是耐久、防潮。棟棟壯觀,不可多見。可惜的是有其幾棟天井邊的窗門和穿仿上雕刻作品被“文化大革命”當做“四舊”拆損。但整體保存完好。審其風格和布局,屬同一業主。

  住戶張承毛居宅,建於清初,是昌江區唯一的一棟風格別致的徽式建築民宅。為二進二天井兩層結構,平麵複雜,宛如一座迷宮,堂房8間,正堂寬4.30米、深16米、簷高7米。正堂高大軒昂、構架工整秀麗,采光獨特,做工十分講究,天井兩邊開有窗門多扇,布有豐富的紋樣,尤以每塊穿杭皆為曆代人物,安排精巧、雕飾華麗。堂內8根重敦均安裝上雕刻精細的鼇魚鬥拱、簷撐。特別是堂屋帶樓閣形式。圍繞天井兩廂的閣樓挑出飛來椅(美人靠)向外彎曲成孤麵,在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分別劃為若幹框格,格內重工雕飾,十分華麗,整個雕刻藝術價值甚是珍貴,大門門簷上方配有製做別致的“小閣樓”。顯得十分壯觀。整棟房子內外保存完整,在區內乃至省內外不可多見的古建民宅。

  陽府寺

  見本章本節“陽府山”。M魚山渠化工程

  昌江主航道的大型建築物、是國家重點工程之一。主要包括船閘、泄水閘、發電站、公路橋、防洪堤及生產、生活輔助工程。大壩(公路橋)長度251.46米,高度32.475米。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橋上邊是風景優美的太陽島,橋下麵是大班車平板鋼閘門,纜索展楊機,工程右側是裝機容量2530千瓦的發電站,左側是繁華鬧市魷魚山鎮,橋麵汽車穿梭,行人川流不息,臨橋四望,如花似錦的優美環境陶醉於人,留漣忘返。

  楊灣〔水庫〕大壩澡布

  楊灣水庫是景德鎮市唯一的漿砌石重力壩水庫,設計獨特,造工精湛。最大壩長63米,壩高21.8米,壩頂寬2.5米,水麵241畝,溢洪道采用壩頂溢流形成14.4米寬的水簾,聳立在蒼鬆茂林山川之中,長年傾瀉而下。人在壩底抬頭仰視,隻見巨瀉的水簾如萬練倒懸,滾滾而下。飛瀑跌落處,濺起重重浪花。在遠處便能聽見瀑布重落發出的風吼雷鳴般的巨響。氣勢磅礴,景色壯觀。庫區森林3.6萬畝。春天山花浪漫,夏時飛瀑涼爽,秋日詩情畫意,冬令鳥嗚悠揚,沿庫路環繞一周,可飽覽山區的風光奇景。內進1.5公裏還有李家山小型水電站和飛流直下20餘米的天然瀑布。庫前陳灣村的水雄、茅棚、祠堂與明清徽派風格的民宅保留完好,可供遊客休閑,小試水雄掏瓷,留足茅棚小憩,讀識祠堂古風,回味農家茶飯,滿載而歸。

  百理農業生態園

  位於昌江區荷塘鄉境內,距景德鎮市中心20公裏,從206國道轉順倉魚公路6公裏便至總部。該園設特色高科園、胭脂崖休閑區、南源塢竹產業區。

  特色高科園位於百櫻農業生態園總部旁。園內有200餘畝觀賞林、30餘畝千餘個品種花卉苗木培育圃,5000畝天然闊葉林,辟有觀賞魚池特色養殖,更有總部建築物設計獨特、風格別致、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遊客生態農林觀光最佳處。

  胭脂崖休閑區這裏有森林2.4萬畝,人工林1.6萬畝、山巒起伏,樹木高大挺拔、蔥蔥鬱鬱、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飛禽走獸、中草藥材、奇花異草、遍地都是。尤以山水優美、石徑險幽、誘人探奇。休閑區建有度假賓館、鄉村別墅群。遊客食、宿、玩、購稱心方便。遊客不但觀賞到胭脂飛瀑、胭脂潭的奇景,親自參與叢林野戰、嚐試驚而無險的怪石灘漂流,還可在胭脂崖下胭脂洞裏探奇險。

  南源塢竹產業區這裏是大片竹林區,加工生產以竹為主的旅遊工藝品。

  遊客順倉魚公路至百櫻農業生態園,一路可觀賞到“摩天嶺”、“一線天”(鐵石關)、千年銀杏、烈士紀念塔、擔瓦亭、雞公雞婆石、仙姑塘等風光秀麗、宏偉壯觀的非凡景色。

  革命遺址、遺物

  昌江區是革命老根據地,陳毅、方誌敏、邵式平等曾在昌江區進行過革命活動。1925年,中共南昌特支派向義(法宜)來區境竟成小學為根據地,指導景德鎮的革命活動,著手建立中共景德鎮地方組織。1926年2月,中共景德鎮地方組織第一個小組在區境沙陀廟成立。從此,景德鎮的革命活動一浪接一浪,高潮一個接一個。昌江區的人民在曆次革命和鬥爭中浴血奮戰,為中國革命做出重大貢獻和犧牲。在創建史上譜寫出光輝的篇章。

  竟成小學竟成小學位於昌江區竟成鎮的裏村。它創建於1913年,校址始設裏村翠雲寺。竟成小學不僅是景德鎮市曆史上早期創辦的學校之一,而且在景德鎮市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最早地區之一,在景德鎮人民革命鬥爭史上有著光輝的一頁。

  1925年7月,中共南昌特支派向義回景,在竟成小學以教員為社會職業,秘密開展黨的工作,著手建立中共景德鎮地方組織。1926年2月上旬,中共景德鎮地方組織第一個小組宣告成立後,竟成小學教員方維華、張愚德、徐金丹、倪端等人先後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轉為中共黨員。6月中旬,中共景德鎮小組晉為支部,以竟成小學為“赤色大本營”開展黨的工作,景德鎮的工農群眾運動轟轟烈烈。使竟成小學的革命師生受到革命運動的戰鬥洗禮。1927年6月12日“都樂械鬥”發生後,國民黨顛倒黑白,強令革命組織解散,迫使中共市委一時處於癱瘓。7月,邵式平銜命來景接任市委書記,胡德蘭以教員身份,以竟成小學為隱蔽點,堅持鬥爭,組建中共浮梁縣委。8月下旬,汪精衛“七一五”政變,白色恐怖籠罩全城。全國全省革命形勢急劇逆轉,邵式平在方維華的精心安排下,安全轉移弋陽。

  中共“八七”會議後,上級組織派黃光來景秘密恢複和發展黨的組織。1928年冬,中共浮梁縣委組建後,以竟成小學為據點展開工作,建立中共近郊區委徐金丹任書記,同時在裏村建立3個支部,方維華、倪端等20餘名中共優秀兒女在景被捕,解往南昌後,在獄中雖遭酷刑,但始終堅貞不屈,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次年春,在南昌慘遭國民黨殺害。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國民黨的屠殺嚇不倒共產黨人。1930年5月,中共信江特委書記唐在剛與景德鎮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在裏村馬步英家裏召開秘密會議,商討景德鎮工人武裝暴動事宜,決定裏村(竟成小學)為據點,進行一係列的準備工作,並派馬步英等人趕赴弋陽蘇區,向方誌敏報告景德鎮的情況,為紅軍行動當向導。7月6日晨,方誌敏率紅軍獨立第一團到達景德鎮裏村,旋即由早已武裝好的工人糾察隊配合紅軍隊伍從馬鞍山分路進人城區,一舉取得武裝暴動的重大勝利。這是景德鎮曆史上第一次解放。浮梁縣蘇維埃政府在裏村成立。縱觀景德鎮人民從1926一1930年的革命史,竟成小學不愧為“赤色大本營”,竟成小學的革命師生為景德鎮的革命鬥爭做出的貢獻和犧牲,可歌可泣。1954年初夏,江西省省長邵式平和胡德蘭視察竟成小學以高度評,題詞“竟成小學是革命搖籃,有誌者事竟成,竟成精神要發揚光大”。

  荷塘千年銀杏樹荷塘是贛東北革命老根據地之一。地處昌江、樂平、浮梁三縣(區)交界的丘陵山區。1930年8月,中共領導人方誌敏到這裏指導革命鬥爭,9月,鄉建立蘇維埃政權,村成立農民協會和赤衛隊,打土豪分田地的農民革命運動轟轟烈烈,如火如茶地開展起來。1934年秋,國民黨調集數萬兵力瘋狂向我蘇區“圍剿”,鬥爭形勢極其險惡。1935年3月,中共樂北縣委遵照贛北特委“必須保存實力,隊伍分散活動”的指示,革命由公開轉人秘密。團縣委書記邵牛發率領4個人選擇林茂人稀,地勢險要的荷塘鄉老鴉窩、陳家嶺、李家山、豪豬壟等十幾個村莊為據點,發動武裝力量,建立樂北遊擊隊,與國民黨正規軍和土豪劣紳、保安團展開了3年遊擊鬥爭。1937年4月,遊擊隊奉命配合紅軍作戰,隊伍被打散,餘部編人浮樂務中心縣獨立營。

  荷塘人民在土地革命鬥爭中,手持梭標、鳥銑、長矛、大刀與敵浴血奮戰,前赴後繼。在與國民黨軍隊、地方武裝力量周旋的3年遊擊鬥爭中與遊擊隊建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在國民黨實行慘無人道的“山上的房子燒光,山上的財產搶光,山上村民趕光;不準送糧食、食鹽上山”的政策,企圖將遊擊隊員困死在深山密林之中的日子裏,為遊擊隊送糧、送菜、送鹽上山者,比比皆是。在荷塘被批準為正式遊擊隊員的就有12人。童其民數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堅持為遊擊隊送情報。陳思炎被國民黨抓住審訊,任憑重刑拷打,拒不供認實情,結果雙腳被打斷,活活折磨致死。鄉農協主席童桂保在屢次戰鬥中,始終衝鋒在前,國民黨對他恨之人骨,一次戰鬥中不幸被敵人抓住審訊,寧死不屈,後被剖腹殺害,並將他的頭顱砍下懸掛在童坊村前的千年銀杏樹上示眾數日(掛童桂保頭顱的7寸鋼釘仍保留在樹上)。國民黨的囂張氣焰嚇不倒英雄的荷塘人民。相反,他們的革命熱情更加高漲。全鄉赴難者不下千人,為革命捐軀者11人,載人烈士英名錄的8人。

  新中國建立後,荷塘人民為緬懷革命先烈,於1960年在鄉政府駐地童坊村村北的銀杏樹旁豎起雄偉壯觀的烈士紀念塔,江西省省長邵式平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河陶瓷街

  三河陶瓷街位於河西大橋至石嶺(206國道)地段,是景德鎮市最大的陶瓷商品街。營業麵積6000平方米280間店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