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商業

  昌江區境內的商業在“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的過程中,發展國營商業,推進集體所有製的升級。即把供銷合作社改為國營商店,接著又把公私合營商店、小商、小販合並到國營商業網點,形成國營商業獨家經營的所有製結構。1961年,供銷合作社恢複,劃出私營商業,開放集市貿易。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取締個體商販,服務網點減少,集體商業繼續升級,由小集體升大集體,大集體的管理也采取國營商業的體製和辦法,使商業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完善社會主義公有製商業的同時,積極扶持個體商業。國營、集體、個體所有製的企業在建設大市場、大流通中平等競爭,形成多種經濟成份的多種經營形式和辦法,多種流通渠道,減少流通環節的新格局,從城區到農村呈現經濟繁榮、商品豐富、市場活躍的新氣象。

  昌江區的商業以供銷合作商業為主,兼有集體和個體商業。至2000年,全區有集體、個體商業998戶,從業人員2826人。

  供銷合作商業

  1986年之前,昌江區的竟成供銷社、呂蒙供銷社、魚占魚山供銷社、荷塘供銷社歸市供銷社管理和領導。

  1987年,昌江區供銷合作社成立。原屬市供銷社管理的竟成、呂蒙、貼魚山、荷塘4家供銷合作社劃屬昌江區供銷合作社領導和管理。1990年,市供銷合作社批準昌江區供銷合作社由單一的管理服務型轉為有生產、經營權,1991年成立區社下屬的農業生產資料公司。1992年增設麗陽供銷合作社和工貿公司。1993年成立再生資源公司。昌江區供銷合作商業形成綜合供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生活資料供應、農產品收購、廢舊物資收購、飲食服務業6大行業結構。

  1990年全區供銷合作商業全部人員294人。2000年實有全部人員348人,其中全民編製156人,大集體編128人,離退休人員64人。

  昌江區供銷合作社在推行各種經濟承包責任製的大潮中建立,根據“三性”(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建設精神進行內部改革,實行“三製”(社務委員會主任負責製,任期目標責任製,經濟活動審計製),抓“四個服務體係”(農村商品生產服務體係、農副產品分購聯銷服務體係、工業品聯購分銷服務體係、供銷辦工業服務體係)的建設,實行“幾定幾獎幾賠”、“以銷計酬、記分記獎”、“基本工資加浮動工資”、“利潤包幹、超額分成”等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製,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義,推動供銷合作商業的發展,提高在市場競爭中的策應能力。

  農業生產資料公司

  昌江區農業生產資料公司成立於1991年,隸屬昌江區供銷合作社。2000年有管理幹部3人,職工30人。均屬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6-45歲的人數占總人數的72.7%

  昌江區農業生產資料公司主要為全區農業生產服務,經營化肥、農藥、農藥器械、農用薄膜及中小農具。按國家規定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的虧損視情以政策性補貼。區農資公司改進經營管理,對大宗農資的采購與銷售盡力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費用,減少虧損。化肥銷售量逐年增加,農藥銷售逐年減少,農用塑料薄膜也隨之在減。1991年,化肥銷售量4675噸,2000年增至8679噸,主要複合肥銷售量增加很多,2000年比1991年增加1796.7%,1991年,農藥銷售量36噸,2000年僅售7噸。1991年商品購進總值32萬元,2000年259萬元。1991年銷售總值4萬元,2000年265萬元。

  昌江區農業生產資料中心社2000年商品購進購進總值299萬元,商品銷售總值410萬兀。

  再生資源公司

  1993年成立昌江區再生資源公司,主要收購銷售廢舊物資。2000年,公司整體情況較好,購銷總值直線上升。1991年,廢品收購總量7.5噸,2000年達到1641.3噸;1993年,商品購進總值14萬元,2000年增加到199萬元;1993年,商品銷售總值14萬元,2000年達到222萬元。

  基層供銷合作社

  昌江區供銷合作社下轄的竟成、魚占魚山、古城、荷塘4個供銷合作社均於50年代初建立,麗陽供銷合作社於1992年建立。2000年,5社共有職工233人,其中全民編製123人,大集體編製110人。

  計劃經濟年代,基層供銷合作社為農村、農業、農民商品供應作出積極貢獻。改革開放後,繼續“發展經濟、保障供給”。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營商業迅猛發展,基層供銷社積極策應,參與競爭,大力發展橫向經濟聯係,擴大購銷業務,服務群眾生產、群眾生活。仍為市場繁榮的積極一員。除古城供銷合作社從19%年始沒有購銷業務外,竟成、貼魚山、麗陽、荷塘4個供銷合作社至200()年仍保持經營活動。

  民營商業

  1978年以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昌江區的商業體製發生深刻變化,計劃經濟年代的供銷商業,國營商業的一統天下,獨家經營的格局被完全打破,民營商業的發展成為商品批發零售市場的主要額頭,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全區商業呈現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

  日用百貨1985年以前,由供銷合作商業壟斷經營。貨源緊缺,供不應求。自行車、縫紉機、搪瓷、好一點的布匹,甚至連火柴、肥皂、白糖都是憑計劃供應,或批條子出售。商業體製改革以後,供銷社先是職工承包,超額分成,繼而租賃、出賣。特別是大批的私營個體商店的迅速發展,星羅棋布,經營品種齊全,消費者需要的商品到處可以買到。

  中共十四大以後,農村集鎮建設步伐加快,竟成、呂蒙、老麗陽鎮商業街市逐步形成。尤其是M魚山商業街市不僅具有相當規模,而且具有一定的現代氣息,成為當地群眾購物、交易的中心。

  服裝家電1980年之前,昌江農村沒有專營服裝家電商店,供銷合作商業隻經營布匹、針織汗衫及背自、小件五金、搪瓷等。80年代中期,浙江、安徽等地一些商人進人魷魚山、麗陽、呂蒙專營各式服裝,波陽有1戶個體商在貼魚山經營家電,2000年,魷魚山鎮專營服裝店就20家,專營家電商店5家,開摩托車行的2家,皮鞋專營店2家,大小超級市場4家。

  肉食品肉類食品主要是豬肉、牛肉及禽蛋。計劃經濟時代,群眾吃肉批條子,發計劃供應票證。

  生豬飼養、收購、銷售、調拔放開後,經營豬肉、牛肉、禽蛋的很快活躍起來。原食品行業的屠工有不少改行,肉類經營的絕大部分的是農村屠工走向市場整日應市。區境各農貿市場經常出現供大於求。

  建材裝橫改革開放前、鋼筋、水泥、木材、玻璃等建築材料類商品的供應,指標控製在計劃委員會,按計劃分配,物資局、木材公司負責調運供應。80年代末,這類物資放開後,經營網點自由開設,材料品種增多,群眾可以自由來購。

  車輛配件80年代,昌江區境內沒有車輛配件零售行業,汽車或拖拉機需要配件,一般都要到市汽車修配廠或農機公司購買。90年代初,市場經濟基本形成,社會車輛數量、種類逐漸增多,對配件需求量越來越大,質量要求更高。於是原搞小修小補的人,率先開設車輛配件店,生意紅火,店越開越大。至2000年,206國道沿線私營車輛配件,農機配件店鋪達10餘家,而且配件種類齊全,一般都超過千餘種,國產、進口的大小車輛、摩托車、農用車、專用車所需的高精度配件都有出售。這些車輛配件店,大都開設在修理廠(店)附件,形成較有特色的市場。

  飲食服務80年代以前,除城區外,農村隻有供銷合作社附設的飲食店。80年代中期,農村集鎮出現個體小吃部。隨著集鎮建設商業街市的形成,購物、交易活躍,私營飲食店、酒家酒樓發展甚多。至2000年,魚占魚山鎮近20家,經營品種五花八門,各色各樣,有清湯、米粉、麵條、包子、油條、水餃、茶蛋、炒菜,生意旺盛,與城區繁榮相差無幾。

  糧油市場

  計劃收購糧食收購1953年,政務院發布《關於實行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市、縣抽調大批幹部組成工作組走村串戶宣傳糧食統購統銷的重要意義,教育農民把餘糧賣給國家。1954年始,糧食“三定”(定產、定購、定銷),以戶為單位核定產量,合理計留、劃分餘、足、缺糧戶,張榜公布,編造冊籍,組織送糧。1956年,國家實行糧食征購“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為保證國家建設和增加糧食儲備,鼓勵農民多賣購糧,國家實行超額獎勵政策。一是按統購價比例加價;二是物資獎勵,每統購100()市斤貿易糧獎售棉布17市尺。1967年改由14市尺為7市尺,100斤貿易糧獎售化肥50市斤。1971年,國家把“一定三年”改為“一定五年”,對超購的糧食仍實行加價獎勵的辦法。1978年,區境不少社隊除種糧缺糧,口糧達不到征購起點的外糧食隻購不銷,不再向國家要返銷糧。1979年在調高統購價的基礎上,超購部分又加價獎勵。1982年,國家對糧食實行購、銷、調包幹,三年不變。同年,區境已實行聯產承包責任製,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糧食生產獲得豐收,出現一批售糧大戶。1983年,農民向國家交售糧食熱情更高,開始出現“賣糧難”。1985年,中共中央決定從4月1日始,取消糧食統購,實行糧食合同定購。定購品種、區境內主要是稻穀,小麥。定購以外的品種,實行自由購銷,定購品種的收購價實行“倒三七”計價,即30%為統購價,70%為超購價。從7月1日起,國家調整農村糧食價格,實行購銷同價。糧食部門於春耕前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1986年,定購任務減少,擴大議價收購比重,實行糧肥掛鉤,每百斤定購稻穀供應平價尿素1.5公斤。1987年,合同定購任務繼續減少,實行“三掛鉤”,每交售定購稻穀100斤、供應平價化肥5公斤,平價柴油1公斤,予付定金按全年定購糧款的20%發放。1988年,糧掛化肥調高,每百斤稻穀供化肥10公斤。1990年,改糧食合同定購為國家糧食定購。定購量、三掛鉤和管理體製不變。1993年,根據省政府9號文件精神,全麵放開糧食價格和糧食經營,實行糧食合同收購。春耕前,由基層糧食管理所同種糧戶簽訂合同,合同收購以外的糧食一律實行隨行就市、價格與農民共同協商。當地市場價低於保護價時,按保護價收購,當地市場價格高於保護價時,保持合同收購數量,收購價隨行就市,繼續實行“三掛鉤”。將國家用於扶持糧食生產的化肥,柴油按平價供應實物,改為以貨幣方式在收購價格之外將平價差價以加價形式付給農民。

  油脂收購1953年1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全國實行計劃收購油料的決定》,規定菜油、芝麻油、花生油、茶油為統購油脂;芝麻、油菜籽、花生為國家統購油料。1954年1月始,實行油脂、油料統購統銷。1956年,國家實行油脂油料征購“一定三年”不變。1961年,國家對農村食油實行隻購不銷。同時為鼓勵農民發展油料生產,對統購統銷油脂、油料實行獎售棉布、化肥。1971年,國家對油脂征購“一定三年”改為“一定五年”,征購基數減少,超購加價獎勵。1979年超購加價獎勵由30%提為50%,1984年,市、區強調油脂收購是國家規定的指定性計劃,必須確保任務完成。1985年,取消油脂統購,實行油脂合同定購,定購品種:油脂為菜油、麻油、茶油;油料為油菜籽、芝麻、油茶籽。定購以外的油脂、油料品種實行自由購銷。1988年省政府決定,對食用油收購實行價外補貼。1990年,取消油脂合同定購,改為國家油脂定購。1992年4月起,油脂收購退出定購,油脂銷售價放開,居民食用油和其他油脂供應全部改為議價,敞開供應。

  市場收購1953年,糧食實行統購統銷,糧食市場由國家控製經營,嚴禁私商自由貿易。1956年,農民可將統購後餘存糧食投放市場進行品種交換、調劑餘缺,但時間不長,市場關閉。1962年,全國糧食生產形勢好轉,國家指示各地糧食集市貿易適當放開。1963年6月,國家又明確規定,把計劃內和計劃外經營的糧油,實行統一歸口,由糧食部門統一安排,開展糧油儀價經營。“文化大革命”開始,議價經營停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糧油集市貿易恢複正常,糧食部門積極收購市場糧,儀價經營業務量逐年增加。

  根油銷售計劃銷售1、城鎮居民供應1953年11月,城鎮居民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居民憑戶口簿填發購糧表到指定供應點購糧。1954年4月,實行定人、定點、定時按戶評議定額供應,收回原發購糧登記表,換發購糧證,憑購糧證購糧。1955年8月,國務院頒發《市鎮居民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對城鎮居民口糧,實行按人分等量供應。即分工人(特重體力勞動者、一般重體力勞動者);機關團體工作人員、職員、店員和其他腦力勞力者;大中學生、居民,其中分一般居民和10周歲以上兒童,6周歲不滿10周歲兒童,3周歲以上不滿6周歲兒童,不滿3周歲兒童。核定定量人口和標準供應。1960一1962年,3年自然災害經濟困難時期,對城鎮居民糧食供應實行主雜糧搭配,標準由每人28斤壓縮到27斤。1975年,定量標準提高到29斤,同時實行工種補差糧。1991年,調整部分定量口糧標準,適當壓縮評價銷售,調整口糧標準為:特重體力勞動每人每月調高5斤;一般重體力勞動者每人每月調高3斤;輕體力勞動者每月每人調高2斤;居民每人每月調高2斤;幹部和腦力勞動者每人每月調高3斤,菜農口糧改為議價供應。1992年9月,放開平價糧銷售價格,1993年糧食價格和經營全部放開。

  2、農村供應1955年,農村實行“三定”政策,對缺糧隊或缺糧戶供應口糧、種籽糧、飼料糧及經濟作物區的農民口糧實行定銷供應;對人多田少,缺糧、受災缺糧、售過頭糧的農戶實行返銷供應,對油茶區、墾山育林、老區和特困區的農戶口糧實行補銷供應。一般種糧缺糧戶口糧標準為480斤以下,災區缺糧戶低於當地正常年份缺糧戶的用糧標準為480斤,按國家計劃種植經濟作物的缺糧戶、口糧與餘糧戶相同。1965年,糧食征購“一定三年”不變時,自足戶口糧標準為380-420斤,缺糧戶為380斤。1971年,實行“一定五年”政策時,缺糧隊種糧缺糧戶不足380斤的由國家適當返銷。1979年,口糧標準低於起征點的一律不征購。蔬菜專業隊口糧標準不低於鄰近產糧隊水平,在不增加銷售指標的前提下,按提供商品菜多少,實行基本口糧加獎勵的辦法,保持菜農口糧相對穩定。1993年,省政府9號文件通知,全麵放開糧食價格和糧食經營。

  3、行業用糧供應1953年,區境工業、飲食業、糕點業等用糧,由糧食部門統籌安排,實行計劃供應。1955年,改由用糧單位分期申報用糧計劃,經上級政府批準,由糧食部門核發供應證,實行憑證定點,定額供應。1980年,核定指標分平價和議價供應。1986年,工商行業用糧全部放開,取消平價供應。1992年9月1日,糧票全部停止使用。

  市場銷售1953年11月,實行糧油統購統銷,糧食市場由國營糧食部門獨家經營。1992年9月1日起,放開平價糧食銷售價格,對城鎮居民、菜農及城鄉人口的口糧,返銷糧等均供議價糧(除軍供外)。同時糧票在市場停止使用流通。1993年,糧食價格和經營全部放開後,糧食部門“一統天下”的局麵被打破,個體糧油店發展很快。1998年以後,糧油銷售城鄉市場均為私營個體糧油店。糧油供應的品種多,質量好,價格穩定。

  §§第九章 旅遊業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