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九回 搖金兀術敗兵自刎梁紅玉奏凱還朝

  且說右路先鋒韓彥直率五千人馬,剛到揚州城外紮下營寨,便有清遠軍節度使王德率眾接進城去,眾人依禮坐定,便有探馬來報:“金兀術被左路先鋒李顯忠打敗,轉攻揚州來了!”王德道:“來得好,待我去擒了兀術那老小子來下酒。”彥直道:“王叔在上,這一仗讓與侄兒吧。”王德見說,隻好道:“賢侄且放心前去,待為叔在城上觀敵瞭陣。”說罷,眾人各各披掛上馬。彥直一馬來到城外,列陣迎敵。遠遠地就見金兀術率幾十萬大軍猛撲過來。彥直忙叫軍士射住陣腳,隻見金兀術在馬上耀武揚威道:“宋軍聽著,趕快開門投降,不然將踏破城池,雞犬不留!”彥直持槍向前大喝一聲道:“兀術休得猖狂,我來也!”兀術道:“你乃何人?敢擋我軍鋒芒!”彥直道:“我乃大宋梁元帥麾下右路先鋒韓彥直是也!”兀術旁邊有一將上前道:“這就是牛頭山下殺死大太子的韓公子韓彥直。”兀術一聽大怒,揮起螭尾鳳頭金雀斧來戰彥直。彥直挺槍相迎。兩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但見:

  一個揮斧如鬼,一個挺槍似神。斧來槍往,直殺得天昏地暗。槍來斧往,直戰得地動山搖。

  兩邊軍士都看得目瞪口呆。兀術心裏道:“怪不得大王子死在此人槍下,果然名不虛傳!”料一時難以取勝,正待退下。身後忽來一將道:“父王暫歇,待孩兒來割宋將頭顱!”說罷,手舞雙槍,便來戰彥直。彥直道:“且慢,你乃何人?本先鋒不殺無名之輩!”那將道:“某家乃大金國昌平王殿下陸文龍便是,爾乃何人?”韓彥直看時,這員番將,年紀三十六七歲,英氣照人。頭戴一頂二龍戲珠紫金冠,兩根雉尾斜飄,穿一件大紅團龍戰襖,外罩一鎖子黃金玲瓏甲。左肋下懸一口寶刀,右肋邊掛一張雕弓。坐下一匹紅砂馬,使著兩杆六沉槍。威風凜凜,雄氣赳赳。韓彥直心中喝彩:“好一員小將!”便道:“我乃大宋梁元帥麾下右路先鋒韓彥直的便是。我聽你是中原口音,何必認賊作父?”那陸文龍見說,大怒,雙槍齊舉來戰韓彥直。韓彥直挺槍相迎,大戰起來。戰有三十個回合,韓彥直見番將本事高強,漸漸地槍法有些亂了。王德在城上見了,大喝一聲道:“賢侄不要驚慌,我來也!”遂跳下城牆,騎上馬,手舞三股托天叉,來戰陸文龍。彥直便退在一旁。陸文龍道:“來將何人?”王德道:“我乃清遠軍節度使王德是也。聽你中原口音,何必替金邦賣命!倒不如快快下馬受縛,省我些力氣。”陸文龍哈哈大笑道:“我在北方時,就聽說有個王夜叉,故來擒你!”王德道:“休得胡說,看叉!”兩個大戰有三十回合,那陸文龍漸漸占了上風。兀術在對陣見了,麾軍殺了過來。彥直忙令軍士用克敵弓射住金兵,一邊教眾軍退回揚州城內。兀術見天色已晚,也鳴金收軍。

  到了次日,軍士來報:“陸文龍又來討戰。”彥直見報,悶悶不樂,便吩咐:“且把免戰牌掛出,待大軍到了擒他未遲。”

  且說梁紅玉率大軍來到揚州城外十裏下寨,早有軍士報知:“啟稟元帥,揚州已高高掛起免戰牌。”元帥聞報,不得其解,便命成閔、呼延通二將去請二公子前來回話。不一時,彥直來見母帥。梁元帥怒容滿麵,大喝道:“好逆子,掛起免戰牌來羞人,綁去砍了!”彥直跪下說了備細,道:“那陸文龍確實厲害!”眾將見說,一齊上前道:“公子年輕,情有可原,求元帥恕他初次。”元帥道:“看諸將麵上,且饒你這次。”彥直起來,站在一旁。元帥又令小心巡營,嚴防竊寨,一麵命人去請左路先鋒李顯忠前來助戰。諸將得令,均去巡營,彥直自回揚州城去,不表。

  翌日,軍士來報:“陸文龍又來討戰!”梁元帥便問:“哪位將軍出陣擒拿番將?”隻見下邊走過解元、成閔、董旼、蘇德、呼延通五人,一齊上前領令,情願同去。元帥道:“既是五人同去,吾有一計,可擒來將。”五人齊齊聽令。正是:

  搖搖運籌帷幄將軍事,陷陣衝鋒戰士功。

  元帥道:“你等五人出陣,不可齊上。可一人先與他交戰,戰了數合,再換一人上前,此名車輪戰法。”

  五將領令,出營上馬,領兵來到陣前。解元大叫道:“哪一個是陸文龍?”陸文龍道:“某家便是。你是何人?”解元道:“我乃大宋梁元帥麾下大將解元是也,你這小番休得誇能,快上來領死罷!”陸文龍大怒,唰的一槍刺來,解元舉槍架住。一場廝殺,戰有三十多合,成閔便來接戰。成閔戰了三十多合,戰不下,董旼又來接戰。那陸文龍手使雙槍,左舞右盤,連戰五將,並無懼色。

  那金營中早有小番報知兀術。兀術道:“此名車輪戰法。休要墮了南蠻之計。”忙令鳴金收軍。文龍聽得鳴金,便架住呼延通的刀,喝聲:“南蠻!我父王鳴金收兵,今日且饒你,明日再來拿你罷。”掌著得勝鼓,徑自回營。這裏五將也隻得回營,進帳來見元帥繳令。忽有軍士來報:“大公子韓尚德,督運糧草前來,回營繳令。”元帥令傳進來。尚德見了母帥,說了備細。元帥便教回營安歇,不表。

  到了次日,軍士來報:“陸文龍又來討戰。”梁元帥便領眾將齊出。梁紅玉一馬出前道:“哪個是陸文龍?”陸文龍也躍馬來到陣前,道:“本將便是。你莫非就是梁紅玉梁元帥。”元帥道:“正是。”看那陸文龍時,忽然想起一個人來,心裏道:“這陸文龍和潞州節度使陸登十分相像。莫非就是陸登之子?”心裏忽然省悟:“那陸文龍之名還是我給起的呢。”便道:“你莫非就是潞州節度使陸登之子,為何認賊作父,忘了祖宗。”陸文龍道:“休得胡說,哪個來會俺?”梁紅玉退後,仍令解元等五將出馬。旁邊閃過韓尚德,稟道:“待小將出去壓陣,看這小番如何樣的厲害。”元帥就命韓尚德一同出去。

  那六員虎將出到陣前,見了陸文龍,也不搭話。解元上前,掄槍就刺。文龍舉槍相迎。戰了三十回合,成閔又來接戰。直到天色將晚,宋營六將見戰不下陸文龍,吆喝一聲,一齊上前。那邊兀術率領眾番將,也一齊出馬,接著混戰一陣。直殺得天昏地暗,兩邊各自鳴金收軍。

  且說陸文龍回到營中,喚來奶娘,便問自身經曆。奶娘見問,流著淚,把陸登如何盡忠,陸夫人如何盡節,金兀術如何見公子陸文龍幼小,命乳母抱好,帶往他邦,認為己子,說了一遍。陸文龍聽了此言,淚盈盈地下拜道:“不孝之子,怎知這般苦事?今日才知,怎不與父母報仇!”便向奶娘下禮道:“奶娘受我一拜,此恩此德,沒齒不忘!”

  拜罷起來,拔劍在手,咬牙恨道:“我去殺了仇人,取了首級,同歸宋室便了。”奶娘急忙攔住道:“公子不可造次!他帳下人多,大事不成,反受其害。凡事須要三思而行!”公子道:“依奶娘便怎麽?”奶娘道:“不如投了梁元帥,再殺兀術未遲?”公子道:“不知那梁元帥肯收留否?”奶娘道:“公子的名字還是那梁元帥起的呢。想那梁夫人一門忠良,必然大義。”公子道:“如何說我的名字也是那梁元帥起的?”奶娘便把前後事說了一遍。

  原來,韓元帥和陸登兩人脾氣相投,兩家便時常來往。一日,韓元帥來和陸登敘話,梁夫人就來見陸夫人,正值陸夫人生產。梁夫人見陸夫人生下一個胖小子,舉在手上,十分喜愛。陸夫人便叫梁夫人給孩子起個名字。梁夫人便道:“就叫文龍吧,既有文,又有武,長大後必定文武雙全。”陸夫人聽了,十分高興,就派人去給陸老爺說知,合家歡喜。陸文龍聽到這裏,道:“好好好,今日就去投梁元帥。”隨即收拾車馬,同了奶娘,出了番營,直到宋營前下馬道:“陸文龍候見元帥。”軍士報進。紅玉道:“令他進來。”陸文龍就來到帳前跪下,道:“罪將特來歸降。”元帥道:“如何肯歸?”陸文龍便把奶娘之話說了一遍。紅玉大喜道:“陸將軍不棄家鄉,不負祖宗,複歸南國,可謂義勇之士,可敬,可敬!”吩咐旗牌:“與陸將軍換了衣甲!”文龍叩謝。元帥又叫喚奶娘道:“你心向善,忠義可嘉,且為大宋立了一功。到後營安歇去罷。”奶娘乃退。

  且說金營內,兀術次日見報,說陸文龍投宋去了,又驚又氣,忙令退兵。還未出寨,又有軍士慌慌張張前來稟報:“殿下,不好了,李顯忠領五千軍從後營打進來了。”兀術一邊令諸將去戰李顯忠,一邊騎上馬,提上斧,慌忙撤退。

  且說李顯忠率兵殺進番營,手中那雙錘一百八十二斤,如入無人之境,風卷殘雲一般,打得那些番兵番將落花流水,哭爹喊娘。

  這邊梁元帥聞報,忙令諸將齊出,排山倒海一般殺了過去。那些金兵隻怪爹娘少生了兩條腿,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一個個都做了短命鬼。

  再說兀術,到了黃河邊,身邊隻剩下一十八騎,但見黃河之水,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河麵上並無船隻,隻得長歎一聲:“天亡我也!”遂拔劍自刎。

  再說李顯忠已殺得眼紅,忽見眼前又來一將,正待掄錘去砸,被人喝道:“李先鋒,梁元帥在此,不得無禮。”顯忠睜眼看時,果見眾人擁著梁元帥走了過來,遂手中錘一丟,從馬上跌了下來。梁元帥看那顯忠,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已經昏迷不醒。忙令諸將扶顯忠回帳。

  不一時,顯忠醒了過來,口中隻道:“殺殺殺!”眾將皆大笑不止。紅玉道:“李先鋒真乃神將也!”

  且說梁元帥整備軍馬,正待殺過黃河,直搗黃龍府,誓滅金賊。忽有旗牌報道:“欽差到!”元帥領諸將出迎。原來,高宗早已退位,孝宗登極。詔命梁紅玉班師回朝,聽候封賞。

  那梁元帥謝恩畢,正待傳令起行。忽有軍士來報:“有金邦十八騎來降。”紅玉命道:“傳進來!”稍頃,即見那十八個金將齊齊跪在麵前,哭道:“我等皆是昌平王麾下之將,今昌平王自刎而死,望賜一口棺材,我等情願去死。”梁紅玉用鞭稍指道:“我皇有好生之德,你等且回,速讓金主遞來降書順表,還我二聖,歸我國土,不然,即起大兵來征,決不輕縱。”金將道:“二聖久已歸天,待某等回去奏聞,即到五國城去送來便了。”紅玉便讓地方官,備了一口棺材,裝殮兀術已畢。那金將十八騎哭哭啼啼,護著兀術靈柩,回金國去了。

  不一日,金主即遣使者送徽欽二帝,並鄭皇後、邢皇後梓宮出城。梁紅玉同眾將迎接至營中,搭廠朝祭已畢,就令李顯忠與金使領兵五千,護送梓宮,先上臨安去了。然後傳令大軍起行,一路慢慢地奏凱還朝。誰知,這一還不要緊,卻還出一段故事來了。正是:

  搖搖鞭敲金鐙響,高唱凱歌還。

  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