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回 搖送客將軍雙結義贈囊和尚泄天機

  且說當下韓公子大喝一聲,一馬衝進金營,搖動手中銀杆虎頭槍,猶如飛雷掣電一般,誰人擋得住?竟被他殺透番營,上牛頭山而去。小番忙去報知兀術道:“不好了!來了一個小南蠻,把大狼主傷了!衝破營盤,上山去了。”兀術聽了,又驚又苦。一麵差人打探,一麵去收拾幹離不屍首,不提。

  再說韓公子到了荷葉嶺邊,口子上守山軍士問明放進,來到大營前,軍士進帳稟知嶽元帥。元帥吩咐:“請進來!”軍士答應一聲,出來傳令:“請公子進見。”公子來到帳中,行禮畢,便道:“小將奉師父之命,前來護駕。適在路上,遇見幹離不追趕藕塘關總兵金節,被小將挑死,將首級呈驗。金總兵離此二十裏紮營候旨,帶有問安本章並牛將軍家信呈上。”

  嶽元帥大喜,道:“令尊平賊有功,公子又得此大功。請同本帥去見天子候旨。”隨即引了公子來到玉虛宮,朝見高宗,將本章呈上,又將韓公子挑死金國大太子幹離不奏聞。高宗便問呂頤浩:“應當作何封賜?”頤浩奏道:“可封韓世忠為平北大元帥,鹹安郡王。封其妻梁紅玉為兩國夫人。封公子韓尚德、韓彥直俱為平虜將軍。命他引本部人馬去複取金陵,候聖駕還朝,另加升賞。”高宗依奏,傳旨下來。嶽元帥同韓公子謝恩,辭駕出宮。回到營前下馬,公子即辭別了嶽飛要回去。嶽飛道:“本欲留侄兒幾日,奈有君命,不好相強。”隨叫:“嶽雲何在?”嶽雲轉將出來應聲道:“孩兒在!”嶽飛道:“可送韓公子出番營去。”嶽雲領令,遂同韓公子並馬下山。

  將近番營,韓彥直道:“請公子回山罷。”嶽雲道:“家父命小弟送出番營,豈敢有違!”韓彥直再三推讓,嶽公子決意要送,道:“待小弟在前打開番兵,送兄出去。”就把雙錘一擺,大喝一聲:“快些讓路,待小爺送客!”那一雙銀錘重有八十多斤,被嶽雲掄起來猶如雪花亂舞,那些番兵見了人人膽戰,個個心驚,俱向兩旁閃開。略略近些的,一錘一個,不是碎了頭,就是折了背,讓他兩個殺出大營來了。

  韓彥直心中暗想道:“果然厲害,不虧為元帥之後,我何不也送他轉去,顯顯我的威名?”遂向嶽雲道:“蒙兄送出番營,小弟再無不送轉去之理。”嶽公子再三不肯,韓彥直執意要送。嶽雲道:“既承美意,隻得從命。”韓彥直複撥馬衝進番營,逢人便挑,遇馬便刺,如入無人之境。番人已是被他殺怕了的,口中呐喊,卻已四散分開,近前的就沒了命。二位公子衝透營盤,來到山下。韓公子道:“請兄回山罷。”嶽雲道:“既承兄送轉來,自然要再送兄出去。”韓公子再三推辭,嶽雲哪裏肯讓,複回馬向前,韓公子在後,兩個又殺入番營。那些番兵被二人送出送進,不知殺傷了多少,一個個膽戰心驚,讓開大路。

  二人衝出了番營,韓彥直再要送回。嶽公子道:“何必如此送出送進,送到何時是了!難得我二人意氣相投,小弟欲與兄結為兄弟,不知尊意若何?”韓公子道:“小弟亦有此心,但是高攀不起。”嶽雲道:“何出此言!”二人遂向樹林中去,下馬來,撮土為香,對天八拜。韓公子年方一十六歲,長嶽公子三歲,理應為兄,嶽雲為弟。二人遂上馬分手。有詩曰:

  搖搖金蘭結契兩心同,豪傑相逢意氣通。

  搖搖不辭險阻勤送別,英雄少年大家風。

  且說嶽雲獨自一個再殺進番營回荷葉嶺來。那番兵被二人殺得害怕,無人敢擋。況因幹離不被韓公子挑死,眾王子俱在兀術帳中悲苦,命匠人雕刻木頭,配合成殮端正,差人送回本國。忙忙碌碌,所以由他二人進出。那嶽雲上山,將送韓公子結義之事稟知元帥。元帥亦甚歡喜。按下慢表。

  且說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臨安,追擊趙構,遂被嶽飛等將圍在牛頭山下。世忠聞報,再也按捺不住,便對夫人梁紅玉道:“吾韓世忠本是一朝廷命官,坐視皇上蒙塵,心中何安?不如帶兵前去,廝殺一番,拚個你死我活!”紅玉道:“夫帥,別太性急。金兀術過江兵馬不過三四十萬,今遭各路勤王之師圍困,必敗無疑。如今上上之計,莫如坐守京口,以逸待勞,利用長江天險,截他歸路。”韓世忠聽罷,道:“夫人所言甚是。”

  再說韓公子一路來到漢陽,上船來見父母,稟道:“孩兒奉師父之命到牛頭山護駕,聖上封爹爹為平北大元帥,鹹安郡王。母親為兩國夫人。吾弟兄兩個皆為平虜將軍,命爹爹領兵複取金陵,不必到牛頭山去。”又把與嶽雲結拜之事稟知父母。父母見兒子已長大成人,十分歡喜。遂命兵船望金陵進發。

  一日,有探子來報:“宗澤之子宗方,殺破杜吉、曹榮兩個,威鎮金陵,特來報知。”元帥問梁夫人道:“如今作何計較?”夫人道:“我們且將大小戰船紮在狼福山下,以扼兀術退路。聞得金山有個道行高僧,法名道悅,能知過去未來。我們何不去問他一聲,以卜休咎?”元帥道:“夫人之言,甚是有理。”遂備了香燭禮物,上金山來。進了寺門,到大殿行過了香,然後來到方丈,參見道悅禪師。

  禪師接進見禮畢,元帥說明了來意,道:“不知後事如何,幸乞禪師指示一二!”道悅道:“貧僧有一錦囊,內有一偈,元帥帶去觀看,自有效驗。”世忠帶了錦囊,辭別長老,下船來,將錦囊拆開,與夫人一同觀看,隻見上邊寫道:

  搖搖老龍潭內起波濤,鸛教一品立當朝。

  搖搖河濾金人拿不住,走馬當先問路遙。

  韓元帥看了,笑道:“這和尚徒有虛名,誰知全無學問。怎麽一首偈語,都寫了別字?”梁夫人也好生不然。韓元帥就傳令:各戰船齊住狼福山下,紮成水寨。差人往金陵打聽虛實,一麵差人探聽牛頭山消息。

  且說牛頭山上嶽飛嶽元帥,專等各路勤王兵到,準備與兀術交兵。山下,兀術也與眾王子、眾平章商議開戰之事。有探事小番報進帳來道:“啟上狼主,小的探得有南朝兵馬大元帥張浚齊集各路勤王兵馬三十餘萬,四麵安營,特來報知。”

  兀術聞報,遂傳令:“再探再報。”不多時探子一齊回來,進帳來稟道:“四麵俱有重兵,隻有正北一條大路人馬稍少些。”兀術就傳令,曉諭各營兵將知悉:“若與南蠻交戰,勝則進,不勝時隻往正北退兵。”誰知探路的,隻探得四十餘裏就轉來了,不曾探到五十裏外。故此一句話,斷送了三四十萬人馬的性命。

  卻說嶽元帥請天子離了玉虛宮,到靈宮殿前,與眾位大臣都坐在馬上。傳令施放大炮。一時,炮聲不絕。那些各處總兵、節度聽見炮響,各各領兵殺來夾攻。兀術即忙傳齊各位王子,眾平章,眾元帥,眾番將,俱各領兵上馬,傳下令來道:“今日拚了命,與嶽南蠻決一死戰!擒了康王,以圖中原。”言猶未了,隻見嶽元帥帶領一班勇兵猛將,逢人便殺,遇將就擒。嶽飛手中的那杆瀝泉槍,十分了得,猶如蛟龍攪海,巨蟒翻身。那些番將番兵見了,嚇得一個個抱頭鼠竄,口中叫道:“快跑快跑,嶽爺爺來了。”那兀術還想抵抗,無奈兵退如潮,一時喝喊不住,倒裹著他向北退了下來。

  那嶽飛正殺得痛快,忽然望見大元帥張浚的旗號,便衝過去叫道:“大元帥!今日本帥將聖上並眾大臣交與大元帥,速速保駕回京。本帥好去追趕金兵。”遂辭了天子,帶了眾將,催兵掩殺。

  不表張浚如何保駕回京,單講嶽飛追著兀術,直趕到金門鎮相近。有傅光的先鋒狄雷,在此截殺番兵。眾番兵無處逃命,被狄雷殺傷大半。嶽飛剛到跟前,狄雷不分青紅皂白,舉起錘望嶽飛便打。一連幾錘過來,嶽元帥連忙招架,覺得沉重,便大喝道:“你是何人?敢擋本帥去路?”狄雷聽了,細細一認,曉得打了元帥,心中驚慌,懼罪而逃。嶽飛並不理會,隻是緊緊去追兀術。

  且說兀術隻顧往北逃去。看看來到江口,隻聽得眾番兵一片叫苦聲。原來麵前橫著一條大江,並無船隻可渡!後麵追兵又近,嚇得兀術渾身發抖,仰天大叫:“天亡我也!某家自進中原以來,未有如此之敗!今前有大江,後有追兵,如之奈何!”

  正在危急,那軍師哈迷蚩用手一指道:“主公且慢驚慌!看這江中不是有船來麽?”兀術定睛一看,卻是金兵旗號。原來是杜吉、曹榮的戰船,因被宗方殺敗,故此駕船逃走。軍師大叫:“快來救主!”那船上見是番兵,如飛攏岸。兀術與軍師、眾平章等,一齊爭下船來。無奈船少人多,哪裏裝得盡?看見嶽飛追兵已近,慌忙開去。落後番兵無船可渡,嶽元帥領兵追到江口,猶如砍瓜切菜一般。可憐這些番兵啼啼哭哭,望江中亂跳,淹死無數。兀術望見,掩麵流淚,好不苦楚!後人讀史至此,有詩吊之曰:

  搖搖百萬金兵將梟雄,牛頭山下困高宗。

  搖搖本期穩取中原地,誰料勤王有嶽公。

  且說那嶽飛兵馬到了漢陽江口,安下營寨。差人找尋船隻,欲渡江去追拿兀術,忽有探子進營來報道:“探得韓元帥紮營在狼福山下,阻住兀術去路,特來報知。”嶽元帥想道:“兀術性命休矣。”遂喚過嶽雲來,吩咐道:“你可引兵三千,往天長關守住。倘兀術來時,用心擒住,不可有違!”嶽雲得令,帶領人馬,竟往天長關而去。安排畢,元帥自率大隊人馬回潭州,不表。

  且說兀術敗在長江之中,有那金陵敗退的兵將、戰船陸續到來,南岸上還有殺不盡的番兵逃來。兀術吩咐把船岸,盡數裝載。查點數目,共有五六百號,計點番兵,止十萬。兀術歎道:“某家初進中原,帶有雄兵數十萬,戰數百員,兩路齊進,何等威風,今日被嶽南蠻殺得隻剩這萬人馬,又傷了大王兄,有何麵目去見父王!”說罷,痛起來。眾平章勸道:“狼主不必悲傷,保重身體,好渡江。”兀術見說,遂叫攏齊船隻,重整軍容,向京口進發忽有探子來報:“宋軍元帥韓世忠,陳列戰艦,擋住去路。

  兀術舉目一望,但見江北一帶,戰船擺列有十裏遠近。旗幡飄動,樓櫓密布,如城牆一般。又有百十號小遊船,都是六槳,行動如飛,弓箭火器亂發。那中軍水營都是海鰍艦,豎定桅檣,高有二十來丈,密麻相似。兩邊金鼓旗號,中間插著“平北大元帥韓”的寶纛大旗。兀術自想:“不過五六百號戰船,如何衝得動他,怎敢過去?”心下好生憂悶,便與軍師商議。哈迷蚩道:“江北戰船密布,亦不知有多少號數。須要差人去探聽虛實,方好過江。”兀術道:“今晚待某家親自去探個虛實。”哈迷蚩道:“狼主豈可深入重地!”兀術道:“不妨。某家昨日拿住個士人,問得明白。這裏金山寺上,有座龍王廟最高,待某家上金山去,細看南北形勢,便知虛實矣。”哈迷蚩道:“既如此,必須如此如此,方保萬全。”兀術依計,即時叫過小元帥何黑闥、黃柄奴二人近前,悄悄吩咐:“你二人到晚間照計而行。”二人領命,準備來探南兵。誰知,這一探不要緊,卻探出一段故事來了。正是:

  搖搖設得陷阱縛猛虎,織就羅網捉魚鱉。

  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