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六回 搖兀術施恩養秦檜苗傅銜怨殺王淵

  且說兀術要找奸臣,找了一個劉豫,立了齊帝,正待再找。哈迷蚩道:“奸臣倒是還有一個在這裏。當初李若水等共是五人,跟隨二帝到此,那四個俱是鐵漢,錚錚不屈,盡皆死了。惟有秦檜乞哀求活,狼主將他驅逐出來,流落在此。我看此人乃是個大奸臣,但不知目下在何處,狼主可差人去尋他來,養在府中,加些恩惠與他,一年半載,必然感謝。然後多將些金銀送他回國,叫他做個奸細。這宋室的江山,管教輕輕地送與狼主受用,豈不是好?”兀術聽了,道:“真個好計策!”隨即差小番四處去覓秦檜下落。

  且說那秦檜夫妻二人,自從被擄到金邦,那些同來的大臣死的死了,殺的殺了。獨有秦檜暗自想到:“好死不如賴活著,況在這異國他鄉,做個忠臣也沒人知道。”便再三哀求,被老狼主趕到賀蘭山邊草營內,服侍看馬的小番。後來小番死了,他夫妻兩個就流落在山下,住在一頂破牛皮帳房內,飲食全無著落,隻靠王氏給這些小番們縫補縫補,漿洗漿洗,掙些小錢來糊口。虧得那王氏生得俊俏,又有那些小番與她勾搭上了,送些牛羊肉與她,混帳過日。

  也是這秦檜命裏應該發跡。忽然有一日兀術坐在府中,心頭悶悶不樂,即領了眾小番,騎馬帶箭,抱著海東青,牽著獵犬,往遠山打圍取樂。一路上,也拿了幾個獐子兔兒。到了黃昏時分,剛要回府,看看來到賀蘭山腳下,遠遠望見一個南妝婦人,慌慌張張的躲入樹林裏去了。兀術向前,命小番往林子裏搜檢。不一會,拿出一個婦人來。兀術舉眼看時,但見那婦人星眸帶露,俏眼含情。那兀術本是個不貪女色的好漢,不知為什麽見了這個婦人,身子卻酥了半邊,就叫小番:“哪裏來的這南邊婦人,且帶他回府去審問。”小番一聲答應,不由分說,把那婦人一把抱來,橫在馬上,跟了兀術一同回到王府。兀術進了內堂,喚那婦人到跟前來,問道:“你是何處人氏?因何在我北地?”那婦人顫驚驚地跪下,啟一點朱唇,吐出嬌滴滴的聲音:“稟上大王,奴家王氏,丈夫秦檜乃宋朝狀元,隨著上皇聖駕到此。狼主將二帝遷往五國城去,奴家與丈夫兩個流落在此。方才往樹林中去撿些枯枝當柴禾,不知狼主到來,多有冒犯,望乞饒恕!”兀術聽了,大喜道:“連日著小番尋訪秦檜,不道今於無意中得之!”正叫做:

  搖搖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兀術便道:“娘子請起。我久聞你丈夫博學多才,正要請他做個參謀。”就令小番:“速速備馬去請秦老爺來!”小番領命而去。這裏兀術就攜了王氏的手,同進後房,成其好事。王氏見兀術雄壯,心中甚是歡喜。兩個恩恩愛愛,自是一番雲雨。

  早有小番進來報說:“秦老爺已請來了。”兀術同王氏出堂,秦檜參見了。兀術道:“卿家且請坐了。”秦檜謙遜道:“狼主在上,秦檜怎敢放肆?”兀術道:“卿家大才,某家久慕。一向因出兵在外,不得與卿家相敘。今日偶然相見,某家這裏缺少一個參謀,正好住在府中,朝夕請教。”秦檜即忙拜謝。當夜就與他夫妻二人換了衣服,收拾一間書房,與他夫妻居住。此後每日牛酒供侍,十分豐盛。王氏常常進來與兀術相會,秦檜隻當沒看見,眼開眼閉,隻做不知。兀術又常常送些衣服金錢,與他夫妻兩個。不知不覺,過了一年有餘。

  忽一日,兀術問道:“卿家可想回家去麽?秦檜夫妻二人道:“蒙狼主十分抬舉,況臣如此受用,怎麽還想回家?”兀術道:“古人有言: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卿家若是思念家鄉,某家差人送你回國。”秦檜見說,道:“若能使秦檜回去一拜祖墳,實為恩德,隻是不好啟齒。”兀術道:“這有何難!但是你須要往五國城,討了二聖的詔書,才可進得中原關口。”秦檜大喜,別了兀術,徑往五國城去。那兀術與王氏二人因要分別,十分不舍。兀術立誓:“若得中原,立你為貴妃。”

  且說秦檜來到五國城,尋著了二帝,參拜已畢,將紙墨筆硯放到井中道:“臣秦檜要回本國,求二聖詔書。”二聖就書詔與秦檜。秦檜辭駕,回到王府與兀術說知。當日大排筵宴餞行。次日,兀術帶領眾文武送他夫妻回國,三十裏一營,五十裏一寨,迎接秦檜夫妻安歇。在路非止一日,看看到了黃河邊,兀術請二人在帳中擺酒送別。酒畢,秦檜告辭起身。兀術道:“卿家進中原去,若得了富貴,休忘了某家!”秦檜道:“臣夫妻二人若得了好日子,情願把宋室江山送與狼主。”兀術道:“卿家果有此心,何不對天立下一誓?某家方信愛卿之真心也。”秦檜跪下道:“上有皇天,下有後土,我秦檜若忘了狼主恩德,不把宋朝天下送與狼主,後患背疽而死!”兀術連忙扶起道:“卿家何必如此認真。卿家日後若有要緊事情,命人來通知,某家定當照應。某家今日不能遠送了!”秦檜夫妻拜別上船,往汴京搖來。夫妻二人剛近南岸,就被阮良手下的巡邏兵抓住,綁了起來。軍士報與阮良知道。阮良令傳進來。見是一男一女,便道:“你二人偷渡過河,莫非想偷覷我軍虛實?”秦檜立而不答。阮良見狀大怒,喝道:“把這兩個狗男女拉出去砍了!”秦檜一聽,這才著了慌,和王氏雙雙跪下道:“將軍饒命,我乃狀元秦檜,這是我妻王氏。我今奉二聖詔書,要麵見高宗皇帝。”又道:“這裏有沒有秀才?應該知道我的姓名。”阮良便派人到汴城去找來一個賣酒的王秀才。這秀才從來沒見過秦檜的麵,但聽說過秦檜的名字,一見秦檜就作個大揖道:“狀元辛苦,回來不容易啊。”阮良見秦檜確是狀元,便以禮相待,一麵派人報與杜充。杜充聞報即請秦檜入留守府,大宴三日,隨後又把他送往揚州。

  且說高宗眼巴巴地等待吉日,不料,好事多磨,金兵已臨城下。看官休道,怎麽各路失守,先期不曾接到警報?原來,高宗以為由黃潛善、汪伯彥為左右相,便可高枕無憂了,隻管幹他風流天子的勾當。誰知黃汪二人居心叵測,都想步那張邦昌後塵,等金兵殺到揚州,把高宗捉了去,便可僭位稱帝了。所以,接到各路告急文書,都匿不上聞。

  高宗見揚州城牆敗壞,不像個都城的樣子,便後悔當初聽了黃潛善和汪伯彥二人的話。一麵傳旨命杭州節度使苗傅、總兵劉正彥早作準備;一麵調兵遣將,進行防禦。

  且說韓世忠聞警馳援,無如所部隻有八千人,隻因眾寡懸殊,遂遭失敗,隻好退保鹽城。

  且說金將粘沒喝見韓世忠退去,便揮軍全力攻城。

  揚州城裏,亂作一團。驀地,有人大呼:“禦駕已出北門。”霎時,無數百姓爭趨出城,互相踐踏,死亡枕藉,真是慘不忍睹。

  且說高宗等人逃到鎮江,喘息未定,忽想起二十四橋頭的沈昭容,便命隨侍周仁回去查看,道:“可憐揚州一片繁華之地,已遭金人焚掠,不知二十四橋頭的一角紅樓是否無恙。命你速往揚州偵查美人消息,若然尚在人間,務須接回,完朕的心願。”周仁唯唯答應,雇舟渡江,徑抵揚州。

  且說揚州失陷,高宗出奔,昭容正欲逃命,混亂中卻和家人走散的了,偶遇一強徒,攔住去路,背上昭容就走。昭容不敢自稱皇家宮眷,隻是在強徒背上哭哭啼啼。卻巧強徒背著昭容從一大船邊上經過,昭容看得分明,拚命高叫:“船上聽著,我是揚州鹽商女,被強徒劫在背上,快來救命!”

  真是天緣湊巧,那大船艙中正坐著一位巾幗英雄。聽見喊聲,馬上帶著四個使女,搶步出艙。她見一強徒,背著一女子,插翅似地向前狂奔,心想:此女必有後福,才會急難之中遇見我等。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她縱身一躍,跳上河岸,手掣佩劍,大喝一聲:“狗強徒,光天化日之下,怎敢強搶良家婦女?”一壁說,一壁已趕到強徒背後。那強徒掉轉身來,看得分明,來者亦是個美貌婦人,心想,今天真是交了桃花運了。他見一劍迎麵砍來,忙甩掉昭容,舉單刀擋過。第二刀攔腰刺來,他又把手中刀架過,擋了幾劍,方知自己不是個。正想逃遁,腦袋已被劍鋒削去了半個,哪裏還活得成?

  看官,你道這位救昭容的女英雄卻係何人?乃梁夫人梁紅玉也。她因粘沒喝攻陷揚州,世忠曾在濮州邀擊,眾寡懸殊,打了敗仗,退保鹽城。梁夫人在家得訊,馬上帶了四十名女兵,雇坐官舫,不分晝夜,趕往鹽城。路過六裏橋,聽得有女子啼哭求救聲,便登岸援救。當下,梁夫人吩咐使女,將那強徒屍首埋葬。並向昭容問明緣由,著兩個女兵將昭容送到幼山船上。

  且說那幼山聽家人報說昭容被一強徒搶去了,正沒處尋,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忽見愛女無恙歸來,一顆懸在空中的心才算落了下來。待他要說謝時,門外已不見人影。

  再說周仁打聽得昭容已回轉揚州,便來投謁。幼山迎入客廳,備酒款待。周仁問道:“前番金兵入城,令千金可曾受到驚嚇?”幼山道:“賤女半道走失,途中又被強徒擄去,虧得梁夫人相救,才得珠還合浦。”周仁道:“令媛逢凶化吉,後福無窮,且得保全貞操,足見暗中有神靈護助,將來必有封後之望,在下先為預賀,請飲一杯。”幼山見說,自然高興,遂一飲而盡。

  次日,周仁護送昭容前往鎮江,一路平安。到了鎮江,周仁入宮奏明高宗,高宗降旨迎入宮中。當晚即蒙召入寢宮,渥承雨露。高宗見昭容白璧無瑕,益加憐愛。

  過了半年,苗劉二人差官送奏本入朝,說臨安宮殿完工,請駕遷都。高宗準奏,傳旨整備車駕,擇日遷都。這一日,天子宮眷起程,百官紛紛保駕,百姓多有跟去的。

  不一日,到了臨安,苗傅、劉正彥二人來迎聖駕入城,送入新建的宮殿。高宗觀看造得精巧,十分歡喜,傳旨改為紹興元年,提升王淵為兵馬大元帥,封苗、劉二人為左右都督。又在眾大臣的要求下,高宗罷免了汪伯彥和黃潛善,改任朱勝非作為宰相,呂頤浩為江東安撫製置使。高宗又聞及韓世忠從水路前來朝駕,遂傳旨封世忠為定遠侯,留守潤州,不必來京。那高宗怕世忠到京,諫他遷都,故此差官沿途迎去,省了一番說話之意。再說秦檜夫妻二人,見聖駕南遷,便隨後趕來。到了臨安,秦檜在午門候旨。高宗傳旨宣進金鑾殿。秦檜奉旨進殿,俯伏在地道:“二聖有詔書與陛下。”高宗聞言,連忙接了詔書。然後與秦檜相見。高宗降旨道:“今得卿家還朝,得知二聖消息,更得一佳士,甚是可喜,況愛卿保二聖在外有年,患難不改,今封為禮部尚書之職,妻王氏封二品夫人。”秦檜謝恩退朝,就進禮部衙門上任。詩曰:

  搖搖高宗素誌在偷安,奸佞紛紛序鴛班。

  搖搖從此山河成破碎,蒙塵二帝不能還!

  且說其時,乃是大元帥王淵執掌重兵。王元帥雖年過九旬,卻是忠心盡力,保扶社稷。那日元帥升帳,傳令道:“明日乃是霜降節期,在朝諸將俱往教場祭旗,操練兵馬,不可有誤。”眾將領令。

  到了次日,五通鼓罷,各將俱到教場伺候。王淵查點諸將皆齊,隻有左都督苗傅,右都督劉正彥不到。王元帥又差官催請。不一時,差官回報:“兩位都督奉旨往西山打圍,不能前來伺候。”王元帥也隻得罷了,自己同眾將等祭旗已畢,操演了一回兵馬,打道回衙。

  行至眾安橋,恰遇苗劉二人,吃得醉醺醺的,帶著幾名家將騎馬而來。二人要回避也來不及,隻得下了馬,低了頭,立在人家門首。王淵在馬上見了,吩咐:“喚他二人過來!”二人無奈,走到王元帥馬前,打躬站立。王淵道:“好大膽的匹夫,你說天子旨意,命往西山打圍,為何反在此處?明明藐視本帥,難道打你不得麽?”吩咐左右:“將這廝扯下去各打二十!”二人慌忙跪下道:“小將一時冒犯虎威,求元帥看平日之麵,饒恕罷!”王淵道:“你丈著天子寵幸,侮慢大臣,本該重處,姑且饒你。若再有無禮,必要奏明天子,斬你的驢頭!”王元帥將二人大罵了一場,打道回府去了。

  二人滿麵羞慚,無處申訴。苗傅道:“劉兄,不想我二人今日受這一場羞辱!且同到小弟衙門,別有話說。”二人上馬,同到苗傅衙門下馬進去。到內衙坐定,苗傅道:“王淵老賊,將我們當街出醜,此恨怎消!況今嶽飛已退居林下,韓世忠又遠在鎮江,滿朝之中還怕哪個?我意欲點齊你我部下,殺了王淵老賊,以泄此恨。然後殺進宮中,捉了康王,不怕在朝文武不服。我倆平分天下,共享富貴,不知尊意如何?”劉正彥道:“此計甚妙!事不宜遲,出其不意,今晚約定點齊人馬,俱在王淵門首會齊。不可走漏消息,誤了大事!”二人商議已定,再三叮嚀。

  劉正彥辭了苗傅,上馬回衙,暗傳號令,命本部兵卒準備器械,飽食酒飯。到了三更時分,二人率領眾兵,點起燈球火把,蜂擁一般來到王淵門首,呐一聲喊,殺入府中。可憐那王元帥不曾防備,一門九十多口盡皆被害,家財俱被搶劫。

  二人進兵轉身,竟往午門而來。早有一班禦林軍將攔住,俱被殺死。直至大殿。那些大臣太監慌忙報進宮中。高宗嚇得渾身發抖,驚慌無措,躲入深宮。二人又殺入宮中,恰遇著劉妃帶領宮娥出來迎接。那劉妃乃是劉正彥的堂侄女,見了苗傅道:“將軍不可驚了聖駕!”苗劉二人問道:“康王在哪裏?”劉妃道:“將軍差矣!王淵恃功欺藐天子,眾大臣多有不平。那康王昏昧不明,亦難主宰天下,此舉正合我意。你今若是拿了天子,倘四方勤王兵到,眾寡不敵,深為可虞。況韓世忠現在鎮江,他手下兵將十分了得!倘若聞風而來,如之奈何,依我主見,不如將康王留在府中,逼他傳位與太子。換了新君,世忠必來朝駕,那時先將他斬了,以絕後患。然後聽憑你二位作何主見,高枕無憂,天下大事俱在你二位掌握之中矣。”

  苗劉二賊聽了一番言語,十分受用,大喜道:“此言深為有理。”苗傅對劉正彥道:“事成,和你平分天下。令侄女,我必封他為正宮皇後也。”劉正彥笑道:“賢侄婿,且休閑講,料理正事要緊!”遂傳令命高宗來見。高宗囁嚅道:“朕當退避,但須得太後手詔,方可舉行。”稍頃,太後已至,高宗嗚咽道:“恐朕已無坐處了。”太後見危急萬分,麵諭道:“自道君皇帝誤信奸臣,致釀大禍,並不關今上皇帝事。況今上初無失德,不過為汪黃兩人所誤,今已罷黜,都督難道不知麽?”苗傅答道:“臣等必欲太後聽政,奉皇子為帝。”太後道:“目今強敵當前,我一婦人,抱三歲兒決事,如何號令天下?且轉招敵人輕侮,此事未便率行。”苗劉二人仍固執不從,太後見朱勝非在旁,道:“今日正須大臣果斷,相公何不出一言?”勝非退後,對高宗暗語道:“苗劉二將忠心有餘,學識不足,臣請陛下,靜圖將來,目下權且禪位。”高宗乃即提筆作詔,禪位皇子$,請太後訓政。勝非奉詔出宣,苗劉二人才麾眾退去。誰知,這一禪不要緊,卻禪出一段故事來了。有分教:

  搖搖奸臣當道改社稷,激變英雄舉義旗。

  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