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在香港西貢發現一個有近4萬年曆史的遠古人類活動遺址,這個遺址位於西貢黃地峒,是一個距今3.5萬年至3.9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器製造場,麵積約達8000平方米。
21世紀初,由香港考古學會與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該遺址共挖掘出6000多件器物。考古發現,此遺址始於依地層堆積的岩性分析,石器出土地的地層分為兩層,第一層距今約3.5萬至3.9萬年,第二層距今約6000年。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森水說,從對石器時代的石片時期的發掘情況看,過去北方的發掘多以小型器物為主,而此次則是以大中型為主。此次出土的一些具代表性的器物,如長方形的锛型器,在舊石器時代考古中,還從未發現過。
這一新的重大考古發現,不僅改寫了香港有人類活動的曆史,也給考古專家提出一個全新的課題。因為,我國沿海地區,無論是珠江口,還是福建、台灣,都沒有出現過的新的考古發現,而且這次考古發現與北方地區的考古發現也不同,但專家相信它不可能孤立存在。
作為香港唯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這次考古發現將讓人們重新認識香港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才有人類活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