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豪邁的西域風情畫。那麽,詞中所描述的葡萄酒又是從何時開始釀造呢?
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的羅莎·拉繆拉·拉文托斯和她的同事用液體色譜法和質譜分析法對圖坦卡門陵墓中六個罐子中的殘留物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所有的殘留物中含有酒石酸,這是一種葡萄特有的化學物質,而隻有一隻罐子中的殘留物含有丁香酸,這是紅葡萄皮中的化學物質。正是紅葡萄的這層皮才使得紅葡萄酒就了紅色。
剩下的五個罐子中的殘留物都沒有這種化學物質,這表明裏麵裝的是白葡萄酒。同時由於古埃及釀酒人不可能像現代釀酒人那樣將紅葡萄的皮去除掉,因此這表明圖坦卡門的時代的確有白葡萄存在。
在古埃及,人們常常會將紅葡萄酒放在墓中以陪伴死者身後的歲月。現在,通過這項研究可以證明那時白葡萄酒也肯定被列在了人們的菜單之上。墓中的罐子似乎是當年安葬年輕法老圖坦卡門的人為他準備的上好的白葡萄酒,以供他在死後享用。而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因為埃及最早出現白葡萄酒的記錄是在公元3世紀,也就是這位年輕的法老死後1600年。拉繆拉·拉文托斯說:“在那時,白葡萄酒肯定被認為是非常好的飲料。”在圖坦卡門陵墓中的發現無疑對我們研究葡萄酒的曆史提供了佐證。
如果,葡萄酒真的在圖坦卡門的時代就已經存在,那葡萄酒在埃及的曆史將被改寫。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然而,酒,畢竟隻是日常生活的調劑品,“物無美惡,過則為災”,任何事情都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