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四節 遼西鳥化石

  20世紀80年代末,朝陽縣勝利鄉一個姓嚴的農民,在本鄉梅勒營子村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鳥化石。後來,這以前從無記載的鳥被命名為“三塔中國鳥”。接著,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學者侯連海、周忠和等人,又在朝陽縣波羅赤鄉的大西溝先後發掘出20餘件完整或比較完整的鳥化石,其中包括被命名為“燕都華夏鳥”和“北山朝陽鳥”的化石。朝陽發現的這三種鳥,都生活在距今1.3億年前後。這是世界上發現早白堊紀時期鳥化石最多的一次。

20世紀9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北票市上園鎮炒米甸子村征集到兩件鳥化石。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化石距今已有1.5億年,是侏羅紀鳥類化石在我國的首次發現。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有角質喙的鳥化石。科學家萬分驚喜,於是給這種鳥起了一個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是要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名字,叫做“聖賢孔子鳥”。

遼西發現鳥化石具有重要意義:一是遼西發現的鳥化石對研究鳥類的進化和分異提供了珍貴資料。專家通過對4種鳥化石的研究認為,至少在白堊紀早期,鳥類已向著多方位輻射,鳥類的進化水平已有了很大的差異,而鳥類最早的祖先則可能在晚侏羅紀以前就出現了。

二是它填補了鳥類早期進化的空白。鳥類起源於古代的爬行動物,上個世紀末在德國發現的距今1.5億年“始祖鳥”化石是鳥類動物的祖先。後來,人們又多次發現了距今9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鳥化石。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中間缺了一個連接的“鏈條”,即1.5億年至9500萬年前這一段的鳥化石。遼西的發現正好補上了這一關鍵環節。

遼寧西部陸續發現的這些十分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距今1.5億年至1.3億年的4種鳥類老祖宗化石20多件,不僅引起了中外學術界的矚目,對研究鳥類進化進程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化石,考學家研究遠古時期的主要依據。用心仔細聆聽,你就會聽到它在向人們訴說著遠古時期的各種事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