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禮儀的基本原則

  文明社會給人們造就一種安定、和諧的氣氛,使人們生活得心情舒暢,這是因為人們都注意遵守交往的基本禮儀準則。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人們所采用的禮儀都有所不同。但其中隱含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遵守公德、尊重他人、真誠、適度、守信、寬容和審美的原則。

  一、遵守公德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社會主義榮辱觀所倡導的“八榮八恥”,實際上是崇高的道德境界。禮儀如不與崇高的道德準則相聯係,便不能實現其自身的主要目的——促使人們相互尊重。講究禮儀是人們交往中互相尊重、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行為,也是一種公德,即一個人公共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禮儀的簡易化、人情化越為人們所接受,其對社會人際交往行為的滲透就越深入,且對道德修養的依賴性也就越強。行為心表、言為心聲是人們所共知的。禮儀如果不以社會公德為基礎,不以個人的文化素質、品格修養為內涵,而隻在形式上下工夫,則必定事與願違。

  二、尊重他人

  在交往中講究禮儀,是為了表達對別人的尊重。人們都有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但更有獲得尊重的期望,而且人們一般對尊重自己的人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和認同感。古代哲人曆來主張“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同時“敬讓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禮記·聘義》)。

  所謂尊重原則,首先是在自尊、自愛的同時,尊重他人的人格、勞動和價值,以平等的身份同他人交往;其次是尊重他人的愛好和感情,而不應強求他人按自己的愛好和誌趣來生活、行事。古語雲:“敬人者,人恒敬之。”俗語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它們表達的都是同一個含義:尊重應該是相互的。你尊重別人,別人自然會尊重你;你不尊重別人,你也就不會被別人所尊重。

  三、真誠

  真誠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真誠是一個人外在行為與內在道德的有機統一。在交往中必須做到誠心待人、心口如一,而不能虛情假意、心口不一。待人真誠的人會很快得到別人的信任,而與人交往時表裏不一、口是心非、缺乏真誠的人,即使在禮儀方麵做得無可指摘,最終還是不會取得別人的信任。在社交場合,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優美的姿態、瀟灑的風度、得體的談吐,即使懂得該怎樣做也不見得人人都做得十分完美。但是,隻要以真誠為原則,並處處體現出來,使與你交往的每個人都能感到你所做的一切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就能贏得友情、廣交朋友。真誠友善、相互尊重的朋友關係更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重要內容。

  四、適度

  適度是指在施行禮儀過程中,必須熟悉禮儀準則和規範,注意保持人際交往的距離,把握與特定環境相適應的人們彼此間的感情尺度、行為尺度,以建立和保持健康、良好、持久的人際關係。

  遵循適度原則亦有多方麵的要求,首先應該感情適度。在與人交往時,既要彬彬有禮,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熱情大方,又不能輕浮諂諛。其次應該談吐適度。在與人交談時,既要誠摯友好,又不能虛偽客套;既要坦率真誠,又不能言過其實。再就是應該舉止適度。在與人相處時,既要優雅得體,又不能誇張造作;既要尊重習俗,又不能粗俗無禮。正如培根所言:“禮貌舉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寬,也不可太緊。”

  五、守信

  守信就是指在交往中要講真話,並遵守諾言,實踐諾言。古語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儒家直接把信用作為重要的美德(“仁”、“義”、“禮”、“智”、“信”)之一。孔子所說“民無信不立”,“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強調的是要守信用。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反映了一個人行為的規律性和穩定性。這如同物體的運動規律一樣,當物體向一個方向運動時,根據其慣性就可以知道它繼續運動的方向;而根據火車時刻表,人們可以按計劃在預定的時間內到達預定的地點。在交往中,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夠做到前後一致、表裏一致、言行一致,人們可以根據他的言論去判斷他的行動、預測他的行為,以促進交往正常發展。因此,許多禮儀都體現了守信用這一基本精神。如遵守約定的時間,遵守對別人的承諾,言必信、行必果,不失信於人。

  六、寬容

  寬容是指心胸寬廣,忍耐性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有著寬闊胸懷的人往往能做到寬容別人,易於博得他人的愛戴和敬重。正如孔子所言:“寬則得眾。”

  寬容是與民主、平等、獨立相關的,是民主社會的伴隨物。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之間交往的範圍日益擴大,而社會節奏的加快、價值觀的變遷、技術的發明、經濟的活躍、思想的衝突都需要人們有更大的相容度,以接納各種不同觀點、不同現象及不同性格的人。

  寬容原則包括:

  ①嚴以律己。就是要樹立一種道德信念,規範行為準則,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自我克製的能力,自覺按禮儀規範去做,遵信守約,以禮待人。

  ②寬以待人。就是要做到將心比心,多體諒他人。在交往中,每個人的思想、品格及認識問題的水平總是有差別的,我們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人,而要寬以待人,這樣才能化解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衝突。

  ③大事清楚,小事糊塗。對於日常交往中的一些非原則的瑣事、小的摩擦不要斤斤計較。

  ④有理時也要讓人。

  七、審美

  我們之所以把審美標準作為現代禮儀的一個原則,是因為:審美的結果,反映了社會進步;“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審美的目的是要達到真、善、美的統一。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已經使真、善、美打破了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結合,渾然一體。按照美的要求來建設今天的世界,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而按美的要求來設計人際關係,也已成為人們所樂於接受的一種生活準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