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禮儀的起源和發展

  一、禮儀的起源

  禮儀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禮儀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自人類社會出現以來,人們就要進行各種各樣的交往,從而形成人與人之間複雜的社會關係。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動物不對什麽東西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對於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係不是作為關係存在的。這就是說,動物隻能依靠自身的器官從自然界取得現成的東西去維持生存,隻能消極地適應環境,不能自覺地、有目的地改造世界,所以動物之間無所謂社會關係。而人則不同,自從類人猿最後脫離狹義動物界變成人以來,其生活、生產活動就是在群體中進行的。

  正如恩格斯所說,隨著手的發展,隨著人類的勞動,人開始了對自然的統治……不斷地發現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屬性。另一方麵,勞動的發達……使這種共同協作的好處對於每一個人都一目了然。在勞動的基礎上,語言適應了交際的需要,產生了禮貌語。現在所知原始人類早晨相見的問候語是“無它否?”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釋“它”為蛇。上古時代,毒蛇盤地,隨時危及人類安全,祖先懼怕毒蛇,朝不慮夕,故相見便問:“你沒有被蛇咬了吧?”又如:上古時代人們早晨見麵的問候語是“無恙”,“恙”也是一種毒蟲。由此可知,在上古時代人類便有了禮貌語言。

  但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落後,人類處於一種愚昧狀態,其認識世界的能力極其有限,因而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作出科學解釋,在許多自然災害麵前感到束手無策。於是,人們就把生活中的得失或成敗歸之於自然,看成是自然的恩賜或懲罰。這就使得人們把“天”謂之世間的最高主宰力量,對之頂禮膜拜,進行祭祀,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從而產生了最早的也是最簡單的以祭天、敬神(當時稱為圖騰)為主要內容的“禮”。可見,禮是原始社會宗教信仰的產物。

  據考證,甲骨文中就有“禮”字(繁體字寫作“禮”)。卜辭中作豐,即“”、“凵”、“豆”之合。“”據說是一條一條的玉石,“凵”就是盛玉石的盆子,把一條一條的玉石放在盆子裏,即成“”的樣子,也就是盛了玉石的盆子的樣子;“豆”就是放盆子的支架;盛了玉石的盆子放在架上,即成“豐”。拿這樣的東西去供神(左邊是神)就是禮,表示對神或先祖的敬意。《說文解字》中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灝箋注:“禮之言履,謂履而行之也。禮之名起於事神。”實際上“祝”、“祭”、“奠”等字的甲骨文、象形文字的寫法也都是禮儀場景的描繪。在敬神的基礎之上,禮的含義逐漸拓寬,轉移到對人的尊敬,於是產生了一係列對人施教的禮節、禮貌。

  在遠古時代,同一氏族成員在共同的采集、狩獵、飲食生活中所形成的習慣性語言、動作也是原始社會禮的萌芽;不同氏族、部落的成員,彼此間為了求得信任、諒解與協作而使用的一些被普遍認同的語言、表情、姿勢,也同樣被看作是禮的最初形態。在母係和父係氏族社會時期,隨著禮與等級的逐步出現,便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能協調社會關係、反映等級權威的“禮儀”。由此,縱觀原始社會的禮,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功能:①確定婚姻製度,以明確血緣關係,使自然群居的團體發展為血緣親族集團,最後發展為夫妻製;②建立政治體製和區別部落內尊卑等級,製定刑典法律,形成原始政治體製;③確定一些祭奠儀式;④肯定一些禮節形式和表示恭敬的動作。可見,原始社會已經形成了原始的政治禮儀、敬神禮儀和婚姻禮儀,是禮儀的起源時期。

  二、禮儀的發展

  隨著私有製、階級和國家的出現,人類社會進入到奴隸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人類的文明程度也隨之得到提高,原始社會時期的親婚群婚、茹毛飲血等野蠻現象基本消失,各種禮儀製度相繼確立。禮作為一種行為尺度和規則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禮儀也從主要的原始宗教儀式發展成為一整套的倫理道德觀念。奴隸主貴族用禮來樹立君主的尊嚴和絕對權威,維護自己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各個方麵的統治。正所謂“禮,國之大柄也”。《禮記·禮記集說序》開篇則說:“前聖繼天立極之道,莫大於禮,後聖重世立教之書,亦莫先於禮。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孰非精神心術之所寓,故能與天地同其節。”這樣,就把禮推崇到了高於一切的地步,使之具有“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的重要作用,可以讓“民不遷,農不移,工賈不變,士不濫,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以鞏固統治階級的政權。奴隸社會的禮,其主體就是政治體製,就是刑典法律。

  夏商兩代都有各自的禮。到了周代,為了限製諸侯僭越,以下犯上,製定了更詳盡的禮法。西周時代是我國古代曆史上的禮治時代,在周公主持下製定的《周禮》內容較為廣泛,除了有關政刑的各種製度外,還提出了一整套的禮製,從大宗伯(掌邦禮的長官)之職文中歸為“五禮”(吉、凶、軍、賓、嘉),“九儀”(受職、受服、受位、受器、賜則、賜官、賜國、作牧、作伯),“六瑞”(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璧、蒲璧),“六摯”(皮帛、羔、雁、雉、鶩、雞),“六器”(蒼璧、黃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其中“五禮”和“九儀”是針對各種場麵的禮儀製度,而“六瑞”、“六摯”、“六器”則是行禮時所用的器物,目的在於區別尊卑貴賤。在我國古籍中有“三禮”的稱謂,即《周禮》、《儀禮》和《禮記》。“三禮”是我國最早、最重要的禮儀論著,對後世影響極大。

  春秋戰國時期,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學者更是係統地闡述了禮的起源、本質與功能。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禮儀學專家。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他還積極投身於禮儀教育,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孟子也重視“禮”。正如他所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意思是說,“仁義禮智”這些禮儀道德不是人們受了外感而形成的,是人們本來就具有的。這顯然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禮儀道德起源論。《論語·為政》中說:“道之以正,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荀子》道:“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在荀子看來,禮是一種實踐可行的東西,是人類清醒理智的曆史產物,是社會用來維護政治秩序和規範人倫的客觀需要。荀子曾講:“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明確指出對禮的認識和踐行程度是衡量賢與不肖和高低貴賤的尺度。

  從奴隸製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中,有一個“禮崩樂壞”的階段。由於諸侯們不願再受約束,紛紛廢棄禮法,實行“法治”,從而使儒家思想四處碰壁,很不走運。到了封建社會,禮的演進進入了禮儀時期,而且禮儀製度亦具有了新的特點,即被打上了嚴格的等級製度的烙印。其主要作用是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自命為“真命天子”,他的話就是金科玉律。朝見天子,須三跪九叩,念念有詞。這些禮儀都適應了封建地主階級等級森嚴的政治製度的需要。

  西漢初期製定封建禮儀最知名的要數叔孫通和董仲舒。叔孫通向劉邦建議製定朝儀之禮,並召集了數十名儒生具體實施。他所製定的禮儀,突出了適應封建社會製度的特點,突出了尊君抑臣以及區分尊卑等級序列的要旨。董仲舒是儒家的飽學之士,向漢武帝劉徹提出“興學、求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了鞏固儒家所推崇的禮儀,他進而提出了“天人感應”之說。其主要思想是,皇帝受命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並把這種“道”具體為“三綱五常”。他認為,天有陰陽,人也有陰陽。陽為尊貴,處於主導地位;陰為卑賤,處於服從地位。君、父、夫是陽,臣、子、妻是陰,所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就是“三綱”。“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非常明顯,“天人感應”的理論把封建統治尤其是皇帝的權力神化了。誰要是反對皇帝,誰就是反對“天”,就是大逆不道。從此以後,神權、君權、父權、夫權構成一體,又經曆了封建王朝的不斷補充和翻新,使儒家封建禮教形成定製,對鞏固封建統治起到了特殊作用。

  宋代的禮儀在封建體製下又有了新的發展,並形成了封建禮教的又一高峰,出現了程顥、程頤和朱熹的理學,即“天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自然界天地萬物無不體現天理,人性本質就是天理的體現。此後,理學的發展,不僅使禮教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而且還向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迅速滲透,進而有了“三從”、“四德”(“三從”是指: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

  一切言行都要符合忠、孝、節、義,婦言——說話要小心謹慎,婦容——容貌打扮要整齊美觀,婦功——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當作最重要的事情來做)的禮儀道德標準,使宋代的家禮興盛起來。

  明朝時代大力推崇禮教,使禮儀之風盛行,並製定了祭祖、祭天、祈年等儀式儀程,規範了“君臣之禮”、“尊卑之禮”、“交友之禮”等社會活動,而且使家禮向深層發展,非常詳細地規定了家庭內及親屬間各種相互關係的禮節、禮儀。各種名目的禮,諸如“忠、貞、節、烈、孝”日益繁多起來,從而使禮儀日臻完善起來。

  隨著列強的入侵,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的禮儀加上西方資本主義的道德觀,使之形成了禮儀道德的大雜燴。

  三、現代禮儀

  到了現代社會,維護尊卑等級的陳舊沒落的形式被廢除,代之以人與人之間尊重平等的禮儀,禮儀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代禮儀中,有許多禮儀繼承了傳統禮儀中的精華。如《禮記》中曾載道:“言語之美,穆穆皇皇。”即語言之美在於謙恭、和氣、文雅,並規定人與人交往時應“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也就是不要在行動上出格,不要在態度上失態,不要在語言上失禮。《論語·雍也》篇中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說若僅品格質樸,而不注重禮節儀表,就會顯得粗野;若隻注重禮節儀表,而缺乏質樸的品格,就會顯得虛浮。隻有外在的儀表同質樸的品格結合,才算得上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荀子·勸學》篇中也講:“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就是說隻有舉止、言論、態度均謙恭有禮時,才能從別人那裏得到教誨。這些言論為現代禮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還有“責己嚴、待人寬”,“溫良恭儉讓”,尊老愛幼等行為規範也都為今人所用。

  現代禮儀中的一些禮節是由傳統禮儀演變發展而來的,如國際上通用的握手禮。在人類還處在刀耕火種的年代時,人們狩獵、征戰,手中經常拿著石塊或棒棍等武器。當遇見陌生人的時候,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一下手掌心,以表示友好。這一習俗一直沿襲到古戰場,當時打仗的騎士都著甲戴盔、全身披掛,除兩隻眼睛外其餘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隨時準備衝向敵陣。若為了表示友好,在互相接近時,就應脫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並互相握一下,即為和平的象征。到了近、現代,若交戰雙方的領導人有誠意坐到談判桌前,見麵時就握手表示雙方願意和平共處。一旦簽訂停戰協議,雙方代表便握手表示和好,並含有慶賀化幹戈為玉帛的意思。所以,今天人們相見或告別時,都行握手禮表示親切的情意。

  又如,今人在交際中使用名片的禮儀,其曆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名片,是個人用作交際或送友人留作紀念的一種介紹性媒介物。我國可以說是名片的故鄉,秦漢時的“謁”,漢末的“刺”,六朝的“名”,唐代的“膀子”,宋代的“門狀”,明朝的“名帖”,清代的“名刺”,與今天名片的作用和格式,都有很大的相似性。特別是到了清朝末年,有人就稱“名刺”為“名片”。古人的“名片”除用來自我介紹外,還常題寫上自己的得意詩句,以此作為社交活動中的敲門磚、見麵禮,還可助酒興,增友誼。

  交際禮儀在今天的發展又呈現出新的趨勢:一是形式趨簡。中國古代交際禮儀中的“拜”,就是適應古代社會慢節奏生活方式的一種致意禮節。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為了適應當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致意的禮儀便相繼以握手、點頭、微笑代替。二是禮儀內容日漸豐富。當代人的交往日漸頻繁,範圍逐漸擴大,禮儀也有很多新變化。如言語部分就增加了大量的外語詞匯,而非言語交際禮儀更顯示了當今科技、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生活方式與文化思想的和諧。如現在用刊登廣告、電視(台)點歌祝壽、賀新婚、電話拜年、短信祝福等已成為最新穎的禮儀形式。

  總之,從禮儀產生和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禮儀作為人們的行為模式和規範,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在任何一個階級社會裏,占有統治地位的禮儀思想和製度總是那個社會統治階級思想和意誌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工具。而現代禮儀無疑有了質的飛躍性的進步,它最終由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並且它又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對社會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